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太子府。
劉贏看著剛從西嶺送來的情報,和預料中的一樣,暗殺李長風的任務失敗了。
劉贏對此並沒有覺得意外,李長風要是真那麽好殺,他反而還有些失望。
小太監在一旁,小聲問:“殿下,要不讓龍鱗衛動一動?”
劉贏搖了搖頭:“龍鱗衛隻聽命於父皇,父皇雖然給了我調動的權限,但那畢竟是父皇的人,能不用還是不要用。”
小太監想了想,問:“那從影子中調幾個好手過去?”
“影子不能動。”劉贏說道:“宮裏的人也不能動,李長風在抗擊四國聯軍中畢竟是立過功的,所以他的死不能和朝廷沾上關係。”
小太監明白了:“那從江湖中找些人?”
“何必去找?”劉贏說:“找人把李長風身上有空間戒指和引雷法寶的消息傳出去,那些江湖中人自然會去找李長風的。”
小太監頓時眼睛一亮:“殿下果然高明!”
劉贏沒再說什麽,相比於李長風的情報,他更感興趣的是和秦澤有關的情報。
“征糧?”劉贏問了句:“西嶺邊關缺糧?”
小太監搖了搖頭:“天淵閣那邊沒有折子送來,想必事情並不嚴重。”
“孤倒是小瞧了秦澤。”劉贏又拿起了另一份奏折,那是秦澤派人送來的,“看來秦澤是把秦銳的死算在了孤的頭上。”
秦澤奏折裏寫了兩件事,一是狀告李長風目無王法,公然違抗命令;二是說西嶺邊關存糧不足,西嶺三州剛經曆戰亂,府庫缺少糧食,請求從東海麟州調派糧食應急。
小太監說道:“秦家父子謀逆,本是抄家滅族的死罪,殿下仁慈,饒了秦澤一命,他怎敢將秦銳的死算在您頭上?”
“他們畢竟是父子。”劉贏緩緩說道:“起初秦澤可真想過殺了秦銳保命,可秦銳真用命給他換了條活路,死在他麵前的時候,秦澤又後悔了,畢竟那可是他親爹。”
小太監臉上露出了恍然之色:“如此說來,秦澤此人不能留啊。”
“先留著吧,畢竟還有些用。”劉贏說:“他不是想從麟州調糧嗎?那孤就成全他。”
頓了頓,劉贏忽然笑了:“孤大概猜到秦澤想幹嘛了,孤倒是不介意幫他一把。”
小太監一頭霧水,根本聽不懂劉贏在說什麽。
“備轎。”劉贏起身,“孤要進宮向父皇請旨。”
太子府離禦書房不算遠,沒多久劉贏就到了,門口的小太監遠遠迎了上來。
“奴才見過太子殿下。”
劉贏看了眼緊閉的禦書房大門,問:“何公公,何人在裏麵?”
那個叫何公公的小太監彎著腰答道:“是定國公,一早就來了呢。”
“定國公?”劉贏問:“定國公所來為何?”
何公公笑了笑:“這奴才就不知道了。”
劉贏點了點頭,站在禦書房外沒再說什麽,不過心裏大概也猜到了一些,八成是因為東方沉淵來的。
何公公說道:“殿下,廂房準備有茶水點心,您要不去歇一歇,等定國公出來,奴才再來稟報。”
“不用了。”劉贏說道:“孤就在這等著。”
小太監又想搬來椅子,也被劉贏給拒絕了。
劉贏就站在禦書房外,身體筆直,一動不動,何公公勸了幾次沒用後,也就不再勸了,又回到了禦書房門口。
好在劉贏沒有等多久,禦書房門被打開了,頭發花白的東方洪山歎著氣走了出去。
“定國公。”
劉贏迎了上去,行了一個晚輩禮,態度極度謙卑。
東方洪山嚇了一跳,趕緊回禮:“見過太子殿下。”
劉贏一把扶起了東方洪山:“定國公無需多禮,今日孤還有事要向父皇稟奏,改日再去府上拜訪。”
東方洪山連忙說道:“東方家上下永遠期待太子殿下大駕光臨。”
劉贏走進禦書房,恭恭敬敬的朝著劉永昌行了跪拜之禮:“兒臣拜見父皇!”
“行了,起來吧。”劉永昌正在批奏折,頭也沒抬:“別杵在那了,自己找地方坐吧。”
劉贏道了聲謝,自己找了個椅子坐了下來,一言不發,安靜的等待著。
劉永昌批完最後一份奏折後,放下禦筆,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這才看向劉贏,問:“看到定國公了?”
