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5天(2016年9月28日,星期三)——爸爸幫我寫日記


    晚上我睡覺之前突然想起了一件事,馬上就拿出了彩筆和自己最喜歡的小本子,坐在小桌子前開始“記日記”。


    我現在每天都要堅持記日記,是“記”日記,不是“寫”日記。


    因為我隻能在日記的開頭寫上“大一班吳若冬”,再往後就隻能靠畫了。


    如果還要表達更複雜的內容,就隻能找爸爸幫忙寫字了。


    比如在西安旅遊的時候,我就寫上了班級和名字,又畫了吃零食、喝飲料、看電視的圖畫。


    最後又拜托爸爸按照我的“口述”寫上了一段話:


    “這個酒店很不錯,小朋友特別喜歡,爸爸媽媽也安心!”


    這表示我對酒店的設施和能提供免費的零食飲料非常滿意,專門在日記裏進行了“表揚”。


    今天我日記的內容包括我寫的班級和姓名、我畫的畫筆和電視機以及簡筆的小孩遊泳圖畫、爸爸幫我寫的一段話:


    “我愛畫畫兒,也愛看電視,還特別喜歡遊泳!”


    今天的日記記的是我的愛好。


    我對於自己每天記日記的習慣很滿意,打算堅持下去。


    同時我也對自己跟爸爸協作記日記的模式也很滿意,打算跟爸爸“長期合作”。


    不過爸爸倒是希望我快點長大,快點學會寫字,早一些可以自己寫日記。


    那時候我就能自己接手繼續每天寫《東東日記》了。


    --------------------


    第1906天(2016年9月29日,星期四)——東東的傳家寶


    晚上我在客廳玩,去小書架上找書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大盒子,不知道裏麵裝的是什麽,我很好奇。


    我把拿子抱出來,就在小書架前打開來一看,裏麵全是我以前玩過的玩具。


    有媽媽給買的芭比娃娃、爸爸給買的小馬寶莉、奶奶給買的釣魚玩具,還有小電話、小蛇、小陀螺等等好多不記得是誰送給我的玩具。


    這些玩具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我曾經都非常愛玩,而且玩過很長時間,都能讓我回憶起一段美好的經曆來。


    我不斷地得到新玩具,這些以前玩的玩具就被逐漸“冷落”,被收在了角落裏。


    最近爺爺奶奶收拾客廳的時候又把它們裝在了大盒子裏放在小書架上。


    我重新看到這些“老朋友”,勾起好多“懷念”。


    於是又對這些玩具愛不釋手,就坐在小書架前的角落裏玩了起來。


    奶奶催我刷牙洗臉,讓我趕緊把玩具收拾起來,我連忙拒絕:


    “不行,奶奶,我不要離開它們,這些可是我的‘傳家寶貝’!”


    “傳家寶貝”,奶奶被我的說法逗笑了,覺得我實在是太可愛了。


    其實爸爸媽媽每次在收拾櫃子的時候也會發現很多“被遺忘的寶貝”。


    以前覺得已經沒什麽用處的物件,被塞在了櫃子的角落裏。


    過了好久突然翻出來,總是能勾起一段關於往事的回憶,然後就拿著它看上好久、想上好久。


    爸爸說人的感情是很豐富的,其實對老物件的感情不光是對物件本身的記憶,更是對往事和故人的懷念。


    --------------------


    第1907天(2016年9月30日,星期五)——不讓奶奶辛苦


    昨天晚上我放學回家以後想去樓下跳繩,可是我和奶奶找了半天也沒找到那條藍色的跳繩。


    後來我仔細一想,哎呀,上次爸爸送我去幼兒園的時候帶我在樓下跳繩來著。


    後來走的時候爸爸就把那條繩子裝進了他的書包裏,現在那條繩子應該還被爸爸拿著呢。


    這下沒法玩跳繩了,我隻好放棄了這個計劃,下樓找小朋友做遊戲去了。


    今天早上我起床以後,奶奶說她可以再去商場給我買一條跳繩。


    這樣以後即使爸爸又把繩子拿走了我還是可以玩跳繩。


    可是我卻對奶奶的提議表示了反對:


    “不用了奶奶,您有病,得好好休息,您別去商場買跳繩了。”


    奶奶很感動,我一直想著爸爸“要照顧奶奶”的囑咐呢!


    奶奶安慰我:


    “奶奶沒事,奶奶就去商場買個跳繩,不會累的。”


    可我很堅持:


    “不行奶奶,您得好好休息,我從姥姥家回來的時候把姥姥家的跳繩帶回來就好了,不用您出去買!”


    我正跟奶奶互相推辭呢,爸爸過來了。


    聽到了我和奶奶“爭執”的內容,他連忙把收在自己書包裏的跳繩拿出來放在門口的小櫃子上了。


    這下好了,我和奶奶不用爭了。


    我又有跳繩可以玩了,奶奶也不用出去買啦。


    --------------------


    第1908天(2016年10月1日,星期六)——最愛灌湯包


    雖然已經從西安回來好幾天了,可媽媽還是對西安的行程念念不忘。


    尤其是最後一天的行程最讓媽媽難忘,因為那一天對於媽媽來說隻有一項安排,就是去“回民街”吃小吃!


