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6章 敲打王洪福
貞觀小閑王李慎李世民 作者:悟途reborn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玄策當然知道紀王是什麽意思。
紀王組建巡查組,就是為了查王府產業的。
王洪福身為紀王府的大總管,全權負責紀王府外的所有產業。
可以說第一個查的就是他王洪福。
所以巡查組當然不會交給王洪福管理。
紀王府內,王洪福的權力很大,建立巡查組也算是一種製衡。
“明白就好,去辦事吧,順便讓印刷坊印刷一批這樣的表格。”
王玄策深施一禮之後退了出去。
李慎想了想對著外麵又喊道:
“去把王洪福叫來,就說本王有急事。”
有些事情李慎還是要吩咐王洪福的。
其實李慎對王洪福還是很放心的,王洪福心甘情願做紀王府的家奴。
是因為跟著紀王府有前途。
他的幾個兒子女兒早就被李慎脫了賤籍。
該讀書的讀書,該經商的經商。
就算是經商的也都是以協助紀王府為由不算是商賈。
就算王洪福在傻他也知道脫離紀王府後會有什麽下場。
這些年他背靠紀王府,做了很多不太光彩的事情。
貴族世家官員看他是紀王府的人都忍著不願與他計較。
可若是他脫離紀王府,成為一個賤籍商賈。
哪怕他資產百萬,也一樣落不了好下場。
所以李慎相信王洪福絕不會做什麽太出格的事情,就算是利用職權貪墨點小錢,李慎倒是無所謂。
但是時不時的也要敲打敲打。
“啟稟王爺,王掌櫃到了。”
“讓他進來。”
李慎語氣變化,有些嚴厲。
旁邊的陸定娘和武媚娘看著李慎有些詫異。
“小人見過王爺,王妃,武夫人。”
聽到紀王的語氣不對,王洪福進來後小心翼翼的行禮道。
“啪”
李慎重重的拍了一下桌子,然後怒斥道:
“王洪福你是這麽辦事的?”
王洪福嚇的一哆嗦,
“小....小...小人哪裏做錯了,還請王爺明示。”
“明示?你自己做的事情自己不知道麽?上個月的賬目怎麽回事?
為何會差了數萬貫?
你作為我紀王府的大掌櫃,不要告訴本王你不知道。
說,是不是你中飽私囊,揣進自己的口袋中了?
枉本王還這般信任你,你就是這般給本王辦事的?”
李慎一點都不像是作假,表情嚴肅,語氣嚴厲,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樣。
“王爺冤枉啊,就算是給小人十個膽子,小人也不敢貪墨王爺的錢。
小人對王爺絕對是忠心耿耿,若是沒有王爺,小人哪裏有今天。
還望王爺明查。”
王洪福噗通一聲跪在地上喊冤道。
“哼,還敢說你對本王忠心?那你解釋一下上個月差了幾萬貫錢是怎麽回事?
送到王妃手裏之前,難道你沒有核算過?”
李慎冷哼一聲,看著王洪福。
“小人...小人真的沒有看出來啊,要不小人這就回去重新核查一遍,一定給王爺一個滿意的交代。”
王洪福也納悶,他手下都核對完了,自己也看過了,沒有問題啊。
怎麽突然就差了數萬貫呢?
“好,本王給你這個機會。若是複查之後還是少了,休怪本王不念多年的情分。
還有,我們紀王府的賬以後會改為一種全新的樣式。
本王已經開始準備,會派人下去教授。
你告訴下麵的人一個月內學不會,就不要做什麽掌櫃了。
回家種地去,他們學會之後還要交給夥計和其他人。
先把消息都傳下去,很快就會有人去了。”
李慎順帶著把該模式的事情跟王洪福說了,但沒有說巡查組的事情。
巡查組巡查,第一次的收獲是最大的。
往後可能就要施行暗訪了,不然這些人很快就會想出辦法。
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是王爺,小人稍後就派人通知下去。”
王洪福小心的說道。
紀王更改記賬方法有很正常,王府攤子太大了。
“老王啊,更改記賬方法也是王府的發展需要,不是不相信你。
對於你本王還是很放心的,你對本王的忠心,對紀王府的忠心,本王心中有數。
可如今紀王府的攤子太大了,將來也會越來越大。
現在所有的賬目都交給王妃來合算,工作量太大了。
諾大的的紀王府可不光光隻有合算賬目這一件事,還有很多事情需要王妃來管理。
更改賬目方法以後,本王會找幾個會算學的讓他們來計算。
把最後的結果通報給王妃就可以。
你也知道本王身上事情太多,這些錢財的小事本王哪有精力。
過些天就要去青海道了。
家裏的事情都要留給王妃,本王不希望王妃太辛苦。
你明白本王的意思麽?”
