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胥側目,劍眉依舊緊蹙:“何意?”
謝宓笑起來,聲音如銀鈴般悅耳:“夫君怎麽這都不明白?”
“你認下義妹後,她名義上就是我琅琊王氏的人,若是她被冊封為妃,我們便可將她視為在宮中的暗棋,無論是探聽消息,還是日後布局,總能派上一點助力。倘若她沒有入宮......”
謝宓細細的眼尾挑起,眼中閃過謀算之色,得意勾唇:“那她的身家性命,她的婚事可就捏在我們手中了......”
王胥未曾料到這一層,此刻恍然大悟,神情愈顯狠戾:“好,好極了!”
“她若是沒能入宮,敢踏進丞相府,我定叫那賤婢生不如死!”
謝宓笑著執起王胥的手,夫妻並肩而立,勿要怪她心思毒辣,誰讓她身後是“王謝”兩家的利益呢?
對於未曾謀麵的卿雲,謝宓心道:她出身低微,注定生死榮辱皆由他人定奪。
入夜,皇城巍峨,朱門深鎖,盞盞宮燈亮起。
甘泉宮內,幾縷淡雅的龍涎香繚繞,棋案之上,黑白子錯落有致,便如戰局膠著。
司馬暄身著暗金常服,龍紋隱現,眉宇間難掩憂慮之色,手指無意識地在案邊輕敲。
而與皇帝對弈之人,便是謝翊。
無人能料到,坊間傳言中那位活不過二十歲的謝三郎,自稱體弱多病,此生不入朝為官的謝濯纓。
竟然是少帝身邊深藏不露的“智囊”。
謝翊靜坐在棋局前,一身月白色長袍在昏黃燭光下更顯出塵,他輕撚一白子,落在棋盤之上。
反觀司馬暄從始至終都心神不定。
“陛下,對弈需得靜心。”
謝翊淡淡開口,又落下一字,司馬暄卻反手隨意將黑子拋擲在棋盤上。
“朕實在無心下棋。”
謝翊抬眼,聲音溫潤如玉:“陛下,棋局如政局,一步錯滿盤皆輸,對弈亦是修心之法,還望陛下能靜心以對。”
司馬暄直接站起身,在殿內來回踱步,頗為苦惱道:“濯纓,你說今日王胥之事,讓他罷官歸家、終身不仕,會不會懲處過重?”
“若是琅琊王氏因此與朕離心,朕該如何是好?”
謝翊不徐不緩地撚起一枚棋子,道:“陛下請看,這盤棋正如朝局,擲下的這枚黑子橫衝直撞,擾亂了整盤棋局,就如國舅專權亂政。而尚且穩定的這一列白子,便是琅琊王氏。”
司馬暄聞言,暫時定下心來,重新回到棋盤前。
隻見棋盤上,黑子雖勢猛卻已顯孤立無援,而白子的陣型卻未被破壞。
謝翊指尖輕轉,將棋盤上的一枚白子拿出。
“黑子其行雖猛,卻已置於險境。而王胥被罷黜,暫且退出朝堂,卻並不影響棋局。”
隨著他再落下一枚白子,原本看似混亂的棋局竟隱約現出另一番秩序。
“王胥不是最重要的,陛下新封的司隸校尉王懍,才是重中之重。”
謝翊目光凜凜,與司馬暄四目相對。
“不止王懍,陛下還可在京中設立四大校尉,各自掌管兵馬,以此來分國舅的兵權。而這四大校尉又各自為營,又很難凝聚,則不足慮也。”
謝翊眉宇間一派淡然,眼含笑意:“此乃虎豹競食之計。”
司馬暄恍然大悟,輕拍案幾,棋盤上的棋子頓時被震動而起,再度落下時已成一局亂棋。
他大喜道:“濯纓,你果然是朕的肱骨之臣,一語使我撥雲見日,茅塞頓開!”
司馬暄嘖嘖稱讚,起身在殿內反複踱步,口中不斷說道“等從國舅手中奪權後,朕要如何如何......”
而謝翊仍然端坐在棋盤前,眸光落在被皇帝那一震之威,攪得徹底大亂的棋局,久久不語。
他依舊保持著落子的姿勢,指尖懸於半空,卻再難落下:這局棋若真亂了,便再無力回天,隻能......
重下一局。
司馬暄見謝翊始終沉默,不解問道:“濯纓,你怎麽了?”