    對於“吃貨”媽媽來說,這次西安之行的主要目的就是去吃小吃的。


    尤其是西安最為著名的美食街“回民街”裏麵可是包含了西安所有最著名也是最正宗的小吃啊!


    這樣的地方怎麽可以放過呢?!


    晚上我和爸爸媽媽坐著閑聊,說起了在回民街吃的美食。


    媽媽向我提問:“咱們在回民街吃的第一個小吃是什麽?”


    我立刻回答:“灌湯包子!”


    爸爸在一邊糾正:“第一樣吃的是桂花糕。”


    我想了想,好像確實是桂花糕,於是連連點頭。


    媽媽繼續問:“吃完桂花糕以後吃的是什麽?”


    我又是立刻回答:“灌湯包子!”


    爸爸又在一邊糾正:“第二樣是清真臭豆腐。”


    我想了想,確實是自己又記錯了。


    媽媽再次提問:“吃完臭豆腐吃的什麽?”


    這回我不敢馬上回答了,想了半天才小心翼翼地向爸爸求助:


    “爸爸,這次是灌湯包子了嗎?”


    爸爸說:“這回對了。”


    我這才又恢複了興高采烈的狀態,對著媽媽大聲回答:“灌湯包子!”


    媽媽也笑了,這次我說對了。


    然後媽媽又帶著我一起回憶了那天接下來吃的美食,有biangbiang麵、麻醬涼皮、粉蒸肉、涮牛肚……


    說得我和媽媽都快流口水了,期待下次還有機會再去西安吃!


    另外,爸爸還發現了,看來我印象最深的西安美食就是灌湯包呀!


    --------------------


    第1909天(2016年10月2日,星期日)——有趣的魚療


    今天我跟姥姥去泡溫泉了,這個泡溫泉的地方很好。


    可以泡溫泉、可以洗澡、可以玩水上滑梯、可以吃自助餐,還有個最有意思的項目就是“魚療”。


    “魚療”就是在一個水池裏養了好多小魚,人泡進水池裏以後小魚們就紛紛遊過來啄食人們皮膚上的角質物質。


    這樣可以幫人們達到清理皮膚的目的。


    因為小魚很小,所以不會咬傷人。


    享受魚療的人隻是覺得身上麻麻的,很有意思。


    我一開始還不敢進入水池讓小魚啄,後來試了幾次慢慢適應了以後就喜歡上了這個很好玩的項目。


    尤其喜歡把手伸進水池裏不動,等著所有小魚們都遊過來“吸”在我手上,我的手都“變黑”了。


    晚上我把做魚療的有趣經曆講給爸爸媽媽聽,還說自己的手一直麻到現在呢。


    爸爸媽媽看了姥姥拍的照片也覺得魚療真的好有意思,媽媽說她下次再回姥姥家也要去體驗一下。


    爸爸說其實這個魚療可以體現出自然界各種動植物之間互相幫助的關係。


    不光小魚能幫人類清理皮膚,還有站在鱷魚嘴裏幫它“刷牙”的小鳥、趴在鯨魚身上幫它“洗澡”的小魚……


    大自然裏這樣互相幫助的例子還有好多。


    人和動物們就是要這樣“和諧共處”才能彼此都更好地生存吧!


    --------------------


    第1910天(2016年10月3日,星期一)——狗眼看人


    早上我和爸爸媽媽一起下樓去遛狗,以往這項工作都是由姥爺完成的。


    大虎子的年齡已經不小了,我沒出生的時候大虎子就已經來到姥姥家了,那時候它還是一隻好小好小的小狗呢。


    我和爸爸媽媽在小區空地和小花園裏散步,我很快發現了一個“規律”——


    當爸爸衝向大虎子的時候,它就會嚇得馬上跑開。


    當媽媽衝向大虎子的時候,它反而會迎上去撲向媽媽。


    而當我衝向大虎子的時候,它卻完全沒有任何反應。


    我覺得好奇,不知道虎子為什麽對爸爸媽媽和我是完全不同的反應。


    媽媽說虎子從小就是這樣的,爸爸老“欺負”虎子,所以虎子就怕他,看見他就跑。


    媽媽總陪虎子玩,還喂它吃好吃的,所以虎子就喜歡她。


    而我比虎子還小,虎子有點“輕視”我,所以“不屑於”搭理我。


    爸爸說虎子雖然是一條狗,但是動物也很能分析和判斷出每一個人的實力和地位,並且有針對性地采取不同的相處之道。


    更何況狗本來就是一種特別聰明的動物呢。


    爸爸還說這種現象就是傳說中的“狗眼看人”,哈哈哈!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東東日記:光陰十二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單大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單大叔並收藏東東日記:光陰十二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