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4 我是校長,不是總司令
怒目少年:回憶錄四部曲之二 作者:王鼎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仙洲駐軍阜陽,本是準備到山東敵後指揮遊擊戰,怎麽會忽然辦學?郭劍青和盧興兩位校友,都曾在一九八五年到濟南探訪李仙洲先生,兩人事後都寫了文章。這年老校長九十五歲,擔任山東省政協常委。依文章記述,老校長告訴他們,從山東逃出來許多青年學生,來到阜陽,向九十二軍軍部求助,他指示軍部暫時收容,管吃管住,更多的青少年聞風而來。李氏覺得“這些十幾歲的孩子正是上學念書的時候,既不能使他們正式參軍,也不能使他們長期流落,應該有個長久之計”。經過反複思考,又和當地士紳一再商量,得到他們的支持,於是創辦了專門收容山東流亡青年的“私立成城中學”。依胥平學長主編的《同學錄》後記所述,時為一九四二年春天。
學校成立,山東的國軍和遊擊隊首先得到消息,紛紛傳揚,幫助有誌者成行。各地家長也紛紛尋覓管道,把孩子送出去。學生人數一天比一天多,校方在距離阜陽縣城三十五華裏的柴集設校本部(高中部),在離柴集八華裏的後湖設一分校(初中部),在縣城西關打蛋廠設二分校(初中部),在離柴集三華裏的三王寨設三分校(師範部)。學校一麵發展,一麵向重慶申請改為國立。
本來中等教育由省縣辦理,國立中學是抗戰時期的特殊產物,一切經費、包括學生的基本生活,都由教育部負責。一九四二年春,成城中學改製成功,定名國立第二十二中學。二分校教務主任夏岷山先生向我們宣布,教育部核定全校共四十四班,每班四十人,四四不斷,我記得很清楚。教育部核發經費,以這個人數為準。
緊接著,校方宣布停收新生,但是後來各班人數都超過了,李仙洲校長想盡辦法教養超收的部分。現在,有些同學為校史編委會提供回憶文章,他們班上有五十多人。
有資料說,二十二中成立時,收容學生兩千二百人,教職員四十二人,學生百分之九十六來自淪陷區,百分之八十五是山東人。台北國立編譯館出版的《中華民國教育史》說,二十二中畢業生的總數是一千七百一十七人。
一九八八年六月,校友程明光也到濟南探望老校長李仙洲先生,事後發表訪問記,談到學校由私立改為國立的經過。老校長對他說,成城中學改國立,國民政府蔣主席——黃埔軍校的老校長沒有興趣,認為既是愛國青年,可以編入軍隊。老校長大驚失色,連忙進言:招兵是招兵,招生是招生,如果山東父老以為他用招生的名義招兵,對政府失去信心,他對不起蔣主席。
據程明光記述,蔣氏要老校長去找陳立夫,陳主管青年政策,長期擔任教育部長。成城中學改製,陳立夫願意促成,山東籍的黨國要人丁淮汾、空軍名將王叔銘也很幫忙,但是管錢的人有異議。從會計觀點看,流亡學生是個無底洞,必須截止。老校長著了急,連聲質問:“你們懂不懂?青年是麥苗穀種,春種一粒粟,秋收萬石穀!”
