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世子別跪了,蕭將軍她另嫁他人了 作者:佚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鎮國公身為主帥,身邊肯定有不少高手保護。潛入敵營偷襲的做法,不可取。”金先生一開始就否定了他們的想法。
“先生可有妙計?”趙王點點頭,表示讚同。
“王爺有沒有想過,從他們內部找人合作?”金先生不緊不慢地開口。“鎮國公率領的這支軍隊很雜,平日裏各自為政,誰都不服誰。若能爭取到人做內應......”
他說話點到即止,相信趙王已經明白。
趙王覺得這個想法很大膽,但也是成本最低的法子了。
若是他的人去偷襲,肯定要付出極大的代價。
可若是找個內應就簡單多了。
隻要趁人不備的時候,給鎮國公下點藥,或是放幾條毒蛇去營帳,鎮國公就會死得神不知鬼不覺。主將暴斃而亡,朝廷軍就成了一盤散沙。
“此計甚妙!”趙王拍著巴掌開懷大笑。“就是不知,金先生可有想要合作的人選?”
“金某昔日在軍中做過主簿,與幾位將軍有些交情。”金先生身份很神秘。大家隻知道他是趙王的門客,趙王的母親曾於他有恩,還賜了他金姓,其他的一概不知。
趙王之所以如此信任他,是因為他是趙王的智囊,幫趙王躲過了幾次危機。
而且,金先生說了是報恩,不求高/官/厚/祿,不求金銀珠寶,隻說是想幫昔日的故人完成心願。
這故人,自然就是趙王的母親了。
不少人私下還曾傳過閑話,說金先生與趙王的母親定是有過什麽,不然怎麽會傾盡所有為趙王效力,還不求回報?
從年紀上看,金先生大了趙王十多歲,都能生出這麽大的孩子了。
當然,猜測歸猜測,卻沒人敢把這話拿到趙王麵前來說。
畢竟,趙王是在宮裏出生的。
宮裏規矩森嚴,混淆皇室血脈的事絕對不可能發生。
“此事,便有勞先生了。”
眾人反應過來的時候,金先生已經自請出城,親自去做說客。
“王爺未免太過信任金先生了!”
“這麽短的時間內想要找個內應,談何容易!還不如直接刺殺來得痛快!”
“就是!”
“這裏都成了他的一言堂!不知道的,還以為這裏他說了算......”
“噓......你們小聲點兒,別叫他聽見了!小心到時候給你們穿小鞋!”
將領們沒能受到重用,離開議事廳的時候多少有些不滿。
可他們抗議無效。
誰叫王爺眼裏隻有金先生呢!
/
上京,魏府
天黑之後,幾位暗中投靠了趙王的官員悄悄地摸進了魏尚書的書房。
他們剛坐下不久,就議論開了。
“這幾日,我總感覺到有人跟著,該不會是那位察覺到了什麽吧?”
“我也有這種感覺!”
“你們過來的時候,尾巴掃清了嗎?可別給尚書大人帶來麻煩!”
“放心吧,我饒了好幾圈才過來的,絕對沒人發現。”
魏尚書姍姍來遲,聽到他們的對話,眉頭不自覺地蹙起。
皇帝雖然還留著他尚書的位子,卻將一些重要的事情都交給兩個侍郎在做,擺明了是要架空他。這讓他感到了深深的不安。
趙王能成功就罷了,若是敗了,魏家的好日子怕是也到頭了。
“尚書大人,您覺得趙王能成事嗎?”在座的幾位大人問出了心底的疑惑。
魏尚書回過神來,努力維持著鎮定道:“趙州那邊已經交上了手,聽說勝負各半。”
“趙王的軍隊占著天時地利,還是很有優勢的。”
“可鎮國公也不容小覷。”李大人沉著臉說道。“更何況,鎮國公世子還跟著。我可是聽說,西涼大軍圍城時,他可是立了大功的!”
“狂妄小兒不足為慮。”魏尚書看不上沈世子,覺得他不過是仗著父輩的軍功才得了些名聲。“雍城能守住,並非他的功勞,而是璃王的震懾。”
提到璃王,魏尚書的眼底閃過一抹陰狠。
若非璃王橫插一腳,將軍府早就從上京消失了。
“將軍府那邊情況如何?”他突然開口問道。
“一切準備就緒,隨時可以發難。”
魏尚書琢磨了片刻,道:“東西埋下去有些日子了,說不定早就被人發現。”
“這怎麽可能?”有人表示質疑。
“蕭家的女人好對付,但你們別忘了,蕭傾月可是嫁給了璃王。以璃王對這位王妃的重視,肯定會派人護著將軍府。”
“璃王那些手下的本領你們應該都見識過。若有心戒備,東西遲早會被他們翻出來。”
幾位大人被說得啞口無言。
他們可以不把滿是孤兒寡婦的將軍府放在眼裏,卻不能忽視璃王的存在。
“大人是想改變計劃?”李大人試探地問道。
“計劃不變。不過,要多準備一手,雙管齊下。”魏尚書不愧是在朝廷浸yin多年,老奸巨猾。“除了那個裝著罪證的盒子,你們再找人縫製一件龍袍......”
“大人高明啊!”
“要的就是出其不意!”
“隻要坐實了罪名,不光將軍府要連/根/拔/除,就連璃王也要受到牽連!”
“不管日後誰坐上那個位子,這都是大功一件!”
“大人果然深謀遠慮!”
