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天
東東日記:光陰十二載 作者:西單大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960天(2016年11月22日,星期二)——忘了穿褲子
今天奶奶要去醫院做“化療”,爺爺奶奶一大早就出發去醫院了,隻剩下我和爸爸媽媽在家。
以前每天早上是奶奶照顧我上廁所、洗漱、梳頭、穿衣服,今天也要爸爸媽媽來完成。
不過爸爸媽媽現在還是很厲害的,早上我上廁所、洗漱、梳頭的過程都很順利。
甚至我還有時間坐在餐桌前陪爸爸媽媽一起吃了點早飯。
我和爸爸媽媽都穿好衣服就準備出發了,臨出門的時候爸爸不經意間看了一眼我的小腿,然後有點奇怪地問:
“哎,東東,你怎麽把襪子套在外褲外麵了?”
我聽了低頭一看,也覺得有點怪怪的。
這時候媽媽反應過來了,大聲叫了起來:
“哎呀!不對!東東你就沒穿外褲!”
我這才明白過來,自己腿上穿的不是秋褲嗎,果然是忘了穿外褲!
媽媽趕緊讓我把鞋脫下來,去穿外褲。
媽媽一邊看著我穿褲子,一邊還說呢:
“怎麽連褲子都給忘了穿了!媽媽也真行,居然都沒發現!幸虧爸爸看見了,要不然去了幼兒園該被小朋友笑話了!”
唉,看起來雖然爸爸媽媽現在的進步已經很大了,但是跟奶奶比起來,還是太過粗心了啊!
--------------------
第1961天(2016年11月23日,星期三)——奶奶的病情
這幾天奶奶在忙著做“化療”,早晨很早就要去醫院,晚上回家也總是很沒有精神。
自從奶奶做手術以後,就總是需要躺著休息,而且精神狀態也不如從前了,我很心疼。
奶奶治病的這段時間我的表現非常好,不但不鬧,而且自己能做的事情都會自己做。
自己做不太好的事情也要盡量學著去做,還總是照顧奶奶和哄奶奶開心。
晚上睡覺的時候,爸爸給我講完睡前故事,我和爸爸躺在被窩裏,我問爸爸:
“爸爸,奶奶得的是什麽病呀?”
爸爸想了想告訴我:
“奶奶的肚子裏長了一個‘瘤子’,所以要‘開刀’把它取出來。”
我想了想接著問:
“‘瘤子’是什麽?”
爸爸有點“含糊”地解釋:
“就是不應該長在肚子裏的東西,因為得病了所以才會長,因為它對身體很不好,所以必須要取出來。”
我有點著急地問:
“爸爸,那奶奶的病能治好嗎?”
爸爸馬上回答:
“當然能了,現在奶奶不就在努力地治療嗎。隻要奶奶及時治療,而且好好休養,很快就會好了。”
我放心了:
“噢!那就好!”
可是過了一會兒我又問爸爸:
“爸爸,那奶奶的病是怎麽得的呀?”
這下可把爸爸給“問住”了,爸爸想了半天也沒想出來應該怎麽跟我解釋,隻好說:
“得病有很多原因,爸爸也很難說明白。不過你可以問問媽媽,媽媽以前學過醫,也許她能給你講明白。”
“要是媽媽也說不清楚的話,那你隻能長大了好好學習和研究一下這個問題了。”
我覺得爸爸說得對,自己長大了確實應該研究一下這個問題,找到得病的原因。
這樣就能治好奶奶的病,而且也能讓大家都不再得病了!
--------------------
第1962天(2016年11月24日,星期四)——三十六計
晚上,我的“拖延症”又犯了,都九點多了還不去刷牙洗臉。
最後媽媽急了,發出了“最後通牒”:
“東東,趕緊刷牙洗臉去,要不明天早上不叫你起床了!”
我卻不害怕,因為我現在幾乎每天早上都能自己起床了,本來也用不著爸爸媽媽叫了。
於是我繼續“嘻皮笑臉”地跟媽媽“打哈哈”:
“媽媽,您不是也沒刷牙洗臉呢嗎!”
媽媽沒辦法,隻好站起身來說:
“咱倆一起去!”
我點了點頭,站起來走進了洗手間。
可是媽媽站起來以後卻並沒有走向洗手間,而是走向了書房,去看手機了!
我在洗手間等了半天,媽媽還沒來,我等急了於是出來找,卻在書房發現了媽媽的“行蹤”。
我感到自己“受騙”了,一邊跑進屋裏去“抓”媽媽,一邊大聲喊著:
“哎呀!媽媽,原來我‘中計’啦!”
爸爸聽了覺得有趣又有點驚訝,不知道我從哪兒學會了“中計”這個名詞了,就逗我:
“你中了什麽‘計’了?是‘調虎離山’還是‘聲東擊西’呀?”
