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4>一</h4>
當我們在廣西將陸榮廷殘部解決時,混亂的北方政局,也起了新的變化。1924年直奉戰後,曹、吳勢力在華北瓦解。一向主張聯張製吳的孫中山先生也於1924年11月北上入京。行前曾有電約我和黃紹竑赴廣州一行。同時並明令將“定桂討賊聯軍總指揮部”取消,改組為“廣西全省綏靖督辦公署”。委我為督辦,黃紹竑為會辦。下轄兩軍,第一軍軍長由我自兼,第二軍軍長由黃紹竑兼任,白崇禧則任督辦公署參謀長。兩軍的編製略如下:
廣西全省綏靖督辦公署督辦 李宗仁
會 辦 黃紹竑
參謀長 白崇禧
警衛第一團團長 郭鳳崗 第二團團長 陶鈞
第一軍軍長 李宗仁(兼)
參謀長 黃旭初
第一縱隊司令官 李石愚
第二縱隊司令官 陸 超
第三縱隊司令官 鍾祖培
第四縱隊司令官 劉權中
第五縱隊司令官 何中權
第六縱隊司令官 韋肇隆
統領 封高英
第一獨立旅旅長 劉日福
第二軍軍長 黃紹竑(兼)
參謀長 白崇禧(兼)
第一縱隊司令官 俞作柏
第二縱隊司令官 伍廷颺
第三縱隊司令官 夏威
第四縱隊司令官 蔡振雲
第五縱隊司令官 呂煥炎
第六縱隊司令官 羅浩忠
邊防第一司令 徐啟明
邊防第二司令 龍得雲
遊擊司令 馬夏軍 何正明 陳秀華 盧文駒
餘誌芳 封輔軍 陳先覺
統領 黃桂丹 岑孟達
支隊司令 陳濟桓
此時西南局勢也極為不穩。在中山離粵之前,廣州已岌岌可危。陳炯明部虎踞東江,有隨時回師粵垣的可能。盤踞羊城附郭一帶的滇軍楊希閔、桂軍劉震寰等則把持稅收,恣意搜刮,對中山的命令陽奉陰違。其他擁護中山的湘軍、粵軍也都離理想甚遠。粵南欽、廉、高、雷一帶的鄧本殷和申葆藩早已垂涎廣州。即距離稍遠的軍閥如沈鴻英、唐繼堯也莫不有誌於廣東。這些人都持中山革命大旗而舞之,時叛時服。而最為腹心之患的,便是駐在廣州的滇、桂兩軍及商團。所以中山雖名為大元帥,而號令卻不出大元帥府所在的士敏土廠。
滇軍將領範石生曾經告訴我當時廣州的情形。範說,楊、劉稅收到手,向來不發給士兵。有時官兵鬧餉,他們便說:“你們有槍還怕沒有餉?”那時滇軍將領都有煙癖。範石生說:“有時我們正在煙榻上吸煙,忽然部屬來報告說‘大元帥來了’。我們便放下煙槍,走出去迎接大元帥,回到煙榻房間坐下,請問大元帥來此有何指示。如果是譚延闓或胡漢民來訪,我們就從煙榻坐起,請他們坐下商談。有時蔣介石也來,我們在煙榻上繼續抽鴉片,連坐也不坐起來的。”他說得津津有味,我聽到卻無限心酸。
範石生所說的,也係實情。大元帥府全部工作人員,因政府財源無著,有時甚至無米為炊。那時蔣先生在黃埔做軍官學校校長,艱難的情形也相同。因此中山一度有意放棄廣州,移大元帥府於韶關,以免受製於這些假革命的軍閥。所以我和黃紹竑的名義雖由大元帥所給予,但我們始終未獲一槍一彈或一分一毫的接濟。事實上,我們的督辦公署的實力和場麵也非空虛的大元帥府所能比擬。
1924年冬中山離粵後,廣東情形更糟。因中山北上後不久即患癌症,消息傳來,西南各野心家都蠢蠢思動。原來中山先生雖無實力,然究為締造民國的元勳,聲威所及,猶足以懾服國人,至少在表麵上尚為若幹地方軍閥所擁戴。如果中山一旦溘然長逝,則群龍無首,野心家勢必競爭中山的衣缽,謀為南中國的首領。
先是,中山決定北上時,曾指派大元帥府秘書長胡漢民為“代帥”。然漢民先生一介書生,無拳無勇,聲望又不足以服眾,其處境的困難自不待述。在這種情況之下,唯一有資望有實力、足以承繼中山的名位的,便是雲南的唐繼堯。唐繼堯為雲南東川人,日本士官學校畢業。袁氏當國時,唐繼堯繼蔡鍔為雲南都督,後以雲南起義,反對帝製的首功,為國人所欽仰。嗣任軍務院撫軍長,代行總統職權,儼然是護國運動時期的中國元首。唐氏素來自命不凡,自刻圖章曰“東亞大陸主人”,誌大言誇,雄心勃勃。護法之役,中山當選為軍政府大元帥,繼堯被選為元帥,名位僅次於中山。其後軍政府改為七總裁製,繼堯竟和中山並駕齊驅同為總裁。1923年春間,陳炯明被逐出穗,中山重組大元帥府時,曾請唐氏為副元帥,繼堯居然不就。在他想來,論名位渠原與中山並肩,論實力則渠遠在中山之上。他那時名義上擁有滇、黔、川三省地盤(實際隻有滇、黔兩省),有精兵十餘萬,所以不願屈居中山之下。
如今中山病危,南中國一時無主,唐繼堯不禁食指大動。蓋中山如死,南方便無人再足以駕淩唐氏。論資望,論實力,孫死唐繼,實是天經地義。