魏尚書聽著幾個下屬的讚美,眼底閃過幾分得意。
顧晏臨跟他鬥,還嫩了點兒!
“先生可有妙計?”趙王點點頭,表示讚同。
“王爺有沒有想過,從他們內部找人合作?”金先生不緊不慢地開口。“鎮國公率領的這支軍隊很雜,平日裏各自為政,誰都不服誰。若能爭取到人做內應......”
他說話點到即止,相信趙王已經明白。
趙王覺得這個想法很大膽,但也是成本最低的法子了。
若是他的人去偷襲,肯定要付出極大的代價。
可若是找個內應就簡單多了。
隻要趁人不備的時候,給鎮國公下點藥,或是放幾條毒蛇去營帳,鎮國公就會死得神不知鬼不覺。主將暴斃而亡,朝廷軍就成了一盤散沙。
“此計甚妙!”趙王拍著巴掌開懷大笑。“就是不知,金先生可有想要合作的人選?”
“金某昔日在軍中做過主簿,與幾位將軍有些交情。”金先生身份很神秘。大家隻知道他是趙王的門客,趙王的母親曾於他有恩,還賜了他金姓,其他的一概不知。
趙王之所以如此信任他,是因為他是趙王的智囊,幫趙王躲過了幾次危機。
而且,金先生說了是報恩,不求高/官/厚/祿,不求金銀珠寶,隻說是想幫昔日的故人完成心願。
這故人,自然就是趙王的母親了。
不少人私下還曾傳過閑話,說金先生與趙王的母親定是有過什麽,不然怎麽會傾盡所有為趙王效力,還不求回報?
從年紀上看,金先生大了趙王十多歲,都能生出這麽大的孩子了。
當然,猜測歸猜測,卻沒人敢把這話拿到趙王麵前來說。
畢竟,趙王是在宮裏出生的。
宮裏規矩森嚴,混淆皇室血脈的事絕對不可能發生。
“此事,便有勞先生了。”
眾人反應過來的時候,金先生已經自請出城,親自去做說客。
“王爺未免太過信任金先生了!”
“這麽短的時間內想要找個內應,談何容易!還不如直接刺殺來得痛快!”
“就是!”
“這裏都成了他的一言堂!不知道的,還以為這裏他說了算......”
“噓......你們小聲點兒,別叫他聽見了!小心到時候給你們穿小鞋!”
將領們沒能受到重用,離開議事廳的時候多少有些不滿。
可他們抗議無效。
誰叫王爺眼裏隻有金先生呢!
/
上京,魏府
天黑之後,幾位暗中投靠了趙王的官員悄悄地摸進了魏尚書的書房。
他們剛坐下不久,就議論開了。
“這幾日,我總感覺到有人跟著,該不會是那位察覺到了什麽吧?”
“我也有這種感覺!”
“你們過來的時候,尾巴掃清了嗎?可別給尚書大人帶來麻煩!”
“放心吧,我饒了好幾圈才過來的,絕對沒人發現。”
魏尚書姍姍來遲,聽到他們的對話,眉頭不自覺地蹙起。
皇帝雖然還留著他尚書的位子,卻將一些重要的事情都交給兩個侍郎在做,擺明了是要架空他。這讓他感到了深深的不安。
趙王能成功就罷了,若是敗了,魏家的好日子怕是也到頭了。
“尚書大人,您覺得趙王能成事嗎?”在座的幾位大人問出了心底的疑惑。
魏尚書回過神來,努力維持著鎮定道:“趙州那邊已經交上了手,聽說勝負各半。”
“趙王的軍隊占著天時地利,還是很有優勢的。”
“可鎮國公也不容小覷。”李大人沉著臉說道。“更何況,鎮國公世子還跟著。我可是聽說,西涼大軍圍城時,他可是立了大功的!”
“狂妄小兒不足為慮。”魏尚書看不上沈世子,覺得他不過是仗著父輩的軍功才得了些名聲。“雍城能守住,並非他的功勞,而是璃王的震懾。”
提到璃王,魏尚書的眼底閃過一抹陰狠。
若非璃王橫插一腳,將軍府早就從上京消失了。
“將軍府那邊情況如何?”他突然開口問道。
“一切準備就緒,隨時可以發難。”
魏尚書琢磨了片刻,道:“東西埋下去有些日子了,說不定早就被人發現。”
“這怎麽可能?”有人表示質疑。
“蕭家的女人好對付,但你們別忘了,蕭傾月可是嫁給了璃王。以璃王對這位王妃的重視,肯定會派人護著將軍府。”
“璃王那些手下的本領你們應該都見識過。若有心戒備,東西遲早會被他們翻出來。”
幾位大人被說得啞口無言。
他們可以不把滿是孤兒寡婦的將軍府放在眼裏,卻不能忽視璃王的存在。
“大人是想改變計劃?”李大人試探地問道。
“計劃不變。不過,要多準備一手,雙管齊下。”魏尚書不愧是在朝廷浸yin多年,老奸巨猾。“除了那個裝著罪證的盒子,你們再找人縫製一件龍袍......”
“大人高明啊!”
“要的就是出其不意!”
“隻要坐實了罪名,不光將軍府要連/根/拔/除,就連璃王也要受到牽連!”
“不管日後誰坐上那個位子,這都是大功一件!”
“大人果然深謀遠慮!”
魏尚書聽著幾個下屬的讚美,眼底閃過幾分得意。
顧晏臨跟他鬥,還嫩了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