世往今來,管錢的人壞了多少事,喪失過多少人心,對首長最忠心的是他,可是對首長的理想和長遠目標棄之不顧的也是他。還是教育部有行政經驗,把公費改成“貸金”,錢不是送給學生,是借給學生,將來學生畢了業,能賺錢,再把錢還給政府,或者由政府一個月一個月從他的薪水裏零零碎碎扣回去。管錢的人聽得懂借方和貸方,這才不再留難。
七十年代,我在台北聽立夫先生演講,談到戰時教育。他說他一向主張收容教育陷區青年,當年有一句話遍告政要:“孩子進流亡學校,至少他的父母不會去當漢奸。”他也一向反對把學生編進部隊當兵,又有一句話遍告政要:“現在還沒到送學生上前線的時候。”他這兩句名言作用極大,成全了千萬矢誌向學的下一代,功德無量。
一九九四年,陳立夫出版回憶錄《成敗之鑒》,把這一段政績說個詳細。他“不顧當時行政院政務處和財政部內部人員反對”,批準了救濟戰區(也就是陷區)青年的方案,陷區青年在後方中等以上學校讀書,由國庫支給貸金,書中說,“這一筆龐大的費用,在國家財務支出上僅次於軍費”。五萬多名中等學校的學生賴以完成學業,大專學生還沒有計算在內。
校友傅維寧,一九四五年抗戰勝利那年高中畢業,他在《貸款念書》一文中說,他的畢業文憑注明欠交貸金四萬八千四百零二元九角三分。這筆錢並未扣回分文。
法幣四萬八千究竟是多少錢?查中國物價出版社出版的《民國價格史》,一九四三年,這筆錢大約是一個中學教員六十一個月的薪水,到一九四五年,依上海市價,隻可以買九百六十個雞蛋。一九四八年八月幣製改革,政府廢除老法幣,發行金圓券,以舊幣三百萬元兌換新幣一元,八萬四千元還不到一角錢!扣還與否,已無意義。在通貨膨脹的痛苦煎熬中,流亡學生占了大便宜。
李仙洲懂“社會角色”,常常對二十二中的主持者說:咱們是辦文學校,不是辦武學校。他以二十二中校長的身份出現時,對地方士紳謙遜,對教師禮遇。學生管他叫總司令,他用更正的語氣說:“我是你們的校長,不是總司令。”學生聚眾起哄時,他表現了忍耐寬容。據二分校同學石磊寫的文章說,他們集會要求改善夥食,李仙洲親自和他們談話。李說:“你們太讓我傷心,我就要到山東去了,你們還鬧事,讓我放心不下。我對你們,就像兩手捧個刺蝟,要丟是塊肉,捧著又紮手。”今天我讀這段話,不免淒然動容。
當然,他不可能使師生如坐春風,不能拿他跟胡適之、張伯苓比,你得拿他跟同時代的總司令比。那年月,淪陷區青年抗戰熱情高漲,迫不及待地四出投效,那年月,鄰近陷區的各省都設立了接待站,學生說要抗戰,接待人員就把他們送進軍隊,軍隊成立學生隊或學兵連訓練他們。那年月,部隊長對能看報會寫字的士兵有戒心,但是“疑人要用”,來者不拒。部隊長又派人打進他們的圈子偵聽伺察,謂之“用人要疑”,處理可疑的分子,原則上又是“寧枉勿縱”。可憐那些大孩子小孩子怎懂得憂讒避嫌,今天這一個,明天那一個,學生隊也就是他們今生最後一站了。
且休說抗戰時期瑣瑣碎碎的悲慘了,一九四九年有一樁大慘案,昭昭在人耳目。不怕不識人,就怕人比人,你會知道李仙洲這個人難得。
那是內戰末期,八千山東青年流亡到廣州,山東父老為他們尋找出路,想起李仙洲將軍。李仙洲那樣盡心照顧山東的流亡青年,同鄉的鄉情也是一道保障,就把這群大孩子交給另一個山東籍的將領,人家管他叫“小李仙洲”。大家以為大李能做到的、小李也能做到。
估計完全錯誤!“小李仙洲”把這群孩子接到台灣的澎湖,以鐵腕強迫他們當兵,出現了相當規模的暗殺和冤獄。戒嚴軍管之下,流落到台灣的山東父老什麽也不能做,什麽也不能說,隻能感念抗戰時期那個大李仙洲。這件事和我有間接關係,等我在下一本自述中再加細說。
李仙洲校長在阜陽準備入魯的那兩年,是國民政府的紅人,他要辦個中學,也就辦成了,要改國立,也就改成了。可是他入魯失敗了,老校長一生功業鏡花水月,唯有“偶然”辦了這麽一個學校,遺澤綿綿,去思悠悠。我輩何幸,好像他到阜陽來專門為了辦這個中學似的!國立第二十二中學“消失”第五十一年,老校長逝世第三年,兩岸三地的老校友,“從灰燼下覓永恒”,以西安校友會為中心,編撰國立第二十二中學的校史。善哉善哉!
