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每人限量一根
讀心術,帶著出租屋穿越饞哭全村 作者:花果山老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別人家的鋪子,都是開業頭幾天生意最好。
可江家小食鋪卻是一天更比一天好。
過了最熱的時間段。
太陽微微西斜。
江家的牛車,出現在回家的鄉間小路上。
左邊是山,右邊是村子和田。
江福寶坐在阿奶的懷裏,看著幹涸的水溝。
原先這裏有一條溪流。
路過時,她看到裏麵遊著許多小魚。
現在溪流消失了,小魚估計也死了。
天卻一直不下雨。
太陽日日暴曬著這片大地。
毫不留情。
牛車到達村口時。
江福寶看見大樹下坐著一群老娘們。
她們拿著蒲扇,聊著閑話,有說有笑。
牛車出現的刹那間,所有人的視線都望向江家。
“你們說,這江張氏一家,日日去鎮上,是幹啥去?”
“不知道啊,不過這牛車真是她娘家親戚的嗎?”
“不是她娘家能是哪的?這公牛壯實的很,沒有十五兩銀子可買不到,江家能這麽有錢?我才不信。”
“前幾日她家在我這買了一筐綠豆,估計是還沒賣完,真是閑得,跑前跑後也賺不到幾文錢啊,還有那馬春霞,平日裏天天與我們坐在樹底下嘮嗑,今天我去她家,喊了半天就是不來,你們不知道,她家院子裏堆滿了竹子。”
“竹子?要那玩意幹啥,做竹筷子還是竹筒啊,家裏才幾個人,砍那麽多也不嫌累得慌,這一個個的怎麽腦子都有問題,咱們還是少跟她們來往吧。”
牛車離開。
樹下的婦人侃大山的聲音也越來越大。
話題都是圍繞著張金蘭和馬春霞。
偏偏當事人不知道。
“喲,金蘭姐,你回來啦?我方才一聽到牛車的聲音,就知道是你們,我家又做出一百個竹筒,等你們家吃完晚飯我再送去。”
馬春霞站在自家門口。
對著張金蘭說。
她臉上掛著黑眼圈,可模樣瞧著又很亢奮。
實在是違和。
江福寶往裏瞅了一眼。
隻見江立文和江立武生無可戀的坐在板凳上磨著竹筒。
兩人仿佛機器人一般,半眯著眼睛,手上的動作出奇的一致。
“不急,明早送來也行,我先回家去了,你忙。”
牛車沒停,張金蘭說話聲由近飄遠。
直到停在家門口。
“老頭子,怎麽愁眉苦臉的?”
一進家門,江福寶就看到爺爺坐在椅子上唉聲歎氣。
阿奶揚聲問道。
“地裏旱的很,日頭越來越大,我瞧著莊稼長得實在太慢,糙米再耐旱,也架不住這般曬啊,偏偏一點雨水沒有,河裏的水位都到小腿了,再這樣下去,隻怕咱們村子不光莊稼要渴死,人也沒水喝了。”
江守家愁的直皺眉頭。
“這事你煩也沒用,老天想讓我們生,我們才能生,過一天是一天吧,不行咱花錢打個井,我記得內圍有山泉,還有地下水,總能找著辦法活下去的。”
自從家裏開了鋪子,張金蘭樂觀了不少。
莊稼就算渴死了,也沒事,大不了就帶著銀子一家子逃荒去最南邊唄。
大人的哀愁,來得快,去得也快。
吃完晚飯。
江福寶坐在院子裏思考一個問題。
既然空間裏的水電都可以正常使用。
那她可不可以把自來水引到外麵來呢?