所以正當中山病篤之時,唐氏忽然通電就副元帥之職,並擬自滇、黔兩省派三路大軍,假道廣西,前往廣州視事。
那時駐在廣州的滇、桂各軍,對唐氏都表歡迎。桂軍總司令劉震寰且親往昆明促駕。其他的地方實力派如桂林的沈鴻英,東江的陳炯明,盤踞欽、廉、高、雷一帶的鄧本殷、申葆藩都暗中向唐氏輸誠,表示一致擁戴。
不過唐氏大軍入粵,廣西的西江水路實為必經之途。然這條咽喉孔道則在我軍控製之下,我如果和他人一樣輸誠擁唐,則號稱十萬的滇軍,不出一月便可越境抵達廣州。我們若和唐氏齟齬,則必首當其衝,遭受攻擊。因此我們如為個人利害著想,盱衡全局,似應和唐氏妥協。但我一再考慮,對唐氏的為人和作風,實感深惡痛絕。因唐氏封建思想極為濃厚,他的衛士號稱“佽飛軍”,著古羅馬的武士裝,手持長槍大戟。每逢唐氏接見重要僚屬或貴賓時,他的“佽飛軍”數百人,在五華山聯軍總司令部內排成層層的儀仗隊,旌旗招展,盔甲鮮明,傳帥令,開中門。唐氏本人則著戎裝大禮服,踞坐於大廳正中的高高矗起的黃緞椅上,威儀顯赫,侍衛如林。想古羅馬帝王接見大臣的儀式,恐亦不過如是。
如果這樣一位封建怪物,率大軍進入廣州當起大元帥來,恐怕正在改革中的國民黨和正在滋長中的中國共產黨,以及一切工農運動、黃埔軍校,乃至蔣先生等一幹人物和鮑羅廷、加倫等勢必被一鍋煮去;什麽革命、民眾運動、北伐等,將全成畫餅無疑。
當時唯一足以為唐氏障礙的便是我們。但是我們在廣西的力量和唐氏比真是螳臂當車。所以唐氏也料定我們不敢說半個不字。為使我們平易就範,唐繼堯不惜威脅利誘一時俱來。早在1924年冬,唐氏即派一代表文俊逸前來南寧和我們接洽,可見唐氏的東來,早有預定計劃。文君為保定軍校畢業,和黃紹竑、白崇禧以及我們軍中若幹將校都有同窗之誼。文君到南寧後,住在最華貴的“南寧酒店”,揮金如土,竟擺出令人作嘔的欽差大臣的氣派。並攜有大批名貴禮物,分贈熟識將領,與我方高級軍政人員酬應無虛夕,氣勢頗有咄咄逼人之概。
文君來拜訪我時,即傳述“聯帥”意旨。文君說聯帥不久即去廣東就任副元帥之職。聯帥抵穗後,當和西南各省軍政首要擬訂北伐大計。並已繕具委任狀交其帶來,委我和黃紹竑各任軍長之職。倘若同意,唐氏允送雲南鴉片煙土四百萬兩(約值七百萬元)以為酬庸。一俟煙土運到南寧,希望我們便通電就職,以昭信守。聯帥並表示此次大軍取道廣西入粵,因為廣西是一貧瘠省份,渠無意幹預省政;沈鴻英雖派使節表示竭誠擁護,但沈究係綠林出身,難當大任,故廣西省政設施,一切照舊等語。文君更以“四校同學”之誼勸我說,聯帥東來,勢在必行,我們如躊躇不決,或妄圖反抗,均屬無益。言下大有“有平西王的典例在,唯執事實利圖之”之概。
我聽了他這番話之後,覺得唐氏十分可鄙。唐平時的生活方式和封建作風,我早已有所聞,其滇軍以往在川黔橫征暴斂的情形,路謗猶在。況且昔日中山先生委他為副席,居然不就,今趁中山抱病北上之際,忽然就職。用意所在,昭然若揭。倘一旦唐氏野心得遂,為禍之烈,將不知伊於胡底!因此我便告訴文君說:“值此中山北上之際,唐總司令忽欲率大軍赴粵,恐難免不招致物議;況兩粵久苦兵燹,民困待蘇。唐總司令既有意北伐,何不徑在昆明召開軍事會議,然後分道北伐,又何必勞師遠戍,前往廣東?如此則北伐未成,內訌已起,為國為民,均屬下策,本人實不敢苟同,盼為複電,代達鄙意。”
文某見我辭色俱厲,不敢多言,隻唯唯諾諾說:“當遵督辦之意,拍電聯帥,俟有回音,再來謁見。”遂索然告辭。
文某去後,我以此事關係重大,乃飛電梧州黃紹竑速來南寧會商大計,並先召集在南寧的高級幹部密議。會上,我首先痛斥唐繼堯的封建與腐化;繼述其趁中山北上,圖謀攫奪本黨領導權的不仁不義,我們斷難聽任其野心得逞。說了遂分請到會各人各抒己見,不必隱諱。
我首請參謀長白崇禧發表意見。白參謀長對我批評唐氏的話完全同意,至於如何應付唐氏,他感覺茲事體大,不願輕做主張。以下將官發言最多的是俞作柏。俞作柏主張縱令我們不受唐氏委任,可否先取得他的四百萬兩煙土後,然後決裂。因為本軍餉糈支絀,七八百萬元的巨款,對我軍實有莫大的裨益。其他將領有讚同俞的意見的,也有反對的,莫衷一是,會議無結果而散。所幸黃紹竑已在來邕途中,我擬俟黃氏到後,再開會決定我們或迎或拒的大計。