我被爸爸問“懵”了,不知道爸爸說的是什麽,就愣愣地看著爸爸。
爸爸簡單地解釋了一下:
“‘調虎離山’就是說媽媽想辦法把你‘支’到洗手間去了;‘聲東擊西’就是媽媽‘騙’你去洗手間,她卻去了書房。”
“這都是中國古代人發明的‘三十六計’裏麵的計策。”
我聽完覺得好厲害!
沒想到“計”還有這麽多說法,而且居然有三十六計那麽多,古代人真厲害!
中國人真厲害!我以後要好好研究這些“計謀”,那就再也不會中媽媽的計啦!
--------------------
第1963天(2016年11月25日,星期五)——榜樣的力量
爸爸每天早晨送我去上幼兒園的時候,都會在出發前先跟我合影。
在路上等紅燈的時候也會趁機合影,到了幼兒園再拍一張。
要是天氣好有戶外活動的話爸爸還會在幼兒園外麵拍我活動的照片。
爸爸拍了照片就發到微信朋友圈,每天的標題都是“和爸爸在一起”。
大家都說爸爸是個“好爸爸”,而且還是個“幸福的爸爸”。
今天早上爸爸照例又發了“和爸爸在一起”的朋友圈,仍然是有好多人“點讚”和回複。
尤其是李坤大大回複了一條“頭頭弟弟看到我姐姐上幼兒園的照片於是決定也去幼兒園”。
他還稱讚我“這就是榜樣的力量”。
聽說頭頭弟弟總是不愛上幼兒園,沒想到受到我的正麵影響居然能主動作出去上幼兒園的決定,說明“榜樣的力量”真的是很了不起的。
也許頭頭弟弟持續受到我的影響以後還會漸漸地喜歡上幼兒園呢!
我覺得自己好棒,爸爸也好棒!
--------------------
第1964天(2016年11月26日,星期六)——爸爸的煩惱
最近爸爸又開始煩惱了。
也許應該說“爸爸又有了一個新的煩惱”,因為爸爸好像總是有煩惱。
大人的心態就是不如小孩好!
不過這次爸爸的煩惱確實是個大問題——
家裏的汽車明年就得換掉了。
爸爸的車已經開了十二年了,還沒有我的時候爸爸就在開這輛車了。
爸爸開車一直開得很在意,保養做得也很好。
而且這是爸爸的第一輛車,爸爸可不是一個“喜新厭舊”的人,所以他還完全沒有要換車的計劃呢。
可是昨天爸爸看到了一個新聞,說現在出台了一個什麽“環保新規”,爸爸的車因為“排放標準”已經落後了。
所以從明年二月開始在工作日就不能開進五環路了。
這下爸爸可發了愁,限製在城裏開,這不是逼著爸爸換車嗎?!
爸爸隻得無奈地麵對這些現實問題了——
到底換不換車呢?如果換車的話到底要換什麽檔次的車呢?什麽時候換呢?
唉,看著爸爸這麽煩惱的樣子就知道這次這個問題真的是個非常“棘手”的問題了。
估計最近爸爸都會一直這麽煩惱了吧……
--------------------
第1965天(2016年11月27日,星期日)——三人世界
周末這兩天爸爸媽媽帶我在濟南旅遊,逛了大明湖、趵突泉、千佛山。
我覺得護城河遊船和千佛山滑道最有意思。
和爸爸媽媽一起旅遊真是很開心,隻是有一點讓我覺得“不太愉快”。
那就是我發現爸爸媽媽走在路上的時候總是一有機會就手拉手地“黏”在一起。
媽媽還往爸爸身上靠,一副非常親密的樣子。
每次他們這樣我就不開心,然後就趕緊跑過來擠到他們中間,還要大聲“抗議”:
“爸爸媽媽,你們就不能讓我在中間嘛?!”
可是媽媽還是總要跟爸爸“親熱”,也不在意我的“小情緒”。
最後我也隻好“妥協”,任由他們時不時地“親熱”一下。
下午媽媽問我,過幾天要不要跟爸爸媽媽去吃“芝士火鍋”。
我不太感興趣,說要“考慮考慮”。
可是媽媽說我要是不想去的話爸爸媽媽就自己去過“二人世界”了。
這下我可不幹了,趕緊表示自己也要去,還強調說:
“拜托,咱們三個人一起去,應該是‘三人世界’好不好!”
