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氣數盡了
一人:重生黃仙,開局討封馮寶寶 作者:滄海豬有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靜水也氣喘籲籲地點頭附和:“是啊黃局長,您說也真是邪門了,那幾棵樹連成一排,正好在他家祖墳上。這家人失蹤了十二年,祖墳也十二年無人打理。現在樹根紮得很深,和棺材屍骨融為一體,根本無法下葬……”
王也等人聞言看向黃邈,隻見黃邈若有所思地問道:“連成一排……一共幾棵樹?”
王靜水趕緊回想了一下:“七棵樹,怎麽了?”
黃邈聞言眼中閃過一絲光芒,抬頭看了看天空輕歎一口氣:“看來,這就是天意了……”
幾人對黃邈的反應更加不解,這時黃邈終於開口解釋:“墳前長樹本是大凶之兆,現在還正好是七棵連成一排,形成七星之像。墳上生七星,意味著此祖墳之地氣數已盡,這是這家人的命數,他們無法歸入祖墳。也因為這家人的意外死亡,這一脈無法延續,祖墳也就失去了意義。氣數盡了,無法扭轉。同時,也是因為祖墳氣數盡了,這一家五口才會遭難。”
沒等幾人從黃邈的話中回過神來,黃邈便仿佛做出了決定一般喃喃自語道:“既然天數如此,我便送你們一段造化。此橋無物可鎮,便由你們來鎮。隻要此橋不斷,你家香火就不消。年節之日百姓祭祀時,你們在此鎮守可分得其中香火……”
幾人對黃邈的話感到困惑,麵麵相覷,卻不敢打斷他。
黃邈見狀,深深歎了口氣,隨後示意他們靠近,低聲解釋了幾句。
隨著黃邈的解釋,王也等人的臉上逐漸露出了驚訝的表情。
但在黃邈嚴肅的目光下,他們還是紛紛點了點頭。
夏禾和王靜水聽後匆匆離去,邊走邊討論著什麽。
“局長,這樣做真的行嗎?”張靈玉有些擔憂地看著黃邈。
黃邈回頭望了一眼正在修建的橋,沉聲道:“天意不可違……”
說完,他轉身向施工處走去。王也三人相互對視一眼,緊隨其後。
接下來的幾天裏,工程進展順利,沒有發生任何意外。
在第七天晚上,橋梁終於全麵竣工。
一座宏偉的木橋拔地而起,半圓的弧度橫跨兩岸,工人們紛紛讚歎不已。
有眼尖的工人甚至發現,橋頭形似龍頭,這一發現很快得到了其他工人的認同。
從遠處看,整條橋就像一條騰飛的龍,從水中躍起,又似要重回水中。
次日清晨,向雲村村委會的大喇叭裏傳來了村長王靜水的聲音,通知村民們橋已建成,九點鍾將舉行建成儀式,市裏的領導也會出席。
但令人詫異的是,他特別指出屬狗、屬兔和屬龍的村民不能參加。
這一規定讓村民們感到困惑和不滿,尤其是那些被排除在外的村民。
然而,村長的命令不可違抗,他們隻能在家裏抱怨幾句,然後囑咐家人回來後告訴他們儀式的熱鬧情況。
村民們紛紛出門,想要一睹為快。
他們聚在一起聊天,一邊朝河邊走去。
雖然最初對這座橋持懷疑態度,但當它真正建成時,大家都想去湊個熱鬧。
與此同時,村口駛來了兩輛黑色轎車,停在了不遠處。
從車內的政府特別通行證可以看出,來的是副市長楚譯。
很快,雷山和向天也相繼到達,他們之前曾答應過黃邈,自然會如約而至。
他們穿過隔離帶,走進施工區域,瞬間被這座橋所震撼。
盡管之前看過圖紙,但親眼見到實物時,還是被它的氣勢所驚豔。
“大氣!”三人心中同時湧現出這個詞來形容這座橋。
“三位,感覺如何?”黃邈的聲音從身後傳來,三人轉身看去,隻見他帶著笑意站在那裏。
雷山豎起大拇指讚歎道:“黃局長,你真行!竟然真的在七天內建成了這座橋。”
向天也點頭稱讚:“本以為趕工出來的橋質量不會太好,沒想到竟然如此磅礴大氣。不過,這橋的造型確實有些奇怪……”
他實話實說,從未見過這樣的橋。
楚譯也好奇地問道:“黃局長,這座橋建成這樣,是有什麽特別的講究嗎?”
