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完善編製與定下戰機型號
抗戰:我的彈藥很便宜 作者:說這個我可就不困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過渡章節,不太影響後麵,不喜可略過!
中午,在武德吃在午飯的時候,趙龍找了過來,麵對武德疑惑的眼神,趙龍直接說明了來意,這個問題之前他也跟陳到商量過來,他自然也是支持的。
老武想了想道,不著急做決定,“你將那些紙條子給我看看。”
那些寫著需求的紙張趙龍自是隨身帶著的,當即就掏出來遞了過去。
老武將午飯三兩口吃完,開始一張張看了起來。
良久,武德抬頭說道,“一切以實戰出發,之前的裝備配置我確實是有點想當然了。”
頓了頓武德繼續道,“你更換107火箭炮的提議我同意了,另外我打算重新完善一下步兵的編製;你就先別回去了,今晚在旅部開個會說道說道,明天我跟你一起去一趟娘子關。”
趙龍聞言點點頭,“那行,你先忙著,我去安排一下。”
回到自己臨時辦公室的武德陷入了沉思,按照二團各營、連長的說法,步兵排的壓製火力還是差了點,特別是當多方都需要迫擊炮支援的時候,步兵連裝備了60毫米迫擊炮還是有點力有不逮。
這個問題在二團7營阻擊日軍139聯隊連續衝鋒之時突顯了出來,小鬼子分成數路齊齊進攻,連級的60毫米機炮完全兼顧不過來,步兵排自身還是需要裝備一款爆發力極強的壓製、支援火力,同時還不能占用太多的編製。
連級之上的裝備配置也需要稍微改一下,比如將原本團級才裝備的100毫米迫擊炮下放到營級;重是重了點,大不了給他們裝備上卡車,這樣移動和備彈都解決了,反正卡車對武德來說不值錢;而且往後東出平原作戰之時,這樣配置也很合適。
定下主意,武德就進入係統中來時尋找一款合適的排級火力支援武器來。
翻查了半天,又仔細回想穿越之前看過的那些戰鬥視頻,最終他找出了一種比較合適的殺器。
自動榴彈發射器,擺在武德麵前的備選有三款,分別是mk19、ags-30、qlz87式.
三者是射程都在800-2000米的範圍,能提供高射速、精確的壓製火力,很適合作為pkm機槍的火力補充;雖然他們研製初衷都是用於步兵班的支援武器,但在這個時代的作戰模式之下,作為排級火力支援也沒有任何問題。
第一款是美係裝備,自越戰裝備以來經曆了多次戰爭的考驗;發射40毫米榴彈,在三者之中口徑是最大的,人員毀傷半徑也是最大的達到了15米;當然重量也是最大的,加上三腳架總重達到了62.43千克,32發彈盒重達20公斤,在山地作戰需要至少3人編製。
第二是大毛的裝備,研製於90年代,是三者中最新的,他的老前輩ags-17經曆過車臣戰爭的考驗;30是它的改進版本,帶上三腳架,不裝彈鼓的情況下才16.5千克,一個人就能背著上山下河。
發射30*29毫米口徑榴彈,使用特製的vog-30榴彈時人員殺傷半徑也有10米,30發滿裝的金屬彈鼓重13.7千克,理論射速達到了400發\/分鍾,最大有效射程2200米。
第三款就是國產貨了,發射35毫米口徑榴彈,可選6\/15發彈鼓,使用重型(15發)彈鼓之時整備全重隻有20千克,是三者之中最輕的,當然也是火力持續性最差的;最遠有效射程在1750米,還算不錯。
武德其實很是想要這款,但美中不足的是它沒有經曆過實戰考驗,而且它草草上馬,人機工程太差了,射手的發射時姿勢非常的別扭;而且重量太輕發射槍口上跳厲害,精度得不到保證。
