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燒玻璃
開局被賣,從賣餅小販到富甲一方陸嫣陸晟 作者:文王說得對reborn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陸晟看見幾人回來,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了,知道幾人平安就好,也沒說什麽,繼續回去忙了。
陸嫣要忙的事也不少,就是她幹什麽身後總跟著兩條小尾巴。
趁雪停了,陸嫣趕緊召集在家閑著的姑娘婦人們,把硝好的皮子做成睡袋、襖子和靴子,按件計費,每件二十文的工錢。揪來龐仲清專門驗收是否合格,不合格的打回去重做。
現在沒有專門的地方給她們,隻能讓她們帶回家去,陸嫣還打算等工匠們把房子蓋好再專門蓋個繡樓出來,等徐氏來了還可以教她們更精細的繡品,帶帶徒弟什麽的。
陸嫣又聯係了折穆,讓他弄幾張牛皮過來。
這攤子事弄完了,陸嫣終於有心思去想玻璃的事。
總的來說,中國使用玻璃的曆史非常短,也就近一百來年的樣子。中華上下五千年前幾千年都沒有燒出玻璃來,大曆朝這種基於作者常識寫出來的朝代自然是不可能有玻璃的。
為什麽這麽長時間都沒有人燒出玻璃呢?因為沒有大規模的堿礦。高嶺土燒出陶瓷,沙子和堿燒出玻璃,玻璃沒有條件,但在陶瓷的道路上遙遙領先,這屬於科技樹點歪了。
但它本質上並不是一個很難搞的東西,隻要掌握了原理。
理論上,沙子和堿混合,在極高溫度下加熱,使其熔融成液態,去除氣泡和雜質,倒入容器中固定成型,冷卻脫模,玻璃就算是成了。
沙子和堿都好找,堿用石灰石就可以,放到磚窯裏燒燒試試,再慢慢調整比例。
陸嫣說幹就幹,帶著兩個跟班就去了磚窯。燒磚的匠人聽她要燒琉璃一樣的透明玩意兒,都用一種難以置信的眼神看著她。
陸嫣一開始也不敢弄太多,用個石頭臼子裏裝了一碗,跟著要燒的磚胚子一起進了窯。
一窯磚要燒很久,燒磚師傅閑下來就跟陸嫣有一搭沒一搭地聊天:“陸姑娘,你說要做那勞什子透明玩意兒,是有什麽用處啊?”
“那用處可多了。”陸嫣說:“咱們這冬天下雪時候多,一直盯著雪看眼睛容易受傷,我想做個戴在眼睛上的帶點顏色的透明片,既能擋光又能看清東西。”
那工匠點點頭:“這倒確實是個有用的。隻做這嗎?”
“當然不是,玻璃用處那可多了。”陸嫣繼續說:“還有咱們的窗戶,現在都是用桐油紙糊的,冬天怕冷全都關著,屋裏也透不進多少光,如果能做窗戶那麽大的玻璃,安在窗框上,不開窗戶也可以透光進來了。”
工匠眼睛亮了亮:“這是個好想法。”
陸嫣又說:“是吧,冬天家家戶戶都窩在家裏,打開窗戶冷,不打開窗戶亮度又不夠,婦人縫補衣服穿針引線沒個光亮可是很費眼睛的,以後咱們縣裏建了學堂,孩子們讀書也需要光亮,不能把眼睛熬壞了。”
工匠聽得一愣:“咱們縣要建學堂?真的假的?”
陸嫣笑了一聲:“當然要建,不過沒那麽快,慢慢來嘛。學堂、繡樓、醫署,都建。”
工匠聽得怔愣,又重複一遍:“真的假的?陸姑娘,不是我不信你,這是陸縣令的意思?”
陸嫣擺擺手:“我的意思,但我說話有用,陸縣令聽我的。你看那公廁,不是很快建起來了嗎?那也是我的意思。”
工匠已經驚呆了:“那個公廁是你的意思啊!”