學校成立,山東的國軍和遊擊隊首先得到消息,紛紛傳揚,幫助有誌者成行。各地家長也紛紛尋覓管道,把孩子送出去。學生人數一天比一天多,校方在距離阜陽縣城三十五華裏的柴集設校本部(高中部),在離柴集八華裏的後湖設一分校(初中部),在縣城西關打蛋廠設二分校(初中部),在離柴集三華裏的三王寨設三分校(師範部)。學校一麵發展,一麵向重慶申請改為國立。
本來中等教育由省縣辦理,國立中學是抗戰時期的特殊產物,一切經費、包括學生的基本生活,都由教育部負責。一九四二年春,成城中學改製成功,定名國立第二十二中學。二分校教務主任夏岷山先生向我們宣布,教育部核定全校共四十四班,每班四十人,四四不斷,我記得很清楚。教育部核發經費,以這個人數為準。
緊接著,校方宣布停收新生,但是後來各班人數都超過了,李仙洲校長想盡辦法教養超收的部分。現在,有些同學為校史編委會提供回憶文章,他們班上有五十多人。
有資料說,二十二中成立時,收容學生兩千二百人,教職員四十二人,學生百分之九十六來自淪陷區,百分之八十五是山東人。台北國立編譯館出版的《中華民國教育史》說,二十二中畢業生的總數是一千七百一十七人。
一九八八年六月,校友程明光也到濟南探望老校長李仙洲先生,事後發表訪問記,談到學校由私立改為國立的經過。老校長對他說,成城中學改國立,國民政府蔣主席——黃埔軍校的老校長沒有興趣,認為既是愛國青年,可以編入軍隊。老校長大驚失色,連忙進言:招兵是招兵,招生是招生,如果山東父老以為他用招生的名義招兵,對政府失去信心,他對不起蔣主席。
據程明光記述,蔣氏要老校長去找陳立夫,陳主管青年政策,長期擔任教育部長。成城中學改製,陳立夫願意促成,山東籍的黨國要人丁淮汾、空軍名將王叔銘也很幫忙,但是管錢的人有異議。從會計觀點看,流亡學生是個無底洞,必須截止。老校長著了急,連聲質問:“你們懂不懂?青年是麥苗穀種,春種一粒粟,秋收萬石穀!”
