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許茉莉的聲音,張磚頭隻覺出門沒看黃曆,碰到這個母夜叉。
他上次被這野丫頭揍的鼻青臉腫,這不得恢複嗎,不然他那副德性湊到李紅霞麵前,那女人咋可能會多看他一眼,他這兩天不是正想辦法嗎?
他這麽想著,也就把自己的為難之處說了。
許茉莉聽後覺得這貨還長腦子了,還知道自己醜,不入人的眼。
於是道:“那你現在已經恢複好了,趕緊給我行動起來。半個月之內,我要整個生產隊都聽到關於你倆的流言,不然我就讓你體會一下白刀子進紅刀子出的感覺,你可別讓我失望。”
她此時說話聲音細細的,語速也不快,打眼一看根本看不出她發出的聲音和說話的內容截然相反。
張磚頭就著月光看著他的表情,直接打了個寒戰。
這母夜叉到底是如何做到表麵天真無邪,內裏心狠手辣的。
沒人告訴他答案,許茉莉說完就施施然走了。
張磚頭愣了一會也不去跟狐朋狗友耍錢了,而是回到自己家,琢磨該怎麽完成這讓自己後半輩子深陷盤絲洞的事。
一夜無話,第2天早起她和鄭明月照樣幹活,胡誌遠幾人則上山打柴去了。
昨晚吃飯時鄭明月跟他們說了許茉莉的話,眾人都覺得有道理,想到他們一冬天都要靠柴火取暖,於是,一大早胡誌遠和常勝利就去生產隊借了兩把斧子,回來後拿上草繩,顧盼盼也跟著他們一起上山了。
下午,大家一起行動,兩個男知青負責把樹上的枯樹枝劈下來,女知青負責整理,大家分工合作,在天黑之前弄了將近30捆柴。
於是,大家把許茉莉留下看柴火,誰讓她年齡最小呢,四人先拉了十來捆下山,等他們走遠後。
許茉莉趕緊把柴火移到附近的坑裏,上麵用樹葉蓋著,估計他們差不多一小時後才能上來。
她忙跑進林子裏去摘菌子,她想著自己休假已經通過。她在山裏多采些山貨,等回到滬市還可以去黑市上交易。
她想換些棉花和糧食給父母帶過去,她房車裏隻有夏涼被和一床厚厚的鵝絨被,根本沒有棉被,沒法給父母用。
而棉花這個東西是緊俏貨,尤其在東北這地方,棉花稀罕的不得了,大家都缺。
所以她隻能在滬市看能不能在黑市上換一些。她沒敢往遠的地方跑,嫌浪費時間。
在周圍找了一個樹比較多的林子進去,找了一會就看到地上的蘑菇和枯木上的木耳。
這些東西好像被人摘了一波,剩下的都是些個頭不大的,不過她不嫌棄,挑了些中等大小的開始采摘。
當把這裏摘的差不多時,她看了一下手表,已經40分鍾了,那幾人快來了。
把摘的東西放進背簍往回走,結果一隻大灰兔哧溜一下從她麵前跑過去。
眼到手到,幾乎是瞬間,彈弓和石子就出現在到她手裏,她立馬瞄準跑出十幾米遠的兔子,直接一彈弓打出去。
隻聽啪的一聲,兔子原地彈跳後倒在地上抽搐著。
她快步跑過去,用樹枝把倒地的兔子抽打了幾下,直到兔子徹底不動,她才撿起兔子扔進房車裏。
這麽做的原因是在現代時山上的道士跟她說過,有些老兔子很聰明,它們遇到危機時會裝死,趁人不備,會給對方致命一擊然後逃跑。
這隻兔子她沒打算吃,準備放進房車拿到滬市換東西,這些野味進城後都是稀罕物,能換不少物資。
等她走過去把柴火挪出來,不過十分鍾幾人就出現在她的視線裏。
因為都是枯枝,柴火並沒有很重,所以大家都是背一大捆,手裏各拉一捆。
