“小時候,爺爺講過一個故事,給我的印象很深刻。唐朝有個叫李勉的宰相,為人剛直不阿,做官清廉公正。他在做開封府的府尹時,曾經審理過一起盜竊重案,囚犯當堂喊冤,苦求大人開恩,放他一條生路。李勉見該犯頗有些氣度,不似奸惡之徒,當即詢問了他的案情,得知他是因為強盜的威逼,才落草為寇的,不覺動了惻隱之心,免去他的死罪,又悄悄放走了他。這個囚犯很幸運,他遇到的是李勉,不但沒死,還很快恢複了自由。他出獄後,去了一個無人知曉的地方,做起了綢緞布匹的生意,並很快發跡,又於一處偏遠的地方娶妻成家,過上了富裕安穩、呼奴喚婢的風光日子。多年以後,李勉遭人彈劾,被朝廷罷官免職。一貫的心胸坦蕩,處事泰然,讓李勉感受到的不是‘鳳凰落市’的悲涼,反而是‘無官一身輕’的灑脫。他一身布衣飄飄,告別了天子腳下的繁華,踏上了回鄉長路的悠然。途中,他遇山遊山,遇水賞水,走出了另一番的自在和享受。有一天,途徑一處僻靜的村落,不期與當年的那個死囚相遇。曾經的死囚遇到了昔日的救命恩人,一時間喜出望外,他熱情地將李勉邀至家中,盛情款待一番後,留宿客室。入夜,曾經的死囚同妻子商量,救命之恩當如何報答?他的妻子說送李勉一千匹上好的綢緞。他說不行!那可是救命之恩,身外之物,不足以報。他的妻子又說,那就給兩千匹吧。他還是說不行!身外之物,不足以報。他的妻子眼珠一動,很幹脆地說,大恩難報,不如殺之。他聽了,心裏一動,爽快地答應了。”


    “進入師範學校的第一年,在一個周六的冬夜,我獨自一人躺在宿舍裏,也曾讀過這則《故囚報李勉》的故事,結局是故囚派出的刺客得知真相後,連夜返回,取了這對忘恩負義之人的首級,麵呈李勉。當時,我不自覺地打了個寒顫,下意識地向窗外瞥了一眼。外麵黑乎乎的,冷風吹著幾根幹枯的樹枝,鷹爪似的拍著窗玻璃,嚇的我心驚肉跳,哆嗦著扔掉那本書,猛地鑽進被子裏,頭也跟著鑽進去,又將自己裹了個嚴實。不知過了多久,一泡尿憋的我肚子生疼,也不敢出去。好不容易熬到天亮,我彎著腰跑去廁所,卻好久沒能尿出來。從此,我再也不敢觸及此類的故事。故囚到底是基於何種心理,要恩將仇報呢?”


    “故囚的妻子說了,大恩難報,不如殺之。”


    “李勉和故囚的相遇隻是偶然,並沒要他做出回報啊!”


    “爺爺說,李勉作為恩主被削職為民,出現在故囚麵前,雖未要求報答,然而恩非尋常。一條人命的恩情,大過天地,如同再造,怎能不報?又以何為報?此時的故囚思來想去,報恩的成本太過高昂,他既不想付出該成本,又想了卻此恩情,以尋求心理平衡,內心的善惡快速交鋒。故囚的妻子與他一起生活多年,早已做了他肚子裏的蛔蟲,對他的心思了如指掌。當故囚人性中的惡占據上風,心裏湧起殺機時,便自然而然地引導並借助他妻子的口說了出來。爺爺還說過,相由心生並不是絕對的。隻因李勉被故囚的外貌迷惑,錯看了他,而險些命喪其手。”


    “爺爺真了不起,他的話總是充滿了哲理。比如《巴黎聖母院》的敲鍾人卡齊莫多,他雖然生的醜陋可怕,卻有一顆善良勇敢的心。而副主教克洛德一副道貌岸然的外表下,卻隱藏著一顆陰險狡詐的心。”


    “小鬆長大了,會成為一個懂得感恩的人。”


    “你是從哪裏看出來的?”


