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有啥可聽的?!
種田發家:農門婆娘心狠手辣 作者:佚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端午節剛剛過去,王文良失蹤的消息傳出來。
梁敏如流放北疆的日子也定下來了,就在三天後早上的辰時。
恰好這天齊妙去鎮上,得到信兒後回來,跟梁安商量了一下,便決定轉天去縣裏看看梁敏如,畢竟“親戚”一場。
曹氏一大早就起來做早飯,給女兒找衣服,找頭飾。
去縣裏算是遠地方,得打扮打扮才行。
家裏的房子已經停工,隻等正日子上梁。
剩下收拾的活兒,梁安一家三口每天都過去拾掇。劉木匠也每天過去打櫃、箱子,還有桌椅。
後院的豬圈已經養了六頭豬,雖然晚了點兒,不過勤喂一些,應該也能上膘。
早飯做好,曹氏進屋把父女倆都給喊了起來。
曹氏是典型的賢妻良母,隻要她在家,早上的早飯、洗臉水,都會準備的妥妥當當。
爺倆梳洗完坐下,準備吃飯。
曹氏倒完水回來,一邊給丈夫盛粥,一邊說著:
“不管問出什麽都別生氣。這麽多年了,生氣也白搭。家裏不用惦記,我一會兒找二嫂、睿達家的一起過去收拾收拾。”
“你們如果趕不回來,今兒就別回來,直接去蛋蛋那邊看一眼、住一宿。明兒回來的時候記得買些酒,上梁那天擺桌時用。”
梁安聽到這話,點點頭,算作答應。
一大早,梁安的興致就不高。
齊妙幫著撿碗,收拾完後曹氏給她梳頭。小聲的囑咐著說:
“你爹心情不好,你多跟他說說話,知道嗎?”
“嗯。”齊妙點頭,算作答應。
曹氏給齊妙收拾妥當,梁安帶著閨女就走了。曹氏看著他們父女倆的背影,輕歎口氣,心裏多多少少有些擔心。
當家的什麽脾氣她知道,如今她就寄希望於閨女。真要是有什麽,她能幫著說話、開解一下……
父女倆想步行去到鎮上,然後再從鎮上坐馬車去縣裏。
等到了縣裏,就已經要吃午飯了。
爺倆就在路邊找了個小攤,要了兩碗餛飩,一屜包子,默默地吃著。
誰也沒跟誰說話,梁安心思沉重,齊妙也沒打擾。
雖然答應了母親要開解父親,不過現在還不是時候。
隔壁鄰桌有吃飯的,基本上都在說王文良活該這樣的話語。
聽得多了,也就麻木了。
齊妙喝了碗餛飩,吃一個包子,便放下筷子。
遠處來倆穿著稍微考究的人,過來找張桌子坐下之後,說:
“老板,來兩碗餛飩,四屜包子。”
“好嘞您呐,稍等——”老板拉著長音兒回應。
那倆人紛紛拿雙筷子,用帕子擦淨,瞅著就像考究的人。
可這樣的人,為什麽會在路邊攤吃呢?
齊妙有些好奇,偷摸的瞄著,耳朵也豎著。
“哎,你說南越最近這麽抓緊操練精兵,到底是啥意思?”
