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遼州構想
開局被賣,從賣餅小販到富甲一方陸嫣陸晟 作者:文王說得對reborn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陸晟一下午都和霍都卓爾與其格在一起,陸晟跟他們三個學習北狄語,順便教一教卓爾漢話。
陸晟知道了北狄七部雖然各有各的語言,但其實差別不大,文字上差別就更小了,就好像大曆朝北地各州有各州的方言,但基本上互相都能聽懂。所以這三人雖然說的自己部族的語言,但互相都能聽懂,交流起來沒有障礙。
天色漸晚陸晟才告辭回家,約了明天帶他們出去玩玩。
陸晟到家的時候陸嫣已經在家裏了,正在屋裏看不知道什麽東西。門沒關,陸晟站在門外敲了敲,陸嫣讓他進來他才進去。
陸嫣抬起頭問陸晟:“今天第一天上值,感覺怎麽樣?”
陸晟歎了口氣,把聖上欽點他編纂北狄史,讓他跟北狄七子學習北狄語的事告訴了陸嫣。
陸晟:“怎麽說呢,也不算特別難,但他把這事交給我就很奇怪。”
陸嫣思考了一下:“我怎麽覺得他的目的不是讓你編史呢?”
陸晟忙了一天沒有多餘的精力去想別的事,這時候被點了一下,有點回過味來:“你的意思是?”
陸嫣擺擺手:“咱也不是要揣測聖意,但有沒有可能他主要是想讓你學會北狄語,還有了解那邊的風土人情呢?”
陸晟點點頭:“那這麽說的話,每個月找他進度匯報的內容,重心就不能放在史編了多少上了。”
“北狄一直是聖上的心腹大患,遼州的管理更是他的一塊心病,要不也不至於看你寫了篇文章就揪著你不放了。”陸嫣說:“你應該好好琢磨琢磨遼州到底應該怎麽管。”
陸晟若有所思:“我去匯報的時候報兩份,北狄史編寫進度和我對北狄的了解以及遼州的治理,看看他對哪個更感興趣,我就知道他的目的到底是什麽了。”
陸嫣又說:“每年收齊糧稅之後太子會運送糧草去遼州給北疆軍。你等著看看今年會不會叫你隨軍吧。”
陸晟歎了口氣:“聖上真的很看得起我。俗話說嘴上沒毛辦事不牢,他是一點不擔心我辦不成事。”
陸嫣問陸晟:“你帶他們玩,能不能來不思蜀玩啊,我請你們吃東西。”
陸晟不知道陸嫣到底想幹啥,但他堅信陸嫣這麽做一定有她的道理,反正去哪兒玩不是玩兒呢,於是陸晟果斷答應了。
談心談的差不多了,陸嫣就把陸晟轟了出去,自己坐在桌前思考。
皇上搞這一通,幾乎就等於是明牌了。陸晟在翰林院磨煉結束以後很可能會被下放遼州。
遼州情況十分複雜,北狄人多,北疆軍多,漢人百姓最少。遼州幾任知州全都管不住事,幹不出名堂來。讓文官去協調軍隊管異族實在也是太為難人了,但北狄也不可能放在那不管,說是收歸了都是大曆朝子民了,結果還得派兵鎮壓威懾,這和沒收歸有什麽區別?
想要治理遼州,絕不能避開北狄人,和他們打交道是必須要做的事,所以皇上現在逼著陸晟學北狄語、了解北狄的現狀。
如果皇上真的把陸晟下放到遼州去,自己會不會跟他一起去?
