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驥行事素來謀定而後動,在出手之前便已伏下後手,施展了“地煞七十二術”中的“分身”之術,分化出一具分身,憑借“玉京重樓”的玄光隱形匿跡藏於空中,等的便是在交手的關鍵時刻行雷霆一擊。
這幢“玉京重樓”是馬驥性命交修的法寶,與“煉妖壺”“補天石”這等神器相比,雖然威能遠遜,但玄妙之處卻別具一格,以至於以“黑山老妖”的通天修為,事先也未能察覺這道埋伏。
此刻馬驥分身全力擲下“玉京重樓”,小小的一座白玉樓閣初時無形無影、無聲無息,落至中途卻陡然膨脹到百丈高下。
二十四道各自包裹一柄數寸長短韭葉小劍的流光從樓閣中垂下,落在馬驥提前辨認出的“黑山老妖”真身周圍。
“二十四氣驚神劍”經過馬驥這些年的淬煉,其神異威能同樣遠勝往昔。
劍光落下後,二十四口飛劍分作兩組彼此勾連,宛如陰陽雙魚般首尾相銜圓轉不休,“夏至劍”與“冬至劍”則成為兩條陰陽魚的陣眼。
“黑山老妖”的真身被困在二十四口飛劍交織而成的巨大圓球形劍網中心,隨著這座名為“流年”的劍陣運轉開來,這一方空間的時間流動變得無比緩慢,使得身處其中的“黑山老妖”的動作乃至思維都變得無比緩慢幾近凝滯。
隨著“黑山老妖”真身被禁錮,其餘的六十三具化身隨之煙消雲散。
空中的“玉京重樓”挾著山嶽之重、雷霆之威轟然落下,毫無滯礙地穿過“二十四氣驚神劍”的封鎖,向著“黑山老妖”當頭落下。
驀然間,龍吟驚天。
青黃赤白黑五道光華從“黑山老妖”頭頂飛出,化作五條鱗爪飛揚、夭矯盤旋的五色神龍,輕輕托住落下的十二層白玉重樓。
一方上圓下方、五龍交鈕的無瑕印璽懸浮在“黑山老妖”的頭頂,化作五色神龍的光華正是源自這方印璽,赫然正是大虞鎮國神器“崆峒印”。
眼見得“玉京重樓”被五條蘊含無窮神力的神龍反向上方升高,“二十四氣驚神劍”所布劍陣也被撐得越來越大有些不穩,空中的馬驥分身手中忽地現出“煉妖壺”。
他將壺身倒轉壺口朝下,口中喝一聲:“收!”
一團氤氳紫氣從壺口傾瀉而下,將“黑山老妖”的身體裹住。
這紫氣擁有散妖之神魂、損妖之真元、蝕妖之肢體、煉化妖類返本還源的神奇異力,正是天下一些妖類的克星。
任“黑山老妖”如何厲害,終究未脫妖類本質,被這紫氣來回一陣衝刷,立時便感覺有些骨軟筋酥、法力消融、神魂昏沉,差一點便要隨著紫氣離地飛起主動投入那“煉妖壺”中。
總算他魔功淵深如海,心智堅如金石,刹那間便察覺不妥,急忙將肩背一聳,身體暴漲到百丈高下,一雙船隻般大小的腳掌宛如立地生根般踏在地上,體外有無窮黑氣翻翻滾滾,抵住“煉妖壺”的侵蝕與吸攝之力。
馬驥分身體內飛出二十四道光華,卻化作服色各異、隻數寸高矮而形貌皆與馬驥相同的內景二十四真神。
正是因為二十四真神的存在,他的這具分身才擁有不遜於本尊的修為。
二十四真神自空中飛落,各自伸出手握住一柄“二十四氣驚神劍”,異口同聲喝道:“輪回!”