不料剛過四天,這位文代表又來見我,說已奉到聯帥的複電,接著就把唐繼堯的電報高聲朗誦給我聽。大意是說:本帥大計已定,師行在途,未便中止,仰該代表即轉飭李宗仁、黃紹竑知照等語。電文十分傲慢,似乎我們已經是他的囊中之物一般。而這位文代表更是神氣活現,說一口極重的雲南土音,開口聯帥,閉口聯帥,力促我毋庸遲疑,迅速表示態度,擁戴“聯帥”,以免引起幹戈,做無謂的犧牲。同時,他說四百萬兩煙土已在運桂途中,並將電報交我閱看。
這時我為正義感所驅使,深覺頭可斷,誌不可辱。我如再和他敷衍,必然夜長夢多,足以動搖軍心而僨大事,不如以快刀斬亂麻的手段,立刻和他攤牌。當文某還在說他的聯帥、聯帥之時,我頓時把桌子一拍,罵道:“什麽聯帥、聯帥,唐繼堯這東西,趁中山北上,企圖趁火打劫,不仁不義,到了極點。一個封建軍閥,不自度德量力,不知悔過,居然想承繼做大元帥,還想拖我們革命軍人和他同流合汙,實屬無恥之尤……”語畢,我立刻招呼副官,把這姓文的代表拘押起來。
這時,文代表已嚇得麵如土色,渾身戰栗,跪到地下哀求說:“自古兩國用兵,不斬來使,還請督辦饒恕我吧。”我對他坦白地說:“我們誼屬四校同學,並且這事也非你之過,我絕不加罪於你。不過你既是軍閥唐繼堯的代表,今後你在南寧是不能有行動自由的。”語畢,副官便帶了衛兵數名,把文某押回南寧酒店看管起來。這一來,整個南寧都為之震動。因為文某初來之時,氣派十足,誰知昨日的座上客,今朝忽為階下囚,外界不知底細,街頭巷尾,議論紛紛。
文某被扣押的當日下午,總值日官忽來報告說:“廣州大元帥府胡代帥有代表來見。”我聞報便招呼“請進”,同時即自辦公室走到會客室的門口,以表示歡迎。那位代表正由總值日官陪同,向我迎麵走來,距我尚有數丈之地。大概副官已告訴他我就是李督辦,所以他一見我便笑逐顏開,高舉雙手,大聲說:“李督辦,我這次來,不辱君命!不辱君命!”熱情洋溢,大有不勝雀躍之概。
這位代表名董福開,是江西人,攜有胡漢民給我的親筆信前來看我。他到南寧已有好幾天,也住在南寧酒店,但是隻開了一間三等房間。他看到唐繼堯代表文某那一股仆從如雲、往來冠蓋不絕於途的“欽差大臣”氣派,以為我們已接受唐繼堯的委任,故而不敢暴露身份。今晨忽然見到文某房前站著衛兵,被看管了起來,不免喜出望外,立刻到督辦署來看我。
據董君說,此次胡代帥原擬請林森(子超)先生為代表前來看我的,但是林子超先生殊覺為難。他告訴胡代帥說,此次去南寧的目的是要穩定李氏,使不受唐繼堯的誘惑。然欲李拒唐,無異以卵擊石,我們如要強人所難,至少應予李督辦等以相當接濟,才能要人家去犧牲。今日我們不特無一槍一彈的接濟,即少數犒賞款項也無法籌措。我一人空頭跑去,於情於理,俱有不合。因此子超先生不願擔這個任務。
胡代帥不得已,才改派董君。董君也是同盟會老同誌,追隨總理有年。據董君說,那時大元帥府同人夥食都成問題,他動身前夕,旅費尚無著落,最後胡漢民向私人借了兩百元,才能讓他成行。然胡代帥以中央對我們無絲毫接濟,故不好意思明白地要求我們做“螳臂當車”式的犧牲。所以在胡氏致我的親筆長信中,隻將當前局勢及總理的革命理論闡揚一番,並將宵小想趁火打劫的困難環境,作概括的訴苦,並征詢我對時局的意見,希望有所條陳。
董先生到南寧後,原擬悄悄住下,如事不可為,他便打算潛返粵垣。誰知出其意料之外,他的使命竟然全部完成,其喜可知。
我們談話之間,董君對我的斷然拒絕唐氏,不計今後成敗的魄力與作風,佩服得五體投地。當時我之所以斷然出此,多半是出於青年軍人的血性,尤其是受到中山先生革命理論的熏陶使然。一心隻覺得唐繼堯作風下流,不仁不義,非和他拚一下不可,結果如何,卻未遑計及。嗣後事隔多年,回想當年情狀,也覺不寒而栗。
後來在1949年,我從南京撤退,遷國府於廣州時,董福開先生也自江西故鄉避亂到粵,曾來看我。談及當年情形猶如昨日,而三十年來,國家變亂如斯,彼此相對有不勝欷歔之感。
在文代表被拘押的翌日,黃紹竑才由梧州趕到。他一見到我便說:“德公,你這次禍闖大了。”我便說明拘押文某的必要,以及騙其煙土再行決裂的危險性。黃說:“事已至此,我們隻有決定如何對付唐繼堯吧。”
當晚我們便舉行了一個重要的軍事會議,討論今後軍事部署的問題。我們的判斷是縱使唐繼堯傾巢東犯,各項作戰準備和行軍所需時間至少尚有一兩個月,才能抵達南寧和柳州。趁這空隙,我們應當全力討伐沈鴻英,必要時,不妨將左右江地區和省會南寧放棄,以便集中兵力討沈,討平了沈氏,再回師用全力抵抗唐軍。