陸嫣有點糾結,但平心而論她是想去的。
去還是留的決定,跟陸晟已經沒有什麽關係了。陸嫣心裏還是有些掛念自己的生意,京城的攤子剛剛鋪開,恒州的生意也不能完全放下。如果在京城,到恒州也就十天,但如果去遼州,那可就遠了去了。
不去遼州的理由似乎很多,每一種都在勸誡她,京城這麽繁華,去那窮鄉僻壤受罪幹什麽?但去遼州的理由隻有一個,那就是陸嫣想去。
陸嫣是看過了現代中國繁榮富強的人,她知道遼州意味著什麽。遼州那個位置,意味著大片種啥長啥的黑土地,意味著林子裏瘋狂野蠻生長的人參靈芝,意味著全國最好吃的大米。
但現在遼州荒著,大片的土地沒有人種。而遼州以外的很多地方,農民因為肥力不好的地甚至鹽堿地收成很差,辛苦種一年,到頭不夠自己家吃。
這是一種浪費,浪費錢都可以,但浪費糧食浪費土地堅決不行!這是中國人刻在骨子裏的執念。
遼州地廣人稀,一切基礎建設從零開始,自由度高,好發揮。而且天高皇帝遠,去了就沒人管。如果陸晟下放過去,整個遼州將沒有人能管的住陸嫣!陸嫣想幹什麽幹什麽!
陸嫣確實也非常渴望有這麽一塊地方可以讓她盡情發揮。種地種菜、蓋房子、養動物,這是所有中國人難以克製的衝動。現代什麽遊戲一說我這可以蓋房子可以種菜養動物,立刻被國民衝爆。遊戲裏都這麽狂熱,更何況是現實裏真的給你一塊地啊!
反正也沒什麽後果,遼州地方大,搞一搞,搞成了是政績,搞不成換一塊嘛。
還有一點也很重要,陸嫣真的想盡自己所能去幫助一些人。幫助那些受盡欺負的女人、孤苦伶仃的老人還有無人養育的孩子,幫助這些在這片土地上受著苦的所有人。
陸嫣現在大致理解了很多年輕人去三支一扶(支農、支教、支醫、扶貧)的心態,當初的她是不太能理解的,為什麽放著大城市的富裕生活不過要去窮鄉僻壤裏做這些事。
現在想來那是因為她底層需求還沒有被滿足,精神境界遠遠達不到追求自我實現的層次,而現在,當她的底層需求全部被滿足的時候,她發現自己突然理解了。
所謂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
陸晟知道了北狄七部雖然各有各的語言,但其實差別不大,文字上差別就更小了,就好像大曆朝北地各州有各州的方言,但基本上互相都能聽懂。所以這三人雖然說的自己部族的語言,但互相都能聽懂,交流起來沒有障礙。
天色漸晚陸晟才告辭回家,約了明天帶他們出去玩玩。
陸晟到家的時候陸嫣已經在家裏了,正在屋裏看不知道什麽東西。門沒關,陸晟站在門外敲了敲,陸嫣讓他進來他才進去。
陸嫣抬起頭問陸晟:“今天第一天上值,感覺怎麽樣?”
陸晟歎了口氣,把聖上欽點他編纂北狄史,讓他跟北狄七子學習北狄語的事告訴了陸嫣。
陸晟:“怎麽說呢,也不算特別難,但他把這事交給我就很奇怪。”
陸嫣思考了一下:“我怎麽覺得他的目的不是讓你編史呢?”
陸晟忙了一天沒有多餘的精力去想別的事,這時候被點了一下,有點回過味來:“你的意思是?”
陸嫣擺擺手:“咱也不是要揣測聖意,但有沒有可能他主要是想讓你學會北狄語,還有了解那邊的風土人情呢?”