幾經比較之後,武德選擇了毛子的ags-30阿特蘭自動榴彈發射器,重量適中兩人編製就可以使用,機動性很不錯;何況他們多數情況都是跟隨排部行動,可以配上一輛悍馬軍車,這樣帶彈量也能得到保障。
武德選擇它的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它裝備pag-17光學瞄準鏡,有夜視功能,在夜視情況下可以提供1700米的瞄準距離。
當然相比另外兩款它的缺點也是有的,就是隻能針對非裝甲目標,不過這對於武德軍來說沒啥問題。
在當前的戰場中武德軍有著絕對的情報優勢,麵對武德軍的武直、100毫米以上口徑的火炮,日軍的薄皮裝甲目標麵對基本沒機會到達步兵的攻擊距離之內;若有特殊情況,步兵還有著rpg可用,這玩意打日軍的薄皮貨,一打一個不吱聲。
搞定了這個排級火力壓製裝備,接下來武德開始了編製的完善,手拿之前的步兵編製表,老武坐在椅子上麵發呆了半小時後,他終於有了決定。(具體編製會放在有話說)
首先,每個步兵班4個3人戰鬥小組不變,每個排還是3個步兵班,加上正副排長和2人編製ags-30火力小組,全排剛好是40人;在運力方麵全排裝備1輛悍馬軍車,一輛東風eq2102 6*6 3.5噸級卡車。
步兵連還是兩個步兵排,加上一個27人的火力支援排和連部、炊事班,全連125人。
唯一的改變就是將火力排分割為炮班和無人機班,由副連長指揮;原本裝備的2門60毫米迫擊炮撤掉,改為裝備3門射程達到5700米的w87式81毫米迫擊炮,依舊是5人炮組。
步兵營構成:三個步兵連,30人編製的炮排,10人營部,10人偵察\/支援班(無人機),35人的防空排,5人狙擊組,20人營屬突擊\/支援排,30人的醫護排,全營515人。
其中炮排改81毫米迫擊炮為裝備4門pp89式100毫米迫擊炮,5人炮組,最遠有效射程6400米;再加上2門5人編組的82毫米無後座力炮,全排30人。
再往上的團級編製框架就不做太大的改變,m119型105毫米榴炮連依舊是8門,防空連還是6門57毫米高炮+一個w85式高射機槍排(9挺機槍,4人槍組)+毒刺導彈排(增加之後是8個毒刺導彈發射組,2人發射組+輔助人員)。
團屬的坦克排升級為坦克連,全連12輛59-2a 坦克,3輛坦克保障車;團屬的火箭炮排改為裝備4門90b型122毫米多管火箭炮;作戰之時,團屬的4輛pgz88式雙管37毫米自行高炮伴隨坦克連和火箭炮排行動。
加上輜重、醫護等輔助兵力,全團人數維持在2200人到2500人左右。
另外旅直屬的獨立重炮營、滿編坦克連和防空營不做改變。
此外,武德軍目前保持的100架直升機,武德也將之均分為了4個直升機中隊。
其中3個25架編製的中隊,為15架阿帕奇+10架米171sh武裝運輸機,作為主要的步兵支援中隊;另外的一個中隊由18架mh-53j低空鋪路窪+7架米171sh武裝直升機組成,這個中隊主要為老狼的特種營服務輸,必要時也可以掛載武器支援步兵作戰。
在新的編製中暫時在每個步兵旅都配屬一個直升機作戰,如今武德軍也將有固定翼飛機爭奪製空權,此後直升機的出擊將不再受到限製。
往後步兵團若有需要可以直接呼叫直升機支援,這也是武德沒打算在步兵旅之中裝備75毫米的山炮、野炮的原因。
當新的編製出籠,時間已到了晚飯時間。
晚上,新的編製,到會的幾人也都沒有反對,說到底誰會嫌自己部隊的火力強啊。