李慎語氣變得隨和,態度也變得和藹真誠。
對於紀王的推心置腹,王洪福心存感激。
“王爺,小人明白,王爺以前就跟小人說過,任何事物不隨著發展改變,都要被淘汰,遺忘在曆史的長河中。
我紀王府以後是要名留青史的,所以要不斷的去改變。
況且,王妃剛剛分娩,身體虛弱,本不該過於操勞。
小人願意替王爺,王妃分憂。”
“好,不愧是本王看中的人,本王果然沒有看錯你。
你放心,本王不會虧待你的,你家三郎好好準備準備,
今年秋天紀王府的推舉名單裏給他留一個吧。
你家大朗也跟著你兩三年了,這次就跟本去青海道吧。
以後在哪裏負責互市的全部事宜。
本王允許他帶著家眷,孩子留你那讀書就不要帶去了。”
“多謝王爺,多謝王爺”
王洪福激動萬分,竟然給李慎磕了幾個頭表示感謝。
他家脫籍的時候,大朗二郎年紀已經大了,但三郎年紀小,
雖然三人都讀書,但家裏的所有將來還是要大朗來繼承的。
大朗也將作為家奴繼續侍奉紀王。
其他的則是憑著自己的意願發展。
紀王府的推舉珍貴無比,每年隻有二十個。
推舉和不推舉相差甚大,可以直接為官。
憑紀王的能力,一個縣丞不是問題,學習幾年經驗,再做個縣令。
他們家也能出個官員了。
“敢問王妃,賬目核算還差多少,小人立刻就回去找人重新核算。”
紀王組建巡查組,就是為了查王府產業的。
王洪福身為紀王府的大總管,全權負責紀王府外的所有產業。
可以說第一個查的就是他王洪福。
所以巡查組當然不會交給王洪福管理。
紀王府內,王洪福的權力很大,建立巡查組也算是一種製衡。
“明白就好,去辦事吧,順便讓印刷坊印刷一批這樣的表格。”
王玄策深施一禮之後退了出去。
李慎想了想對著外麵又喊道:
“去把王洪福叫來,就說本王有急事。”
有些事情李慎還是要吩咐王洪福的。
其實李慎對王洪福還是很放心的,王洪福心甘情願做紀王府的家奴。
是因為跟著紀王府有前途。
他的幾個兒子女兒早就被李慎脫了賤籍。
該讀書的讀書,該經商的經商。
就算是經商的也都是以協助紀王府為由不算是商賈。
就算王洪福在傻他也知道脫離紀王府後會有什麽下場。
這些年他背靠紀王府,做了很多不太光彩的事情。
貴族世家官員看他是紀王府的人都忍著不願與他計較。
可若是他脫離紀王府,成為一個賤籍商賈。
哪怕他資產百萬,也一樣落不了好下場。
所以李慎相信王洪福絕不會做什麽太出格的事情,就算是利用職權貪墨點小錢,李慎倒是無所謂。
但是時不時的也要敲打敲打。
“啟稟王爺,王掌櫃到了。”
“讓他進來。”
李慎語氣變化,有些嚴厲。
旁邊的陸定娘和武媚娘看著李慎有些詫異。
“小人見過王爺,王妃,武夫人。”
聽到紀王的語氣不對,王洪福進來後小心翼翼的行禮道。
“啪”
李慎重重的拍了一下桌子,然後怒斥道:
“王洪福你是這麽辦事的?”
王洪福嚇的一哆嗦,
“小....小...小人哪裏做錯了,還請王爺明示。”
“明示?你自己做的事情自己不知道麽?上個月的賬目怎麽回事?