孰知事有巧合,在文某被拘一星期之內,沈鴻英忽然自桂林用“建國桂軍總司令”名義,向各縣政府暨各法團發出通電,大意是“本總司令不日出巡視察各地民情,仰各知照,不得誤會”等語。事實上,他就是以出巡為借口,指揮大軍出發,向我們進攻。
沈氏固早與唐繼堯有聯絡,伺機謀我,但是他何以未等滇軍到達,便先期單獨向我用兵呢?其主因是在於他的輕敵。沈軍向稱剽悍,縱橫數省,未嚐铩羽,自然對我們有輕視之心。再者,他希望在滇軍入境之前,將我軍擊破,“先入關者為王”,以免滇軍入境時反客為主,覬覦廣西的地盤。殊不知他傾巢而出,也正符合我們各個擊破的原則,我們實求之不得。
雙方即都已準備用兵,黃紹竑、白崇禧遂立即回梧,和西江善後督辦李濟深取得聯絡,計劃分進合擊沈軍。南寧方麵,我令伍廷颺率兵兩營守城,如唐軍進迫,則撤出南寧以避其鋒。敵進我退,敵停我擾,勿與敵正麵作戰,待我軍消滅了沈鴻英,再回師拒唐。
部署既定,我便將桂西可用的部隊悉數東調,我本人也於1925年1月中旬自南寧移駐桂平。 <h4>二</h4>
我移駐桂平不久,黃紹竑、白崇禧已和粵軍第一師師長兼西江督辦李濟深決定進攻沈鴻英的計劃。1月29日,黃、白二人遂乘輪來到桂平向我報告他們的全部戰略計劃。
他們所決定的計劃,大致是以摧毀沈鴻英老巢為第一要務。據他們的判斷,沈的老巢是在賀縣、八步一帶。沈於該地設有大規模的修械廠和煉錫廠。沈軍精銳的一部,由其子沈榮光統率,也駐於該處。在他們三人的估計,沈氏此次用兵,必自其老巢南下,誌在奪取梧州。因此我方的對策,當以梧州為軸心,調夏威縱隊聯合粵軍旅長陳濟棠所部,自信都攻擊賀縣、八步,直搗沈軍根據地。另一路則由白崇禧指揮蔡振雲、俞作柏、陸超、呂煥炎、鍾祖培等縱隊和郭鳳崗的第一獨立團,集中江口,自蒙江、平南向蒙山北上,攻擊平樂、荔浦,進窺桂林。至於大河上遊,他們的計劃是隻留少數兵力,固守桂平和南寧。
黃、白二人報告完後,我立即表示不讚成他們的計劃。我的看法是,沈氏之誌不在奪取梧州。因梧州下通廣東,路線太長,沈氏縱能奪得梧州,也無力進攻廣東,況梧州四麵受敵,得了不易守。故沈氏的意圖,當著重在大河中遊,誌在腰斬我軍,使我首尾不能相顧。不意紹竑性急,無心多聽我的辯論。他說他們三人已一致同意,隻等我首肯,便立即開始攻擊;此時不能顧慮太多,且師行在途,若重行部署,殊非易事。他和白氏都要克日東返指揮部隊,已沒有時間再從長考慮。
我因此一計劃為他們三人所共同決定,如我堅持不可,可能引起分歧,反使議論未定,兵已渡河;然如照他們的計劃而行,則敗亡立至。所以當日下午黃、白決定回航之時,我乃強留白氏多住一刻。因黃返梧州,航程較遠,白去平南,數小時可達。我們會議完畢已是晚上9時,白君返抵平南,將是半夜,所以我請他多盤桓幾小時,待午夜開船,在船上睡眠一宵,翌晨抵平南,便可揮師出發。因此,黃氏先行,白崇禧遂留下和我再談。
在這一段時間內,我便平心靜氣地將目前敵我態勢分析一番,並指出他們戰略上的嚴重錯誤。在我看來,沈氏趁我們和滇唐決裂時,對我先行用兵,其理由不外有二端:第一,沈氏斷定我有滇唐大敵當前,軍心必已動搖,不堪一擊。第二,沈氏深恐滇軍削平我軍之後,盤踞不去,則為患更大,故借滇軍的聲勢作呼應,一舉而滅我軍,唐繼堯遂失其盤踞廣西的借口,而沈鴻英則可囊括全省,南麵稱孤。
因此據我的判斷,其主力必在柳江一帶,意在南下桂平,截斷大河,使我首尾不能相顧,渠便可左右開弓,借重東來的唐軍的聲勢,以疾風掃落葉的姿態,肅清大河上遊,在滇軍入境之前,便可將我軍殘部悉數收編。然後順流東下,不特可以占領梧州,甚至可以分兵直下廣東,報粵軍的舊怨。所以我軍應付的策略,在迅速捕捉其主力而殲滅之,不在爭一城、奪一地。我們如僅以搗沈氏的老巢為功,而聽任其主力入據大河,則我輩危亡立見。最後我強調說,值此千鈞一發的關頭,我們的戰略不容有絲毫錯誤,否則必致前功盡棄。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倘用兵而如盲人騎瞎馬,未有不僨事的。談到這裏,我主張立即將作戰計劃重新修正,以賀縣、平樂、柳州三處為第一期作戰目標,將我軍分成三路禦敵,使得首尾易於兼顧。得手之後,再會師進攻桂林,這樣部署,更可防止沈、唐兩軍合流,實為至上之策。白氏靜聽我分析之後,即鼓掌讚成我的計劃,並主張立即照此計劃重新部署,他悟性的敏捷和果決的氣魄,實非常人所能及。白氏並問我說:“季寬在這裏時,你為何不詳細分析給他聽?”
