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調動長卿
我在異世召喚全史名將 作者:木槿白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風雪和閃電率領著剩餘的將士,悄然融入了茫茫的夜色之中。
夜無痕站在崩塌的城門之上,目光深邃地望著遠去的大乾軍隊。
他沒有下令追擊,這場戰爭的勝負並不在於一城一地的得失。
此刻的鳴龍關,已是一片廢墟。
但在這片廢墟之上,卻孕育著未來的希望與複興的種子。
隨著夜色的加深,戰火漸漸平息。
但在這場戰爭的背後,卻隱藏著更為深層次的較量與博弈。
夜無痕知道,夜煞軍與大乾真正的戰爭。
現在才剛剛開始!
而風雪和閃電二人率領的殘軍,也在鳴龍關後方的山脈中紮下了營寨。
並且派遣快把十萬加急,前往乾都求援。
他們雖然暫時失去了關隘,但卻並未失去信心和鬥誌。
每日的操練和備戰,都在緊張而有序地進行著。
隨著時間的推移,雙方都在緊張地備戰。
鳴龍關後方的山脈中,風雪和閃電的軍隊日益壯大,士氣高昂。
而在關內,夜無痕也在加強防禦,準備應對即將到來的大戰。
乾都之內,皇宮巍峨,宮牆高聳,金碧輝煌的宮殿在陽光照射下熠熠生輝。
然而,此刻的大乾皇帝司肖飛卻無心欣賞這宮廷美景,他麵色鐵青地坐在龍椅之上,雙眼中閃爍著怒火。
一份緊急戰報被匆匆呈上,鳴龍關失守的消息猶如一記重錘,狠狠地砸在司肖飛的心頭。
他猛地一拍禦案,怒喝道:“廢物!鳴龍關的守軍都是一群廢物!”
聲音在大殿中回蕩,震得眾人耳中嗡嗡作響。
群臣們噤若寒蟬,一個個低垂著頭,大氣都不敢出。
他們都聽出皇帝的怒火非同小可,此刻的任何辯解都隻會火上澆油。
司肖飛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心中的怒火。
“諸卿,如今鳴龍關已失,北疆岌岌可危。”
“你們有何良策,速速道來!”
皇帝的怒火如狂風驟雨般洶湧,他怒視著群臣,厲聲問道
大殿中陷入了一片沉寂,群臣們麵麵相覷,無人敢輕易開口。
北疆的戰事關乎大乾的安危,稍有不慎,便可能導致國家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陛下,為今之計,唯有盡快派遣援軍前往北疆,穩定戰局。”
這時,一位大臣鼓起勇氣站了出來,他躬身說道。
“此言有理,但何人能擔此重任?”
皇帝聞言,眉頭緊鎖,沉思片刻後道。
朝堂上再次陷入沉默,眾臣皆知,此刻的北疆需要的是一位能夠力挽狂瀾的將領。
然而,放眼朝中,能勝任此重任者寥寥無幾。
“陛下,如今之局,非大乾太師顧長卿親自出馬不可。”
終於,一位老臣顫聲開口。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頓時一片嘩然。
顧長卿,不僅文韜武略樣樣精通,更是大乾的國之棟梁。
然而,他此刻正在南麵鎮壓黃巾軍,如何能夠分身前往北疆?
“太師此刻正在南麵平叛,豈能輕易調動?”
皇帝眉頭緊鎖,目光深邃地望著那位老臣,沉聲道。
“陛下,太師雖然身在南麵,但他的威望與智謀足以震懾北疆的夜煞軍。”
“隻有太師親臨前線,才能迅速穩定軍心,重振士氣。”
老臣深吸一口氣,堅定地說道。
司肖飛眉頭緊鎖,麵露難色,心中權衡著利弊。
他知道老臣所言非虛,但調動太師又談何容易。
朝堂上的氣氛愈發凝重,群臣們紛紛低下頭去,不敢直視皇帝的雙眼。
一時之間,朝堂之上陷入了一片沉默。
“陛下,老臣有一計,或許可行。”
就在這時,另一位大臣站了出來,躬身道。
皇帝司肖飛抬頭望去,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我們可以派遣使者快馬加鞭前往南麵,向太師稟報北疆的緊急情況。”
“同時,從各地調集精銳兵力,馳援北疆,以解燃眉之急。”
那位大臣接著道。
司肖飛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讚許的光芒。
“此計甚好。即刻派遣使者前往南麵稟報太師,同時傳令各地駐軍,火速馳援北疆。”
他沉思片刻後,點了點頭道。
隨著皇帝的一聲令下,朝堂之上立刻忙碌起來。
群臣們紛紛領命而去,準備調集軍隊和糧草前往北疆支援。
而司肖飛則坐在龍椅之上,目光深邃地望著遠方,心中充滿了期待和憂慮。
在南麵戰場的一處臨時行營中,顧長卿正端坐在主帳內,眉頭緊鎖,手中的乾都密報沉甸甸的,如同他此刻心中的擔憂。
鳴龍關失守的消息讓他措手不及,然而更讓他感到棘手的是如何平衡南北兩線的戰事。
他深知北疆的夜煞軍不容小覷,但南麵的黃巾軍在孟章的帶領下同樣不可輕視。
孟章用兵如神,若他北上,南麵戰線恐將岌岌可危。
“太師,緊急軍情,武州方麵的蘇夜將軍傳來書信。”
就在這時,帳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一名傳令兵手持一封書信,氣喘籲籲地跪倒在顧長卿麵前。
顧長卿疑惑地接過書信,展開細看。
信上,蘇夜的字跡剛勁有力,表達了他願意為大乾皇朝拖住潞州黃巾軍的決心,讓顧長卿無後顧之憂,可全心應對北疆戰事。
“此信內容確鑿?”