謝翊眉間似有淡淡憂慮,已不似方才的從容,他從席上起身,走向皇帝拱手一拜。
“陛下,夜已深,草民先行告退。”
燭火搖曳,將謝翊的身影拉得修長,他的神色冷淡更顯得清冷。
司馬暄卻不曾會意,隻自顧自地歎了口氣:“濯纓你且寬心,待朕鏟除奸佞,肅清朝堂後,你便再不需要裝病了。”
“到時候,朕許你三公之一,讚拜不名,入朝不趨,定叫你位極人臣,恩寵冠絕當朝!”司馬暄興致勃勃,卻也隻是紙上談兵。
謝翊對此很是平淡,他披上墨色披風,戴上鶴紋麵具,輕彈衣袖,已經將思緒放空,就要離開殿內。
司馬暄這時又想起一事,他叫住謝翊問道:“濯纓,今日朕本欲冊封那女子為妃,你為何又勸朕賜她縣君之位,可是她的身份有何異常?”
謝翊聞言頓住步,藏在麵具下的眸光微閃,驟然想起昨日回京途中的事,與她相識......
心頭微動,但他麵上不顯,隻道:“陛下,她有救駕之功,封賞之事,還是順應卿意為佳。”
司馬暄卻還是不死心:“可入宮為妃有何不好?”
謝翊知道不說出厲害,皇帝不會輕易打消納妃的念頭。
他心生一計,故作深沉道:“今日之事,此女與琅琊王氏已然結怨,陛下若將她納入宮中,恐怕......”
話不必說盡,司馬暄頓時覺得有理,搖頭惋惜道:“唉——甚是可惜啊,不過若為了此女讓琅琊王氏與朕離心,倒是不必。”
“既然如此,朕便允了她縣君之位的封賞吧。”
司馬暄揮揮手道,謝翊垂目退出殿外。
夜空寂寥,謝翊抬頭望向那輪孤月,冷風吹人愈冷,他拉緊身上的披風,被皇帝的親信護衛護送出宮。
翌日辰時,薄霧輕繞。
卿雲在偏殿中枯坐一夜,忽聞門外輕響,一名小黃門推門步入。
他手持一卷黃綢,神色恭敬道:“縣君,陛下有旨,特命奴婢送您出宮,一應禮遇皆已備妥。”
謝宓笑起來,聲音如銀鈴般悅耳:“夫君怎麽這都不明白?”
“你認下義妹後,她名義上就是我琅琊王氏的人,若是她被冊封為妃,我們便可將她視為在宮中的暗棋,無論是探聽消息,還是日後布局,總能派上一點助力。倘若她沒有入宮......”
謝宓細細的眼尾挑起,眼中閃過謀算之色,得意勾唇:“那她的身家性命,她的婚事可就捏在我們手中了......”
王胥未曾料到這一層,此刻恍然大悟,神情愈顯狠戾:“好,好極了!”
“她若是沒能入宮,敢踏進丞相府,我定叫那賤婢生不如死!”
謝宓笑著執起王胥的手,夫妻並肩而立,勿要怪她心思毒辣,誰讓她身後是“王謝”兩家的利益呢?
對於未曾謀麵的卿雲,謝宓心道:她出身低微,注定生死榮辱皆由他人定奪。
入夜,皇城巍峨,朱門深鎖,盞盞宮燈亮起。
甘泉宮內,幾縷淡雅的龍涎香繚繞,棋案之上,黑白子錯落有致,便如戰局膠著。
司馬暄身著暗金常服,龍紋隱現,眉宇間難掩憂慮之色,手指無意識地在案邊輕敲。
而與皇帝對弈之人,便是謝翊。
無人能料到,坊間傳言中那位活不過二十歲的謝三郎,自稱體弱多病,此生不入朝為官的謝濯纓。
竟然是少帝身邊深藏不露的“智囊”。
謝翊靜坐在棋局前,一身月白色長袍在昏黃燭光下更顯出塵,他輕撚一白子,落在棋盤之上。
反觀司馬暄從始至終都心神不定。
“陛下,對弈需得靜心。”
謝翊淡淡開口,又落下一字,司馬暄卻反手隨意將黑子拋擲在棋盤上。
“朕實在無心下棋。”
謝翊抬眼,聲音溫潤如玉:“陛下,棋局如政局,一步錯滿盤皆輸,對弈亦是修心之法,還望陛下能靜心以對。”
司馬暄直接站起身,在殿內來回踱步,頗為苦惱道:“濯纓,你說今日王胥之事,讓他罷官歸家、終身不仕,會不會懲處過重?”