自從遼陽縣的百姓適應了出門有需求就找公廁,整個遼陽縣變得十分幹淨,路上已經完全看不到髒臭的穢物了。百姓們一開始不習慣,現在習慣以後慢慢察覺到其中的好處,都在誇陸縣令腦子聰明年輕有為,卻沒想到這是陸姑娘的主意。
那工匠說不出話來了,反而是一直沒說話的簡紅菱和劉清妍拍了拍她,問道:“等會兒,公廁是什麽東西?”
陸嫣這才想起來,倆人來遼陽這幾天還沒帶她倆看過這新鮮玩意兒呢。
這一窯磚出窯還要好幾個時辰,陸嫣決定先帶兩人去公廁看看。
公廁每天都有人打掃,冬天天氣冷,本來也沒什麽味道,看起來還挺幹淨。陸嫣同時還給她們講了關於隨地便溺罰銀子的事規定。
簡紅菱看完沉默了一會兒,自言自語道:“這麽容易就能解決的問題,京城怎麽就沒人想著解決一下?”
京城是有廁所的,建在道路邊每次隻能容納一個人的小房子,因為打掃不勤味道十分不妙,陸嫣從來沒去過。因為也沒有相應的處罰,隨地便溺的情況還是很多的,很多男人找個牆角一解褲腰帶就解決了。
“京城情況比較複雜。”陸嫣說:“京城人多,收夜香的也多,不太會出現遍地便溺的情況。人員構成複雜,盲目執行違者罰款的條令會出問題,還是得慢慢來。我能在遼陽開展,主要是因為遼陽總共也沒幾個人。”
簡紅菱若有所思地點頭。
劉清妍說:“你來遼州真是來對了,地廣人稀,你的各種奇思妙想都能在這施展開。”
“你說太對了。”陸嫣讚同:“這完全就是我的一片試驗田,我愛死了。”
既然回來了,也沒那麽著急回去,陸嫣回去把帶回來的堅果們炒了,一人裝了一兜栗子鬆子嗑著吃,到晚上時間差不多了才重回磚窯。
陸嫣要忙的事也不少,就是她幹什麽身後總跟著兩條小尾巴。
趁雪停了,陸嫣趕緊召集在家閑著的姑娘婦人們,把硝好的皮子做成睡袋、襖子和靴子,按件計費,每件二十文的工錢。揪來龐仲清專門驗收是否合格,不合格的打回去重做。
現在沒有專門的地方給她們,隻能讓她們帶回家去,陸嫣還打算等工匠們把房子蓋好再專門蓋個繡樓出來,等徐氏來了還可以教她們更精細的繡品,帶帶徒弟什麽的。
陸嫣又聯係了折穆,讓他弄幾張牛皮過來。
這攤子事弄完了,陸嫣終於有心思去想玻璃的事。
總的來說,中國使用玻璃的曆史非常短,也就近一百來年的樣子。中華上下五千年前幾千年都沒有燒出玻璃來,大曆朝這種基於作者常識寫出來的朝代自然是不可能有玻璃的。
為什麽這麽長時間都沒有人燒出玻璃呢?因為沒有大規模的堿礦。高嶺土燒出陶瓷,沙子和堿燒出玻璃,玻璃沒有條件,但在陶瓷的道路上遙遙領先,這屬於科技樹點歪了。
但它本質上並不是一個很難搞的東西,隻要掌握了原理。
理論上,沙子和堿混合,在極高溫度下加熱,使其熔融成液態,去除氣泡和雜質,倒入容器中固定成型,冷卻脫模,玻璃就算是成了。
沙子和堿都好找,堿用石灰石就可以,放到磚窯裏燒燒試試,再慢慢調整比例。
陸嫣說幹就幹,帶著兩個跟班就去了磚窯。燒磚的匠人聽她要燒琉璃一樣的透明玩意兒,都用一種難以置信的眼神看著她。
陸嫣一開始也不敢弄太多,用個石頭臼子裏裝了一碗,跟著要燒的磚胚子一起進了窯。
一窯磚要燒很久,燒磚師傅閑下來就跟陸嫣有一搭沒一搭地聊天:“陸姑娘,你說要做那勞什子透明玩意兒,是有什麽用處啊?”