當我們在廣西將陸榮廷殘部解決時,混亂的北方政局,也起了新的變化。1924年直奉戰後,曹、吳勢力在華北瓦解。一向主張聯張製吳的孫中山先生也於1924年11月北上入京。行前曾有電約我和黃紹竑赴廣州一行。同時並明令將“定桂討賊聯軍總指揮部”取消,改組為“廣西全省綏靖督辦公署”。委我為督辦,黃紹竑為會辦。下轄兩軍,第一軍軍長由我自兼,第二軍軍長由黃紹竑兼任,白崇禧則任督辦公署參謀長。兩軍的編製略如下:
廣西全省綏靖督辦公署督辦 李宗仁
會 辦 黃紹竑
參謀長 白崇禧
警衛第一團團長 郭鳳崗 第二團團長 陶鈞
第一軍軍長 李宗仁(兼)
參謀長 黃旭初
第一縱隊司令官 李石愚
第二縱隊司令官 陸 超
第三縱隊司令官 鍾祖培
第四縱隊司令官 劉權中
第五縱隊司令官 何中權
第六縱隊司令官 韋肇隆
統領 封高英
第一獨立旅旅長 劉日福
第二軍軍長 黃紹竑(兼)
參謀長 白崇禧(兼)
第一縱隊司令官 俞作柏
第二縱隊司令官 伍廷颺
第三縱隊司令官 夏威
第四縱隊司令官 蔡振雲
第五縱隊司令官 呂煥炎
第六縱隊司令官 羅浩忠
邊防第一司令 徐啟明
邊防第二司令 龍得雲
遊擊司令 馬夏軍 何正明 陳秀華 盧文駒
餘誌芳 封輔軍 陳先覺
統領 黃桂丹 岑孟達
支隊司令 陳濟桓
此時西南局勢也極為不穩。在中山離粵之前,廣州已岌岌可危。陳炯明部虎踞東江,有隨時回師粵垣的可能。盤踞羊城附郭一帶的滇軍楊希閔、桂軍劉震寰等則把持稅收,恣意搜刮,對中山的命令陽奉陰違。其他擁護中山的湘軍、粵軍也都離理想甚遠。粵南欽、廉、高、雷一帶的鄧本殷和申葆藩早已垂涎廣州。即距離稍遠的軍閥如沈鴻英、唐繼堯也莫不有誌於廣東。這些人都持中山革命大旗而舞之,時叛時服。而最為腹心之患的,便是駐在廣州的滇、桂兩軍及商團。所以中山雖名為大元帥,而號令卻不出大元帥府所在的士敏土廠。
滇軍將領範石生曾經告訴我當時廣州的情形。範說,楊、劉稅收到手,向來不發給士兵。有時官兵鬧餉,他們便說:“你們有槍還怕沒有餉?”那時滇軍將領都有煙癖。範石生說:“有時我們正在煙榻上吸煙,忽然部屬來報告說‘大元帥來了’。我們便放下煙槍,走出去迎接大元帥,回到煙榻房間坐下,請問大元帥來此有何指示。如果是譚延闓或胡漢民來訪,我們就從煙榻坐起,請他們坐下商談。有時蔣介石也來,我們在煙榻上繼續抽鴉片,連坐也不坐起來的。”他說得津津有味,我聽到卻無限心酸。
範石生所說的,也係實情。大元帥府全部工作人員,因政府財源無著,有時甚至無米為炊。那時蔣先生在黃埔做軍官學校校長,艱難的情形也相同。因此中山一度有意放棄廣州,移大元帥府於韶關,以免受製於這些假革命的軍閥。所以我和黃紹竑的名義雖由大元帥所給予,但我們始終未獲一槍一彈或一分一毫的接濟。事實上,我們的督辦公署的實力和場麵也非空虛的大元帥府所能比擬。
1924年冬中山離粵後,廣東情形更糟。因中山北上後不久即患癌症,消息傳來,西南各野心家都蠢蠢思動。原來中山先生雖無實力,然究為締造民國的元勳,聲威所及,猶足以懾服國人,至少在表麵上尚為若幹地方軍閥所擁戴。如果中山一旦溘然長逝,則群龍無首,野心家勢必競爭中山的衣缽,謀為南中國的首領。
先是,中山決定北上時,曾指派大元帥府秘書長胡漢民為“代帥”。然漢民先生一介書生,無拳無勇,聲望又不足以服眾,其處境的困難自不待述。在這種情況之下,唯一有資望有實力、足以承繼中山的名位的,便是雲南的唐繼堯。唐繼堯為雲南東川人,日本士官學校畢業。袁氏當國時,唐繼堯繼蔡鍔為雲南都督,後以雲南起義,反對帝製的首功,為國人所欽仰。嗣任軍務院撫軍長,代行總統職權,儼然是護國運動時期的中國元首。唐氏素來自命不凡,自刻圖章曰“東亞大陸主人”,誌大言誇,雄心勃勃。護法之役,中山當選為軍政府大元帥,繼堯被選為元帥,名位僅次於中山。其後軍政府改為七總裁製,繼堯竟和中山並駕齊驅同為總裁。1923年春間,陳炯明被逐出穗,中山重組大元帥府時,曾請唐氏為副元帥,繼堯居然不就。在他想來,論名位渠原與中山並肩,論實力則渠遠在中山之上。他那時名義上擁有滇、黔、川三省地盤(實際隻有滇、黔兩省),有精兵十餘萬,所以不願屈居中山之下。
如今中山病危,南中國一時無主,唐繼堯不禁食指大動。蓋中山如死,南方便無人再足以駕淩唐氏。論資望,論實力,孫死唐繼,實是天經地義。
所以正當中山病篤之時,唐氏忽然通電就副元帥之職,並擬自滇、黔兩省派三路大軍,假道廣西,前往廣州視事。