大家磕磕絆絆,柴火終於被他們弄回院子。
麵對這麽大一堆柴,胡誌遠跟常勝利商量後決定按人頭分,不管出力多少,一律平均分配。
許茉莉覺得自己占便宜了,她剛想反對,就被鄭明月製止了,她道:“行了,你就別客氣了,你年齡小,心裏有成算,要不是你提醒,大家還沒想起屯柴這件事。照顧你一下怎麽了?安心收著。”
幾人不光給她分了六捆柴,還貼心的幫她挪進小院。
大家約好明天下午再去,照這個速度,用不了一個月柴火就能攢夠。
結果第三天,打了一天柴回來後天還沒黑,生產隊的大鍾就敲響了。
等大家集合後,隊長宣布從明天開始進入秋收,凡是家裏能動彈的全部都要下地。
就連許茉莉和鄭明月這對打豬草的姐妹也要放下活計,跟大家一起下地。
這一季地裏不光種了玉米,還有花生、大豆和芝麻及紅薯,全部都要靠人工收割,所以說秋收既累人又瑣碎。
當晚回去後,許茉莉顧不上休息,先發了一盆麵。
秋收時中午大家都在地頭吃飯,別人都有人送飯,隻有她是一個人,所以她打算蒸些素包子,再烙一些蔥油餅帶上,這樣,中午就能填飽肚子。
再用砂鍋熬一大鍋冰糖銀耳羹放在房車裏,吃的時候也方便。
她和完麵之後又燒了點熱水,泡發了些地軟、木耳和粉條。
接著拿出六個雞蛋炒了,她準備蒸地軟、粉條、雞蛋餡的包子。再炒一大盆木耳炒臘肉,等下地幹活時找機會吃。
秋收累人,她的營養得跟上。
她忙到晚上11點多才睡,好在都是在房車裏忙活,也沒吵到鄰居,不在房車做不行,因為她沒有鐵鍋和蒸籠,幸虧她這幾年把房車當家,房車裏有蒸鍋和電餅鐺都有。
看著二十多個包子和5個蔥花餅,她心滿意足的睡了。
第2天她還在睡夢中就聽到隊裏的鍾聲響起,她連忙起身擦了把臉,穿好衣服就出門了。
草帽和棉線手套在房車裏,她順手就拿出來。
又從車裏拿出用大瓷碗裝好的包子和蔥花餅,得在眾人麵前過個明路,省得中午吃飯時大家覺得稀奇。
此時,隔壁房間幾個人也都出門了,大家一起走向打穀場。
隊長說了幾句動員的話,然後給大家派活。
這次隊長對許茉莉格外關照,因為她提供的消息他們很重視。
所以,隊長媳婦第2天就去縣城木材廠打聽情況,結果跟猜測的無誤,他家是他媽的一言堂,上麵兩個姐姐全都嫁給年齡大的鰥夫換彩禮。
他爸還不到50就被他媽勒令退休,把工作交接給兒子,總之,全家人的存在就是為她兒子服務的。
隊長媳婦打聽清楚後回家立馬跟介紹人說:說自家閨女不是正式工,這個事就算了。讓對方給閨女重新介紹。
所以,隊長跟他媳婦兒對許茉莉都挺感激的,要不是這丫頭跟自己說實話,他們看對方條件好或許就應承了。想想看,一個連親閨女都不顧及的人家,能是什麽好人家,一家子都是些沒成算的。
所以,隊長一家很感謝她,就給她安排了最輕省的活計,她的任務就是在打穀場上剝玉米。(所謂剝玉米就是玉米掰下來之後把外麵一層殼剝掉,很麻煩)
這個活最大的好處就是隻需坐在如山的玉米堆前不停的剝,不用在地裏曬。
對此,許茉莉很滿意,乖乖的服從指揮,跟隊長媳婦和其他幹不動活的大娘或懷孕的嫂子們一起去了去打穀場。
而鄭明月和顧盼盼包括其他幾名女知青都被分到掰玉米的小隊。
這些大娘大嫂都有經驗,來的時候還順手帶了小凳子。
