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8天(2018年4月24日,星期二)——欺負奶奶


    晚上奶奶給我洗澡,我又要坐在浴缸裏一邊玩玩具一邊洗。


    而且一會兒支使奶奶拿這個,一會兒支使奶奶拿那個,奶奶讓我自己衝衝頭發我還犯懶不願意。


    奶奶生氣了,數落我:“怎麽讓你幹嘛你都不聽?還要這個要那個的!怎麽你跟你媽洗澡的時候就沒這麽多事兒?!”


    奶奶說得沒錯,上周日媽媽幫我洗澡,我就不要那麽多玩具。


    而且媽媽說衝頭發我就自己衝頭發,媽媽說搓身上我就自己搓身上,別提多乖了。


    其實我從小就是這樣,跟爺爺奶奶出門的時候我總要“抱抱”,一會兒都不願意自己走。


    可是跟爸爸媽媽出門的時候我幾乎從來不要抱,一直跟著爸爸媽媽走,還纏著爸爸“賽跑”呢。


    還有吃東西的時候也是一樣,跟奶奶一起的時候我就不願意自己動手,都要奶奶給準備好,甚至還要奶奶喂。


    可是跟爸爸媽媽吃飯的時候,我什麽都要自己來,就連媽媽擰不開的瓶蓋我都要幫媽媽擰,而且我還喜歡幫爸爸剝柚子、剝石榴、剝花生。


    最明顯的是穿衣服,在家的時候,我每天都要讓奶奶給自己穿衣服、穿褲子、連鞋都得奶奶給自己提。


    可是一旦跟爸爸媽媽出去旅遊,那這些事我全是自己來,甚至還能自己梳頭呢!


    總之,我跟爺爺奶奶一起的時候,和跟爸爸媽媽一起的時候,表現完全不一樣,區別特別大。


    跟爺爺奶奶一起就犯懶,跟爸爸媽媽一起就特別獨立。


    奶奶問我:“你說說,你是不是‘欺負’奶奶?”


    我居然馬上就點了點頭,特別自然地回答奶奶:“嗯!”


    奶奶簡直無可奈何:“你還真誠實……”


    其實這也不能全怪我呀,跟奶奶在一起的時候,奶奶總是“大包大攬”。


    什麽都不用我自己做,我有機會犯懶,當然不會勤快啦!


    可是跟爸爸媽媽在一起的時候,爸爸媽媽自己都不勤快,誰願意“多管”我的事呀!


    再說了,爸爸媽媽也是在有意識地鍛煉我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這是為了培養我的獨立性,我自己也是非常理解的。


    可是既然奶奶願意“慣著”我,什麽都不讓我自己幹,那我當然也就樂得“享受”奶奶的這份關愛了。


    我知道,奶奶雖然嘴上抱怨,可其實她心裏是非常開心的。


    --------------------


    第2479天(2018年4月25日,星期三)——小孩兒記性好


    今天爸爸誇獎我了,而且是“由衷”地誇獎了我,這對於一向要求嚴格的爸爸來說,可真是難得。


    上個周末語文老師布置了一項“背古詩”的作業,列出了一年級要求掌握的古詩,讓同學們把它們都給背下來。


    這周五要舉辦“背古詩比賽”,到時候每個同學都要以“抽簽”的形式選定一首古詩來背誦。


    因為是抽簽,誰也不知道自己會抽到哪一首,所以就必須把所有的古詩都給背下來。


    爸爸把這些古詩打印出來,其中一半是我以前背過的,還剩下六首是完全沒背過的。


    算下來我至少要每天背一首,才能在這周五之前把這些古詩都背會。


    當時爸爸還是有些擔心的,覺得這是一項挺“艱巨”的任務,因為背古詩其實還是挺難的。


    別說是剛上一年級的我,爸爸覺得就算他自己要每天背下來一首完全陌生的古詩,都還是有難度的。


    不過我很給力,星期六跟爸爸媽媽逛植物園的時候,在山清水秀的背景之下,坐在湖邊邊休息邊背詩,很快就記住了《小池》和《所見》兩首。


    第二天爸爸再考我的時候,就連媽媽都已經記不全了,而我居然沒忘!


    就這樣我每天早上背、晚上背,背熟一首就再開始新的一首,今天晚上終於把最後一首也是最難記的一首《蜂》給背會了。


    我提前一天完成了“背古詩”的任務,明天還可以再把所有古詩整體鞏固一遍。


    這樣我對於後天星期五的比賽可以說是“胸有成竹”了。


    爸爸真心地感慨:“小孩兒的記性可真是好呀!”


