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出來,朱由檢的談性很濃,和葉思文東拉西扯,從江南的商業扯到如何用利用商業來實現大明中興,從江南的官場扯到整個大明的官場,最後兩人又從從大明內部的形勢扯到大明周邊蒙古、遼東的形勢。〔?
君臣二人,如同一對做家庭作業的同學,一一解答老師上堂課給他們留下來的問題。
葉思文離京的幾個月,整個大明的官場和對外形勢又生了很多重要的事情,無論什麽事情,朱由檢都毫不避諱的講給給葉思文聽,讓葉思文幫他分析,幫他決斷。
現在大明有三個大問題亟待解決,一個是組建新的內閣,一個是如何設定和實施新政策,還有一個便是後金的問題。
其實朱由檢登記的這兩年,他最大的願望就是組建一個高效、務實的內閣,不過這兩年朱由檢雜事纏身,內部要清除閹黨餘孽,外部要防備後金蒙古,根本抽不出來精力搞這些。
現在朱由檢終於抽出身了,去年冬天打敗後金之後,朱由檢就開始考慮組建新內閣的事情,現在新內閣的架子已經架起來了,隻差幾個內閣大臣,就可以正式開工了。
內閣大臣嘛!倒是不難找,隻要選出新的內閣輔,再讓內閣輔擬出一份閣臣名單讓皇帝陛下過目就行了。
不過在內閣輔的選擇上,朝中卻出現了不同的聲音,因為現在朝中有兩個黨派,一個東林黨,一個新黨。
東林黨當然支持他們的黨魁錢謙益來當內閣輔,他們的理由很簡單,錢謙益才學那是沒說的,為官經驗豐富,當一個內閣輔那絕對沒有問題。
新黨自然支持葉景來當這個內閣輔,他們的理由也很簡單,輔佐陛下治國,光是才學好、為官經驗豐富就行了?當然不行,那得看辦事的能力,葉景的能力,朝中大臣那是有目共睹,海事衙門在他的帶領下,不到一年時間,已經為朝廷帶了一大筆收入,解了朝廷的燃眉之急。
現在的大明朝就缺葉景這種能找錢的官,由他當內閣輔,大明朝一定可以富得流油,畢竟,要有錢,大明中興才有希望不是?
為了內閣輔的位置,兩個黨派已經吵了幾個月了,仍然沒有結果,新黨和東林黨各執一詞,互不相讓,內閣輔的位置當然能也遲遲沒有著落。
內閣輔沒有著落,新的內閣也不能運作,這不免讓朱由檢心急如焚。
第二個問題,便是如何設定和實施新政的問題。
實施新政這件事,朱由檢也考慮了一兩年了,眾所周知,自洪武大帝建國以來,大明朝經過十幾代人,兩百餘年的傳承,大明朝的政治製度、軍事製度已經不堪使用了。
政治上,總有那麽些貪官汙吏,利用大明律的漏洞,貪贓枉法,以權謀私,特務政治更是在天啟朝的時候達到了頂峰,東廠、錦衣衛橫行,搞得民怨沸騰,至於監管天下百官的都察院,則成為政治黨派互相攻訐的工具,完全失去了起初設立時的作用。
這些都是隨時可以要大明命的問題,一日不解決,朱由檢便一日不安心。
相對於政治製度,大明的軍事製度更是糜爛,太祖立國之初設立的衛所製度,已經糜爛不堪了,全國還堪使用的衛所,絕對不會過二十個。
衛所乃是大明的常備兵力,但是現在衛所製度糜爛,打仗的時候,根本不能給朝廷提供兵力,所以每當大明生戰爭的時候,大明的軍事力量,幾乎是靠募兵製,即需要打仗的時候,由朝廷派出一名大將,臨時招募士兵,這種方法湊成的軍隊,戰鬥力可想而知。
還有大明的經濟製度,也完全不能適應社會的展了,太祖起於隴畝之間,推行的就是士農工商那一套,在大明朝,商人的地位是最低的。
可是自從北方大旱以來,現在大明能收取的稅款,一大半來自商人,特別是開海禁和江南商人正常納稅之後,這種差距更是明顯。
為什麽要實行士農工商這一套?那是有原因的,它的排行,是由各個階層對社會的貢獻來排的,以前的人總是認為,商人奸詐,對國家的貢獻最小,所以老是把商人排在最後。
但是現在不同了,現在大明的商人為國家做的貢獻已經過了工匠,甚至過了農民,商人的貢獻在增加,而地位卻沒有生什麽改變,這不免讓商人們心寒,為了穩定大明商人的心,提高他們的地位以及迫在眉睫了。
