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社會分工和整肅吏治
大唐:從安史之亂開始逐鹿天下 作者:逍遙七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十六歲就封侯?”
杜宗文頓時感到震驚無比,他實在沒想到蘇劫年齡如此之小,這還真是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
本來杜宗文認為自己二十一歲軍功入仕,不靠家中父母官至正七品上已經很了不起,不料蘇劫竟然十六歲便封侯拜將。
楊氏為了避免打擊到自家兒子的自尊心,她語重心長安慰道:“熊兒不必在意,古往今來十六歲封侯拜將少之又少,這種猛將確實鳳毛麟角。”
“武邑縣侯蘇劫曾經率領兩千重甲騎兵衝擊四萬唐軍,在敵軍陣中殺個七進七出,非但沒有敗下陣來,反而還能做到全身而退,此乃古之霸王也,非凡人所能及也。”
“更何況這個蘇劫出自將門子弟,他自幼跟著父兄學習兵法,祖上乃是大唐名將蘇定方,戎馬一生滅國無數。”
聽著自家母親娓娓道來,杜宗文搖了搖頭苦笑道:“看來這玩意隨根啊,龍生龍,鳳生鳳,老鼠兒子打地洞,咱家雖說出自京兆杜氏,看起來屬於名門望族,但是祖上確實沒出過什麽名將,賢臣良相倒有不少。”
楊氏敲打著杜宗文的腦瓜子低聲罵道:“你這孩子怎麽能這樣說話,咱家第十四祖杜預不是西晉名將嗎?他老人家還帶兵滅掉東吳呢。”
“母親,這是五百年前的事情啦,你幹嘛扯到那麽遠的地方去?”
杜宗文一臉無語吐槽道:“這一百年來我們這支京兆杜氏確實沒出過名將,我也沒比父親強到哪裏去,咱家這水養不出什麽大魚,更別說翻雲覆雨的蛟龍啦。”
“你這倒是話粗理不粗!”
楊氏發現自家大兒子還真是長大啦,看來他出門在外反而成長更快。
杜宗文帶著母親楊氏行走在天津橋上,橋下就是大名鼎鼎的洛水,每天都有大量船隻通過洛水駛入洛陽。
洛陽百姓登記在冊就有兩百萬人,一年下來吃喝拉撒皆為天文數字,要是沒有洛水連接大運河輸送物資,那麽根本養不活這麽多人。
每年大約有三千萬石粟米通過漕運輸送京師,各地漕船帶著糧食來到洛陽,回去又會采購布帛和鐵器賺取利潤,各方都能從中獲取收益。
這三千萬石粟米大部分來自關東地區,主要集中在幽、冀、豫、青、徐、揚、荊、楚、越等九州之地,另有一小部分粟米出自巴蜀地區的梁州和益州。
這些地方不僅處於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同時還能通過大運河把兩大水係支流連接在一起,使得東西南北的貨物商品以及糧食布帛皆可水路運輸至洛陽城。
大宗商品必須依靠水路或者海路,陸運成本太過離譜,差不多相當於水運成本的二十倍左右,而且隨著距離越遠成本還會越大。
隋唐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起範陽南至江淮,使得南北水係互相連接,在這範圍之內隨時隨地都能調動上千萬石糧食和百萬大軍,這就是水運的強大運力。
殷無咎之所以選擇定都洛陽而非長安,那是因為他想要快速發展工業基礎,勢必就要借助水運的廉價成本。
隻有運輸成本能夠大幅下降,生產力的發展才能更進一步。
洛陽借助隋唐大運河的廉價成本進行漕運,鬥米價格差不多隻在十錢左右,比起長安完全便宜兩倍到四倍。
這條隋唐大運河逐漸把洛陽變為工業城市,全國各地的原材料水運至此加工製造。
原材料加工成為布帛和鋼鐵後,再把這些成品東西銷售出去,從而形成貿易產業鏈。
在這條貿易產業鏈上的每個人都能獲益,這是一條良性循環的經濟鏈條。