那時駐在廣州的滇、桂各軍,對唐氏都表歡迎。桂軍總司令劉震寰且親往昆明促駕。其他的地方實力派如桂林的沈鴻英,東江的陳炯明,盤踞欽、廉、高、雷一帶的鄧本殷、申葆藩都暗中向唐氏輸誠,表示一致擁戴。
不過唐氏大軍入粵,廣西的西江水路實為必經之途。然這條咽喉孔道則在我軍控製之下,我如果和他人一樣輸誠擁唐,則號稱十萬的滇軍,不出一月便可越境抵達廣州。我們若和唐氏齟齬,則必首當其衝,遭受攻擊。因此我們如為個人利害著想,盱衡全局,似應和唐氏妥協。但我一再考慮,對唐氏的為人和作風,實感深惡痛絕。因唐氏封建思想極為濃厚,他的衛士號稱“佽飛軍”,著古羅馬的武士裝,手持長槍大戟。每逢唐氏接見重要僚屬或貴賓時,他的“佽飛軍”數百人,在五華山聯軍總司令部內排成層層的儀仗隊,旌旗招展,盔甲鮮明,傳帥令,開中門。唐氏本人則著戎裝大禮服,踞坐於大廳正中的高高矗起的黃緞椅上,威儀顯赫,侍衛如林。想古羅馬帝王接見大臣的儀式,恐亦不過如是。
如果這樣一位封建怪物,率大軍進入廣州當起大元帥來,恐怕正在改革中的國民黨和正在滋長中的中國共產黨,以及一切工農運動、黃埔軍校,乃至蔣先生等一幹人物和鮑羅廷、加倫等勢必被一鍋煮去;什麽革命、民眾運動、北伐等,將全成畫餅無疑。
當時唯一足以為唐氏障礙的便是我們。但是我們在廣西的力量和唐氏比真是螳臂當車。所以唐氏也料定我們不敢說半個不字。為使我們平易就範,唐繼堯不惜威脅利誘一時俱來。早在1924年冬,唐氏即派一代表文俊逸前來南寧和我們接洽,可見唐氏的東來,早有預定計劃。文君為保定軍校畢業,和黃紹竑、白崇禧以及我們軍中若幹將校都有同窗之誼。文君到南寧後,住在最華貴的“南寧酒店”,揮金如土,竟擺出令人作嘔的欽差大臣的氣派。並攜有大批名貴禮物,分贈熟識將領,與我方高級軍政人員酬應無虛夕,氣勢頗有咄咄逼人之概。
文君來拜訪我時,即傳述“聯帥”意旨。文君說聯帥不久即去廣東就任副元帥之職。聯帥抵穗後,當和西南各省軍政首要擬訂北伐大計。並已繕具委任狀交其帶來,委我和黃紹竑各任軍長之職。倘若同意,唐氏允送雲南鴉片煙土四百萬兩(約值七百萬元)以為酬庸。一俟煙土運到南寧,希望我們便通電就職,以昭信守。聯帥並表示此次大軍取道廣西入粵,因為廣西是一貧瘠省份,渠無意幹預省政;沈鴻英雖派使節表示竭誠擁護,但沈究係綠林出身,難當大任,故廣西省政設施,一切照舊等語。文君更以“四校同學”之誼勸我說,聯帥東來,勢在必行,我們如躊躇不決,或妄圖反抗,均屬無益。言下大有“有平西王的典例在,唯執事實利圖之”之概。
我聽了他這番話之後,覺得唐氏十分可鄙。唐平時的生活方式和封建作風,我早已有所聞,其滇軍以往在川黔橫征暴斂的情形,路謗猶在。況且昔日中山先生委他為副席,居然不就,今趁中山抱病北上之際,忽然就職。用意所在,昭然若揭。倘一旦唐氏野心得遂,為禍之烈,將不知伊於胡底!因此我便告訴文君說:“值此中山北上之際,唐總司令忽欲率大軍赴粵,恐難免不招致物議;況兩粵久苦兵燹,民困待蘇。唐總司令既有意北伐,何不徑在昆明召開軍事會議,然後分道北伐,又何必勞師遠戍,前往廣東?如此則北伐未成,內訌已起,為國為民,均屬下策,本人實不敢苟同,盼為複電,代達鄙意。”
文某見我辭色俱厲,不敢多言,隻唯唯諾諾說:“當遵督辦之意,拍電聯帥,俟有回音,再來謁見。”遂索然告辭。
文某去後,我以此事關係重大,乃飛電梧州黃紹竑速來南寧會商大計,並先召集在南寧的高級幹部密議。會上,我首先痛斥唐繼堯的封建與腐化;繼述其趁中山北上,圖謀攫奪本黨領導權的不仁不義,我們斷難聽任其野心得逞。說了遂分請到會各人各抒己見,不必隱諱。
我首請參謀長白崇禧發表意見。白參謀長對我批評唐氏的話完全同意,至於如何應付唐氏,他感覺茲事體大,不願輕做主張。以下將官發言最多的是俞作柏。俞作柏主張縱令我們不受唐氏委任,可否先取得他的四百萬兩煙土後,然後決裂。因為本軍餉糈支絀,七八百萬元的巨款,對我軍實有莫大的裨益。其他將領有讚同俞的意見的,也有反對的,莫衷一是,會議無結果而散。所幸黃紹竑已在來邕途中,我擬俟黃氏到後,再開會決定我們或迎或拒的大計。
不料剛過四天,這位文代表又來見我,說已奉到聯帥的複電,接著就把唐繼堯的電報高聲朗誦給我聽。大意是說:本帥大計已定,師行在途,未便中止,仰該代表即轉飭李宗仁、黃紹竑知照等語。電文十分傲慢,似乎我們已經是他的囊中之物一般。而這位文代表更是神氣活現,說一口極重的雲南土音,開口聯帥,閉口聯帥,力促我毋庸遲疑,迅速表示態度,擁戴“聯帥”,以免引起幹戈,做無謂的犧牲。同時,他說四百萬兩煙土已在運桂途中,並將電報交我閱看。