這些,都是朱由檢想要改革的,但是臨到頭,他卻猶豫了,因為萬曆朝張居正改革的例子還曆曆在目,事實證明,沒有嚴密的計劃,貿然改動一個國家的根基,除了把國家搞得動亂,其他就沒什麽作用了。
最後一個問題,便是後金的問題,不,現在已經不能叫後金了,他們現在打的旗號是滿清! 自從範文程被擒住被殺之後,“才高八鬥”的葉昇便成了後金的席軍師,葉昇成為後金席軍師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給後金改名字。
葉昇是這樣忽悠皇太極的,先,他告訴皇太極,大明屬火,後金屬金,火克金,所以後金和大明打仗,輸了是很正常的。
其次葉昇告訴皇太極,想要改運,想要打敗大明,第一件事情就是要給後金改名,這是必須的。皇太極想想也是這樣,於是他很爽快的聽了葉昇的建議,把國號改為“清”,把名族的稱號改為“滿”,這樣兩個字合起來就是“滿清”,滿清,既很多水的意思,一定能把大明這一把火澆滅。
雖然滿清滅大明之心不死,但是他們現在新敗,沒有能力和大明對峙,所以他們現在裝模做樣的向大明稱臣,要和大明議和。
雖然是裝模作樣,但是滿清還是很有誠意,他們提出的條件並不過分,大明、滿清以大淩河為界,分而治之。滿清仿朝鮮例,向大明俯稱臣,大明皇帝須冊封滿清可汗為大清王,每年按照滿清自身的財力,向大明政府納貢,雙方開阜通商,互通有無,自此,大明滿清結為兄弟之邦,永遠都互不侵犯。
這些條款,雖然對大明沒有什麽好處,但是對大明也沒有什麽壞處,反正雙方議和都沒有什麽誠意,不如先答應下來,休養生息一段時間之後再開打,也沒有什麽不妥。
但是,這些條款拿到朝堂上商議的時候,朝中大臣卻出了反對的聲音,原因很簡單,就是大明的皇帝陛下不能封一個蠻夷的可汗當王,這是不合理的,這在大明的曆史上是不能出現的,因為大明人,是絕對不能和外族妥協的。
朝中的大臣直接建議,乘著新勝,直接派大軍將女真韃子趕回長白山當野人,揚我大明天威。
葉思文聽朱由檢講起這個的時候,直接目瞪口呆了,他就不明白了,這些明朝的士大夫,這些明朝的精英整天腦袋裏在想些什麽?
打仗是那麽容易的嗎?且不要說打仗需要多少錢,就說大明,有一支能和八旗騎兵抗衡的軍隊嗎?很明顯沒有嘛!就算大明最精銳的關寧鐵騎,也隻能依靠城牆和後金野戰罷了,更不消說大明朝的二線、三線部隊了。
要是真把大明的軍隊就這樣拉去遼東大地打仗,葉思文相信,用不了三年,大明就得被滿清滅了,根本不用等到崇禎十七年。
朱由檢給葉思文說完朝中進來的形勢,這才笑著向葉思文說:“葉愛卿啊!這三件事情,真是讓朕寢食難安啊!朕知道你的鬼點子多,你快給朕出點主意,看怎樣把這三件事情解決了。”
“承蒙陛下抬愛!”葉思文行禮,道:“陛下,其實這三件事情中,最後一件事是最容易解決的,反正我們不是真心和韃子議和,他們提出的要求,我們都可以答應,至於朝中的大臣,讓他們鬧去,反正他們一天不鬧心裏就不舒服。”
“葉愛卿說得是!”朱由檢點點頭,道:“朕明天早朝就下旨,派出使者,和滿清議和,至於朝中的大臣,朕不管他們了。”
“陛下英明!”葉思文拍了一記馬屁,道:“第二個問題,陛下想要改革政治製度和軍事製度的問題,微臣認為,此事的確宜緩不宜急,曆朝曆代,改革維新都是大事,稍有不慎,便有亡種滅國的危險。既然陛下有決心改革,何不先在一個地方試點,陛下大可以選擇一個州府,在這個州府裏實施新政,若是效果好,陛下便可以將新政推行到省,推行到全國,若是效果不好,那麽也可以把損失和不利的影響降到最低。”
“嗯!愛卿的主意不錯。”朱由檢滿意的點點頭,他就不明白了,這麽好的點子,他以前怎麽就沒有想到呢?
在朱由檢的固有思想裏,都是一下子就把新政推行到全國,全國立刻大換血,還真沒有想過一個地方一個地方慢慢的推行,葉思文這個主意的確不錯,又給朱由檢解決了一個大問題。
現在隻剩下一個問題了,朱由檢抬起頭,望著葉思文,問道:“葉愛卿,朕有一個問題一直想問你,在你心目中,你父親葉景和錢謙益,誰更適合當這個內閣輔?”