劉贏點了點頭:“看到了。”
劉永昌問:“猜猜他來做什麽。”
劉贏試探著問:“為了東方沉淵?”
“嗯,他求朕免了東方沉淵的官職,把人帶回京都。”劉永昌說:“雍州城出了幾宗命案,都和東方沉淵有些關係,若是坐實了,定他一個死罪不難,定國公這是心疼孫子,求著朕饒東方沉淵一命來了。”
劉贏問:“那父皇,您答應了?”
“定國公的麵子當然不能不給。”劉永昌說道:“所以朕決定讓東方嚴去一趟雍州。”
劉贏瞬間就明白過來了,讓東方家的人去審東方沉淵,若是不審出點罪名,百姓們肯定覺得是東方家在包庇東方沉淵。
要是有人再刻意煽風點火,老百姓的口水能把東方家給淹了。
若是審出罪名……怎麽可能審的出來,那些人怎麽死的,劉贏心裏一清二楚。
劉永昌讓東方嚴去雍州城,隻有兩個結果,要麽東方嚴給東方沉淵定罪殺了他,要麽力保東方沉淵,然後激起民憤,皇帝為了平民憤,順理成章的對東方家下手。
劉贏看了眼劉永昌,心說,論心狠,自己跟父皇比還是差一些啊。
劉永昌瞥了眼劉贏:“怎麽?覺得朕心太狠?”
劉贏急忙說道:“兒臣是太佩服父皇了。”
劉永昌問:“你來這,是有事嗎?”
“是有一件事需要父皇定奪。”劉贏拿出秦澤的奏折,“這是秦澤送來的奏折,父皇您看看?”
“朕就不看了。”劉永昌擺了擺手:“西嶺的事你處理的不錯,以後三州的事就不必上報了,你自己看著處理就是了。”
劉贏收回了奏折,俯身應道:“兒臣遵旨。”
“對了。”劉永昌又說了句:“白家的事你也全權負責吧。”
頓了頓,劉永昌又看了眼劉贏:“不要覺得朕心狠,這種事你早晚也得適應。”
劉贏看著剛從西嶺送來的情報,和預料中的一樣,暗殺李長風的任務失敗了。
劉贏對此並沒有覺得意外,李長風要是真那麽好殺,他反而還有些失望。
小太監在一旁,小聲問:“殿下,要不讓龍鱗衛動一動?”
劉贏搖了搖頭:“龍鱗衛隻聽命於父皇,父皇雖然給了我調動的權限,但那畢竟是父皇的人,能不用還是不要用。”
小太監想了想,問:“那從影子中調幾個好手過去?”
“影子不能動。”劉贏說道:“宮裏的人也不能動,李長風在抗擊四國聯軍中畢竟是立過功的,所以他的死不能和朝廷沾上關係。”
小太監明白了:“那從江湖中找些人?”
“何必去找?”劉贏說:“找人把李長風身上有空間戒指和引雷法寶的消息傳出去,那些江湖中人自然會去找李長風的。”
小太監頓時眼睛一亮:“殿下果然高明!”
劉贏沒再說什麽,相比於李長風的情報,他更感興趣的是和秦澤有關的情報。
“征糧?”劉贏問了句:“西嶺邊關缺糧?”
小太監搖了搖頭:“天淵閣那邊沒有折子送來,想必事情並不嚴重。”
“孤倒是小瞧了秦澤。”劉贏又拿起了另一份奏折,那是秦澤派人送來的,“看來秦澤是把秦銳的死算在了孤的頭上。”
秦澤奏折裏寫了兩件事,一是狀告李長風目無王法,公然違抗命令;二是說西嶺邊關存糧不足,西嶺三州剛經曆戰亂,府庫缺少糧食,請求從東海麟州調派糧食應急。
小太監說道:“秦家父子謀逆,本是抄家滅族的死罪,殿下仁慈,饒了秦澤一命,他怎敢將秦銳的死算在您頭上?”