黃邈點頭回應:“等儀式結束後,我帶你們去看看就知道了。”
三人聞言表示同意,這正合他們的心意。
然而,楚譯也注意到了橋邊的一個細節:一側挖了一個坑,旁邊還躺著一塊背朝上的石碑。他好奇地問黃邈這是否是收尾工作還未完成。
黃邈順著楚譯所指的方向看了看,笑著搖了搖頭:“副市長,不用擔心,這是建成儀式的一部分。我自有安排……”
楚譯雖然疑惑,但也沒有再多說什麽,隻是忍不住好奇地多看了幾眼。
他參加過不少建成儀式,但從未見過這樣的環節。
就在幾人閑聊之際,幾輛媒體車駛入了視線。
楚譯整理了一下西裝,而雷山和向天則默契地戴上了墨鏡。
他們二人的身份不便在公眾麵前露麵,因此選擇在幕後支持黃邈。
夏禾早已做好準備,安排了警員維持現場秩序。
村民們被攔在左側,而剛到的記者們則被攔在右側。
此時,工人們已經拆除了隔板,所有人都能清晰地看到那座巍峨大氣的橋。
“這橋還挺好看的嘞!七天就能建出來,這速度真是了不起!”有村民感歎道。
“他嬸子,我怎麽覺得這橋怪怪的,像把刀似的。”另一個村民說道。
“誒,我看怎麽像條龍呢?是不是站的角度問題?”又有人回應道。
村民們發現了這個奇怪的現象,紛紛換位置觀察,果然對橋的感受也發生了變化。
不同的角度,同樣的橋,有時像一把彎刀,有時又像一條騰龍,非常神奇。
大量的記者湧入現場,他們自然是衝著建成儀式來的。
再加上向雲村之前的事情,現在這裏的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
這座橋的建成自然也不會被記者們錯過。
隨著時間的推移,眼看就要到九點鍾了。
楚譯做好了準備,按照他參加過的建成儀式的流程,九點鍾會先有禮炮,然後是剪彩,最後是講話。為此,他還特地準備了發言稿。
就在即將到達九點鍾的時候,站在黃邈身邊的楚譯無意間問了一句:“黃局長,怎麽沒看到張副局長和那兩個年輕人?”
這隻是副市長的隨口一問,畢竟他每次都能看到這幾人跟在黃邈的身邊。
然而,楚譯未曾料到,當他問及此事時,黃邈隻是瞥了一眼手表,隨後目光轉向了村路的方向。
“別急,他們應該快到了。”黃邈淡定地說。
此刻,現場逐漸安靜下來,記者們已經架好攝像機,靜待儀式開始。
村民們也聚在一起,分食著瓜子,好奇地觀望著,不時低聲議論。
就在即將到達九點的時候,王也的身影匆匆出現,引來了所有人的目光。
他跑到黃邈身邊,輕輕點了點頭,黃邈也鬆了口氣,點頭回應。
這一幕讓楚譯、雷山和向天更加疑惑。
他們不明白這二人之間的舉動究竟意味著什麽。
就在這時,村委會的大喇叭裏再次傳來了村長的聲音,重複著之前的警告,要求屬狗、屬兔和屬龍的村民離開或轉身回避。
記者們麵麵相覷,紛紛環顧四周,卻不明所以。
一名警員嚴肅地詢問記者中是否有這些屬相的,並要求他們轉身回避。
雖然有些不滿,但記者們還是選擇了配合。
就在這時,九點鍾到了。
然而,與楚譯想象中的禮炮聲不同,村口方向傳來了一陣悲愴、嘹喨的嗩呐和鑼鼓聲。
村民們很快聽出,這是哀樂。
他們紛紛伸長脖子,朝聲音傳來的方向看去。
記者們也疑惑地張望,隻見一支隊伍逐漸靠近。
隊伍前麵是村裏的嗩呐手和鑼鼓樂隊,後麵跟著馮寶寶和王野。
王野手裏抱著一個白布蓋著的盒子,馮寶寶則在一旁撒著紙錢。
紙錢如雪花般飄落,一行人緩緩走來。
王野端著一個火盆來到路中央,王野抱著盒子要從火盆上跨過。
這一幕讓村民們議論紛紛,好奇不已。
他們不知道這是誰家的送殯隊伍,更不明白為什麽他們會朝這邊走來。
記者們也同樣困惑,他們以為這隻是巧合,一邊是建成儀式,一邊是送殯隊伍。
然而,他們並沒有注意到楚譯此時臉色古怪。
“黃局長,這也是你安排的?”楚譯低聲問道。
黃邈輕輕點頭:“隻有這件事情完了,建成儀式才能開始。”
楚譯一臉疑惑:“黃局長,這到底是怎麽回事?這是誰家的送殯隊伍?”
