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先取之,必先予之。


    盛唐時期的世家大族仍然非常強大,這也是為什麽殷無咎必須拉攏他們。


    要是殷無咎沒有拉攏這些世家大族,那麽他們還會繼續投靠李唐皇室。


    當初為了避免世家大族效忠李唐皇室,殷無咎自然就要拋出讓人無法拒絕的誘惑條件,這個條件就是大夏皇帝垂拱而治,日常政務交給宰相們進行處理。


    如今尚書令李萼完全可以說是權傾朝野,殷無咎偶爾過問朝政而已,日常政務實際上都是他在負責處理。


    因為李萼親手組建朝廷百官,所以很多官員都是他一手提拔起來。


    殷無咎早已為李萼準備好一個旗鼓相當的政治對手,這個人就是禦史令王懷忠,他的任務便是監察百官和打擊貪腐。


    王懷忠和李萼皆為元從功臣,他們兩人跟隨殷無咎打天下,完全可以說是他的左膀右臂,而且背後還代表著太原王氏和趙郡李氏。


    趙郡李氏和清河崔氏聯合組成執政門閥。


    太原王氏和博陵崔氏想要同樣組成執政門閥,他們也不願意看著李萼等人把持朝政,至於為什麽不找滎陽鄭氏和範陽盧氏,原因在於這兩個世家大族已經結成盟友。


    殷無咎非常討厭君權高度集中,就算他是作為皇帝也是如此,理想狀態之下自然就是君主立憲,宰相們在任期內進行執政治理天下。


    大夏皇帝隻需監督宰相們,而不直接插手處理日常朝政。


    目前寒門庶族根本微不足道,若是想要扶持他們製衡世家大族,那就需要通過科舉選拔進士,從中挑選才智者充任各地官職。


    隻要寒門庶族完全成長起來,世家大族那就再也無法壟斷知識。


    殷無咎準備拿著君主立憲去跟世家大族進行交換,換取寒門庶族獲得上升通道的機會。


    其實在殷無咎眼裏科舉選拔同樣存在弊端,這是有錢人的上升通道,而非真正底層百姓的出路。


    每次科舉頂多釋放出幾百個官員名額,參與競爭者卻是多如牛毛,說句難聽點就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根本沒人注意到摔死的人究竟有多少。


    兩個字概括就是內卷。


    四個字概括就是超級內卷。


    底層百姓哪有那麽多精力進行科舉考試,隻有那些不缺錢的寒門庶族才能跟你耗著做題。


    普通百姓就算能夠學會讀書,他也不可能一輩子撲在科舉上麵。


    娶妻生子,養兒育女。


    孝敬父母,養老送終。


    這十六個字就能把一大堆百姓壓得抬不起頭來,要是再讓他們去跟有錢人內卷進行科舉選拔,這他媽純粹就是在害死人。


    很多人都把高考上大學當做科舉。


    我的老天爺啊!


    你到底在想什麽啊?


    當代大學生頂多算是童生而已,就連他媽秀才還算不上,更別說考進士的難度遠超常人想象。


    整個大夏朝廷擁有三百多個郡,一千五百多個縣,幾百個官員名額你真認為普通百姓能夠搶到?


    隻要科舉選拔全麵推行,這種製度將會吸收天底下大部分人力資源,一大堆人都會想著通過科舉獲得上升通道,而你朝廷又無法提供這麽多職位。


    接下來就是為了搶奪這幾百個職位,大家都跟不要命一樣做題內卷。


    一旦漢家兒郎開始重文輕武,尚武精神就會大大倒退,屆時北方胡人必定卷土重來。


    因為重文輕武肯定會堵死軍功爵製的上升通道,畢竟武將打仗就會立功,立功者那就必須升官,所以科舉出身的士大夫們肯定不允許這群丘八拿走權力。


    宋朝就是士大夫階層非常強大,以至於重文輕武太過離譜。


    最主要的是,士大夫大部分人出身寒門庶族或者地主階級,依靠天賦與宗族資助進行讀書做題,通過關係網與不斷考試選拔上位。


    在討論什麽是寒門庶族的時候,最好明確什麽是“人”,畢竟古代這種生產力又有多少人能夠真正做到脫產讀書。


    對於大字不識的底層百姓來說,軍功製度才是他們翻身逆襲的機會。


    凡是立下大功皆可封爵世襲罔替,就算立下小功那也可以加官進職。


    盛唐時期雖然已經擁有科舉製度,但是選拔官員的數量名額實在太少。


    殷無咎決定跟宰相們商量科舉選拔,姑且看看他們究竟是何態度。


    紫微宮,含元殿。


    殷無咎特地把宰相們召來談話。


    “拜見陛下!”


    一眾宰相們紛紛朝著殷無咎躬身行禮。


    李萼感覺有點不對勁,他率先站出來開口說道:“不知陛下召見我等有何要事?”


    殷無咎沉默片刻注視著著眼前這六位宰相。


    尚書令兼任中書令李萼。


    侍中令鄭虔。


    禦史令王懷忠。


    尚書左仆射崔無極。


    尚書右仆射崔無慮。


    翰林大學士鄭珣瑜。


    鄭珣瑜作為翰林大學士加銜參知政事,本來就是屬於皇帝顧問,他在朝中並沒擔任官職,故而殷無咎把他安插在宰相們身邊作為眼線。


    隻是鄭珣瑜資曆尚淺人微言輕,他的意見頂多就是參考而已,李萼等人基本不會完全采納,畢竟大家作為宰相都有各自想法。


    “陛下您怎麽啦?”


    李萼發現殷無咎好像有點愣住,他忍不住開口提醒下。


    “無妨,朕隻是有點感慨而已。”


    殷無咎頓時意味深長說道:“我等君臣隻用三年便創建如此基業,若是有人想要毀掉大夏江山,那你們說又需要多久啊?”


    此話一出,宰相們臉色惶恐嚇得俯首跪地。


    “還望陛下明示!”


    隻有李萼膽敢抬頭問道。


    殷無咎別有深意說道:“自古以來掌權者往往無法約束自己,絕對權力就會帶來絕對腐敗,而且還不用承擔相應責任,畢竟掌權者犯下錯誤,又有誰敢讓他負責呢?”


    緊接著,殷無咎毫不忌諱開口問道:“尚書令,你可還記得長孫無忌嗎?”


    “臣……微臣莫不敢忘……”


    李萼瞬間臉色大變惶恐不安,他誤以為殷無咎這是在警告自己,畢竟長孫無忌的下場人盡皆知。


    昔日長孫無忌把持朝政獨斷專行,最後害得整個關隴集團慘遭打壓,從此以後徹底衰敗。


    相權和皇權相互依存,相權從皇權中誕生,宰相們的高官厚祿和權力皆由皇帝賞賜委任。


    宰相無論多麽厲害終究還是無法鬥過皇帝,原因在於臣子永遠隻是臣子,除非你真敢做到廢帝自立,如若不然,伊尹霍光兩人就是為人臣子的極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從安史之亂開始逐鹿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逍遙七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逍遙七葉並收藏大唐:從安史之亂開始逐鹿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