散會之後,武德將25門90b型122毫米多管火箭炮購買之後放在了陽泉城的軍營之中,這些足夠武德軍目前集團換裝所用,還能有餘下的放在 那裏備用;當然各種類122毫米火箭彈,也都備了一大批,足夠他們齊射20輪的。
與之配套導彈保障車,指揮、觀測、彈道定位雷達車等輔助車輛,油料等物資也都一一配齊,如今價值450積分一輛的90b122毫米多管火箭炮,對於武德來說完全是灑灑水了;北行歸來,加上二團在娘子關的收獲,他如今積分快達到百萬級別了。
隨後就是個團坦克連擴編之後的缺口了,加上用於訓練的需要,武德直接購買70輛59-2a中型坦克,配套的車輛也都沒有拉下。
60輛坦克補齊個團缺口之後,還能有著30輛坦克用於訓練和備用;一旦個團的坦克兵都訓練出來,那麽武德軍東出之後,很快就能有著過百輛坦克可用了,以他們的性能說句橫掃華北平原都沒問題。
一頓買買,將陽泉城軍備庫、陽泉城軍營全部裝的滿滿的,使得駐紮這裏的部隊都沒辦法訓練了;見此作為名義上的師長,陳到隻好連夜將新的編製表下送給各團,並通知他們明天前來領取裝備。
一直忙到晚上的八九點,武德才終於得以躺在自己的床上,但他還不能睡,還有一個重要的裝備需要他在係統裏衝浪、尋找。
沒錯,那就是固定翼飛機,他自從得到購買權限之後,就一直在噴氣戰機和螺旋槳飛機之間搖擺;今天他又和陳到、趙龍等人討論過,可惜最終還是需要他去決定。
60年代前的噴氣戰機,可以選擇的很多,相對的螺旋槳戰機就更多了;一直在係統中看著這個時期的各種戰機性能,不斷地對比,直到晚上的12點左右,他終於有了決斷。
考慮到現在這個時期的日軍陸航戰機主力速度一般也就在450-500公裏\/小時之間,若是噴氣戰機的話那速度就快了太多了,攻擊窗口會非常太短,說是一閃而過都不為過,這是其一。
其二,這個年代的空空導彈性能不太靠譜,麵對靈活性不錯螺旋槳戰機,能取得多大的戰果很難說。
最終他選擇了螺旋槳戰機的巔峰p-51d【野馬】戰鬥機,作為在各方麵性能都碾壓日軍零式\/疾風戰機的它,麵對現階段的九七式戰鬥有著絕對的優勢。
最高速度達到了721公裏每小時的野馬,麵對隻有460的日軍九七戰機剛剛好,不像噴氣式戰機動不動就是人家的兩倍。
上麵裝備的6挺12.7毫米機槍對上皮薄的日軍飛機,可以說碰著就死擦著就傷;更重要的是它的光憑借機身燃油就能有著1500公裏的作戰半徑,稍微帶上一個副油箱,幾乎整個日占區都在它的攻擊範圍之內。
戰鬥機確定了,武德軍還需要一款戰鬥轟炸機,武德選擇了59年服役的f105d雷公戰鬥機(d型是全天候戰機),作為戰鬥設計的它,有著最大7噸的載彈量,在越戰之時更多的是執行對地攻擊任務。
作為美軍有史以來最大的單人座戰機,雖說在越戰期間由於載彈量過大,失去了速度優勢,在麵對越南同時期的米格17和地麵防空火力很容易被擊落。
但是在武德這裏它的作用就是在p-51d 取得製空權之後,執行轟炸任務而已,在這種情況下的它的安全性會有很大的保障。
而且他那最大2.1馬赫的速度,估計會讓操作防空炮的小八嘎非常地不適應,畢竟之前的都是四五百公裏時速的戰機,現在突然來了一個動不動超音速突防的選手,估計會讓小八嘎很抓狂吧,被窩裏老武笑得很是陰險。
在這個時期還有一款載彈量更恐怖的b-52同溫層堡壘戰略轟炸,武德看著很是眼饞,但是它那動輒190到220噸的起飛重量,需要的機場等級太高了。