隨著喝聲,二十四真神各自施展了一式蘊含無窮玄機妙理的劍法,二十四式劍法氣機相連各成一式,隱隱地卻有些阿飛與荊無命所創劍法的影子。
阿飛所創的“長河落日劍”分“大漠孤煙直”與“長河落日圓”兩式。前一式是將破盡萬法的“九劍”化繁為簡合而為一;後一式則更進一步,演化出圓轉無盡,衍生萬法的“太極”之意。
荊無命則是將所創“奪命十三劍”推演到第十五劍,這一劍卻似是天地殺機所凝自然生成又被天地所厭而囚禁,他所創的前十四劍則隻似一把鑰匙,打開了存於冥冥之中的天地囚籠,將這至凶至厲至殺至絕、宛如滅世毒龍的一式劍法釋放出來。
馬驥取了“長河落日圓”與“奪命第十五劍”的生、滅真意,先創出二十四式劍法,再借助“內景二十四真神”與“二十四氣驚神劍”以劍陣形式合成一劍,便是眼前的這一式“輪回”。
“輪回”劍勢化作一黑一白兩道劍光,纏住化身百丈巨人的“黑山老妖”,首尾相銜圓轉如輪。
黑白劍光每旋轉一周,“黑山老妖”的身形便縮小一尺,片刻間已縮水到不足十丈高矮。
隻是到這一步似乎便已是極限,而後不管黑白劍光如何旋轉,“黑山老妖”的身形也不再有分毫變化。
此刻馬驥的本尊已經收了三頭六臂變化,將雙手的“蟬翼刀”合並豎立身前。
隨即他身上“補天石”所化甲胄連同甲胄下的身體同時向中間壓縮變薄,竟是以自身為脊,以“補天石”為身,以“蟬翼刀”為鋒鑄成一柄奇形長刀。
這柄長刀在原地一閃倏地消失,在空中炸響一聲霹靂後,憑空出現在“黑山老妖”的後方。
“黑山老妖”僵立原地,身外籠罩的黑氣瞬間散盡,現出一張滿是驚愕的枯瘦麵孔,心口處則現出一個前後貫穿的透明窟窿,再下一瞬整個人變成一塊高約十丈、略成人形的黑色巨石。
空中的馬驥分身見狀,張手收了“玉京重樓”“內景二十四真神”及“二十四氣驚神劍”,他的本尊卻仍保持著長刀形態再次閃爍一下。
等到空中一聲驚雷過後長刀再次現身時,因“黑山老妖”之死而震驚失神一瞬的敖煊等十餘名巨魔大妖同時攔腰而折,各自頹然倒地現出原形。
至此馬驥本尊才收了所創“渾天鬥勝法”中名為“天刀變”的神通,先將分身召回融入本體,而後走上前將跌落塵埃的“崆峒印”納入掌中。
隻是這枚印璽才一入手,他臉上的神色便微生變化,隻因這一次識海內的神秘玉碑並未發出諸如“發現可加載裝備——‘崆峒印’,是否加載?”的提示。
心中生出些不妙的感覺,他五指發力一捏,而後這件所謂的神器便哢嚓一聲粉碎。
“監正?”
正大喜過望走上前來的劉海石等人都因這意外的變故而變色驚問。
馬驥苦笑歎道:“這老妖果然難纏,竟不知何時已用了‘假形替代’之術脫身而去,難怪最後他的力量衰減太甚,我未付出預期的代價便輕易斬殺了他。”
白於玉卻想到另一件事,臉色有些難看地道:“監正,那老妖若隻是自己逃了還不打緊,如今卻連‘崆峒印’這件鎮國神器一起帶走了,將來怕不大好向陛下交代。”
馬驥搖頭不語,隻是祭起“煉妖壺”,將眾妖魔殘屍連同“黑山老妖”作為替身的這塊黑石都收了起來。
(本章完)
這幢“玉京重樓”是馬驥性命交修的法寶,與“煉妖壺”“補天石”這等神器相比,雖然威能遠遜,但玄妙之處卻別具一格,以至於以“黑山老妖”的通天修為,事先也未能察覺這道埋伏。
此刻馬驥分身全力擲下“玉京重樓”,小小的一座白玉樓閣初時無形無影、無聲無息,落至中途卻陡然膨脹到百丈高下。
二十四道各自包裹一柄數寸長短韭葉小劍的流光從樓閣中垂下,落在馬驥提前辨認出的“黑山老妖”真身周圍。
“二十四氣驚神劍”經過馬驥這些年的淬煉,其神異威能同樣遠勝往昔。
劍光落下後,二十四口飛劍分作兩組彼此勾連,宛如陰陽雙魚般首尾相銜圓轉不休,“夏至劍”與“冬至劍”則成為兩條陰陽魚的陣眼。
“黑山老妖”的真身被困在二十四口飛劍交織而成的巨大圓球形劍網中心,隨著這座名為“流年”的劍陣運轉開來,這一方空間的時間流動變得無比緩慢,使得身處其中的“黑山老妖”的動作乃至思維都變得無比緩慢幾近凝滯。
隨著“黑山老妖”真身被禁錮,其餘的六十三具化身隨之煙消雲散。
空中的“玉京重樓”挾著山嶽之重、雷霆之威轟然落下,毫無滯礙地穿過“二十四氣驚神劍”的封鎖,向著“黑山老妖”當頭落下。
驀然間,龍吟驚天。
青黃赤白黑五道光華從“黑山老妖”頭頂飛出,化作五條鱗爪飛揚、夭矯盤旋的五色神龍,輕輕托住落下的十二層白玉重樓。
一方上圓下方、五龍交鈕的無瑕印璽懸浮在“黑山老妖”的頭頂,化作五色神龍的光華正是源自這方印璽,赫然正是大虞鎮國神器“崆峒印”。
眼見得“玉京重樓”被五條蘊含無窮神力的神龍反向上方升高,“二十四氣驚神劍”所布劍陣也被撐得越來越大有些不穩,空中的馬驥分身手中忽地現出“煉妖壺”。
他將壺身倒轉壺口朝下,口中喝一聲:“收!”