隊長媳婦見她沒帶,直接說:“沒事,等休息時給你用玉米纓擰一個,那東西坐著還不硌屁股,我們都會,順手的事。”
許茉莉受寵若驚,沒想到隊長媳婦對她這麽好。
她連忙道謝,隊長媳婦是她們剝殼隊的小隊長,眾人見她對許茉莉這麽關照,別的嫂子大娘也把她劃拉成自己人,紛紛對她露出友好的笑。
等她們走到打穀場時,速度麻利的小隊已經拉了一車玉米棒倒在打穀場了。
因為數量少,大家一人一小堆開始剝殼,慢慢的,來打穀場到玉米地小隊越來越多。
許茉莉蹲著剝了半天,感覺腿有點酸,於是站起來捶一下,複又蹲下繼續。
她前世今生都沒幹過這種活,粗糙的玉米殼把她手指磨紅,感覺火辣辣的。
她抬頭看去,這些大娘嫂子們都習以為常,她們常年幹活,手上已磨出老繭,幹這些活根本不在話下,對她們來說這是整個秋收最不累人的活計。
要不是因為年齡大,要不是因為懷孕還輪不上她們呢。而隊長把許茉莉分到這一隊的理由是她是知青裏年齡最小的,瘦麻拉杆的一看就知道幹不動農活,所以,還是別下地添亂了。
許茉莉腿麻的不行,幹脆攏了一大堆包穀殼,坐到上麵剝。
終於,熬過三個小時後,大家可以休息一會或者上廁所。
許茉莉站起身捶捶腰,拿出水壺喝了幾口紅糖水。
這時,隊長媳婦來到她跟前,遞給她一個玉米殼編的圓形東西往地上一放,說道:“這叫墩墩,幹這活時坐在上麵正好,你試試。”
許茉莉把這個輕輕巧巧的東西放好往上一坐,還怪舒服的。
她忙從口袋掏出幾顆水果糖,硬塞到隊長媳婦手裏對她不停道謝。
隊長媳婦笑嗬嗬道:“是嬸子謝你才對,要不是你提醒,我還真以為那對母子是上上之選。行了,以後有事記得跟嬸子說。”
他上次被這野丫頭揍的鼻青臉腫,這不得恢複嗎,不然他那副德性湊到李紅霞麵前,那女人咋可能會多看他一眼,他這兩天不是正想辦法嗎?
他這麽想著,也就把自己的為難之處說了。
許茉莉聽後覺得這貨還長腦子了,還知道自己醜,不入人的眼。
於是道:“那你現在已經恢複好了,趕緊給我行動起來。半個月之內,我要整個生產隊都聽到關於你倆的流言,不然我就讓你體會一下白刀子進紅刀子出的感覺,你可別讓我失望。”
她此時說話聲音細細的,語速也不快,打眼一看根本看不出她發出的聲音和說話的內容截然相反。
張磚頭就著月光看著他的表情,直接打了個寒戰。
這母夜叉到底是如何做到表麵天真無邪,內裏心狠手辣的。
沒人告訴他答案,許茉莉說完就施施然走了。
張磚頭愣了一會也不去跟狐朋狗友耍錢了,而是回到自己家,琢磨該怎麽完成這讓自己後半輩子深陷盤絲洞的事。
一夜無話,第2天早起她和鄭明月照樣幹活,胡誌遠幾人則上山打柴去了。
昨晚吃飯時鄭明月跟他們說了許茉莉的話,眾人都覺得有道理,想到他們一冬天都要靠柴火取暖,於是,一大早胡誌遠和常勝利就去生產隊借了兩把斧子,回來後拿上草繩,顧盼盼也跟著他們一起上山了。
下午,大家一起行動,兩個男知青負責把樹上的枯樹枝劈下來,女知青負責整理,大家分工合作,在天黑之前弄了將近30捆柴。
於是,大家把許茉莉留下看柴火,誰讓她年齡最小呢,四人先拉了十來捆下山,等他們走遠後。
許茉莉趕緊把柴火移到附近的坑裏,上麵用樹葉蓋著,估計他們差不多一小時後才能上來。