“若是琅琊王氏因此與朕離心,朕該如何是好?”
謝翊不徐不緩地撚起一枚棋子,道:“陛下請看,這盤棋正如朝局,擲下的這枚黑子橫衝直撞,擾亂了整盤棋局,就如國舅專權亂政。而尚且穩定的這一列白子,便是琅琊王氏。”
司馬暄聞言,暫時定下心來,重新回到棋盤前。
隻見棋盤上,黑子雖勢猛卻已顯孤立無援,而白子的陣型卻未被破壞。
謝翊指尖輕轉,將棋盤上的一枚白子拿出。
“黑子其行雖猛,卻已置於險境。而王胥被罷黜,暫且退出朝堂,卻並不影響棋局。”
隨著他再落下一枚白子,原本看似混亂的棋局竟隱約現出另一番秩序。
“王胥不是最重要的,陛下新封的司隸校尉王懍,才是重中之重。”
謝翊目光凜凜,與司馬暄四目相對。
“不止王懍,陛下還可在京中設立四大校尉,各自掌管兵馬,以此來分國舅的兵權。而這四大校尉又各自為營,又很難凝聚,則不足慮也。”
謝翊眉宇間一派淡然,眼含笑意:“此乃虎豹競食之計。”
司馬暄恍然大悟,輕拍案幾,棋盤上的棋子頓時被震動而起,再度落下時已成一局亂棋。
他大喜道:“濯纓,你果然是朕的肱骨之臣,一語使我撥雲見日,茅塞頓開!”
司馬暄嘖嘖稱讚,起身在殿內反複踱步,口中不斷說道“等從國舅手中奪權後,朕要如何如何......”
而謝翊仍然端坐在棋盤前,眸光落在被皇帝那一震之威,攪得徹底大亂的棋局,久久不語。
他依舊保持著落子的姿勢,指尖懸於半空,卻再難落下:這局棋若真亂了,便再無力回天,隻能......
重下一局。
司馬暄見謝翊始終沉默,不解問道:“濯纓,你怎麽了?”
謝翊眉間似有淡淡憂慮,已不似方才的從容,他從席上起身,走向皇帝拱手一拜。
“陛下,夜已深,草民先行告退。”
燭火搖曳,將謝翊的身影拉得修長,他的神色冷淡更顯得清冷。
司馬暄卻不曾會意,隻自顧自地歎了口氣:“濯纓你且寬心,待朕鏟除奸佞,肅清朝堂後,你便再不需要裝病了。”
“到時候,朕許你三公之一,讚拜不名,入朝不趨,定叫你位極人臣,恩寵冠絕當朝!”司馬暄興致勃勃,卻也隻是紙上談兵。
謝翊對此很是平淡,他披上墨色披風,戴上鶴紋麵具,輕彈衣袖,已經將思緒放空,就要離開殿內。
司馬暄這時又想起一事,他叫住謝翊問道:“濯纓,今日朕本欲冊封那女子為妃,你為何又勸朕賜她縣君之位,可是她的身份有何異常?”
謝翊聞言頓住步,藏在麵具下的眸光微閃,驟然想起昨日回京途中的事,與她相識......
心頭微動,但他麵上不顯,隻道:“陛下,她有救駕之功,封賞之事,還是順應卿意為佳。”
司馬暄卻還是不死心:“可入宮為妃有何不好?”
謝翊知道不說出厲害,皇帝不會輕易打消納妃的念頭。
他心生一計,故作深沉道:“今日之事,此女與琅琊王氏已然結怨,陛下若將她納入宮中,恐怕......”
話不必說盡,司馬暄頓時覺得有理,搖頭惋惜道:“唉——甚是可惜啊,不過若為了此女讓琅琊王氏與朕離心,倒是不必。”
“既然如此,朕便允了她縣君之位的封賞吧。”
司馬暄揮揮手道,謝翊垂目退出殿外。
夜空寂寥,謝翊抬頭望向那輪孤月,冷風吹人愈冷,他拉緊身上的披風,被皇帝的親信護衛護送出宮。
翌日辰時,薄霧輕繞。
卿雲在偏殿中枯坐一夜,忽聞門外輕響,一名小黃門推門步入。
他手持一卷黃綢,神色恭敬道:“縣君,陛下有旨,特命奴婢送您出宮,一應禮遇皆已備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