一團氤氳紫氣從壺口傾瀉而下,將“黑山老妖”的身體裹住。
這紫氣擁有散妖之神魂、損妖之真元、蝕妖之肢體、煉化妖類返本還源的神奇異力,正是天下一些妖類的克星。
任“黑山老妖”如何厲害,終究未脫妖類本質,被這紫氣來回一陣衝刷,立時便感覺有些骨軟筋酥、法力消融、神魂昏沉,差一點便要隨著紫氣離地飛起主動投入那“煉妖壺”中。
總算他魔功淵深如海,心智堅如金石,刹那間便察覺不妥,急忙將肩背一聳,身體暴漲到百丈高下,一雙船隻般大小的腳掌宛如立地生根般踏在地上,體外有無窮黑氣翻翻滾滾,抵住“煉妖壺”的侵蝕與吸攝之力。
馬驥分身體內飛出二十四道光華,卻化作服色各異、隻數寸高矮而形貌皆與馬驥相同的內景二十四真神。
正是因為二十四真神的存在,他的這具分身才擁有不遜於本尊的修為。
二十四真神自空中飛落,各自伸出手握住一柄“二十四氣驚神劍”,異口同聲喝道:“輪回!”
隨著喝聲,二十四真神各自施展了一式蘊含無窮玄機妙理的劍法,二十四式劍法氣機相連各成一式,隱隱地卻有些阿飛與荊無命所創劍法的影子。
阿飛所創的“長河落日劍”分“大漠孤煙直”與“長河落日圓”兩式。前一式是將破盡萬法的“九劍”化繁為簡合而為一;後一式則更進一步,演化出圓轉無盡,衍生萬法的“太極”之意。
荊無命則是將所創“奪命十三劍”推演到第十五劍,這一劍卻似是天地殺機所凝自然生成又被天地所厭而囚禁,他所創的前十四劍則隻似一把鑰匙,打開了存於冥冥之中的天地囚籠,將這至凶至厲至殺至絕、宛如滅世毒龍的一式劍法釋放出來。
馬驥取了“長河落日圓”與“奪命第十五劍”的生、滅真意,先創出二十四式劍法,再借助“內景二十四真神”與“二十四氣驚神劍”以劍陣形式合成一劍,便是眼前的這一式“輪回”。
“輪回”劍勢化作一黑一白兩道劍光,纏住化身百丈巨人的“黑山老妖”,首尾相銜圓轉如輪。
黑白劍光每旋轉一周,“黑山老妖”的身形便縮小一尺,片刻間已縮水到不足十丈高矮。
隻是到這一步似乎便已是極限,而後不管黑白劍光如何旋轉,“黑山老妖”的身形也不再有分毫變化。
此刻馬驥的本尊已經收了三頭六臂變化,將雙手的“蟬翼刀”合並豎立身前。
隨即他身上“補天石”所化甲胄連同甲胄下的身體同時向中間壓縮變薄,竟是以自身為脊,以“補天石”為身,以“蟬翼刀”為鋒鑄成一柄奇形長刀。
這柄長刀在原地一閃倏地消失,在空中炸響一聲霹靂後,憑空出現在“黑山老妖”的後方。
“黑山老妖”僵立原地,身外籠罩的黑氣瞬間散盡,現出一張滿是驚愕的枯瘦麵孔,心口處則現出一個前後貫穿的透明窟窿,再下一瞬整個人變成一塊高約十丈、略成人形的黑色巨石。
空中的馬驥分身見狀,張手收了“玉京重樓”“內景二十四真神”及“二十四氣驚神劍”,他的本尊卻仍保持著長刀形態再次閃爍一下。
等到空中一聲驚雷過後長刀再次現身時,因“黑山老妖”之死而震驚失神一瞬的敖煊等十餘名巨魔大妖同時攔腰而折,各自頹然倒地現出原形。
至此馬驥本尊才收了所創“渾天鬥勝法”中名為“天刀變”的神通,先將分身召回融入本體,而後走上前將跌落塵埃的“崆峒印”納入掌中。
隻是這枚印璽才一入手,他臉上的神色便微生變化,隻因這一次識海內的神秘玉碑並未發出諸如“發現可加載裝備——‘崆峒印’,是否加載?”的提示。
心中生出些不妙的感覺,他五指發力一捏,而後這件所謂的神器便哢嚓一聲粉碎。
“監正?”
正大喜過望走上前來的劉海石等人都因這意外的變故而變色驚問。
馬驥苦笑歎道:“這老妖果然難纏,竟不知何時已用了‘假形替代’之術脫身而去,難怪最後他的力量衰減太甚,我未付出預期的代價便輕易斬殺了他。”
白於玉卻想到另一件事,臉色有些難看地道:“監正,那老妖若隻是自己逃了還不打緊,如今卻連‘崆峒印’這件鎮國神器一起帶走了,將來怕不大好向陛下交代。”
馬驥搖頭不語,隻是祭起“煉妖壺”,將眾妖魔殘屍連同“黑山老妖”作為替身的這塊黑石都收了起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