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府的大小官吏本以為,自家這位年輕得有些過分的知府大人必然氣盛,履任之後的三把火會比旁人更猛烈幾分。
豈知馬驥擺出一副“蕭規曹隨”之態,一切都沿襲了前任韓嶂的政令,又將具體執行之事分派給下屬,自己則隻顧帶了隨行的三位容色絕麗的美女冶遊歡娛。
起初幾天,一些別有用心之人還提高了警惕,猜疑這位知府大人是欲擒故縱。
但眼看一個月過去,馬驥依然故我,始終未將半點心思放在攬權理政上,便也漸漸放下心來繼而額手稱慶,慶幸朝廷聖明,用這個清靜無為的馬驥換走那個最愛搞事的韓嶂。
這天晚上,到了夜深人靜時分,馬驥卻與嬌娜一起施法遮掩了身形,飛遁出府衙來到位於城北的耿家老宅。
說起來耿家原本也是太原數一數二的世家大族,祖上曆代仕宦,其中不乏一二品的朝廷大員。
隻可惜到了最近的二三十年,耿家不僅在官場上再無建樹,更是人丁日漸稀薄,到如今連這座宏闊宅院都無力維持,隻能留下幾個人看守,然後舉家搬遷到另一處小了許多的宅院居住。
因為多年不曾修繕,偌大一座宅院已荒廢大半,後來更傳說這宅院中常見咄咄怪事,有時是門戶無風自動,忽開忽閉;有時是空樓廢屋忽有人聲說笑,人影閃動。
久而久之,連那幾個守著宅院的耿家下人也不敢再留,一座宏闊大宅徹底淪為荒墟。
馬驥和嬌娜在耿家後園的一座看似破敗不堪的高樓外落下現出身形。
嬌娜揚聲道:“姨丈、姨媽可在家中,甥女嬌娜請見!”
一言甫畢,那樓上忽地亮起燈火,隨即樓門兩側上方懸著的兩個多處破損漏風的燈籠也自動燃著。
不多時,緊閉的樓門向內打開,有四人分前後兩列走了出來。
馬驥見為首的是一對中年男女,看相貌都在四旬左右,男子儒冠青衫,似是個飽學宿儒,女子宮裝長裙,風韻猶存。
後麵的是一對年輕男女,男子二十來歲年紀,容貌清雅,做士子裝束;女子十五六歲的樣子,容色嬌美文秀。
前麵的婦人也看清了站在馬驥身邊的嬌娜,麵上帶著些不滿之色叫道:“嬌娜小妮子,你來了太原整個月,終於舍得來見姨媽了嗎?”
嬌娜上前,先向那對中年男女施禮,口稱:“甥女拜見姨丈、姨媽!”
馬驥已聽嬌娜說過這一門親戚,知道她姨丈名胡承義、姨母名雲玉琦,都是結成內丹的妖王,後麵的年輕男女則是胡承義之子胡廣孝及侄女青鳳。
雲玉琦對於已故妹妹的這個女兒感情極深,一把將她拉起來抱在懷中好一陣親昵。
胡承義則向著馬驥拱手道:“知府大人親臨,卻令寒舍蓬蓽生輝了。”
方才雲玉琦說出嬌娜早到了太原,此刻胡承義又一口道破自己身份,馬驥卻沒有半點驚異之色——若沒有這般靈通耳目,他今夜也不會隨嬌娜登門拜訪。
當時他也拱手還禮,笑道:“馬驥冒昧叨擾,先生不要見怪便好。”
兩人寒暄已畢,胡承義又喚兒子和侄女上前來見過馬驥。
如今馬驥的身份還是嬌娜的師父,所以胡廣孝和青鳳都以晚輩之禮相見。
隨後眾人一起到了樓內。
這座外表破舊幾近廢墟的高樓之內卻是別有洞天,但見廣廈連綿數之不盡,輝煌絢爛的玉台金樓點綴其間,又有曲水飛橋增其雅致,修竹奇花添其意趣,赫然竟是一方獨立於塵世之外的小小天地。
馬驥先是呆了一下,隨即想到嬌娜說過她這位姨丈出身塗山狐族,雖然隻是旁支而非嫡脈,底蘊之深亦非同小可,手中有這麽一件能演化洞天的寶物也不足為奇。
眾人走到一處臨水花廳落座,早有一隊隊相貌清秀的童仆婢女送來各種美酒佳肴安排宴席。
胡承義請馬驥和嬌娜入席,眾人圍桌而坐,一邊推杯換盞,一邊敘舊閑談。
酒過三巡,胡承義見馬驥絕口不提今晚來意,心道這年輕人倒也沉得住氣。
偏偏他在此事上也有些謀劃,馬驥沉得住氣,便輪到他沉不住氣,當時輕咳一聲便要轉入正題。
但還不等開口,他忽地若有所覺般望向門外,卻見一個不過二十來歲年紀、麵貌俊秀而意態疏狂的書生大步走來,徑自闖入花廳大笑道:“不速之客到矣!”