“那用處可多了。”陸嫣說:“咱們這冬天下雪時候多,一直盯著雪看眼睛容易受傷,我想做個戴在眼睛上的帶點顏色的透明片,既能擋光又能看清東西。”
那工匠點點頭:“這倒確實是個有用的。隻做這嗎?”
“當然不是,玻璃用處那可多了。”陸嫣繼續說:“還有咱們的窗戶,現在都是用桐油紙糊的,冬天怕冷全都關著,屋裏也透不進多少光,如果能做窗戶那麽大的玻璃,安在窗框上,不開窗戶也可以透光進來了。”
工匠眼睛亮了亮:“這是個好想法。”
陸嫣又說:“是吧,冬天家家戶戶都窩在家裏,打開窗戶冷,不打開窗戶亮度又不夠,婦人縫補衣服穿針引線沒個光亮可是很費眼睛的,以後咱們縣裏建了學堂,孩子們讀書也需要光亮,不能把眼睛熬壞了。”
工匠聽得一愣:“咱們縣要建學堂?真的假的?”
陸嫣笑了一聲:“當然要建,不過沒那麽快,慢慢來嘛。學堂、繡樓、醫署,都建。”
工匠聽得怔愣,又重複一遍:“真的假的?陸姑娘,不是我不信你,這是陸縣令的意思?”
陸嫣擺擺手:“我的意思,但我說話有用,陸縣令聽我的。你看那公廁,不是很快建起來了嗎?那也是我的意思。”
工匠已經驚呆了:“那個公廁是你的意思啊!”
自從遼陽縣的百姓適應了出門有需求就找公廁,整個遼陽縣變得十分幹淨,路上已經完全看不到髒臭的穢物了。百姓們一開始不習慣,現在習慣以後慢慢察覺到其中的好處,都在誇陸縣令腦子聰明年輕有為,卻沒想到這是陸姑娘的主意。
那工匠說不出話來了,反而是一直沒說話的簡紅菱和劉清妍拍了拍她,問道:“等會兒,公廁是什麽東西?”
陸嫣這才想起來,倆人來遼陽這幾天還沒帶她倆看過這新鮮玩意兒呢。
這一窯磚出窯還要好幾個時辰,陸嫣決定先帶兩人去公廁看看。
公廁每天都有人打掃,冬天天氣冷,本來也沒什麽味道,看起來還挺幹淨。陸嫣同時還給她們講了關於隨地便溺罰銀子的事規定。
簡紅菱看完沉默了一會兒,自言自語道:“這麽容易就能解決的問題,京城怎麽就沒人想著解決一下?”
京城是有廁所的,建在道路邊每次隻能容納一個人的小房子,因為打掃不勤味道十分不妙,陸嫣從來沒去過。因為也沒有相應的處罰,隨地便溺的情況還是很多的,很多男人找個牆角一解褲腰帶就解決了。
“京城情況比較複雜。”陸嫣說:“京城人多,收夜香的也多,不太會出現遍地便溺的情況。人員構成複雜,盲目執行違者罰款的條令會出問題,還是得慢慢來。我能在遼陽開展,主要是因為遼陽總共也沒幾個人。”
簡紅菱若有所思地點頭。
劉清妍說:“你來遼州真是來對了,地廣人稀,你的各種奇思妙想都能在這施展開。”
“你說太對了。”陸嫣讚同:“這完全就是我的一片試驗田,我愛死了。”
既然回來了,也沒那麽著急回去,陸嫣回去把帶回來的堅果們炒了,一人裝了一兜栗子鬆子嗑著吃,到晚上時間差不多了才重回磚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