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四月下旬,喜報終於從京城傳了回來。少爺李雲書中了院試第四名、殿試第三名,被皇帝老爺欽點為“探花”。


    隨著喜報一同回來的還有少爺的家書,他已獲賜進士出身,進入翰林院擔任編修之職。


    這一好消息傳出,整個府邸都為之沸騰。老夫人直接下令當月眾人的月錢加倍,少夫人一高興又當了一回散財童子。


    陳星若摩挲著再度充實起來的小金庫,心中滿是歡喜。明麵上的錢財又增多了,距離贖身又更近了一步。


    少爺於臘月初匆匆趕了回來,在家中並未作過多停留,便攜著少夫人匆匆趕赴廣陵發府老家祭祖,以告知先人。直至年尾才趕了回來,一家人度過了一個團圓之年。


    元宵剛過,少爺便要帶著少奶奶和望哥兒啟程去京城了。星若自然是要跟著望哥兒一起的,她現在算是半個陪讀丫鬟了。


    當陳星若站到船的甲板上,看著運河兩岸熱鬧繁華的景象緩緩往後退時,不禁想到了後世聞名世界的清明上河圖,真的是古色古香,並且充滿了人間煙火氣。


    “星若姐姐,你看,那些都是冰糖葫蘆嗎?爹爹給我買過的。”


    “嗯,是呢,是冰糖葫蘆。”


    “那是什麽?為什麽那麽多人圍著?”


    順著望哥兒的手指望過去,正有人在表演雜技:“那是有人在表演雜技。”


    “哇,噴火了。”


    陳星若也覺得很有意思,興致勃勃的看著。


    “啊,星若姐姐快看,那是福源茶樓,祖父帶我來過的。他家的蟹黃湯包很好吃。”


    “咦,他們家門口怎麽了?怎麽好似有人在打架?”


    望哥兒興奮的往船邊撲去。


    “望哥兒!”奶嬤嬤張媽媽的嗓音瞬間變得尖銳起來,“小祖宗喲,切不可往水邊去呀。”


    “星若,還不趕緊陪著望哥兒回船艙房間裏去。”張媽媽的話語中還夾雜著恐慌與怒意,隨後轉過頭又柔聲對望哥兒說道,“望哥兒呀,咱們回船艙房間去吧,在那裏也是能看到外頭的喲。”說著還向星若使了個眼色。


    “望哥兒,咱們回去看吧,可別讓張媽媽擔心啦。”陳星若走上前牽起望哥兒的手。


    望哥兒瞧了瞧張媽媽的臉色,吐了吐舌頭,這才順著星若回去了。


    少奶奶趙景華受暈船所擾,這一路之上基本未曾踏出船艙。星若跟在望哥兒身後去探望過一次。隻見她病怏怏地倚靠在床邊的貴妃椅上,臉色泛黃,嘴唇亦是毫無血色而顯得蒼白。少爺也極少踏出船艙,大多時候都陪在少奶奶身旁。


    這船上的風景起初覺著新鮮,然而時間一久便覺乏味了。僅僅一周的時間,望哥兒便蔫了下來,不停地追問何時能夠下船。星若同樣很是難受,一心盼望著能夠快些抵達京城。


    這艘船是跟著官船前行的,一路上基本上未曾停歇,僅在興隆府停靠進行了一番補給,曆經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才抵達了京城。


    當下船站到岸上之時,星若隻覺頭腦沉重,雙腳發輕,整個人飄飄忽忽的,仿佛連路都不會走了一般。


    船剛一靠岸,碼頭上便已然有人在等候了。戶部侍郎李府的管事以及景陽侯府的管事趕忙上前拜見行禮,並安排好了馬車以運送行李。


    少爺與少夫人率先登上了第一輛馬車,星若則跟隨望哥兒登上了第二輛馬車。一同上來的還有張媽媽以及穀雨。


    馬車行駛了約摸半個時辰才回到京城的宅子。


    這是一座二進的四合院,乃是少爺李景書新購置的宅邸。


    京城居,大不易。聽張媽媽她們閑談時提及,這座宅子買下來整整花費了八千兩銀子。


    老爺先前到京城述職都是居住在大老爺家中,如今少爺在翰林院任職,便托人找關係購置了這座位於平安巷的宅子。這周遭居住的都是官員之家,治安方麵還是令人頗為放心的。


    少爺與少奶奶並未居住在正房,僅是將正堂以及正房西邊整理出來用以會客,兩邊的耳房則充作庫房。他們居住在了東廂房,而望哥兒被安排到了西廂房。嬤嬤與丫鬟們都住到了兩邊廂房的耳房之中。


    少奶奶將柳月提拔至了一等,如今一等的位置上有立春、驚蟄、穀雨、柳月。


    二等上把彩霞提拔了上去,現今二等位上的是星回、梅見、季夏、孟夏、蒲月、仲秋、孟冬、彩霞。


    三等丫鬟是彩雲、彩星、彩月、彩靈、彩雪、彩霜、彩雨、彩嬌(彩嬌便是原來的春嬌)。


    老夫人原本安排伺候望哥兒的一等丫鬟寶珠,以及四個二等丫鬟春桃、夏竹、秋雲、冬梅,此次都未曾帶過來。僅是讓穀雨平日裏照應著望哥兒的日常生活起居,星若予以陪伴,而其餘的打掃之類的事務皆是用的是少奶奶的丫鬟。


    一夜悄然無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個有空間的普通人在古代的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星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星霜並收藏一個有空間的普通人在古代的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