其實以前我是不願意跟爸爸媽媽出遠門的,總是離不開奶奶和姥姥。
那時候我對爸爸媽媽的“二人世界”持一種“無所謂”的態度。
但是現在我已經很習慣跟爸爸媽媽出來旅遊了,每次爸爸媽媽出來旅遊我都要跟著。
我越來越喜歡跟爸爸媽媽的“三人世界”了。
--------------------
今天奶奶要去醫院做“化療”,爺爺奶奶一大早就出發去醫院了,隻剩下我和爸爸媽媽在家。
以前每天早上是奶奶照顧我上廁所、洗漱、梳頭、穿衣服,今天也要爸爸媽媽來完成。
不過爸爸媽媽現在還是很厲害的,早上我上廁所、洗漱、梳頭的過程都很順利。
甚至我還有時間坐在餐桌前陪爸爸媽媽一起吃了點早飯。
我和爸爸媽媽都穿好衣服就準備出發了,臨出門的時候爸爸不經意間看了一眼我的小腿,然後有點奇怪地問:
“哎,東東,你怎麽把襪子套在外褲外麵了?”
我聽了低頭一看,也覺得有點怪怪的。
這時候媽媽反應過來了,大聲叫了起來:
“哎呀!不對!東東你就沒穿外褲!”
我這才明白過來,自己腿上穿的不是秋褲嗎,果然是忘了穿外褲!
媽媽趕緊讓我把鞋脫下來,去穿外褲。
媽媽一邊看著我穿褲子,一邊還說呢:
“怎麽連褲子都給忘了穿了!媽媽也真行,居然都沒發現!幸虧爸爸看見了,要不然去了幼兒園該被小朋友笑話了!”
唉,看起來雖然爸爸媽媽現在的進步已經很大了,但是跟奶奶比起來,還是太過粗心了啊!
--------------------
第1961天(2016年11月23日,星期三)——奶奶的病情
這幾天奶奶在忙著做“化療”,早晨很早就要去醫院,晚上回家也總是很沒有精神。
自從奶奶做手術以後,就總是需要躺著休息,而且精神狀態也不如從前了,我很心疼。
奶奶治病的這段時間我的表現非常好,不但不鬧,而且自己能做的事情都會自己做。
自己做不太好的事情也要盡量學著去做,還總是照顧奶奶和哄奶奶開心。
晚上睡覺的時候,爸爸給我講完睡前故事,我和爸爸躺在被窩裏,我問爸爸:
“爸爸,奶奶得的是什麽病呀?”
爸爸想了想告訴我:
“奶奶的肚子裏長了一個‘瘤子’,所以要‘開刀’把它取出來。”
我想了想接著問:
“‘瘤子’是什麽?”
爸爸有點“含糊”地解釋:
“就是不應該長在肚子裏的東西,因為得病了所以才會長,因為它對身體很不好,所以必須要取出來。”
我有點著急地問:
“爸爸,那奶奶的病能治好嗎?”
爸爸馬上回答:
“當然能了,現在奶奶不就在努力地治療嗎。隻要奶奶及時治療,而且好好休養,很快就會好了。”
我放心了:
“噢!那就好!”
可是過了一會兒我又問爸爸:
“爸爸,那奶奶的病是怎麽得的呀?”
這下可把爸爸給“問住”了,爸爸想了半天也沒想出來應該怎麽跟我解釋,隻好說:
“得病有很多原因,爸爸也很難說明白。不過你可以問問媽媽,媽媽以前學過醫,也許她能給你講明白。”
“要是媽媽也說不清楚的話,那你隻能長大了好好學習和研究一下這個問題了。”
我覺得爸爸說得對,自己長大了確實應該研究一下這個問題,找到得病的原因。
這樣就能治好奶奶的病,而且也能讓大家都不再得病了!
--------------------
第1962天(2016年11月24日,星期四)——三十六計
晚上,我的“拖延症”又犯了,都九點多了還不去刷牙洗臉。
最後媽媽急了,發出了“最後通牒”:
“東東,趕緊刷牙洗臉去,要不明天早上不叫你起床了!”
我卻不害怕,因為我現在幾乎每天早上都能自己起床了,本來也用不著爸爸媽媽叫了。
於是我繼續“嘻皮笑臉”地跟媽媽“打哈哈”:
“媽媽,您不是也沒刷牙洗臉呢嗎!”
媽媽沒辦法,隻好站起身來說:
“咱倆一起去!”
我點了點頭,站起來走進了洗手間。
可是媽媽站起來以後卻並沒有走向洗手間,而是走向了書房,去看手機了!
我在洗手間等了半天,媽媽還沒來,我等急了於是出來找,卻在書房發現了媽媽的“行蹤”。
我感到自己“受騙”了,一邊跑進屋裏去“抓”媽媽,一邊大聲喊著:
“哎呀!媽媽,原來我‘中計’啦!”
爸爸聽了覺得有趣又有點驚訝,不知道我從哪兒學會了“中計”這個名詞了,就逗我:
“你中了什麽‘計’了?是‘調虎離山’還是‘聲東擊西’呀?”