    “你注意到沒有,我從隨身的包裏取出僅有的三顆蝦酥糖給小鬆時,她的眼睛亮了一下,立刻抿緊雙唇,咽了一下口水,高興地接過去。剝了一顆,送到奶奶嘴裏。又剝了一顆,送到爺爺嘴裏。剝開最後一顆時,她再次咽下口水,小心地張開嘴,咬下一小半,將另一大半送到弟弟的嘴裏。她做這一切時,真實而自然,是那樣的可憐又可愛,令人心生疼惜。那一刻,我更加堅定了資助她的想法。”


    “你想以什麽樣的方式資助小鬆?”


    “匿名資助。”


    “匿名資助?為什麽?”


    “如果不想讓‘碗米恩,鬥米仇’的事發生,匿名資助是最好的選擇。”


    “匿名資助是不是類似霧裏看花?受助者隻能隔著一層想象的紗,想象著資助者的樣子,感念著資助者的雪中送炭。在這樣的想象中,一切將會變的更加美好。”


    “你的這個比喻很好。有時看的不真切,反而會加深美感。人與人之間,若是處在一種特殊的關係裏,相見不如不見。無論是在物質層麵,還是在精神層麵,人生來都是要求平等的。而資助者和受助者之間,是難以平等的。通常情況下,資助者的內心是輕鬆優越的,而受助者的內心則是焦慮不安,既自尊又自卑的。彼此見麵時,資助者的言談舉止若有不慎,即便是無意的,也會讓受助者在心理上產生某種壓力。當這種壓力慢慢積累,不斷放大,演變為過重的負擔時,極有可能會扭曲人的心理,甚至會泯滅人性,‘碗米恩,鬥米仇’的發生也就成了必然。”


    “海明威曾說過:兩年學說話,一生學閉嘴。話說的好了,是開心的鑰匙。說的不好,可能就變成傷人的利器。來自語言的傷害是無形的,卻是深刻而長久的。”


    “兮和小城,巴掌大的一塊地方,雖然曆史文化厚重,民風也還淳樸,但流言即使在一小撮人的嘴裏照舊能飛起來,飛的滿城風雨。”


    “是呀,人言可畏。前年冬天刮起的那場流言蜚語,旋風似的,將一個女孩兒拋入柳河,結束了她年輕的生命。現在想起,還是令人不寒而栗。”


    “我是一個離婚的女人,獨自撫養涵墨長大,不但將日子過的風生水起,還有能力資助孤兒,這件事一旦傳出去,落在小城一些身處困境者的耳朵裏。若是勤勞善良的人,會自愧不如;若是為人懶惰,又內心齷齪的人,難免要惡意中傷。小城的流言一夜之間又會飛起來,我可不想成為好事者的活靶子。”


    “還是你想的周到。”


    “剛才你也說了,資助小鬆的路很長。而明天呢,會不會有什麽難以預料的事情發生?誰也無法預知。兼職做醫藥代表這幾年,身邊同行暴富的事例屢見不鮮,我不是沒有心動過。然而,一想到那些病人及其家屬的愁苦,又如何忍心違背最初的設限?如今房子有了,再買上車子,便是我退出的時候了。月朋的生意總是做的不順,我在資金方麵幫不上他,也隻好在生活上經常接濟一下子玉和望舒,減輕一點他養家糊口的壓力。對小鬆的資助,我隻能保證到她小學畢業,升入初中以後,如果我的經濟狀況不再允許,而子玉的日子還是沒能好起來,我會停止對她的資助。不過,我會善始善終的。我將提前找到接替的人,將資助繼續進行下去,直到幫小鬆完成學業。”


    “你看問題從來都是長遠而透徹的,做事從來不會陷入被動,總能進退自如,實在令我歎服。”


    “資助,是一顆高尚的靈魂麵對貧苦弱小者生發出的一種慈悲,無需對方回報。它最好的開啟方式,應該是以資助者不被內心或外在的任何東西綁架,在沒有私心和經濟壓力下的自覺付出。從而讓受助者在接受資助時,既不會產生自卑的心理,又能感受到彼此之間的關係是平等的,是被尊重的。如此,所謂的‘碗米恩,鬥米仇’又從何而來?”


    “你是說世間本無鬥米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衝破圍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璞玉芳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璞玉芳華並收藏衝破圍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