顧長卿看完信後,眼中閃過一絲驚喜的光芒,他抬頭望向傳令兵,沉聲道。
“千真萬確,太師。”
傳令兵肯定地回答,“蘇夜將軍的信使親自送來的。”
顧長卿深吸一口氣,心中一塊大石仿佛落地。
他站起身來,走到地圖前,仔細審視著南北兩線的戰局。
有了蘇夜的承諾,他至少可以暫時放下南麵的顧慮。
與此同時,在乾都的皇宮中,司肖飛也收到了同樣的消息。
他看完蘇夜的書信後,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陛下,這位雲王世子此舉實為我大乾之福。”
一位忠誠的大臣感慨道。
“雲王世子忠勇可嘉,此次他主動承諾拖住潞州孟章的數十萬大軍,為我大乾解了燃眉之急,朕甚感欣慰。”
司肖飛點了點頭,目光中透露出對蘇夜的讚許。
“陛下,當初派遣三位皇女前去與蘇夜聯姻,這步棋當真是走對了。”
“如今看來,這位雲王世子不僅勇猛善戰,更是重情重義之人,對皇室存有感激之心。”
另一位大臣接過話茬,感慨道。
(本章完)
夜無痕站在崩塌的城門之上,目光深邃地望著遠去的大乾軍隊。
他沒有下令追擊,這場戰爭的勝負並不在於一城一地的得失。
此刻的鳴龍關,已是一片廢墟。
但在這片廢墟之上,卻孕育著未來的希望與複興的種子。
隨著夜色的加深,戰火漸漸平息。
但在這場戰爭的背後,卻隱藏著更為深層次的較量與博弈。
夜無痕知道,夜煞軍與大乾真正的戰爭。
現在才剛剛開始!
而風雪和閃電二人率領的殘軍,也在鳴龍關後方的山脈中紮下了營寨。
並且派遣快把十萬加急,前往乾都求援。
他們雖然暫時失去了關隘,但卻並未失去信心和鬥誌。
每日的操練和備戰,都在緊張而有序地進行著。
隨著時間的推移,雙方都在緊張地備戰。
鳴龍關後方的山脈中,風雪和閃電的軍隊日益壯大,士氣高昂。
而在關內,夜無痕也在加強防禦,準備應對即將到來的大戰。
乾都之內,皇宮巍峨,宮牆高聳,金碧輝煌的宮殿在陽光照射下熠熠生輝。
然而,此刻的大乾皇帝司肖飛卻無心欣賞這宮廷美景,他麵色鐵青地坐在龍椅之上,雙眼中閃爍著怒火。
一份緊急戰報被匆匆呈上,鳴龍關失守的消息猶如一記重錘,狠狠地砸在司肖飛的心頭。
他猛地一拍禦案,怒喝道:“廢物!鳴龍關的守軍都是一群廢物!”
聲音在大殿中回蕩,震得眾人耳中嗡嗡作響。
群臣們噤若寒蟬,一個個低垂著頭,大氣都不敢出。
他們都聽出皇帝的怒火非同小可,此刻的任何辯解都隻會火上澆油。
司肖飛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心中的怒火。
“諸卿,如今鳴龍關已失,北疆岌岌可危。”
“你們有何良策,速速道來!”