隨著生產力越來越發達,社會分工就會越來越細,而這正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進步。
分工乃是為了更高效的獲取生存所需的資源,從事職業的產生皆由市場決定,市場則是由需求而決定。
一個社會中的需求大到能養活在做這個職業的人,一個新的社會職業就會因此而產生,社會中也多了一個分工。
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帶來分工,分工又會促進生產力,兩者相輔相成才能在日後揭開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序幕。
洛陽百姓明顯都能感覺到生產力所帶來的巨大變化,各種各樣的生活鐵具在民間普及開來,例如鐵鍋、鐵爐、鐵壺等鐵製器具。
大夏帝國的生產力已經飆升到兩宋時期,百姓們的生活水平基本恢複到開元盛世。
這些都要歸功宰相們整肅吏治,治國有方,大力打擊貪官汙吏的腐敗行為。
治國不僅需要具備強大力量,更必須要仰仗清明吏治,官吏要有為民辦事的心,不然在這過程很容易滋生懶政懈怠或者貪汙腐敗,那麽政令再好也無法推行下去。
古往今來陽奉陰違實在太多,貪官汙吏根本不用跟你明麵對抗,朝廷政令全部照辦,但是故意層層加碼執行歪,搞得所有百姓怨聲載道,逼你自行終止,最後黑鍋還要自己來背。
最典型例子就是領導早上八點要來學校視察,校長就會要求老師們七點做好準備,老師們便會要求所有學生六點到操場集合,學生們就要淩晨五點起床吃飯準時到校,父母們更要半夜四點起來做飯,鬧到最後領導在背地裏會成為眾矢之的。
從這裏就能看出清明高效的工作效率恰恰是最難的,這種情況隻有王朝初期才能做到吏治清明。
開國皇帝和開國功臣非常珍惜來之不易的江山社稷,他們自然不會懶政懈怠,更不允許貪官汙吏陽奉陰違,畢竟大不了全部殺光再換一批,再難也不會難過再打一次天下。
待到開國皇帝和開國功臣相繼去世以後,隻要遇到一個無能皇帝,貪官汙吏便會借機形成利益集團,屆時牽一發而動全身,再也難以鏟除他們。
要是王朝初期還做不到清明吏治,到處充斥著貪汙腐化,那麽這個王朝肯定國祚不長,西晉便是典型例子之一。
因為西晉開國之初就跟王朝末期沒有太大區別,所以內部才會存在各種各樣的矛盾。
杜宗文頓時感到震驚無比,他實在沒想到蘇劫年齡如此之小,這還真是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
本來杜宗文認為自己二十一歲軍功入仕,不靠家中父母官至正七品上已經很了不起,不料蘇劫竟然十六歲便封侯拜將。
楊氏為了避免打擊到自家兒子的自尊心,她語重心長安慰道:“熊兒不必在意,古往今來十六歲封侯拜將少之又少,這種猛將確實鳳毛麟角。”
“武邑縣侯蘇劫曾經率領兩千重甲騎兵衝擊四萬唐軍,在敵軍陣中殺個七進七出,非但沒有敗下陣來,反而還能做到全身而退,此乃古之霸王也,非凡人所能及也。”
“更何況這個蘇劫出自將門子弟,他自幼跟著父兄學習兵法,祖上乃是大唐名將蘇定方,戎馬一生滅國無數。”
聽著自家母親娓娓道來,杜宗文搖了搖頭苦笑道:“看來這玩意隨根啊,龍生龍,鳳生鳳,老鼠兒子打地洞,咱家雖說出自京兆杜氏,看起來屬於名門望族,但是祖上確實沒出過什麽名將,賢臣良相倒有不少。”
楊氏敲打著杜宗文的腦瓜子低聲罵道:“你這孩子怎麽能這樣說話,咱家第十四祖杜預不是西晉名將嗎?他老人家還帶兵滅掉東吳呢。”
“母親,這是五百年前的事情啦,你幹嘛扯到那麽遠的地方去?”
杜宗文一臉無語吐槽道:“這一百年來我們這支京兆杜氏確實沒出過名將,我也沒比父親強到哪裏去,咱家這水養不出什麽大魚,更別說翻雲覆雨的蛟龍啦。”
“你這倒是話粗理不粗!”