胡承義皺眉道:“公子何人,如此直入人家內室,未免有失禮數!”
書生笑道:“內室是內室,隻是這裏分明是我家內室。先生鳩占鵲巢,卻隻顧自己飲酒高樂而不請主人,才是真正失禮罷!”
胡承義有些躊躇地道:“此是耿家故居,不知公子是何人?”
書生昂然道:“在下太原狂生耿去病,正是耿家嫡脈、當代家主耿員外親侄!”
胡承義當即改顏相向,起身施禮致意道:“果然是主人家到了,老朽眼拙,還請恕罪!”
說罷,便殷勤地請耿去病入座,又喚仆婢撤下殘席更換酒饌。
馬驥才不相信胡承義這老狐狸先前會不知耿去病身份,更不信沒有他的暗中引導乃至引誘,耿去病這一介書生能進入這件自成世界的洞天之寶。
想到嬌娜已對自己使用過的“牽情咒”,他悄悄瞥了一眼身旁文文靜靜的青鳳,見她在耿去病現身時便偷偷地打量,俏臉隨之現出紅暈,心中便已猜個大概。
他又回憶自己所知的那個故事的情節,隻能暗歎狐狸精終究是狐狸精,深諳“得不到的才是最珍貴的”這一至理,當耿去病幾經曲折抱得美人歸時,渾不知這一切都是人家的算計——不過這算計是於他們雙方都有利罷了。
等到酒宴重新擺好,胡承義將眾人一一介紹給耿去病,卻有意將馬驥放在最後。
等聽到馬驥之名時,耿去病先是一呆,隨即拊掌笑道:“知府大人韜光養晦多日,如今終於準備一試鋒芒了嗎?”
聽得這句話,馬驥立時對這狂放書生刮目相看。
(本章完)
豈知馬驥擺出一副“蕭規曹隨”之態,一切都沿襲了前任韓嶂的政令,又將具體執行之事分派給下屬,自己則隻顧帶了隨行的三位容色絕麗的美女冶遊歡娛。
起初幾天,一些別有用心之人還提高了警惕,猜疑這位知府大人是欲擒故縱。
但眼看一個月過去,馬驥依然故我,始終未將半點心思放在攬權理政上,便也漸漸放下心來繼而額手稱慶,慶幸朝廷聖明,用這個清靜無為的馬驥換走那個最愛搞事的韓嶂。
這天晚上,到了夜深人靜時分,馬驥卻與嬌娜一起施法遮掩了身形,飛遁出府衙來到位於城北的耿家老宅。
說起來耿家原本也是太原數一數二的世家大族,祖上曆代仕宦,其中不乏一二品的朝廷大員。
隻可惜到了最近的二三十年,耿家不僅在官場上再無建樹,更是人丁日漸稀薄,到如今連這座宏闊宅院都無力維持,隻能留下幾個人看守,然後舉家搬遷到另一處小了許多的宅院居住。
因為多年不曾修繕,偌大一座宅院已荒廢大半,後來更傳說這宅院中常見咄咄怪事,有時是門戶無風自動,忽開忽閉;有時是空樓廢屋忽有人聲說笑,人影閃動。
久而久之,連那幾個守著宅院的耿家下人也不敢再留,一座宏闊大宅徹底淪為荒墟。
馬驥和嬌娜在耿家後園的一座看似破敗不堪的高樓外落下現出身形。
嬌娜揚聲道:“姨丈、姨媽可在家中,甥女嬌娜請見!”
一言甫畢,那樓上忽地亮起燈火,隨即樓門兩側上方懸著的兩個多處破損漏風的燈籠也自動燃著。
不多時,緊閉的樓門向內打開,有四人分前後兩列走了出來。
馬驥見為首的是一對中年男女,看相貌都在四旬左右,男子儒冠青衫,似是個飽學宿儒,女子宮裝長裙,風韻猶存。
後麵的是一對年輕男女,男子二十來歲年紀,容貌清雅,做士子裝束;女子十五六歲的樣子,容色嬌美文秀。
前麵的婦人也看清了站在馬驥身邊的嬌娜,麵上帶著些不滿之色叫道:“嬌娜小妮子,你來了太原整個月,終於舍得來見姨媽了嗎?”