“不知道呢。這批茶葉運回來,下一批啥前兒就不清楚了。”
“是啊,這東陵要和親,南越在練兵。咋看咋覺得要出事兒呢。”
“別管了,不是咱們能管得。不過有世子爺在那邊,應該也沒事兒。”
“你快拉倒吧。咱們原來的縣令李朝陽那事兒你還不知道呢吧。明顯就是冤枉的,可是有什麽用……”
“……”
兩個人小聲的討論,齊妙聽著這席話,心裏十分高興。
還好,還好縣裏這邊是會相信李朝陽的為人。
雖然沒有為其說話平反,可到底明事理。
梁安把東西都吃光,喊來老板趕過來算賬。
數出銀錢後交給老板,起身拉著齊妙走了。
多一刻,都沒有停留。
原本,齊妙還打算再聽一會兒,不過親爹沒給機會。
離開一定距離,齊妙看著父親納悶的道:
梁敏如流放北疆的日子也定下來了,就在三天後早上的辰時。
恰好這天齊妙去鎮上,得到信兒後回來,跟梁安商量了一下,便決定轉天去縣裏看看梁敏如,畢竟“親戚”一場。
曹氏一大早就起來做早飯,給女兒找衣服,找頭飾。
去縣裏算是遠地方,得打扮打扮才行。
家裏的房子已經停工,隻等正日子上梁。
剩下收拾的活兒,梁安一家三口每天都過去拾掇。劉木匠也每天過去打櫃、箱子,還有桌椅。
後院的豬圈已經養了六頭豬,雖然晚了點兒,不過勤喂一些,應該也能上膘。
早飯做好,曹氏進屋把父女倆都給喊了起來。
曹氏是典型的賢妻良母,隻要她在家,早上的早飯、洗臉水,都會準備的妥妥當當。
爺倆梳洗完坐下,準備吃飯。
曹氏倒完水回來,一邊給丈夫盛粥,一邊說著:
“不管問出什麽都別生氣。這麽多年了,生氣也白搭。家裏不用惦記,我一會兒找二嫂、睿達家的一起過去收拾收拾。”
“你們如果趕不回來,今兒就別回來,直接去蛋蛋那邊看一眼、住一宿。明兒回來的時候記得買些酒,上梁那天擺桌時用。”
梁安聽到這話,點點頭,算作答應。
一大早,梁安的興致就不高。
齊妙幫著撿碗,收拾完後曹氏給她梳頭。小聲的囑咐著說:
“你爹心情不好,你多跟他說說話,知道嗎?”
“嗯。”齊妙點頭,算作答應。
曹氏給齊妙收拾妥當,梁安帶著閨女就走了。曹氏看著他們父女倆的背影,輕歎口氣,心裏多多少少有些擔心。
當家的什麽脾氣她知道,如今她就寄希望於閨女。真要是有什麽,她能幫著說話、開解一下……
父女倆想步行去到鎮上,然後再從鎮上坐馬車去縣裏。
等到了縣裏,就已經要吃午飯了。
爺倆就在路邊找了個小攤,要了兩碗餛飩,一屜包子,默默地吃著。
誰也沒跟誰說話,梁安心思沉重,齊妙也沒打擾。
雖然答應了母親要開解父親,不過現在還不是時候。
隔壁鄰桌有吃飯的,基本上都在說王文良活該這樣的話語。
聽得多了,也就麻木了。
齊妙喝了碗餛飩,吃一個包子,便放下筷子。
遠處來倆穿著稍微考究的人,過來找張桌子坐下之後,說:
“老板,來兩碗餛飩,四屜包子。”
“好嘞您呐,稍等——”老板拉著長音兒回應。
那倆人紛紛拿雙筷子,用帕子擦淨,瞅著就像考究的人。
可這樣的人,為什麽會在路邊攤吃呢?
齊妙有些好奇,偷摸的瞄著,耳朵也豎著。
“哎,你說南越最近這麽抓緊操練精兵,到底是啥意思?”
“不知道呢。這批茶葉運回來,下一批啥前兒就不清楚了。”
“是啊,這東陵要和親,南越在練兵。咋看咋覺得要出事兒呢。”
“別管了,不是咱們能管得。不過有世子爺在那邊,應該也沒事兒。”
“你快拉倒吧。咱們原來的縣令李朝陽那事兒你還不知道呢吧。明顯就是冤枉的,可是有什麽用……”
“……”
兩個人小聲的討論,齊妙聽著這席話,心裏十分高興。
還好,還好縣裏這邊是會相信李朝陽的為人。
雖然沒有為其說話平反,可到底明事理。
梁安把東西都吃光,喊來老板趕過來算賬。
數出銀錢後交給老板,起身拉著齊妙走了。
多一刻,都沒有停留。
原本,齊妙還打算再聽一會兒,不過親爹沒給機會。
離開一定距離,齊妙看著父親納悶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