而且它擅長的地毯式轟炸在國內用也不是很合適,武德打算拿下冀省之後才會購買這種戰機,在哪裏它可以更輕鬆地飛到它本土,地毯式轟炸用在它們本土才是最好的。
中午,在武德吃在午飯的時候,趙龍找了過來,麵對武德疑惑的眼神,趙龍直接說明了來意,這個問題之前他也跟陳到商量過來,他自然也是支持的。
老武想了想道,不著急做決定,“你將那些紙條子給我看看。”
那些寫著需求的紙張趙龍自是隨身帶著的,當即就掏出來遞了過去。
老武將午飯三兩口吃完,開始一張張看了起來。
良久,武德抬頭說道,“一切以實戰出發,之前的裝備配置我確實是有點想當然了。”
頓了頓武德繼續道,“你更換107火箭炮的提議我同意了,另外我打算重新完善一下步兵的編製;你就先別回去了,今晚在旅部開個會說道說道,明天我跟你一起去一趟娘子關。”
趙龍聞言點點頭,“那行,你先忙著,我去安排一下。”
回到自己臨時辦公室的武德陷入了沉思,按照二團各營、連長的說法,步兵排的壓製火力還是差了點,特別是當多方都需要迫擊炮支援的時候,步兵連裝備了60毫米迫擊炮還是有點力有不逮。
這個問題在二團7營阻擊日軍139聯隊連續衝鋒之時突顯了出來,小鬼子分成數路齊齊進攻,連級的60毫米機炮完全兼顧不過來,步兵排自身還是需要裝備一款爆發力極強的壓製、支援火力,同時還不能占用太多的編製。
連級之上的裝備配置也需要稍微改一下,比如將原本團級才裝備的100毫米迫擊炮下放到營級;重是重了點,大不了給他們裝備上卡車,這樣移動和備彈都解決了,反正卡車對武德來說不值錢;而且往後東出平原作戰之時,這樣配置也很合適。
定下主意,武德就進入係統中來時尋找一款合適的排級火力支援武器來。
翻查了半天,又仔細回想穿越之前看過的那些戰鬥視頻,最終他找出了一種比較合適的殺器。
自動榴彈發射器,擺在武德麵前的備選有三款,分別是mk19、ags-30、qlz87式.
三者是射程都在800-2000米的範圍,能提供高射速、精確的壓製火力,很適合作為pkm機槍的火力補充;雖然他們研製初衷都是用於步兵班的支援武器,但在這個時代的作戰模式之下,作為排級火力支援也沒有任何問題。
第一款是美係裝備,自越戰裝備以來經曆了多次戰爭的考驗;發射40毫米榴彈,在三者之中口徑是最大的,人員毀傷半徑也是最大的達到了15米;當然重量也是最大的,加上三腳架總重達到了62.43千克,32發彈盒重達20公斤,在山地作戰需要至少3人編製。
第二是大毛的裝備,研製於90年代,是三者中最新的,他的老前輩ags-17經曆過車臣戰爭的考驗;30是它的改進版本,帶上三腳架,不裝彈鼓的情況下才16.5千克,一個人就能背著上山下河。
發射30*29毫米口徑榴彈,使用特製的vog-30榴彈時人員殺傷半徑也有10米,30發滿裝的金屬彈鼓重13.7千克,理論射速達到了400發\/分鍾,最大有效射程2200米。
第三款就是國產貨了,發射35毫米口徑榴彈,可選6\/15發彈鼓,使用重型(15發)彈鼓之時整備全重隻有20千克,是三者之中最輕的,當然也是火力持續性最差的;最遠有效射程在1750米,還算不錯。
武德其實很是想要這款,但美中不足的是它沒有經曆過實戰考驗,而且它草草上馬,人機工程太差了,射手的發射時姿勢非常的別扭;而且重量太輕發射槍口上跳厲害,精度得不到保證。
幾經比較之後,武德選擇了毛子的ags-30阿特蘭自動榴彈發射器,重量適中兩人編製就可以使用,機動性很不錯;何況他們多數情況都是跟隨排部行動,可以配上一輛悍馬軍車,這樣帶彈量也能得到保障。