嬌娜上前,先向那對中年男女施禮,口稱:“甥女拜見姨丈、姨媽!”
馬驥已聽嬌娜說過這一門親戚,知道她姨丈名胡承義、姨母名雲玉琦,都是結成內丹的妖王,後麵的年輕男女則是胡承義之子胡廣孝及侄女青鳳。
雲玉琦對於已故妹妹的這個女兒感情極深,一把將她拉起來抱在懷中好一陣親昵。
胡承義則向著馬驥拱手道:“知府大人親臨,卻令寒舍蓬蓽生輝了。”
方才雲玉琦說出嬌娜早到了太原,此刻胡承義又一口道破自己身份,馬驥卻沒有半點驚異之色——若沒有這般靈通耳目,他今夜也不會隨嬌娜登門拜訪。
當時他也拱手還禮,笑道:“馬驥冒昧叨擾,先生不要見怪便好。”
兩人寒暄已畢,胡承義又喚兒子和侄女上前來見過馬驥。
如今馬驥的身份還是嬌娜的師父,所以胡廣孝和青鳳都以晚輩之禮相見。
隨後眾人一起到了樓內。
這座外表破舊幾近廢墟的高樓之內卻是別有洞天,但見廣廈連綿數之不盡,輝煌絢爛的玉台金樓點綴其間,又有曲水飛橋增其雅致,修竹奇花添其意趣,赫然竟是一方獨立於塵世之外的小小天地。
馬驥先是呆了一下,隨即想到嬌娜說過她這位姨丈出身塗山狐族,雖然隻是旁支而非嫡脈,底蘊之深亦非同小可,手中有這麽一件能演化洞天的寶物也不足為奇。
眾人走到一處臨水花廳落座,早有一隊隊相貌清秀的童仆婢女送來各種美酒佳肴安排宴席。
胡承義請馬驥和嬌娜入席,眾人圍桌而坐,一邊推杯換盞,一邊敘舊閑談。
酒過三巡,胡承義見馬驥絕口不提今晚來意,心道這年輕人倒也沉得住氣。
偏偏他在此事上也有些謀劃,馬驥沉得住氣,便輪到他沉不住氣,當時輕咳一聲便要轉入正題。
但還不等開口,他忽地若有所覺般望向門外,卻見一個不過二十來歲年紀、麵貌俊秀而意態疏狂的書生大步走來,徑自闖入花廳大笑道:“不速之客到矣!”
胡承義皺眉道:“公子何人,如此直入人家內室,未免有失禮數!”
書生笑道:“內室是內室,隻是這裏分明是我家內室。先生鳩占鵲巢,卻隻顧自己飲酒高樂而不請主人,才是真正失禮罷!”
胡承義有些躊躇地道:“此是耿家故居,不知公子是何人?”
書生昂然道:“在下太原狂生耿去病,正是耿家嫡脈、當代家主耿員外親侄!”
胡承義當即改顏相向,起身施禮致意道:“果然是主人家到了,老朽眼拙,還請恕罪!”
說罷,便殷勤地請耿去病入座,又喚仆婢撤下殘席更換酒饌。
馬驥才不相信胡承義這老狐狸先前會不知耿去病身份,更不信沒有他的暗中引導乃至引誘,耿去病這一介書生能進入這件自成世界的洞天之寶。
想到嬌娜已對自己使用過的“牽情咒”,他悄悄瞥了一眼身旁文文靜靜的青鳳,見她在耿去病現身時便偷偷地打量,俏臉隨之現出紅暈,心中便已猜個大概。
他又回憶自己所知的那個故事的情節,隻能暗歎狐狸精終究是狐狸精,深諳“得不到的才是最珍貴的”這一至理,當耿去病幾經曲折抱得美人歸時,渾不知這一切都是人家的算計——不過這算計是於他們雙方都有利罷了。
等到酒宴重新擺好,胡承義將眾人一一介紹給耿去病,卻有意將馬驥放在最後。
等聽到馬驥之名時,耿去病先是一呆,隨即拊掌笑道:“知府大人韜光養晦多日,如今終於準備一試鋒芒了嗎?”
聽得這句話,馬驥立時對這狂放書生刮目相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