說幹就幹。
夜晚,她趁著家裏人睡著,來到廚房外的水缸旁。
引著山泉水的管子已經一滴水都流不出來了。
家裏現在的用水,都是從河裏挑來的。
江福寶伸出一隻手。
對準缸裏。
然後凝想著廚房的水龍頭。
下一秒。
神奇的事出現了。
廚房的水龍頭自己打開,水流出現在江福寶的手心。
很快就將水缸全部裝滿。
果然,這招行得通。
江福寶進入空間。
發現廚房的水池裏一滴水都沒。
她滿意的回屋睡覺。
起床後,剛走出房間就看到阿奶給隔壁的馬春霞掏錢。
立文兄弟倆抬著兩個大竹筐。
裏頭裝滿了竹筒。
比昨天至少多了一倍。
阿奶掏的銅板,也裝滿了馬春霞的手心。
“二百個竹筒,共四十文,數好了,真不是我攔著你賺錢,你看看立文他倆,站著都能睡著了,賺錢也不是這麽個賺法啊,我又不會跑,你們這是幹了一天一夜吧?早點睡覺去,別把身子熬壞了,到時候生病的話,我隻能找其他人了。”
馬春霞的眼睛全是血絲。
一看就熬夜了。
立文和立武也是哈切連天。
張金蘭看的直搖頭。
哪有這麽賺錢的。
簡直是賣命。
“行,我現在就回去睡,家裏日子不好過,母雞這段時日不怎麽生蛋了,我也沒辦法,這樣,以後每天吃完晚飯,我來給你送竹筒,一天最多做一百五十個,也不做多,確實太累了,前晚我們都沒怎麽睡,昨晚也熬到後半夜。”
說完,馬春霞又打了個哈欠。
困得眼淚水直淌。
她對著張金蘭擺擺手,就領著兩個兒子回去了。
走時,還不忘拿走前天帶來的竹籃。
張金蘭笑著目送他們離開。
辰時末。
江家小食鋪開門的一瞬間。
湧入了七八個人。
個個要買烤腸和土豆。
甚至有人張口就要十根。
惹來眾怒。
“你這人真是缺德啊,大家都一起等了這麽久,你要是買走十根,我們買什麽?”
“就是,我都排了兩天隊了,太缺德了。”
“掌櫃的,別賣給他,都像他這麽弄,咱們還吃什麽?”
“......”
場麵一下子混亂起來。
張金蘭與江大和兄弟倆趕緊拉開他們。
“你們放心,每人隻準買一根,十根我們不會賣的,這位許老爺,我記得昨天你就沒買到吧,今天我給你留了一根,別生氣,消消火,你們來得早,一定每個人都能買到。”
張金蘭自然不會賣。
鋪子裏現在最賺錢的是綠豆湯和肉餅。
烤腸和土豆,就是吸引客人的稀罕貨。
每天就這麽點量。
為了它得罪熟客,簡直是自砸招牌。
張金蘭不可能幹。
聽到她的話。
原本怒氣最大的幾人,頓時消了氣。
最後所有一早來排隊的客人都買到了烤腸和土豆。
來晚的也不急,買了一杯綠豆湯或者肉餅坐在鋪子裏慢慢享用。
可江家小食鋪卻是一天更比一天好。
過了最熱的時間段。
太陽微微西斜。
江家的牛車,出現在回家的鄉間小路上。
左邊是山,右邊是村子和田。
江福寶坐在阿奶的懷裏,看著幹涸的水溝。
原先這裏有一條溪流。
路過時,她看到裏麵遊著許多小魚。
現在溪流消失了,小魚估計也死了。
天卻一直不下雨。
太陽日日暴曬著這片大地。
毫不留情。
牛車到達村口時。
江福寶看見大樹下坐著一群老娘們。
她們拿著蒲扇,聊著閑話,有說有笑。
牛車出現的刹那間,所有人的視線都望向江家。
“你們說,這江張氏一家,日日去鎮上,是幹啥去?”
“不知道啊,不過這牛車真是她娘家親戚的嗎?”
“不是她娘家能是哪的?這公牛壯實的很,沒有十五兩銀子可買不到,江家能這麽有錢?我才不信。”
“前幾日她家在我這買了一筐綠豆,估計是還沒賣完,真是閑得,跑前跑後也賺不到幾文錢啊,還有那馬春霞,平日裏天天與我們坐在樹底下嘮嗑,今天我去她家,喊了半天就是不來,你們不知道,她家院子裏堆滿了竹子。”
“竹子?要那玩意幹啥,做竹筷子還是竹筒啊,家裏才幾個人,砍那麽多也不嫌累得慌,這一個個的怎麽腦子都有問題,咱們還是少跟她們來往吧。”
牛車離開。
樹下的婦人侃大山的聲音也越來越大。
話題都是圍繞著張金蘭和馬春霞。
偏偏當事人不知道。
“喲,金蘭姐,你回來啦?我方才一聽到牛車的聲音,就知道是你們,我家又做出一百個竹筒,等你們家吃完晚飯我再送去。”
馬春霞站在自家門口。
對著張金蘭說。
她臉上掛著黑眼圈,可模樣瞧著又很亢奮。
實在是違和。
江福寶往裏瞅了一眼。
隻見江立文和江立武生無可戀的坐在板凳上磨著竹筒。
兩人仿佛機器人一般,半眯著眼睛,手上的動作出奇的一致。
“不急,明早送來也行,我先回家去了,你忙。”
牛車沒停,張金蘭說話聲由近飄遠。
直到停在家門口。
“老頭子,怎麽愁眉苦臉的?”