武德選擇它的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它裝備pag-17光學瞄準鏡,有夜視功能,在夜視情況下可以提供1700米的瞄準距離。
當然相比另外兩款它的缺點也是有的,就是隻能針對非裝甲目標,不過這對於武德軍來說沒啥問題。
在當前的戰場中武德軍有著絕對的情報優勢,麵對武德軍的武直、100毫米以上口徑的火炮,日軍的薄皮裝甲目標麵對基本沒機會到達步兵的攻擊距離之內;若有特殊情況,步兵還有著rpg可用,這玩意打日軍的薄皮貨,一打一個不吱聲。
搞定了這個排級火力壓製裝備,接下來武德開始了編製的完善,手拿之前的步兵編製表,老武坐在椅子上麵發呆了半小時後,他終於有了決定。(具體編製會放在有話說)
首先,每個步兵班4個3人戰鬥小組不變,每個排還是3個步兵班,加上正副排長和2人編製ags-30火力小組,全排剛好是40人;在運力方麵全排裝備1輛悍馬軍車,一輛東風eq2102 6*6 3.5噸級卡車。
步兵連還是兩個步兵排,加上一個27人的火力支援排和連部、炊事班,全連125人。
唯一的改變就是將火力排分割為炮班和無人機班,由副連長指揮;原本裝備的2門60毫米迫擊炮撤掉,改為裝備3門射程達到5700米的w87式81毫米迫擊炮,依舊是5人炮組。
步兵營構成:三個步兵連,30人編製的炮排,10人營部,10人偵察\/支援班(無人機),35人的防空排,5人狙擊組,20人營屬突擊\/支援排,30人的醫護排,全營515人。
其中炮排改81毫米迫擊炮為裝備4門pp89式100毫米迫擊炮,5人炮組,最遠有效射程6400米;再加上2門5人編組的82毫米無後座力炮,全排30人。
再往上的團級編製框架就不做太大的改變,m119型105毫米榴炮連依舊是8門,防空連還是6門57毫米高炮+一個w85式高射機槍排(9挺機槍,4人槍組)+毒刺導彈排(增加之後是8個毒刺導彈發射組,2人發射組+輔助人員)。
團屬的坦克排升級為坦克連,全連12輛59-2a 坦克,3輛坦克保障車;團屬的火箭炮排改為裝備4門90b型122毫米多管火箭炮;作戰之時,團屬的4輛pgz88式雙管37毫米自行高炮伴隨坦克連和火箭炮排行動。
加上輜重、醫護等輔助兵力,全團人數維持在2200人到2500人左右。
另外旅直屬的獨立重炮營、滿編坦克連和防空營不做改變。
此外,武德軍目前保持的100架直升機,武德也將之均分為了4個直升機中隊。
其中3個25架編製的中隊,為15架阿帕奇+10架米171sh武裝運輸機,作為主要的步兵支援中隊;另外的一個中隊由18架mh-53j低空鋪路窪+7架米171sh武裝直升機組成,這個中隊主要為老狼的特種營服務輸,必要時也可以掛載武器支援步兵作戰。
在新的編製中暫時在每個步兵旅都配屬一個直升機作戰,如今武德軍也將有固定翼飛機爭奪製空權,此後直升機的出擊將不再受到限製。
往後步兵團若有需要可以直接呼叫直升機支援,這也是武德沒打算在步兵旅之中裝備75毫米的山炮、野炮的原因。
當新的編製出籠,時間已到了晚飯時間。
晚上,新的編製,到會的幾人也都沒有反對,說到底誰會嫌自己部隊的火力強啊。
散會之後,武德將25門90b型122毫米多管火箭炮購買之後放在了陽泉城的軍營之中,這些足夠武德軍目前集團換裝所用,還能有餘下的放在 那裏備用;當然各種類122毫米火箭彈,也都備了一大批,足夠他們齊射20輪的。