楊氏發現自家大兒子還真是長大啦,看來他出門在外反而成長更快。
杜宗文帶著母親楊氏行走在天津橋上,橋下就是大名鼎鼎的洛水,每天都有大量船隻通過洛水駛入洛陽。
洛陽百姓登記在冊就有兩百萬人,一年下來吃喝拉撒皆為天文數字,要是沒有洛水連接大運河輸送物資,那麽根本養不活這麽多人。
每年大約有三千萬石粟米通過漕運輸送京師,各地漕船帶著糧食來到洛陽,回去又會采購布帛和鐵器賺取利潤,各方都能從中獲取收益。
這三千萬石粟米大部分來自關東地區,主要集中在幽、冀、豫、青、徐、揚、荊、楚、越等九州之地,另有一小部分粟米出自巴蜀地區的梁州和益州。
這些地方不僅處於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同時還能通過大運河把兩大水係支流連接在一起,使得東西南北的貨物商品以及糧食布帛皆可水路運輸至洛陽城。
大宗商品必須依靠水路或者海路,陸運成本太過離譜,差不多相當於水運成本的二十倍左右,而且隨著距離越遠成本還會越大。
隋唐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起範陽南至江淮,使得南北水係互相連接,在這範圍之內隨時隨地都能調動上千萬石糧食和百萬大軍,這就是水運的強大運力。
殷無咎之所以選擇定都洛陽而非長安,那是因為他想要快速發展工業基礎,勢必就要借助水運的廉價成本。
隻有運輸成本能夠大幅下降,生產力的發展才能更進一步。
洛陽借助隋唐大運河的廉價成本進行漕運,鬥米價格差不多隻在十錢左右,比起長安完全便宜兩倍到四倍。
這條隋唐大運河逐漸把洛陽變為工業城市,全國各地的原材料水運至此加工製造。
原材料加工成為布帛和鋼鐵後,再把這些成品東西銷售出去,從而形成貿易產業鏈。
在這條貿易產業鏈上的每個人都能獲益,這是一條良性循環的經濟鏈條。
隨著生產力越來越發達,社會分工就會越來越細,而這正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進步。
分工乃是為了更高效的獲取生存所需的資源,從事職業的產生皆由市場決定,市場則是由需求而決定。
一個社會中的需求大到能養活在做這個職業的人,一個新的社會職業就會因此而產生,社會中也多了一個分工。
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帶來分工,分工又會促進生產力,兩者相輔相成才能在日後揭開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序幕。
洛陽百姓明顯都能感覺到生產力所帶來的巨大變化,各種各樣的生活鐵具在民間普及開來,例如鐵鍋、鐵爐、鐵壺等鐵製器具。
大夏帝國的生產力已經飆升到兩宋時期,百姓們的生活水平基本恢複到開元盛世。
這些都要歸功宰相們整肅吏治,治國有方,大力打擊貪官汙吏的腐敗行為。
治國不僅需要具備強大力量,更必須要仰仗清明吏治,官吏要有為民辦事的心,不然在這過程很容易滋生懶政懈怠或者貪汙腐敗,那麽政令再好也無法推行下去。
古往今來陽奉陰違實在太多,貪官汙吏根本不用跟你明麵對抗,朝廷政令全部照辦,但是故意層層加碼執行歪,搞得所有百姓怨聲載道,逼你自行終止,最後黑鍋還要自己來背。
最典型例子就是領導早上八點要來學校視察,校長就會要求老師們七點做好準備,老師們便會要求所有學生六點到操場集合,學生們就要淩晨五點起床吃飯準時到校,父母們更要半夜四點起來做飯,鬧到最後領導在背地裏會成為眾矢之的。
從這裏就能看出清明高效的工作效率恰恰是最難的,這種情況隻有王朝初期才能做到吏治清明。
開國皇帝和開國功臣非常珍惜來之不易的江山社稷,他們自然不會懶政懈怠,更不允許貪官汙吏陽奉陰違,畢竟大不了全部殺光再換一批,再難也不會難過再打一次天下。
待到開國皇帝和開國功臣相繼去世以後,隻要遇到一個無能皇帝,貪官汙吏便會借機形成利益集團,屆時牽一發而動全身,再也難以鏟除他們。
要是王朝初期還做不到清明吏治,到處充斥著貪汙腐化,那麽這個王朝肯定國祚不長,西晉便是典型例子之一。
因為西晉開國之初就跟王朝末期沒有太大區別,所以內部才會存在各種各樣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