這時我為正義感所驅使,深覺頭可斷,誌不可辱。我如再和他敷衍,必然夜長夢多,足以動搖軍心而僨大事,不如以快刀斬亂麻的手段,立刻和他攤牌。當文某還在說他的聯帥、聯帥之時,我頓時把桌子一拍,罵道:“什麽聯帥、聯帥,唐繼堯這東西,趁中山北上,企圖趁火打劫,不仁不義,到了極點。一個封建軍閥,不自度德量力,不知悔過,居然想承繼做大元帥,還想拖我們革命軍人和他同流合汙,實屬無恥之尤……”語畢,我立刻招呼副官,把這姓文的代表拘押起來。
這時,文代表已嚇得麵如土色,渾身戰栗,跪到地下哀求說:“自古兩國用兵,不斬來使,還請督辦饒恕我吧。”我對他坦白地說:“我們誼屬四校同學,並且這事也非你之過,我絕不加罪於你。不過你既是軍閥唐繼堯的代表,今後你在南寧是不能有行動自由的。”語畢,副官便帶了衛兵數名,把文某押回南寧酒店看管起來。這一來,整個南寧都為之震動。因為文某初來之時,氣派十足,誰知昨日的座上客,今朝忽為階下囚,外界不知底細,街頭巷尾,議論紛紛。
文某被扣押的當日下午,總值日官忽來報告說:“廣州大元帥府胡代帥有代表來見。”我聞報便招呼“請進”,同時即自辦公室走到會客室的門口,以表示歡迎。那位代表正由總值日官陪同,向我迎麵走來,距我尚有數丈之地。大概副官已告訴他我就是李督辦,所以他一見我便笑逐顏開,高舉雙手,大聲說:“李督辦,我這次來,不辱君命!不辱君命!”熱情洋溢,大有不勝雀躍之概。
這位代表名董福開,是江西人,攜有胡漢民給我的親筆信前來看我。他到南寧已有好幾天,也住在南寧酒店,但是隻開了一間三等房間。他看到唐繼堯代表文某那一股仆從如雲、往來冠蓋不絕於途的“欽差大臣”氣派,以為我們已接受唐繼堯的委任,故而不敢暴露身份。今晨忽然見到文某房前站著衛兵,被看管了起來,不免喜出望外,立刻到督辦署來看我。
據董君說,此次胡代帥原擬請林森(子超)先生為代表前來看我的,但是林子超先生殊覺為難。他告訴胡代帥說,此次去南寧的目的是要穩定李氏,使不受唐繼堯的誘惑。然欲李拒唐,無異以卵擊石,我們如要強人所難,至少應予李督辦等以相當接濟,才能要人家去犧牲。今日我們不特無一槍一彈的接濟,即少數犒賞款項也無法籌措。我一人空頭跑去,於情於理,俱有不合。因此子超先生不願擔這個任務。
胡代帥不得已,才改派董君。董君也是同盟會老同誌,追隨總理有年。據董君說,那時大元帥府同人夥食都成問題,他動身前夕,旅費尚無著落,最後胡漢民向私人借了兩百元,才能讓他成行。然胡代帥以中央對我們無絲毫接濟,故不好意思明白地要求我們做“螳臂當車”式的犧牲。所以在胡氏致我的親筆長信中,隻將當前局勢及總理的革命理論闡揚一番,並將宵小想趁火打劫的困難環境,作概括的訴苦,並征詢我對時局的意見,希望有所條陳。
董先生到南寧後,原擬悄悄住下,如事不可為,他便打算潛返粵垣。誰知出其意料之外,他的使命竟然全部完成,其喜可知。
我們談話之間,董君對我的斷然拒絕唐氏,不計今後成敗的魄力與作風,佩服得五體投地。當時我之所以斷然出此,多半是出於青年軍人的血性,尤其是受到中山先生革命理論的熏陶使然。一心隻覺得唐繼堯作風下流,不仁不義,非和他拚一下不可,結果如何,卻未遑計及。嗣後事隔多年,回想當年情狀,也覺不寒而栗。
後來在1949年,我從南京撤退,遷國府於廣州時,董福開先生也自江西故鄉避亂到粵,曾來看我。談及當年情形猶如昨日,而三十年來,國家變亂如斯,彼此相對有不勝欷歔之感。
在文代表被拘押的翌日,黃紹竑才由梧州趕到。他一見到我便說:“德公,你這次禍闖大了。”我便說明拘押文某的必要,以及騙其煙土再行決裂的危險性。黃說:“事已至此,我們隻有決定如何對付唐繼堯吧。”
當晚我們便舉行了一個重要的軍事會議,討論今後軍事部署的問題。我們的判斷是縱使唐繼堯傾巢東犯,各項作戰準備和行軍所需時間至少尚有一兩個月,才能抵達南寧和柳州。趁這空隙,我們應當全力討伐沈鴻英,必要時,不妨將左右江地區和省會南寧放棄,以便集中兵力討沈,討平了沈氏,再回師用全力抵抗唐軍。
孰知事有巧合,在文某被拘一星期之內,沈鴻英忽然自桂林用“建國桂軍總司令”名義,向各縣政府暨各法團發出通電,大意是“本總司令不日出巡視察各地民情,仰各知照,不得誤會”等語。事實上,他就是以出巡為借口,指揮大軍出發,向我們進攻。