她忙跑進林子裏去摘菌子,她想著自己休假已經通過。她在山裏多采些山貨,等回到滬市還可以去黑市上交易。
她想換些棉花和糧食給父母帶過去,她房車裏隻有夏涼被和一床厚厚的鵝絨被,根本沒有棉被,沒法給父母用。
而棉花這個東西是緊俏貨,尤其在東北這地方,棉花稀罕的不得了,大家都缺。
所以她隻能在滬市看能不能在黑市上換一些。她沒敢往遠的地方跑,嫌浪費時間。
在周圍找了一個樹比較多的林子進去,找了一會就看到地上的蘑菇和枯木上的木耳。
這些東西好像被人摘了一波,剩下的都是些個頭不大的,不過她不嫌棄,挑了些中等大小的開始采摘。
當把這裏摘的差不多時,她看了一下手表,已經40分鍾了,那幾人快來了。
把摘的東西放進背簍往回走,結果一隻大灰兔哧溜一下從她麵前跑過去。
眼到手到,幾乎是瞬間,彈弓和石子就出現在到她手裏,她立馬瞄準跑出十幾米遠的兔子,直接一彈弓打出去。
隻聽啪的一聲,兔子原地彈跳後倒在地上抽搐著。
她快步跑過去,用樹枝把倒地的兔子抽打了幾下,直到兔子徹底不動,她才撿起兔子扔進房車裏。
這麽做的原因是在現代時山上的道士跟她說過,有些老兔子很聰明,它們遇到危機時會裝死,趁人不備,會給對方致命一擊然後逃跑。
這隻兔子她沒打算吃,準備放進房車拿到滬市換東西,這些野味進城後都是稀罕物,能換不少物資。
等她走過去把柴火挪出來,不過十分鍾幾人就出現在她的視線裏。
因為都是枯枝,柴火並沒有很重,所以大家都是背一大捆,手裏各拉一捆。
大家磕磕絆絆,柴火終於被他們弄回院子。
麵對這麽大一堆柴,胡誌遠跟常勝利商量後決定按人頭分,不管出力多少,一律平均分配。
許茉莉覺得自己占便宜了,她剛想反對,就被鄭明月製止了,她道:“行了,你就別客氣了,你年齡小,心裏有成算,要不是你提醒,大家還沒想起屯柴這件事。照顧你一下怎麽了?安心收著。”
幾人不光給她分了六捆柴,還貼心的幫她挪進小院。
大家約好明天下午再去,照這個速度,用不了一個月柴火就能攢夠。
結果第三天,打了一天柴回來後天還沒黑,生產隊的大鍾就敲響了。
等大家集合後,隊長宣布從明天開始進入秋收,凡是家裏能動彈的全部都要下地。
就連許茉莉和鄭明月這對打豬草的姐妹也要放下活計,跟大家一起下地。
這一季地裏不光種了玉米,還有花生、大豆和芝麻及紅薯,全部都要靠人工收割,所以說秋收既累人又瑣碎。
當晚回去後,許茉莉顧不上休息,先發了一盆麵。
秋收時中午大家都在地頭吃飯,別人都有人送飯,隻有她是一個人,所以她打算蒸些素包子,再烙一些蔥油餅帶上,這樣,中午就能填飽肚子。
再用砂鍋熬一大鍋冰糖銀耳羹放在房車裏,吃的時候也方便。
她和完麵之後又燒了點熱水,泡發了些地軟、木耳和粉條。
接著拿出六個雞蛋炒了,她準備蒸地軟、粉條、雞蛋餡的包子。再炒一大盆木耳炒臘肉,等下地幹活時找機會吃。
秋收累人,她的營養得跟上。
她忙到晚上11點多才睡,好在都是在房車裏忙活,也沒吵到鄰居,不在房車做不行,因為她沒有鐵鍋和蒸籠,幸虧她這幾年把房車當家,房車裏有蒸鍋和電餅鐺都有。
看著二十多個包子和5個蔥花餅,她心滿意足的睡了。
第2天她還在睡夢中就聽到隊裏的鍾聲響起,她連忙起身擦了把臉,穿好衣服就出門了。