皇帝的怒火如狂風驟雨般洶湧,他怒視著群臣,厲聲問道
大殿中陷入了一片沉寂,群臣們麵麵相覷,無人敢輕易開口。
北疆的戰事關乎大乾的安危,稍有不慎,便可能導致國家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陛下,為今之計,唯有盡快派遣援軍前往北疆,穩定戰局。”
這時,一位大臣鼓起勇氣站了出來,他躬身說道。
“此言有理,但何人能擔此重任?”
皇帝聞言,眉頭緊鎖,沉思片刻後道。
朝堂上再次陷入沉默,眾臣皆知,此刻的北疆需要的是一位能夠力挽狂瀾的將領。
然而,放眼朝中,能勝任此重任者寥寥無幾。
“陛下,如今之局,非大乾太師顧長卿親自出馬不可。”
終於,一位老臣顫聲開口。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頓時一片嘩然。
顧長卿,不僅文韜武略樣樣精通,更是大乾的國之棟梁。
然而,他此刻正在南麵鎮壓黃巾軍,如何能夠分身前往北疆?
“太師此刻正在南麵平叛,豈能輕易調動?”
皇帝眉頭緊鎖,目光深邃地望著那位老臣,沉聲道。
“陛下,太師雖然身在南麵,但他的威望與智謀足以震懾北疆的夜煞軍。”
“隻有太師親臨前線,才能迅速穩定軍心,重振士氣。”
老臣深吸一口氣,堅定地說道。
司肖飛眉頭緊鎖,麵露難色,心中權衡著利弊。
他知道老臣所言非虛,但調動太師又談何容易。
朝堂上的氣氛愈發凝重,群臣們紛紛低下頭去,不敢直視皇帝的雙眼。
一時之間,朝堂之上陷入了一片沉默。
“陛下,老臣有一計,或許可行。”
就在這時,另一位大臣站了出來,躬身道。
皇帝司肖飛抬頭望去,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我們可以派遣使者快馬加鞭前往南麵,向太師稟報北疆的緊急情況。”
“同時,從各地調集精銳兵力,馳援北疆,以解燃眉之急。”
那位大臣接著道。
司肖飛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讚許的光芒。
“此計甚好。即刻派遣使者前往南麵稟報太師,同時傳令各地駐軍,火速馳援北疆。”
他沉思片刻後,點了點頭道。
隨著皇帝的一聲令下,朝堂之上立刻忙碌起來。
群臣們紛紛領命而去,準備調集軍隊和糧草前往北疆支援。
而司肖飛則坐在龍椅之上,目光深邃地望著遠方,心中充滿了期待和憂慮。
在南麵戰場的一處臨時行營中,顧長卿正端坐在主帳內,眉頭緊鎖,手中的乾都密報沉甸甸的,如同他此刻心中的擔憂。
鳴龍關失守的消息讓他措手不及,然而更讓他感到棘手的是如何平衡南北兩線的戰事。
他深知北疆的夜煞軍不容小覷,但南麵的黃巾軍在孟章的帶領下同樣不可輕視。
孟章用兵如神,若他北上,南麵戰線恐將岌岌可危。
“太師,緊急軍情,武州方麵的蘇夜將軍傳來書信。”
就在這時,帳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一名傳令兵手持一封書信,氣喘籲籲地跪倒在顧長卿麵前。
顧長卿疑惑地接過書信,展開細看。
信上,蘇夜的字跡剛勁有力,表達了他願意為大乾皇朝拖住潞州黃巾軍的決心,讓顧長卿無後顧之憂,可全心應對北疆戰事。
“此信內容確鑿?”
顧長卿看完信後,眼中閃過一絲驚喜的光芒,他抬頭望向傳令兵,沉聲道。
“千真萬確,太師。”
傳令兵肯定地回答,“蘇夜將軍的信使親自送來的。”
顧長卿深吸一口氣,心中一塊大石仿佛落地。
他站起身來,走到地圖前,仔細審視著南北兩線的戰局。
有了蘇夜的承諾,他至少可以暫時放下南麵的顧慮。
與此同時,在乾都的皇宮中,司肖飛也收到了同樣的消息。
他看完蘇夜的書信後,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陛下,這位雲王世子此舉實為我大乾之福。”
一位忠誠的大臣感慨道。
“雲王世子忠勇可嘉,此次他主動承諾拖住潞州孟章的數十萬大軍,為我大乾解了燃眉之急,朕甚感欣慰。”
司肖飛點了點頭,目光中透露出對蘇夜的讚許。
“陛下,當初派遣三位皇女前去與蘇夜聯姻,這步棋當真是走對了。”
“如今看來,這位雲王世子不僅勇猛善戰,更是重情重義之人,對皇室存有感激之心。”
另一位大臣接過話茬,感慨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