“他們畢竟是父子。”劉贏緩緩說道:“起初秦澤可真想過殺了秦銳保命,可秦銳真用命給他換了條活路,死在他麵前的時候,秦澤又後悔了,畢竟那可是他親爹。”
小太監臉上露出了恍然之色:“如此說來,秦澤此人不能留啊。”
“先留著吧,畢竟還有些用。”劉贏說:“他不是想從麟州調糧嗎?那孤就成全他。”
頓了頓,劉贏忽然笑了:“孤大概猜到秦澤想幹嘛了,孤倒是不介意幫他一把。”
小太監一頭霧水,根本聽不懂劉贏在說什麽。
“備轎。”劉贏起身,“孤要進宮向父皇請旨。”
太子府離禦書房不算遠,沒多久劉贏就到了,門口的小太監遠遠迎了上來。
“奴才見過太子殿下。”
劉贏看了眼緊閉的禦書房大門,問:“何公公,何人在裏麵?”
那個叫何公公的小太監彎著腰答道:“是定國公,一早就來了呢。”
“定國公?”劉贏問:“定國公所來為何?”
何公公笑了笑:“這奴才就不知道了。”
劉贏點了點頭,站在禦書房外沒再說什麽,不過心裏大概也猜到了一些,八成是因為東方沉淵來的。
何公公說道:“殿下,廂房準備有茶水點心,您要不去歇一歇,等定國公出來,奴才再來稟報。”
“不用了。”劉贏說道:“孤就在這等著。”
小太監又想搬來椅子,也被劉贏給拒絕了。
劉贏就站在禦書房外,身體筆直,一動不動,何公公勸了幾次沒用後,也就不再勸了,又回到了禦書房門口。
好在劉贏沒有等多久,禦書房門被打開了,頭發花白的東方洪山歎著氣走了出去。
“定國公。”
劉贏迎了上去,行了一個晚輩禮,態度極度謙卑。
東方洪山嚇了一跳,趕緊回禮:“見過太子殿下。”
劉贏一把扶起了東方洪山:“定國公無需多禮,今日孤還有事要向父皇稟奏,改日再去府上拜訪。”
東方洪山連忙說道:“東方家上下永遠期待太子殿下大駕光臨。”
劉贏走進禦書房,恭恭敬敬的朝著劉永昌行了跪拜之禮:“兒臣拜見父皇!”
“行了,起來吧。”劉永昌正在批奏折,頭也沒抬:“別杵在那了,自己找地方坐吧。”
劉贏道了聲謝,自己找了個椅子坐了下來,一言不發,安靜的等待著。
劉永昌批完最後一份奏折後,放下禦筆,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這才看向劉贏,問:“看到定國公了?”
劉贏點了點頭:“看到了。”
劉永昌問:“猜猜他來做什麽。”
劉贏試探著問:“為了東方沉淵?”
“嗯,他求朕免了東方沉淵的官職,把人帶回京都。”劉永昌說:“雍州城出了幾宗命案,都和東方沉淵有些關係,若是坐實了,定他一個死罪不難,定國公這是心疼孫子,求著朕饒東方沉淵一命來了。”
劉贏問:“那父皇,您答應了?”
“定國公的麵子當然不能不給。”劉永昌說道:“所以朕決定讓東方嚴去一趟雍州。”
劉贏瞬間就明白過來了,讓東方家的人去審東方沉淵,若是不審出點罪名,百姓們肯定覺得是東方家在包庇東方沉淵。
要是有人再刻意煽風點火,老百姓的口水能把東方家給淹了。
若是審出罪名……怎麽可能審的出來,那些人怎麽死的,劉贏心裏一清二楚。
劉永昌讓東方嚴去雍州城,隻有兩個結果,要麽東方嚴給東方沉淵定罪殺了他,要麽力保東方沉淵,然後激起民憤,皇帝為了平民憤,順理成章的對東方家下手。
劉贏看了眼劉永昌,心說,論心狠,自己跟父皇比還是差一些啊。
劉永昌瞥了眼劉贏:“怎麽?覺得朕心太狠?”
劉贏急忙說道:“兒臣是太佩服父皇了。”
劉永昌問:“你來這,是有事嗎?”
“是有一件事需要父皇定奪。”劉贏拿出秦澤的奏折,“這是秦澤送來的奏折,父皇您看看?”
“朕就不看了。”劉永昌擺了擺手:“西嶺的事你處理的不錯,以後三州的事就不必上報了,你自己看著處理就是了。”
劉贏收回了奏折,俯身應道:“兒臣遵旨。”
“對了。”劉永昌又說了句:“白家的事你也全權負責吧。”
頓了頓,劉永昌又看了眼劉贏:“不要覺得朕心狠,這種事你早晚也得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