聽到楚譯的詢問,雷山和向天也不著痕跡地往前靠了靠,顯然想聽聽黃邈的解釋。
黃邈輕歎一口氣,解釋道:“副市長,別看這座橋現在已經建成了,但如果沒有鎮守之物,三年內必塌。因此,我決定將十二年前在這條河上溺亡成怨的五口人葬在橋頭處,不立墓碑而立橋碑,以此作為橋的鎮守之靈。張靈玉手裏抱著的便是這五人的骨灰,我要借他們的骨灰以自身功德立一位鎮橋之靈。隻有橋有靈所鎮,才能鎮四方。”
楚譯茫然地看著黃邈,完全不明白他在說什麽。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反應過來:“黃局長,你的意思是要讓鬼來鎮橋?可之前不是說那怨靈已經被你送走了嗎?”
黃邈輕輕點頭:“鎮橋之靈並非這幾人的魂靈,而是借他們五人的骨灰葬在橋頭重塑一位鎮守之靈。簡單來說其他橋邊的橋碑下埋著霸下石像,而這座橋的橋碑之下則是埋著這骨灰。若不塑其靈,世間難有鎮住此橋之物。”
就在黃邈解釋的時候,送殯隊伍已經在眾人的疑惑注視下來到了橋邊。
張靈玉看了黃邈一眼,在黃邈點頭之後輕輕地將蓋著白布的盒子放在了橋頭的坑中。
隨後黃邈從王也那裏接過三炷點燃的香來到橋邊,朝著盒子拜了三拜。
接著他蹲下身來將這三炷香插在盒子前的土壤中,然後竟然咬破了自己的指尖掀開了白布在骨灰盒上點了三滴鮮血。
同時黃邈低吟的聲音傳來。
除了楚譯等人之外,遠處的村民和記者們紛紛疑惑不已完全不知道這邊發生了什麽。
“城隍土地,有勞了,此橋名曰三靈。”黃邈一邊念叨,一邊在骨灰盒的三個不同位置各滴了一滴鮮血。
說來也奇,那鮮血竟迅速滲入,消失無蹤。
接著,黃邈站起身,王也等人隨即填土掩埋。
張靈玉與陳石則合力抬起石碑,此時楚譯等人才注意到,石碑上刻著“三靈橋”三個大字,且隱約可見一個淡淡的娃娃身形在石碑上若隱若現。
一抹陽光恰好灑落在石碑上,更添幾分莊嚴與敬畏。
此刻,村民和記者們並未看清黃邈等人的舉動,因楚譯等人有意圍在黃邈身邊,遮擋了視線。
因此,大家紛紛議論起剛才那支白事隊伍的怪異之處。
待黃邈站起,圍觀的人群散開,記者和村民們才發現,原來他們剛才在橋邊立起了橋碑。
雖然心中仍有疑惑,但他們開始猜測,這或許是向雲村特有的文化習俗。
各地立碑各有講究,難道剛才那白事隊伍就是為了立碑的儀式?然而,村民們也對此感到困惑。
“這是什麽習俗啊?”
“誰知道呢,從來沒見過這樣的立碑方式。”
雙方都感到疑惑,卻又不知其所以然。
就在這時,禮炮聲終於響起。立碑之後,黃邈表示建成儀式可以繼續進行。
楚譯見狀,連忙催促下屬繼續儀式,希望轉移記者和村民們的注意力。
事實證明,楚譯的策略奏效了,大家的注意力暫時從疑惑中轉移開來。
隨著建成儀式的進行,黃邈和楚譯在禮炮聲中親自剪彩。
這也讓記者們紛紛猜測,這位站在副市長身旁的年輕人到底是誰。
雖然一直未對他進行介紹,但誰都看得出,副市長對他頗為尊重。
剪彩儀式順利結束,在熱烈的掌聲中,記者們蜂擁而至,迫不及待地提出心中已久的問題。
“副市長,請您告訴我們,為什麽要建這座橋?”(本章完)
王也等人聞言看向黃邈,隻見黃邈若有所思地問道:“連成一排……一共幾棵樹?”
