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8章


    那尊鼎通高三十七公分,口徑三十五公分,腹深將近二十公分,重三十多斤。


    雙立耳,三柱足,平沿外折,下腹向外傾垂,鼎外底積結著厚厚的一層煙炱,口沿下飾以細雷紋填地的變形獸體紋。


    鼎上兩百零七個銘文,陸飛都曆曆在目。


    隹正月初吉庚戌。


    衛目邦君厲告於井白、白邑父、定白、黥白、白俗父日:"厲日:''餘執弊王即工於邵大室東逆,焚二川''。日:''餘舍女田五田......


    這段銘文的意思講西周恭王五年正月,一個叫裘衛的人向刑伯、伯邑父、定伯等宰輔官員告發,他和鄰人邦君厲之間發生了土地糾紛。


    經過一番詢問之後,在邦君厲同意償付並有誓言的情況下,經三有司(司徒、司馬、司空)和內史實地勘察、劃定地界,裘衛以"田五田",交換邦君厲靠近兩條河川的"田四田",而了結了官司。


    說起這尊鼎,還有一個有趣兒的故事。


    最早發現它的是朱元璋的兵馬大元帥徐達。


    據說是徐達老母病故,找地師在金陵城外黃楊山給母親點一處風水寶穴。


    結果點好了位置一破土,挖出來這尊大鼎。


    明朝人看不懂大鼎上的銘文,隻知道鼎是上古的禮器,主要用來祭祀。


    祭祀幹什麽?


    無非就是乞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而祭祀用的禮器,在古代則全部視為溝通天地的神器,屬於無上至寶。


    本來是給母親點陰宅,卻挖出來此等神器。


    徐達認為自己破壞了天地溝通的陣眼,惶恐不已。


    趕緊將大鼎放回原處,並在此修建道觀讓道士專門負責看守這尊大鼎。


    雖然這是個荒誕至極的笑話,可大鼎和道觀卻當真保留了下來。


    就連上一世的陸飛,都曾經親眼目睹過,甚至還打過大鼎的主意。


    後來踩盤子,道觀守衛森嚴實在無從下手,隻好無奈放棄。


    沒想到這尊記錄西周打官司的大鼎竟然落在劉建華的手中,這老東西的造化當真不淺啊!


    有了這尊鼎,在青銅器上,劉建華的確優勢不小。


    陸飛接著問道。


    “老爺子,除了那尊大鼎外,劉建華手中還要什麽了不得的寶貝嗎?”


    王振邦點點頭說道。


    “這尊五祀衛鼎隻是其中之一。”


    “劉建華收藏的物件兒齊全的很,金石字畫精品相當多。”


    “瓷器有朱元璋的禦窯釉裏紅歲寒三友紋梅瓶.......”


    王振邦跟陸飛講了一大堆,道出的每一件物品,放在神州幾乎都是國寶級的存在。


    這也讓陸飛對劉家的收藏有了全新的認知。


    王振邦喝了口茶說道。


    “我說的這些僅是劉建華收藏的九牛一毛,這已經很嚇人了。”


    “更難辦的是,劉建華跟亞洲各個國家的收藏家關係都非常不錯,跟他們之間都有利益往來。”


    “我擔心,鬥寶的時候,劉建華要是發動所有關係搜集重寶對抗孔老,那可就麻煩大了。”


    陸飛點點頭,對王振邦所說十分讚同。


    這個因素陸飛也考慮過,別的不說,光是島國人那邊,就太棘手了。


    這次鬥寶明顯就是劉家跟島國人沆瀣一氣做的局,到時候島國的重寶肯定無限向劉建華開放。


    不要說別的收藏機構,就是一個正倉院,就足夠令人頭疼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降財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胖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胖爺並收藏天降財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