沈氏固早與唐繼堯有聯絡,伺機謀我,但是他何以未等滇軍到達,便先期單獨向我用兵呢?其主因是在於他的輕敵。沈軍向稱剽悍,縱橫數省,未嚐铩羽,自然對我們有輕視之心。再者,他希望在滇軍入境之前,將我軍擊破,“先入關者為王”,以免滇軍入境時反客為主,覬覦廣西的地盤。殊不知他傾巢而出,也正符合我們各個擊破的原則,我們實求之不得。
雙方即都已準備用兵,黃紹竑、白崇禧遂立即回梧,和西江善後督辦李濟深取得聯絡,計劃分進合擊沈軍。南寧方麵,我令伍廷颺率兵兩營守城,如唐軍進迫,則撤出南寧以避其鋒。敵進我退,敵停我擾,勿與敵正麵作戰,待我軍消滅了沈鴻英,再回師拒唐。
部署既定,我便將桂西可用的部隊悉數東調,我本人也於1925年1月中旬自南寧移駐桂平。 <h4>二</h4>
我移駐桂平不久,黃紹竑、白崇禧已和粵軍第一師師長兼西江督辦李濟深決定進攻沈鴻英的計劃。1月29日,黃、白二人遂乘輪來到桂平向我報告他們的全部戰略計劃。
他們所決定的計劃,大致是以摧毀沈鴻英老巢為第一要務。據他們的判斷,沈的老巢是在賀縣、八步一帶。沈於該地設有大規模的修械廠和煉錫廠。沈軍精銳的一部,由其子沈榮光統率,也駐於該處。在他們三人的估計,沈氏此次用兵,必自其老巢南下,誌在奪取梧州。因此我方的對策,當以梧州為軸心,調夏威縱隊聯合粵軍旅長陳濟棠所部,自信都攻擊賀縣、八步,直搗沈軍根據地。另一路則由白崇禧指揮蔡振雲、俞作柏、陸超、呂煥炎、鍾祖培等縱隊和郭鳳崗的第一獨立團,集中江口,自蒙江、平南向蒙山北上,攻擊平樂、荔浦,進窺桂林。至於大河上遊,他們的計劃是隻留少數兵力,固守桂平和南寧。
黃、白二人報告完後,我立即表示不讚成他們的計劃。我的看法是,沈氏之誌不在奪取梧州。因梧州下通廣東,路線太長,沈氏縱能奪得梧州,也無力進攻廣東,況梧州四麵受敵,得了不易守。故沈氏的意圖,當著重在大河中遊,誌在腰斬我軍,使我首尾不能相顧。不意紹竑性急,無心多聽我的辯論。他說他們三人已一致同意,隻等我首肯,便立即開始攻擊;此時不能顧慮太多,且師行在途,若重行部署,殊非易事。他和白氏都要克日東返指揮部隊,已沒有時間再從長考慮。
我因此一計劃為他們三人所共同決定,如我堅持不可,可能引起分歧,反使議論未定,兵已渡河;然如照他們的計劃而行,則敗亡立至。所以當日下午黃、白決定回航之時,我乃強留白氏多住一刻。因黃返梧州,航程較遠,白去平南,數小時可達。我們會議完畢已是晚上9時,白君返抵平南,將是半夜,所以我請他多盤桓幾小時,待午夜開船,在船上睡眠一宵,翌晨抵平南,便可揮師出發。因此,黃氏先行,白崇禧遂留下和我再談。
在這一段時間內,我便平心靜氣地將目前敵我態勢分析一番,並指出他們戰略上的嚴重錯誤。在我看來,沈氏趁我們和滇唐決裂時,對我先行用兵,其理由不外有二端:第一,沈氏斷定我有滇唐大敵當前,軍心必已動搖,不堪一擊。第二,沈氏深恐滇軍削平我軍之後,盤踞不去,則為患更大,故借滇軍的聲勢作呼應,一舉而滅我軍,唐繼堯遂失其盤踞廣西的借口,而沈鴻英則可囊括全省,南麵稱孤。
因此據我的判斷,其主力必在柳江一帶,意在南下桂平,截斷大河,使我首尾不能相顧,渠便可左右開弓,借重東來的唐軍的聲勢,以疾風掃落葉的姿態,肅清大河上遊,在滇軍入境之前,便可將我軍殘部悉數收編。然後順流東下,不特可以占領梧州,甚至可以分兵直下廣東,報粵軍的舊怨。所以我軍應付的策略,在迅速捕捉其主力而殲滅之,不在爭一城、奪一地。我們如僅以搗沈氏的老巢為功,而聽任其主力入據大河,則我輩危亡立見。最後我強調說,值此千鈞一發的關頭,我們的戰略不容有絲毫錯誤,否則必致前功盡棄。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倘用兵而如盲人騎瞎馬,未有不僨事的。談到這裏,我主張立即將作戰計劃重新修正,以賀縣、平樂、柳州三處為第一期作戰目標,將我軍分成三路禦敵,使得首尾易於兼顧。得手之後,再會師進攻桂林,這樣部署,更可防止沈、唐兩軍合流,實為至上之策。白氏靜聽我分析之後,即鼓掌讚成我的計劃,並主張立即照此計劃重新部署,他悟性的敏捷和果決的氣魄,實非常人所能及。白氏並問我說:“季寬在這裏時,你為何不詳細分析給他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