為何會差了數萬貫?
你作為我紀王府的大掌櫃,不要告訴本王你不知道。
說,是不是你中飽私囊,揣進自己的口袋中了?
枉本王還這般信任你,你就是這般給本王辦事的?”
李慎一點都不像是作假,表情嚴肅,語氣嚴厲,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樣。
“王爺冤枉啊,就算是給小人十個膽子,小人也不敢貪墨王爺的錢。
小人對王爺絕對是忠心耿耿,若是沒有王爺,小人哪裏有今天。
還望王爺明查。”
王洪福噗通一聲跪在地上喊冤道。
“哼,還敢說你對本王忠心?那你解釋一下上個月差了幾萬貫錢是怎麽回事?
送到王妃手裏之前,難道你沒有核算過?”
李慎冷哼一聲,看著王洪福。
“小人...小人真的沒有看出來啊,要不小人這就回去重新核查一遍,一定給王爺一個滿意的交代。”
王洪福也納悶,他手下都核對完了,自己也看過了,沒有問題啊。
怎麽突然就差了數萬貫呢?
“好,本王給你這個機會。若是複查之後還是少了,休怪本王不念多年的情分。
還有,我們紀王府的賬以後會改為一種全新的樣式。
本王已經開始準備,會派人下去教授。
你告訴下麵的人一個月內學不會,就不要做什麽掌櫃了。
回家種地去,他們學會之後還要交給夥計和其他人。
先把消息都傳下去,很快就會有人去了。”
李慎順帶著把該模式的事情跟王洪福說了,但沒有說巡查組的事情。
巡查組巡查,第一次的收獲是最大的。
往後可能就要施行暗訪了,不然這些人很快就會想出辦法。
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是王爺,小人稍後就派人通知下去。”
王洪福小心的說道。
紀王更改記賬方法有很正常,王府攤子太大了。
“老王啊,更改記賬方法也是王府的發展需要,不是不相信你。
對於你本王還是很放心的,你對本王的忠心,對紀王府的忠心,本王心中有數。
可如今紀王府的攤子太大了,將來也會越來越大。
現在所有的賬目都交給王妃來合算,工作量太大了。
諾大的的紀王府可不光光隻有合算賬目這一件事,還有很多事情需要王妃來管理。
更改賬目方法以後,本王會找幾個會算學的讓他們來計算。
把最後的結果通報給王妃就可以。
你也知道本王身上事情太多,這些錢財的小事本王哪有精力。
過些天就要去青海道了。
家裏的事情都要留給王妃,本王不希望王妃太辛苦。
你明白本王的意思麽?”
李慎語氣變得隨和,態度也變得和藹真誠。
對於紀王的推心置腹,王洪福心存感激。
“王爺,小人明白,王爺以前就跟小人說過,任何事物不隨著發展改變,都要被淘汰,遺忘在曆史的長河中。
我紀王府以後是要名留青史的,所以要不斷的去改變。
況且,王妃剛剛分娩,身體虛弱,本不該過於操勞。
小人願意替王爺,王妃分憂。”
“好,不愧是本王看中的人,本王果然沒有看錯你。
你放心,本王不會虧待你的,你家三郎好好準備準備,
今年秋天紀王府的推舉名單裏給他留一個吧。
你家大朗也跟著你兩三年了,這次就跟本去青海道吧。
以後在哪裏負責互市的全部事宜。
本王允許他帶著家眷,孩子留你那讀書就不要帶去了。”
“多謝王爺,多謝王爺”
王洪福激動萬分,竟然給李慎磕了幾個頭表示感謝。
他家脫籍的時候,大朗二郎年紀已經大了,但三郎年紀小,
雖然三人都讀書,但家裏的所有將來還是要大朗來繼承的。
大朗也將作為家奴繼續侍奉紀王。
其他的則是憑著自己的意願發展。
紀王府的推舉珍貴無比,每年隻有二十個。
推舉和不推舉相差甚大,可以直接為官。
憑紀王的能力,一個縣丞不是問題,學習幾年經驗,再做個縣令。
他們家也能出個官員了。
“敢問王妃,賬目核算還差多少,小人立刻就回去找人重新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