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兒遵旨!”朱允熥笑道。


    窗外,皇帝走遠,劉三吾對方孝孺說道,“吳王殿下聰慧不凡,於國家大事見解獨特,但是善於弄險,喜歡刀兵,以後還要多多留心,不能讓吳王誤入歧途!”


    說著,他已是憂心忡忡。


    皇帝對吳王殿下的喜愛溢於言表,再加上立皇孫之事,如果大位真的給了吳王。


    那,一個喜歡侵略的帝王,會把這個國家帶往何處呢?


    往回走的朱元璋,心中卻是另一種想法。


    剛才,朱允熥帶給他的震撼,久久不能散去。


    這孩子對於國事有著深刻的見解,對於國家的未來有著獨到的眼光。


    尤其關於土地那些話,說進了他的心裏。


    至於朱允熥所說占了那些藩國,在他心裏根本不是事兒。


    而且從孫子的口中,他似乎看到了一條大明江山萬年的永固之路,一條曆朝曆代都沒有走過的路。


    他雖然是平民帝王,卻如何不知道那些蠻夷之地物產豐富?


    現在中原所種的稻種,都是那些小國傳來的優質稻種。


    江南之地一年兩熟就是糧倉,真要是占幾個一年三熟的地方,百姓還用挨餓嗎?


    況且孫兒所說的不用朝廷動用大軍,步步蠶食的想法很對。


    那麽多囚徒,那麽多罪犯,還有無地的百姓發過去,先建立軍墾,然後慢慢推廣,再派些地方官!


    當官的不好弄!


    朱元璋邊走邊沉思,那些書呆子生怕死在蠻夷之地,讓他們去雲南廣西當官都跟殺了他們似的,藩國.....


    等等,朱元璋想到了什麽,走著走著忽然笑了。


    以後那些貪官可以不用殺了,不如廢物利用,發配蠻夷之地替朝廷教化四方,牧守城池多好。


    想著,朱元璋忽然笑出聲。


    邊上的侍衛們對視一眼,紛紛詫異。


    自從太子沒了,皇爺很多天沒笑過了。


    不隻如此,皇爺有很多年,沒這麽高興的笑過了。


    ~~~~~


    上午書讀完了,翰林學士們布置了今天的功課,宣布散課。


    下午則是皇子皇孫們喜聞樂見的騎馬射箭,還有摔跤搏擊。


    皇明朱家武功起家,朱元璋自然不肯讓兒孫變成四肢不勤的病秧子。


    翰林們剛走,幾個比朱允熥還小的小王爺頓時圍了上來。


    沈王朱模雙眼發亮,“熥哥兒,那蠻夷之地真有你說那麽好?一年三熟,人不幹活都餓不死?”


    其他幾個小王爺的眼中,也閃爍著濃濃的求知欲。


    朱允熥腦中忽然有了一個主意。


    朱元璋分封諸王在邊關的想法是好的,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皇帝坐鎮在中央,兄弟子侄在外打仗。


    但是再好的想法到了後來,也會走樣。


    有明一代,中後期那些藩王都成了豬了,圈起來在封地養的,魚肉百姓的豬。他們是榮華富貴了,天下最好的土地都封給了他們,可是卻苦了百姓。


    明末時期的農民造反,殺一個藩王夠十幾萬大軍吃一年。


    與其讓這些藩王禍害中原百姓,那將來如果自己能當政,還不如把他們遠遠打發了,分封到所謂的藩國去。


    “那是自然!”朱允熥笑道,“我在書本上看,那些當地的蕃人住在草房裏都不幹活,睡醒了隨便找棵樹踹兩腳,就有果子落下來,吃飽了他們接著睡,睡醒了接著吃!”


    “那不成豬啦?”唐王朱桱納悶道。


    “光吃果子也不成呀,不吃肉?”郢王朱棟也說道。


    “肉到真不怎麽吃,那些人長的很小!”說著,朱允熥在胸口比劃比劃,“他們的個頭,也就到這!”


    “哈哈哈!”諸位小王爺咧嘴傻樂。


    朱允熥忽然壓低了聲音,“那邊不但有餓不死人的農作物,還盛產犀牛角,象牙,珍珠寶石,還有黃金!”


    “啊!”瞬間,幾個小王爺眼神睜大。


    “他們都不會用,你說放他們手裏不是浪費了嗎?”朱允熥繼續引導著這些小王爺的思路。


    “要是給咱們就好了!”沈王朱模喃喃道。


    “人家能給嗎?”最小的唐王說道。


    “不給還不好辦!”朱允熥笑道,“搶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無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大明無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