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支書早就派人在主席台前擺放了一個木支架的大黑板。


    幾個技術人員輪番上陳,給村民們講解種植技術以及注意事項。


    隨後,開始給每家發放天麻種子。


    每家每戶都有自己的土地,這樣就能形成山下的土地用來種植天麻的局麵。


    但要在山上種植紅茶,就不能靠每家每戶了,而是要靠村集體。


    由村委統一組織在山上種植紅茶。


    南荒鎮是山區,每個自然村都有屬於自己地界的山。


    不光是麗水村,其他的村莊也有自己種紅茶的地方。


    山下天麻,分散到每家每戶。


    山上紅茶,集中到村裏。


    這種發展模式,非常適合貧窮落後的南荒鎮。


    一旦形成規模,不但每家每戶都富了,村子裏也有錢了。


    省農科研究所的幾個技術人員就住在了村委裏,直到教會村民們學會種植才離開。


    而他們住在村子裏的一切費用,全部由鎮政府負責。


    李初年的這一舉動,大大提升了麗水村的勞動熱情。


    全村上下熱火朝天地幹了起來。


    這天晚上,田啟兵帶人再次來到了南荒鎮。


    在王暢的協助下,將毛紡廠原先的那兩個會計秘密帶走了。


    接下來的幾天,李初年將精力都放在了麗水村上。


    隻要有時間,他就靠在了麗水村。


    而紀光廉利用趙有財交給他的那個記事本,對蔡遠他們展開了新一輪的攻勢。


    蔡遠雖然拿走了那些沒有注明吃飯原因的餐費單子,但卻無法一一核對。


    因為過去這麽久了,他根本就想不起來。


    況且他去找了王燦王軍葛茂他們進行核對,可他們一概都是紛紛搖頭。一是說他們也記不起來了,二是話裏帶話警告蔡遠,不要把他們也扯進去了。


    蔡遠不敢去找楊立鐸和譚峰進行核對。


    這可把蔡遠給愁壞了。


    紀光廉就給了蔡遠兩天時間。


    兩天一到,紀光廉又把蔡遠叫了來當麵對質。


    蔡遠苦喪著臉,道:“紀委員,我實在想不起來了。你就行行好,一塊讓公家都報了吧。”


    紀光廉把臉一沉,道:“你這不是胡扯嘛。這麽多錢讓公家都給報了,豈不是把我也給涮進去了?況且公家也沒這麽多錢給你們埋單。”


    蔡遠又急眼了,道:“我想不起來了,咋辦?”


    這個時候,紀光廉將趙有財的那個記事本拿了出來,道:“你想不起來了,可人家趙有財這裏都有詳細的記錄。趙有財為什麽要記錄下當時都有誰一起用餐?目的就是防止你們到時候賴賬。”


    實際上,在這兩天時間內,紀光廉和田政早就根據趙有財的詳細記錄,對每份餐費單子進行了一一核對。


    核對的結果,是趙有財的每次記錄,都能和每份餐費單子對得上。


    這麽一來,想假公濟私也沒任何機會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正道紅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正道紅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