草帽和棉線手套在房車裏,她順手就拿出來。
又從車裏拿出用大瓷碗裝好的包子和蔥花餅,得在眾人麵前過個明路,省得中午吃飯時大家覺得稀奇。
此時,隔壁房間幾個人也都出門了,大家一起走向打穀場。
隊長說了幾句動員的話,然後給大家派活。
這次隊長對許茉莉格外關照,因為她提供的消息他們很重視。
所以,隊長媳婦第2天就去縣城木材廠打聽情況,結果跟猜測的無誤,他家是他媽的一言堂,上麵兩個姐姐全都嫁給年齡大的鰥夫換彩禮。
他爸還不到50就被他媽勒令退休,把工作交接給兒子,總之,全家人的存在就是為她兒子服務的。
隊長媳婦打聽清楚後回家立馬跟介紹人說:說自家閨女不是正式工,這個事就算了。讓對方給閨女重新介紹。
所以,隊長跟他媳婦兒對許茉莉都挺感激的,要不是這丫頭跟自己說實話,他們看對方條件好或許就應承了。想想看,一個連親閨女都不顧及的人家,能是什麽好人家,一家子都是些沒成算的。
所以,隊長一家很感謝她,就給她安排了最輕省的活計,她的任務就是在打穀場上剝玉米。(所謂剝玉米就是玉米掰下來之後把外麵一層殼剝掉,很麻煩)
這個活最大的好處就是隻需坐在如山的玉米堆前不停的剝,不用在地裏曬。
對此,許茉莉很滿意,乖乖的服從指揮,跟隊長媳婦和其他幹不動活的大娘或懷孕的嫂子們一起去了去打穀場。
而鄭明月和顧盼盼包括其他幾名女知青都被分到掰玉米的小隊。
這些大娘大嫂都有經驗,來的時候還順手帶了小凳子。
隊長媳婦見她沒帶,直接說:“沒事,等休息時給你用玉米纓擰一個,那東西坐著還不硌屁股,我們都會,順手的事。”
許茉莉受寵若驚,沒想到隊長媳婦對她這麽好。
她連忙道謝,隊長媳婦是她們剝殼隊的小隊長,眾人見她對許茉莉這麽關照,別的嫂子大娘也把她劃拉成自己人,紛紛對她露出友好的笑。
等她們走到打穀場時,速度麻利的小隊已經拉了一車玉米棒倒在打穀場了。
因為數量少,大家一人一小堆開始剝殼,慢慢的,來打穀場到玉米地小隊越來越多。
許茉莉蹲著剝了半天,感覺腿有點酸,於是站起來捶一下,複又蹲下繼續。
她前世今生都沒幹過這種活,粗糙的玉米殼把她手指磨紅,感覺火辣辣的。
她抬頭看去,這些大娘嫂子們都習以為常,她們常年幹活,手上已磨出老繭,幹這些活根本不在話下,對她們來說這是整個秋收最不累人的活計。
要不是因為年齡大,要不是因為懷孕還輪不上她們呢。而隊長把許茉莉分到這一隊的理由是她是知青裏年齡最小的,瘦麻拉杆的一看就知道幹不動農活,所以,還是別下地添亂了。
許茉莉腿麻的不行,幹脆攏了一大堆包穀殼,坐到上麵剝。
終於,熬過三個小時後,大家可以休息一會或者上廁所。
許茉莉站起身捶捶腰,拿出水壺喝了幾口紅糖水。
這時,隊長媳婦來到她跟前,遞給她一個玉米殼編的圓形東西往地上一放,說道:“這叫墩墩,幹這活時坐在上麵正好,你試試。”
許茉莉把這個輕輕巧巧的東西放好往上一坐,還怪舒服的。
她忙從口袋掏出幾顆水果糖,硬塞到隊長媳婦手裏對她不停道謝。
隊長媳婦笑嗬嗬道:“是嬸子謝你才對,要不是你提醒,我還真以為那對母子是上上之選。行了,以後有事記得跟嬸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