王靜水趕緊回想了一下:“七棵樹,怎麽了?”
黃邈聞言眼中閃過一絲光芒,抬頭看了看天空輕歎一口氣:“看來,這就是天意了……”
幾人對黃邈的反應更加不解,這時黃邈終於開口解釋:“墳前長樹本是大凶之兆,現在還正好是七棵連成一排,形成七星之像。墳上生七星,意味著此祖墳之地氣數已盡,這是這家人的命數,他們無法歸入祖墳。也因為這家人的意外死亡,這一脈無法延續,祖墳也就失去了意義。氣數盡了,無法扭轉。同時,也是因為祖墳氣數盡了,這一家五口才會遭難。”
沒等幾人從黃邈的話中回過神來,黃邈便仿佛做出了決定一般喃喃自語道:“既然天數如此,我便送你們一段造化。此橋無物可鎮,便由你們來鎮。隻要此橋不斷,你家香火就不消。年節之日百姓祭祀時,你們在此鎮守可分得其中香火……”
幾人對黃邈的話感到困惑,麵麵相覷,卻不敢打斷他。
黃邈見狀,深深歎了口氣,隨後示意他們靠近,低聲解釋了幾句。
隨著黃邈的解釋,王也等人的臉上逐漸露出了驚訝的表情。
但在黃邈嚴肅的目光下,他們還是紛紛點了點頭。
夏禾和王靜水聽後匆匆離去,邊走邊討論著什麽。
“局長,這樣做真的行嗎?”張靈玉有些擔憂地看著黃邈。
黃邈回頭望了一眼正在修建的橋,沉聲道:“天意不可違……”
說完,他轉身向施工處走去。王也三人相互對視一眼,緊隨其後。
接下來的幾天裏,工程進展順利,沒有發生任何意外。
在第七天晚上,橋梁終於全麵竣工。
一座宏偉的木橋拔地而起,半圓的弧度橫跨兩岸,工人們紛紛讚歎不已。
有眼尖的工人甚至發現,橋頭形似龍頭,這一發現很快得到了其他工人的認同。
從遠處看,整條橋就像一條騰飛的龍,從水中躍起,又似要重回水中。
次日清晨,向雲村村委會的大喇叭裏傳來了村長王靜水的聲音,通知村民們橋已建成,九點鍾將舉行建成儀式,市裏的領導也會出席。
但令人詫異的是,他特別指出屬狗、屬兔和屬龍的村民不能參加。
這一規定讓村民們感到困惑和不滿,尤其是那些被排除在外的村民。
然而,村長的命令不可違抗,他們隻能在家裏抱怨幾句,然後囑咐家人回來後告訴他們儀式的熱鬧情況。
村民們紛紛出門,想要一睹為快。
他們聚在一起聊天,一邊朝河邊走去。
雖然最初對這座橋持懷疑態度,但當它真正建成時,大家都想去湊個熱鬧。
與此同時,村口駛來了兩輛黑色轎車,停在了不遠處。
從車內的政府特別通行證可以看出,來的是副市長楚譯。
很快,雷山和向天也相繼到達,他們之前曾答應過黃邈,自然會如約而至。
他們穿過隔離帶,走進施工區域,瞬間被這座橋所震撼。
盡管之前看過圖紙,但親眼見到實物時,還是被它的氣勢所驚豔。
“大氣!”三人心中同時湧現出這個詞來形容這座橋。
“三位,感覺如何?”黃邈的聲音從身後傳來,三人轉身看去,隻見他帶著笑意站在那裏。
雷山豎起大拇指讚歎道:“黃局長,你真行!竟然真的在七天內建成了這座橋。”
向天也點頭稱讚:“本以為趕工出來的橋質量不會太好,沒想到竟然如此磅礴大氣。不過,這橋的造型確實有些奇怪……”
他實話實說,從未見過這樣的橋。
楚譯也好奇地問道:“黃局長,這座橋建成這樣,是有什麽特別的講究嗎?”