一進家門,江福寶就看到爺爺坐在椅子上唉聲歎氣。
阿奶揚聲問道。
“地裏旱的很,日頭越來越大,我瞧著莊稼長得實在太慢,糙米再耐旱,也架不住這般曬啊,偏偏一點雨水沒有,河裏的水位都到小腿了,再這樣下去,隻怕咱們村子不光莊稼要渴死,人也沒水喝了。”
江守家愁的直皺眉頭。
“這事你煩也沒用,老天想讓我們生,我們才能生,過一天是一天吧,不行咱花錢打個井,我記得內圍有山泉,還有地下水,總能找著辦法活下去的。”
自從家裏開了鋪子,張金蘭樂觀了不少。
莊稼就算渴死了,也沒事,大不了就帶著銀子一家子逃荒去最南邊唄。
大人的哀愁,來得快,去得也快。
吃完晚飯。
江福寶坐在院子裏思考一個問題。
既然空間裏的水電都可以正常使用。
那她可不可以把自來水引到外麵來呢?
說幹就幹。
夜晚,她趁著家裏人睡著,來到廚房外的水缸旁。
引著山泉水的管子已經一滴水都流不出來了。
家裏現在的用水,都是從河裏挑來的。
江福寶伸出一隻手。
對準缸裏。
然後凝想著廚房的水龍頭。
下一秒。
神奇的事出現了。
廚房的水龍頭自己打開,水流出現在江福寶的手心。
很快就將水缸全部裝滿。
果然,這招行得通。
江福寶進入空間。
發現廚房的水池裏一滴水都沒。
她滿意的回屋睡覺。
起床後,剛走出房間就看到阿奶給隔壁的馬春霞掏錢。
立文兄弟倆抬著兩個大竹筐。
裏頭裝滿了竹筒。
比昨天至少多了一倍。
阿奶掏的銅板,也裝滿了馬春霞的手心。
“二百個竹筒,共四十文,數好了,真不是我攔著你賺錢,你看看立文他倆,站著都能睡著了,賺錢也不是這麽個賺法啊,我又不會跑,你們這是幹了一天一夜吧?早點睡覺去,別把身子熬壞了,到時候生病的話,我隻能找其他人了。”
馬春霞的眼睛全是血絲。
一看就熬夜了。
立文和立武也是哈切連天。
張金蘭看的直搖頭。
哪有這麽賺錢的。
簡直是賣命。
“行,我現在就回去睡,家裏日子不好過,母雞這段時日不怎麽生蛋了,我也沒辦法,這樣,以後每天吃完晚飯,我來給你送竹筒,一天最多做一百五十個,也不做多,確實太累了,前晚我們都沒怎麽睡,昨晚也熬到後半夜。”
說完,馬春霞又打了個哈欠。
困得眼淚水直淌。
她對著張金蘭擺擺手,就領著兩個兒子回去了。
走時,還不忘拿走前天帶來的竹籃。
張金蘭笑著目送他們離開。
辰時末。
江家小食鋪開門的一瞬間。
湧入了七八個人。
個個要買烤腸和土豆。
甚至有人張口就要十根。
惹來眾怒。
“你這人真是缺德啊,大家都一起等了這麽久,你要是買走十根,我們買什麽?”
“就是,我都排了兩天隊了,太缺德了。”
“掌櫃的,別賣給他,都像他這麽弄,咱們還吃什麽?”
“......”
場麵一下子混亂起來。
張金蘭與江大和兄弟倆趕緊拉開他們。
“你們放心,每人隻準買一根,十根我們不會賣的,這位許老爺,我記得昨天你就沒買到吧,今天我給你留了一根,別生氣,消消火,你們來得早,一定每個人都能買到。”
張金蘭自然不會賣。
鋪子裏現在最賺錢的是綠豆湯和肉餅。
烤腸和土豆,就是吸引客人的稀罕貨。
每天就這麽點量。
為了它得罪熟客,簡直是自砸招牌。
張金蘭不可能幹。
聽到她的話。
原本怒氣最大的幾人,頓時消了氣。
最後所有一早來排隊的客人都買到了烤腸和土豆。
來晚的也不急,買了一杯綠豆湯或者肉餅坐在鋪子裏慢慢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