與之配套導彈保障車,指揮、觀測、彈道定位雷達車等輔助車輛,油料等物資也都一一配齊,如今價值450積分一輛的90b122毫米多管火箭炮,對於武德來說完全是灑灑水了;北行歸來,加上二團在娘子關的收獲,他如今積分快達到百萬級別了。
隨後就是個團坦克連擴編之後的缺口了,加上用於訓練的需要,武德直接購買70輛59-2a中型坦克,配套的車輛也都沒有拉下。
60輛坦克補齊個團缺口之後,還能有著30輛坦克用於訓練和備用;一旦個團的坦克兵都訓練出來,那麽武德軍東出之後,很快就能有著過百輛坦克可用了,以他們的性能說句橫掃華北平原都沒問題。
一頓買買,將陽泉城軍備庫、陽泉城軍營全部裝的滿滿的,使得駐紮這裏的部隊都沒辦法訓練了;見此作為名義上的師長,陳到隻好連夜將新的編製表下送給各團,並通知他們明天前來領取裝備。
一直忙到晚上的八九點,武德才終於得以躺在自己的床上,但他還不能睡,還有一個重要的裝備需要他在係統裏衝浪、尋找。
沒錯,那就是固定翼飛機,他自從得到購買權限之後,就一直在噴氣戰機和螺旋槳飛機之間搖擺;今天他又和陳到、趙龍等人討論過,可惜最終還是需要他去決定。
60年代前的噴氣戰機,可以選擇的很多,相對的螺旋槳戰機就更多了;一直在係統中看著這個時期的各種戰機性能,不斷地對比,直到晚上的12點左右,他終於有了決斷。
考慮到現在這個時期的日軍陸航戰機主力速度一般也就在450-500公裏\/小時之間,若是噴氣戰機的話那速度就快了太多了,攻擊窗口會非常太短,說是一閃而過都不為過,這是其一。
其二,這個年代的空空導彈性能不太靠譜,麵對靈活性不錯螺旋槳戰機,能取得多大的戰果很難說。
最終他選擇了螺旋槳戰機的巔峰p-51d【野馬】戰鬥機,作為在各方麵性能都碾壓日軍零式\/疾風戰機的它,麵對現階段的九七式戰鬥有著絕對的優勢。
最高速度達到了721公裏每小時的野馬,麵對隻有460的日軍九七戰機剛剛好,不像噴氣式戰機動不動就是人家的兩倍。
上麵裝備的6挺12.7毫米機槍對上皮薄的日軍飛機,可以說碰著就死擦著就傷;更重要的是它的光憑借機身燃油就能有著1500公裏的作戰半徑,稍微帶上一個副油箱,幾乎整個日占區都在它的攻擊範圍之內。
戰鬥機確定了,武德軍還需要一款戰鬥轟炸機,武德選擇了59年服役的f105d雷公戰鬥機(d型是全天候戰機),作為戰鬥設計的它,有著最大7噸的載彈量,在越戰之時更多的是執行對地攻擊任務。
作為美軍有史以來最大的單人座戰機,雖說在越戰期間由於載彈量過大,失去了速度優勢,在麵對越南同時期的米格17和地麵防空火力很容易被擊落。
但是在武德這裏它的作用就是在p-51d 取得製空權之後,執行轟炸任務而已,在這種情況下的它的安全性會有很大的保障。
而且他那最大2.1馬赫的速度,估計會讓操作防空炮的小八嘎非常地不適應,畢竟之前的都是四五百公裏時速的戰機,現在突然來了一個動不動超音速突防的選手,估計會讓小八嘎很抓狂吧,被窩裏老武笑得很是陰險。
在這個時期還有一款載彈量更恐怖的b-52同溫層堡壘戰略轟炸,武德看著很是眼饞,但是它那動輒190到220噸的起飛重量,需要的機場等級太高了。
而且它擅長的地毯式轟炸在國內用也不是很合適,武德打算拿下冀省之後才會購買這種戰機,在哪裏它可以更輕鬆地飛到它本土,地毯式轟炸用在它們本土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