世往今來,管錢的人壞了多少事,喪失過多少人心,對首長最忠心的是他,可是對首長的理想和長遠目標棄之不顧的也是他。還是教育部有行政經驗,把公費改成“貸金”,錢不是送給學生,是借給學生,將來學生畢了業,能賺錢,再把錢還給政府,或者由政府一個月一個月從他的薪水裏零零碎碎扣回去。管錢的人聽得懂借方和貸方,這才不再留難。
七十年代,我在台北聽立夫先生演講,談到戰時教育。他說他一向主張收容教育陷區青年,當年有一句話遍告政要:“孩子進流亡學校,至少他的父母不會去當漢奸。”他也一向反對把學生編進部隊當兵,又有一句話遍告政要:“現在還沒到送學生上前線的時候。”他這兩句名言作用極大,成全了千萬矢誌向學的下一代,功德無量。
一九九四年,陳立夫出版回憶錄《成敗之鑒》,把這一段政績說個詳細。他“不顧當時行政院政務處和財政部內部人員反對”,批準了救濟戰區(也就是陷區)青年的方案,陷區青年在後方中等以上學校讀書,由國庫支給貸金,書中說,“這一筆龐大的費用,在國家財務支出上僅次於軍費”。五萬多名中等學校的學生賴以完成學業,大專學生還沒有計算在內。
校友傅維寧,一九四五年抗戰勝利那年高中畢業,他在《貸款念書》一文中說,他的畢業文憑注明欠交貸金四萬八千四百零二元九角三分。這筆錢並未扣回分文。
法幣四萬八千究竟是多少錢?查中國物價出版社出版的《民國價格史》,一九四三年,這筆錢大約是一個中學教員六十一個月的薪水,到一九四五年,依上海市價,隻可以買九百六十個雞蛋。一九四八年八月幣製改革,政府廢除老法幣,發行金圓券,以舊幣三百萬元兌換新幣一元,八萬四千元還不到一角錢!扣還與否,已無意義。在通貨膨脹的痛苦煎熬中,流亡學生占了大便宜。
李仙洲懂“社會角色”,常常對二十二中的主持者說:咱們是辦文學校,不是辦武學校。他以二十二中校長的身份出現時,對地方士紳謙遜,對教師禮遇。學生管他叫總司令,他用更正的語氣說:“我是你們的校長,不是總司令。”學生聚眾起哄時,他表現了忍耐寬容。據二分校同學石磊寫的文章說,他們集會要求改善夥食,李仙洲親自和他們談話。李說:“你們太讓我傷心,我就要到山東去了,你們還鬧事,讓我放心不下。我對你們,就像兩手捧個刺蝟,要丟是塊肉,捧著又紮手。”今天我讀這段話,不免淒然動容。
當然,他不可能使師生如坐春風,不能拿他跟胡適之、張伯苓比,你得拿他跟同時代的總司令比。那年月,淪陷區青年抗戰熱情高漲,迫不及待地四出投效,那年月,鄰近陷區的各省都設立了接待站,學生說要抗戰,接待人員就把他們送進軍隊,軍隊成立學生隊或學兵連訓練他們。那年月,部隊長對能看報會寫字的士兵有戒心,但是“疑人要用”,來者不拒。部隊長又派人打進他們的圈子偵聽伺察,謂之“用人要疑”,處理可疑的分子,原則上又是“寧枉勿縱”。可憐那些大孩子小孩子怎懂得憂讒避嫌,今天這一個,明天那一個,學生隊也就是他們今生最後一站了。
且休說抗戰時期瑣瑣碎碎的悲慘了,一九四九年有一樁大慘案,昭昭在人耳目。不怕不識人,就怕人比人,你會知道李仙洲這個人難得。
那是內戰末期,八千山東青年流亡到廣州,山東父老為他們尋找出路,想起李仙洲將軍。李仙洲那樣盡心照顧山東的流亡青年,同鄉的鄉情也是一道保障,就把這群大孩子交給另一個山東籍的將領,人家管他叫“小李仙洲”。大家以為大李能做到的、小李也能做到。
估計完全錯誤!“小李仙洲”把這群孩子接到台灣的澎湖,以鐵腕強迫他們當兵,出現了相當規模的暗殺和冤獄。戒嚴軍管之下,流落到台灣的山東父老什麽也不能做,什麽也不能說,隻能感念抗戰時期那個大李仙洲。這件事和我有間接關係,等我在下一本自述中再加細說。
李仙洲校長在阜陽準備入魯的那兩年,是國民政府的紅人,他要辦個中學,也就辦成了,要改國立,也就改成了。可是他入魯失敗了,老校長一生功業鏡花水月,唯有“偶然”辦了這麽一個學校,遺澤綿綿,去思悠悠。我輩何幸,好像他到阜陽來專門為了辦這個中學似的!國立第二十二中學“消失”第五十一年,老校長逝世第三年,兩岸三地的老校友,“從灰燼下覓永恒”,以西安校友會為中心,編撰國立第二十二中學的校史。善哉善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