    要知道,以前爸爸可是動不動就批評我“怎麽什麽都記不住”,這次爸爸終於“服了”,我可算是“翻身了”。


    其實小孩兒的記憶力本來就比成人強,這可是有科學依據的,隻要我自己真正下功夫去背,這幾首古詩對於我來說還真不算什麽。


    通過這個事,爸爸也在反思,我記不住知識的時候,爸爸不應該一味地批評我“不用心”,而是要先想想自己有沒有給我足夠的引導和輔助。


    這次爸爸一直積極地給我講解古詩的意思,還帶著我一起背詩。


    結果我掌握得就又快又好,這就足以說明爸爸在我學習上的重要性。


    爸爸覺得,以後在我的學習和成長上,自己應該做得更多。


    必須要像我一樣努力才行。


    --------------------


    第2480天(2018年4月26日,星期四)——知音


    早上爸爸送我去上學,半路上聊起了下午“課外活動”的話題。


    每星期四下午都是學校組織“課外活動”的固定時間,這個學期我班裏的課外活動是“音樂”。


    其實我更喜歡上學期的“手工”,我的動手能力很強,每次都能拿回來一個很棒的作品。


    我尤其擅長做紙粘土的手工,做出來的東西就連媽媽這樣的“高手”都連聲誇獎。


    不過參加音樂的課外活動也挺開心的,我喜歡唱歌,而且老師還會給同學們講一些“樂理知識”。


    這對於提高大家的“綜合素質”來說是很有價值的。


    爸爸就覺得我參加這個課外活動很有用。


    因為我已經會寫“高音譜號”和“低音譜號”,並且能跟爸爸討論“休止符”了,這些東西媽媽可是完全不懂的。


    爸爸誇我懂得多,我自己反倒不以為然:“我們班裏的同學都學會了。”


    看來現在國家一直在強調“素質教育”還真不是說說而已,真的是要從各個方麵培養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雖然隻是一些基礎的樂理知識,但是爸爸媽媽上學的時候就學得很少,也沒記住。


    一說起音樂來爸爸就有說不完的話,爸爸學樂器已經兩年多了,他跟老師學樂器也是先從樂理學起的。


    爸爸問我喜不喜歡學音樂,我回答說“還挺喜歡的”,就是“剛開始學好多還不明白呢”。


    爸爸讓我不用擔心,因為他也會輔導我的,而且他馬上就給我簡單講解了一下關於“休止符”的知識。


    爸爸非常希望我能學好音樂,這樣以後就能跟爸爸有更多的“共同語言”。


    要是我能再學一種樂器那就更好了,那樣爸爸就可以和我一起“合奏”了,要是練得好沒準兒還能組個小樂隊呢!


    我倒是“正有此意”,我早就想讓爸爸給自己買一把“尤克裏裏”了,而且一定要卡通圖案的!


    我就努力地、快樂地學習吧,爸爸等待著我拿起樂器、邁進音樂的大門,跟自己成為“知音”的那一天!


    --------------------


    第2481天(2018年4月27日,星期五)——姍姍來遲


    爸爸每天早上吃完早飯先下樓吹號,七點半再上樓來接我去上學,我提前準備好,就等爸爸一上樓就出發。


    可是最近爸爸總是“姍姍來遲”,以前他會在七點半之前就上樓,而現在他每天都晚,有時候都七點三十五了才上樓,我隻好“穿戴整齊”等著他。


    出發晚了到校自然也晚,以前我到校的時候學校還沒升旗呢,到班裏也還沒有幾個同學。


    現在我到校的時候早就升完旗了,進了教室發現多數同學都已經到了。


    其實我是希望早點到學校的。


    雖然學校規定八點前到校就可以,但是到校早了可以從容地整理一下上課要用的東西,還能跟同學們聊一會兒。


    要是到校晚了可就“狼狽”了,剛把東西放好就該上課了,慌慌張張地,什麽也幹不了。


    前幾天我已經“側麵”提醒過爸爸了——


    如果升旗前到校的話班裏同學很少,如果升旗之後才到校班裏人就很多了,而我自己喜歡班裏人少的時候到校。


    可是爸爸好像並不太在意,這兩天去吹號還是很晚才上樓。


    別說是我的提醒了,爺爺奶奶也批評過爸爸好多次了,讓他早點上樓,別讓我遲到了。


    可是爸爸依然“我行我素”,還是不願意早點上樓,我也真是好無奈呀。


    今天媽媽上班走得晚,到了七點半準備跟我一起出門,可是爸爸一直不上樓,我也走不了。


    媽媽感到很驚訝:“你爸爸每天都這麽晚還不上來嗎?”


    媽媽不想等了,就帶著我先下樓,打算去樓下催催爸爸。


    走在樓道裏正好遇上爸爸上樓,他還不緊不慢的呢!


    一看我和媽媽都已經在往出走了,爸爸這才著了急,趕緊放下樂器拎著包追出來。


    下樓的時候媽媽也批評了爸爸,讓他以後早點回來送我去上學。


    這下我開心了,媽媽發話了,以後爸爸應該不敢再“姍姍來遲”了吧!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東東日記:光陰十二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單大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單大叔並收藏東東日記:光陰十二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