我被爸爸問“懵”了,不知道爸爸說的是什麽,就愣愣地看著爸爸。
爸爸簡單地解釋了一下:
“‘調虎離山’就是說媽媽想辦法把你‘支’到洗手間去了;‘聲東擊西’就是媽媽‘騙’你去洗手間,她卻去了書房。”
“這都是中國古代人發明的‘三十六計’裏麵的計策。”
我聽完覺得好厲害!
沒想到“計”還有這麽多說法,而且居然有三十六計那麽多,古代人真厲害!
中國人真厲害!我以後要好好研究這些“計謀”,那就再也不會中媽媽的計啦!
--------------------
第1963天(2016年11月25日,星期五)——榜樣的力量
爸爸每天早晨送我去上幼兒園的時候,都會在出發前先跟我合影。
在路上等紅燈的時候也會趁機合影,到了幼兒園再拍一張。
要是天氣好有戶外活動的話爸爸還會在幼兒園外麵拍我活動的照片。
爸爸拍了照片就發到微信朋友圈,每天的標題都是“和爸爸在一起”。
大家都說爸爸是個“好爸爸”,而且還是個“幸福的爸爸”。
今天早上爸爸照例又發了“和爸爸在一起”的朋友圈,仍然是有好多人“點讚”和回複。
尤其是李坤大大回複了一條“頭頭弟弟看到我姐姐上幼兒園的照片於是決定也去幼兒園”。
他還稱讚我“這就是榜樣的力量”。
聽說頭頭弟弟總是不愛上幼兒園,沒想到受到我的正麵影響居然能主動作出去上幼兒園的決定,說明“榜樣的力量”真的是很了不起的。
也許頭頭弟弟持續受到我的影響以後還會漸漸地喜歡上幼兒園呢!
我覺得自己好棒,爸爸也好棒!
--------------------
第1964天(2016年11月26日,星期六)——爸爸的煩惱
最近爸爸又開始煩惱了。
也許應該說“爸爸又有了一個新的煩惱”,因為爸爸好像總是有煩惱。
大人的心態就是不如小孩好!
不過這次爸爸的煩惱確實是個大問題——
家裏的汽車明年就得換掉了。
爸爸的車已經開了十二年了,還沒有我的時候爸爸就在開這輛車了。
爸爸開車一直開得很在意,保養做得也很好。
而且這是爸爸的第一輛車,爸爸可不是一個“喜新厭舊”的人,所以他還完全沒有要換車的計劃呢。
可是昨天爸爸看到了一個新聞,說現在出台了一個什麽“環保新規”,爸爸的車因為“排放標準”已經落後了。
所以從明年二月開始在工作日就不能開進五環路了。
這下爸爸可發了愁,限製在城裏開,這不是逼著爸爸換車嗎?!
爸爸隻得無奈地麵對這些現實問題了——
到底換不換車呢?如果換車的話到底要換什麽檔次的車呢?什麽時候換呢?
唉,看著爸爸這麽煩惱的樣子就知道這次這個問題真的是個非常“棘手”的問題了。
估計最近爸爸都會一直這麽煩惱了吧……
--------------------
第1965天(2016年11月27日,星期日)——三人世界
周末這兩天爸爸媽媽帶我在濟南旅遊,逛了大明湖、趵突泉、千佛山。
我覺得護城河遊船和千佛山滑道最有意思。
和爸爸媽媽一起旅遊真是很開心,隻是有一點讓我覺得“不太愉快”。
那就是我發現爸爸媽媽走在路上的時候總是一有機會就手拉手地“黏”在一起。
媽媽還往爸爸身上靠,一副非常親密的樣子。
每次他們這樣我就不開心,然後就趕緊跑過來擠到他們中間,還要大聲“抗議”:
“爸爸媽媽,你們就不能讓我在中間嘛?!”
可是媽媽還是總要跟爸爸“親熱”,也不在意我的“小情緒”。
最後我也隻好“妥協”,任由他們時不時地“親熱”一下。
下午媽媽問我,過幾天要不要跟爸爸媽媽去吃“芝士火鍋”。
我不太感興趣,說要“考慮考慮”。
可是媽媽說我要是不想去的話爸爸媽媽就自己去過“二人世界”了。
這下我可不幹了,趕緊表示自己也要去,還強調說:
“拜托,咱們三個人一起去,應該是‘三人世界’好不好!”
其實以前我是不願意跟爸爸媽媽出遠門的,總是離不開奶奶和姥姥。
那時候我對爸爸媽媽的“二人世界”持一種“無所謂”的態度。
但是現在我已經很習慣跟爸爸媽媽出來旅遊了,每次爸爸媽媽出來旅遊我都要跟著。
我越來越喜歡跟爸爸媽媽的“三人世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