陸晟點點頭:“那這麽說的話,每個月找他進度匯報的內容,重心就不能放在史編了多少上了。”
“北狄一直是聖上的心腹大患,遼州的管理更是他的一塊心病,要不也不至於看你寫了篇文章就揪著你不放了。”陸嫣說:“你應該好好琢磨琢磨遼州到底應該怎麽管。”
陸晟若有所思:“我去匯報的時候報兩份,北狄史編寫進度和我對北狄的了解以及遼州的治理,看看他對哪個更感興趣,我就知道他的目的到底是什麽了。”
陸嫣又說:“每年收齊糧稅之後太子會運送糧草去遼州給北疆軍。你等著看看今年會不會叫你隨軍吧。”
陸晟歎了口氣:“聖上真的很看得起我。俗話說嘴上沒毛辦事不牢,他是一點不擔心我辦不成事。”
陸嫣問陸晟:“你帶他們玩,能不能來不思蜀玩啊,我請你們吃東西。”
陸晟不知道陸嫣到底想幹啥,但他堅信陸嫣這麽做一定有她的道理,反正去哪兒玩不是玩兒呢,於是陸晟果斷答應了。
談心談的差不多了,陸嫣就把陸晟轟了出去,自己坐在桌前思考。
皇上搞這一通,幾乎就等於是明牌了。陸晟在翰林院磨煉結束以後很可能會被下放遼州。
遼州情況十分複雜,北狄人多,北疆軍多,漢人百姓最少。遼州幾任知州全都管不住事,幹不出名堂來。讓文官去協調軍隊管異族實在也是太為難人了,但北狄也不可能放在那不管,說是收歸了都是大曆朝子民了,結果還得派兵鎮壓威懾,這和沒收歸有什麽區別?
想要治理遼州,絕不能避開北狄人,和他們打交道是必須要做的事,所以皇上現在逼著陸晟學北狄語、了解北狄的現狀。
如果皇上真的把陸晟下放到遼州去,自己會不會跟他一起去?
陸嫣有點糾結,但平心而論她是想去的。
去還是留的決定,跟陸晟已經沒有什麽關係了。陸嫣心裏還是有些掛念自己的生意,京城的攤子剛剛鋪開,恒州的生意也不能完全放下。如果在京城,到恒州也就十天,但如果去遼州,那可就遠了去了。
不去遼州的理由似乎很多,每一種都在勸誡她,京城這麽繁華,去那窮鄉僻壤受罪幹什麽?但去遼州的理由隻有一個,那就是陸嫣想去。
陸嫣是看過了現代中國繁榮富強的人,她知道遼州意味著什麽。遼州那個位置,意味著大片種啥長啥的黑土地,意味著林子裏瘋狂野蠻生長的人參靈芝,意味著全國最好吃的大米。
但現在遼州荒著,大片的土地沒有人種。而遼州以外的很多地方,農民因為肥力不好的地甚至鹽堿地收成很差,辛苦種一年,到頭不夠自己家吃。
這是一種浪費,浪費錢都可以,但浪費糧食浪費土地堅決不行!這是中國人刻在骨子裏的執念。
遼州地廣人稀,一切基礎建設從零開始,自由度高,好發揮。而且天高皇帝遠,去了就沒人管。如果陸晟下放過去,整個遼州將沒有人能管的住陸嫣!陸嫣想幹什麽幹什麽!
陸嫣確實也非常渴望有這麽一塊地方可以讓她盡情發揮。種地種菜、蓋房子、養動物,這是所有中國人難以克製的衝動。現代什麽遊戲一說我這可以蓋房子可以種菜養動物,立刻被國民衝爆。遊戲裏都這麽狂熱,更何況是現實裏真的給你一塊地啊!
反正也沒什麽後果,遼州地方大,搞一搞,搞成了是政績,搞不成換一塊嘛。
還有一點也很重要,陸嫣真的想盡自己所能去幫助一些人。幫助那些受盡欺負的女人、孤苦伶仃的老人還有無人養育的孩子,幫助這些在這片土地上受著苦的所有人。
陸嫣現在大致理解了很多年輕人去三支一扶(支農、支教、支醫、扶貧)的心態,當初的她是不太能理解的,為什麽放著大城市的富裕生活不過要去窮鄉僻壤裏做這些事。
現在想來那是因為她底層需求還沒有被滿足,精神境界遠遠達不到追求自我實現的層次,而現在,當她的底層需求全部被滿足的時候,她發現自己突然理解了。
所謂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