葉思文笑了笑,道:“陛下,他們兩人都能當內閣輔,但是誰來當,還得取決於你啊!”
君臣二人,如同一對做家庭作業的同學,一一解答老師上堂課給他們留下來的問題。
葉思文離京的幾個月,整個大明的官場和對外形勢又生了很多重要的事情,無論什麽事情,朱由檢都毫不避諱的講給給葉思文聽,讓葉思文幫他分析,幫他決斷。
現在大明有三個大問題亟待解決,一個是組建新的內閣,一個是如何設定和實施新政策,還有一個便是後金的問題。
其實朱由檢登記的這兩年,他最大的願望就是組建一個高效、務實的內閣,不過這兩年朱由檢雜事纏身,內部要清除閹黨餘孽,外部要防備後金蒙古,根本抽不出來精力搞這些。
現在朱由檢終於抽出身了,去年冬天打敗後金之後,朱由檢就開始考慮組建新內閣的事情,現在新內閣的架子已經架起來了,隻差幾個內閣大臣,就可以正式開工了。
內閣大臣嘛!倒是不難找,隻要選出新的內閣輔,再讓內閣輔擬出一份閣臣名單讓皇帝陛下過目就行了。
不過在內閣輔的選擇上,朝中卻出現了不同的聲音,因為現在朝中有兩個黨派,一個東林黨,一個新黨。
東林黨當然支持他們的黨魁錢謙益來當內閣輔,他們的理由很簡單,錢謙益才學那是沒說的,為官經驗豐富,當一個內閣輔那絕對沒有問題。
新黨自然支持葉景來當這個內閣輔,他們的理由也很簡單,輔佐陛下治國,光是才學好、為官經驗豐富就行了?當然不行,那得看辦事的能力,葉景的能力,朝中大臣那是有目共睹,海事衙門在他的帶領下,不到一年時間,已經為朝廷帶了一大筆收入,解了朝廷的燃眉之急。
現在的大明朝就缺葉景這種能找錢的官,由他當內閣輔,大明朝一定可以富得流油,畢竟,要有錢,大明中興才有希望不是?
為了內閣輔的位置,兩個黨派已經吵了幾個月了,仍然沒有結果,新黨和東林黨各執一詞,互不相讓,內閣輔的位置當然能也遲遲沒有著落。
內閣輔沒有著落,新的內閣也不能運作,這不免讓朱由檢心急如焚。
第二個問題,便是如何設定和實施新政的問題。
實施新政這件事,朱由檢也考慮了一兩年了,眾所周知,自洪武大帝建國以來,大明朝經過十幾代人,兩百餘年的傳承,大明朝的政治製度、軍事製度已經不堪使用了。
政治上,總有那麽些貪官汙吏,利用大明律的漏洞,貪贓枉法,以權謀私,特務政治更是在天啟朝的時候達到了頂峰,東廠、錦衣衛橫行,搞得民怨沸騰,至於監管天下百官的都察院,則成為政治黨派互相攻訐的工具,完全失去了起初設立時的作用。
這些都是隨時可以要大明命的問題,一日不解決,朱由檢便一日不安心。
相對於政治製度,大明的軍事製度更是糜爛,太祖立國之初設立的衛所製度,已經糜爛不堪了,全國還堪使用的衛所,絕對不會過二十個。
衛所乃是大明的常備兵力,但是現在衛所製度糜爛,打仗的時候,根本不能給朝廷提供兵力,所以每當大明生戰爭的時候,大明的軍事力量,幾乎是靠募兵製,即需要打仗的時候,由朝廷派出一名大將,臨時招募士兵,這種方法湊成的軍隊,戰鬥力可想而知。
還有大明的經濟製度,也完全不能適應社會的展了,太祖起於隴畝之間,推行的就是士農工商那一套,在大明朝,商人的地位是最低的。
可是自從北方大旱以來,現在大明能收取的稅款,一大半來自商人,特別是開海禁和江南商人正常納稅之後,這種差距更是明顯。
為什麽要實行士農工商這一套?那是有原因的,它的排行,是由各個階層對社會的貢獻來排的,以前的人總是認為,商人奸詐,對國家的貢獻最小,所以老是把商人排在最後。
但是現在不同了,現在大明的商人為國家做的貢獻已經過了工匠,甚至過了農民,商人的貢獻在增加,而地位卻沒有生什麽改變,這不免讓商人們心寒,為了穩定大明商人的心,提高他們的地位以及迫在眉睫了。
這些,都是朱由檢想要改革的,但是臨到頭,他卻猶豫了,因為萬曆朝張居正改革的例子還曆曆在目,事實證明,沒有嚴密的計劃,貿然改動一個國家的根基,除了把國家搞得動亂,其他就沒什麽作用了。