黃邈點頭回應:“等儀式結束後,我帶你們去看看就知道了。”
三人聞言表示同意,這正合他們的心意。
然而,楚譯也注意到了橋邊的一個細節:一側挖了一個坑,旁邊還躺著一塊背朝上的石碑。他好奇地問黃邈這是否是收尾工作還未完成。
黃邈順著楚譯所指的方向看了看,笑著搖了搖頭:“副市長,不用擔心,這是建成儀式的一部分。我自有安排……”
楚譯雖然疑惑,但也沒有再多說什麽,隻是忍不住好奇地多看了幾眼。
他參加過不少建成儀式,但從未見過這樣的環節。
就在幾人閑聊之際,幾輛媒體車駛入了視線。
楚譯整理了一下西裝,而雷山和向天則默契地戴上了墨鏡。
他們二人的身份不便在公眾麵前露麵,因此選擇在幕後支持黃邈。
夏禾早已做好準備,安排了警員維持現場秩序。
村民們被攔在左側,而剛到的記者們則被攔在右側。
此時,工人們已經拆除了隔板,所有人都能清晰地看到那座巍峨大氣的橋。
“這橋還挺好看的嘞!七天就能建出來,這速度真是了不起!”有村民感歎道。
“他嬸子,我怎麽覺得這橋怪怪的,像把刀似的。”另一個村民說道。
“誒,我看怎麽像條龍呢?是不是站的角度問題?”又有人回應道。
村民們發現了這個奇怪的現象,紛紛換位置觀察,果然對橋的感受也發生了變化。
不同的角度,同樣的橋,有時像一把彎刀,有時又像一條騰龍,非常神奇。
大量的記者湧入現場,他們自然是衝著建成儀式來的。
再加上向雲村之前的事情,現在這裏的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
這座橋的建成自然也不會被記者們錯過。
隨著時間的推移,眼看就要到九點鍾了。
楚譯做好了準備,按照他參加過的建成儀式的流程,九點鍾會先有禮炮,然後是剪彩,最後是講話。為此,他還特地準備了發言稿。
就在即將到達九點鍾的時候,站在黃邈身邊的楚譯無意間問了一句:“黃局長,怎麽沒看到張副局長和那兩個年輕人?”
這隻是副市長的隨口一問,畢竟他每次都能看到這幾人跟在黃邈的身邊。
然而,楚譯未曾料到,當他問及此事時,黃邈隻是瞥了一眼手表,隨後目光轉向了村路的方向。
“別急,他們應該快到了。”黃邈淡定地說。
此刻,現場逐漸安靜下來,記者們已經架好攝像機,靜待儀式開始。
村民們也聚在一起,分食著瓜子,好奇地觀望著,不時低聲議論。
就在即將到達九點的時候,王也的身影匆匆出現,引來了所有人的目光。
他跑到黃邈身邊,輕輕點了點頭,黃邈也鬆了口氣,點頭回應。
這一幕讓楚譯、雷山和向天更加疑惑。
他們不明白這二人之間的舉動究竟意味著什麽。
就在這時,村委會的大喇叭裏再次傳來了村長的聲音,重複著之前的警告,要求屬狗、屬兔和屬龍的村民離開或轉身回避。
記者們麵麵相覷,紛紛環顧四周,卻不明所以。
一名警員嚴肅地詢問記者中是否有這些屬相的,並要求他們轉身回避。
雖然有些不滿,但記者們還是選擇了配合。
就在這時,九點鍾到了。
然而,與楚譯想象中的禮炮聲不同,村口方向傳來了一陣悲愴、嘹喨的嗩呐和鑼鼓聲。
村民們很快聽出,這是哀樂。
他們紛紛伸長脖子,朝聲音傳來的方向看去。
記者們也疑惑地張望,隻見一支隊伍逐漸靠近。
隊伍前麵是村裏的嗩呐手和鑼鼓樂隊,後麵跟著馮寶寶和王野。
王野手裏抱著一個白布蓋著的盒子,馮寶寶則在一旁撒著紙錢。
紙錢如雪花般飄落,一行人緩緩走來。
王野端著一個火盆來到路中央,王野抱著盒子要從火盆上跨過。
這一幕讓村民們議論紛紛,好奇不已。
他們不知道這是誰家的送殯隊伍,更不明白為什麽他們會朝這邊走來。
記者們也同樣困惑,他們以為這隻是巧合,一邊是建成儀式,一邊是送殯隊伍。
然而,他們並沒有注意到楚譯此時臉色古怪。
“黃局長,這也是你安排的?”楚譯低聲問道。
黃邈輕輕點頭:“隻有這件事情完了,建成儀式才能開始。”
楚譯一臉疑惑:“黃局長,這到底是怎麽回事?這是誰家的送殯隊伍?”