最後一個問題,便是後金的問題,不,現在已經不能叫後金了,他們現在打的旗號是滿清! 自從範文程被擒住被殺之後,“才高八鬥”的葉昇便成了後金的席軍師,葉昇成為後金席軍師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給後金改名字。
葉昇是這樣忽悠皇太極的,先,他告訴皇太極,大明屬火,後金屬金,火克金,所以後金和大明打仗,輸了是很正常的。
其次葉昇告訴皇太極,想要改運,想要打敗大明,第一件事情就是要給後金改名,這是必須的。皇太極想想也是這樣,於是他很爽快的聽了葉昇的建議,把國號改為“清”,把名族的稱號改為“滿”,這樣兩個字合起來就是“滿清”,滿清,既很多水的意思,一定能把大明這一把火澆滅。
雖然滿清滅大明之心不死,但是他們現在新敗,沒有能力和大明對峙,所以他們現在裝模做樣的向大明稱臣,要和大明議和。
雖然是裝模作樣,但是滿清還是很有誠意,他們提出的條件並不過分,大明、滿清以大淩河為界,分而治之。滿清仿朝鮮例,向大明俯稱臣,大明皇帝須冊封滿清可汗為大清王,每年按照滿清自身的財力,向大明政府納貢,雙方開阜通商,互通有無,自此,大明滿清結為兄弟之邦,永遠都互不侵犯。
這些條款,雖然對大明沒有什麽好處,但是對大明也沒有什麽壞處,反正雙方議和都沒有什麽誠意,不如先答應下來,休養生息一段時間之後再開打,也沒有什麽不妥。
但是,這些條款拿到朝堂上商議的時候,朝中大臣卻出了反對的聲音,原因很簡單,就是大明的皇帝陛下不能封一個蠻夷的可汗當王,這是不合理的,這在大明的曆史上是不能出現的,因為大明人,是絕對不能和外族妥協的。
朝中的大臣直接建議,乘著新勝,直接派大軍將女真韃子趕回長白山當野人,揚我大明天威。
葉思文聽朱由檢講起這個的時候,直接目瞪口呆了,他就不明白了,這些明朝的士大夫,這些明朝的精英整天腦袋裏在想些什麽?
打仗是那麽容易的嗎?且不要說打仗需要多少錢,就說大明,有一支能和八旗騎兵抗衡的軍隊嗎?很明顯沒有嘛!就算大明最精銳的關寧鐵騎,也隻能依靠城牆和後金野戰罷了,更不消說大明朝的二線、三線部隊了。
要是真把大明的軍隊就這樣拉去遼東大地打仗,葉思文相信,用不了三年,大明就得被滿清滅了,根本不用等到崇禎十七年。
朱由檢給葉思文說完朝中進來的形勢,這才笑著向葉思文說:“葉愛卿啊!這三件事情,真是讓朕寢食難安啊!朕知道你的鬼點子多,你快給朕出點主意,看怎樣把這三件事情解決了。”
“承蒙陛下抬愛!”葉思文行禮,道:“陛下,其實這三件事情中,最後一件事是最容易解決的,反正我們不是真心和韃子議和,他們提出的要求,我們都可以答應,至於朝中的大臣,讓他們鬧去,反正他們一天不鬧心裏就不舒服。”
“葉愛卿說得是!”朱由檢點點頭,道:“朕明天早朝就下旨,派出使者,和滿清議和,至於朝中的大臣,朕不管他們了。”
“陛下英明!”葉思文拍了一記馬屁,道:“第二個問題,陛下想要改革政治製度和軍事製度的問題,微臣認為,此事的確宜緩不宜急,曆朝曆代,改革維新都是大事,稍有不慎,便有亡種滅國的危險。既然陛下有決心改革,何不先在一個地方試點,陛下大可以選擇一個州府,在這個州府裏實施新政,若是效果好,陛下便可以將新政推行到省,推行到全國,若是效果不好,那麽也可以把損失和不利的影響降到最低。”
“嗯!愛卿的主意不錯。”朱由檢滿意的點點頭,他就不明白了,這麽好的點子,他以前怎麽就沒有想到呢?
在朱由檢的固有思想裏,都是一下子就把新政推行到全國,全國立刻大換血,還真沒有想過一個地方一個地方慢慢的推行,葉思文這個主意的確不錯,又給朱由檢解決了一個大問題。
現在隻剩下一個問題了,朱由檢抬起頭,望著葉思文,問道:“葉愛卿,朕有一個問題一直想問你,在你心目中,你父親葉景和錢謙益,誰更適合當這個內閣輔?”
葉思文笑了笑,道:“陛下,他們兩人都能當內閣輔,但是誰來當,還得取決於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