聽到楚譯的詢問,雷山和向天也不著痕跡地往前靠了靠,顯然想聽聽黃邈的解釋。
黃邈輕歎一口氣,解釋道:“副市長,別看這座橋現在已經建成了,但如果沒有鎮守之物,三年內必塌。因此,我決定將十二年前在這條河上溺亡成怨的五口人葬在橋頭處,不立墓碑而立橋碑,以此作為橋的鎮守之靈。張靈玉手裏抱著的便是這五人的骨灰,我要借他們的骨灰以自身功德立一位鎮橋之靈。隻有橋有靈所鎮,才能鎮四方。”
楚譯茫然地看著黃邈,完全不明白他在說什麽。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反應過來:“黃局長,你的意思是要讓鬼來鎮橋?可之前不是說那怨靈已經被你送走了嗎?”
黃邈輕輕點頭:“鎮橋之靈並非這幾人的魂靈,而是借他們五人的骨灰葬在橋頭重塑一位鎮守之靈。簡單來說其他橋邊的橋碑下埋著霸下石像,而這座橋的橋碑之下則是埋著這骨灰。若不塑其靈,世間難有鎮住此橋之物。”
就在黃邈解釋的時候,送殯隊伍已經在眾人的疑惑注視下來到了橋邊。
張靈玉看了黃邈一眼,在黃邈點頭之後輕輕地將蓋著白布的盒子放在了橋頭的坑中。
隨後黃邈從王也那裏接過三炷點燃的香來到橋邊,朝著盒子拜了三拜。
接著他蹲下身來將這三炷香插在盒子前的土壤中,然後竟然咬破了自己的指尖掀開了白布在骨灰盒上點了三滴鮮血。
同時黃邈低吟的聲音傳來。
除了楚譯等人之外,遠處的村民和記者們紛紛疑惑不已完全不知道這邊發生了什麽。
“城隍土地,有勞了,此橋名曰三靈。”黃邈一邊念叨,一邊在骨灰盒的三個不同位置各滴了一滴鮮血。
說來也奇,那鮮血竟迅速滲入,消失無蹤。
接著,黃邈站起身,王也等人隨即填土掩埋。
張靈玉與陳石則合力抬起石碑,此時楚譯等人才注意到,石碑上刻著“三靈橋”三個大字,且隱約可見一個淡淡的娃娃身形在石碑上若隱若現。
一抹陽光恰好灑落在石碑上,更添幾分莊嚴與敬畏。
此刻,村民和記者們並未看清黃邈等人的舉動,因楚譯等人有意圍在黃邈身邊,遮擋了視線。
因此,大家紛紛議論起剛才那支白事隊伍的怪異之處。
待黃邈站起,圍觀的人群散開,記者和村民們才發現,原來他們剛才在橋邊立起了橋碑。
雖然心中仍有疑惑,但他們開始猜測,這或許是向雲村特有的文化習俗。
各地立碑各有講究,難道剛才那白事隊伍就是為了立碑的儀式?然而,村民們也對此感到困惑。
“這是什麽習俗啊?”
“誰知道呢,從來沒見過這樣的立碑方式。”
雙方都感到疑惑,卻又不知其所以然。
就在這時,禮炮聲終於響起。立碑之後,黃邈表示建成儀式可以繼續進行。
楚譯見狀,連忙催促下屬繼續儀式,希望轉移記者和村民們的注意力。
事實證明,楚譯的策略奏效了,大家的注意力暫時從疑惑中轉移開來。
隨著建成儀式的進行,黃邈和楚譯在禮炮聲中親自剪彩。
這也讓記者們紛紛猜測,這位站在副市長身旁的年輕人到底是誰。
雖然一直未對他進行介紹,但誰都看得出,副市長對他頗為尊重。
剪彩儀式順利結束,在熱烈的掌聲中,記者們蜂擁而至,迫不及待地提出心中已久的問題。
“副市長,請您告訴我們,為什麽要建這座橋?”(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