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我還能憶起養父母帶著我們姐妹四處躲鬼子時的情景。
我們從吉春躲到了旅順口,又到了雙城、卜奎、大興安嶺等地,最後又回到了吉春。
之所以轉了一圈兒又回來了,我想不外乎幾點原因。
第一,隨著時間的推移,養父大概是覺得那個老家夥就算不死也早把這茬兒給忘了吧?
第二,養父母年紀大了,有葉落歸根的心思。
第三,我們姐妹也該談婚論嫁了……
人家是戰時躲,我們是戰爭結束後才開始躲。
養父是個有學識的人,像南橘北枳、近朱者赤這樣的大道理他懂很多。
養母也不賴,她的理論更為言簡意賅且深入人心:“嗯……守啥人學啥人!”
我也認同他們的觀點。
我的認同,源自於我遇到的一個特殊家庭,是這個家庭幫我佐證了我的觀點。
<這個真實發生的故事有點長,隻當是我順便替寫書的湊點字數吧……>
一對夫妻,在1982年生下了他們的第一個女孩;1984年的時候,東躲西藏地又生了一個,依然是個女孩。
那年代,投胎真的是個技術活兒。
尤其是當你投生為老二的時候,更是和押寶一樣。
你可能“年紀輕輕”就過上了周遊列國的美好生活,也可能還沒出生就遭到一頓暴打,從此這世間的一切悲喜都與你無關了……
如果你能順利地來到這個世界,還要知道你的命運和你的性別有著非常直接的關係。
此時對你來說最好的消息莫過於是聽到你爹興奮地大喊一聲:“蕪湖~~是個帶把兒的!”
聽到這個消息後,你也不必非要摸索著去證實你爹說的“把兒”究竟在哪兒,直接去幹飯就完了。
如果聽到的不是這個消息,後續的事情可能就不樂觀了。
嚴重一些,就如我所說的這個女孩,你可能就會成為棄嬰。
據完全不統計,這一時期的棄嬰都還隻是個孩子,而且所有的孩子中不是男孩就是女孩,還有他們成為棄嬰的原因都是父母不要他們了……
排除有天生缺陷的之外,被丟棄的幾乎都是女嬰,而她們在家裏的排序又多是第二……
所以,你說投胎不是技術活嗎?
我認識的這個被遺棄的孩子,是不幸的,也是幸運的。
不幸的是,她被拋棄了;幸運的是,她被某國人從福利院領養了。
跨越大洋走的時候,她的全部身家隻有一封信,連個故事中常見的手鐲或長命鎖這樣的信物都沒有。
我猜即便有,父母也是要留給下一個孩子的。
信裏也並沒有關於父母的信息,通篇都是爸媽對不起你,雲雲……
從此後,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了。
轉到二十年後,一切又發生了變化。
一檔當時辦得很不錯的節目播出了很多尋親的內容,而且不乏成功案例。
這個節目,何向東一直在看。2016年停播時她想,為什麽呢?是天下骨肉都團聚了吧?
盡管那些案例多是體現兩岸一家親的,節目中也並沒有他們這種類型的先例,但他們還是覺得值得一試。
一則短短的尋親啟事播出後,石沉大海,渺無音信。
從天文學的角度來說,大洋彼岸那些倒掛著的人,是不會和你有天涯共此時的可能的。
他們也不會看這個節目,盡管他們是可以看到的。
後來,是當初收養她的福利院聯合她出生的教會醫院出麵,幫忙聯係到了她。
我們從吉春躲到了旅順口,又到了雙城、卜奎、大興安嶺等地,最後又回到了吉春。
之所以轉了一圈兒又回來了,我想不外乎幾點原因。
第一,隨著時間的推移,養父大概是覺得那個老家夥就算不死也早把這茬兒給忘了吧?
第二,養父母年紀大了,有葉落歸根的心思。
第三,我們姐妹也該談婚論嫁了……
人家是戰時躲,我們是戰爭結束後才開始躲。
養父是個有學識的人,像南橘北枳、近朱者赤這樣的大道理他懂很多。
養母也不賴,她的理論更為言簡意賅且深入人心:“嗯……守啥人學啥人!”
我也認同他們的觀點。
我的認同,源自於我遇到的一個特殊家庭,是這個家庭幫我佐證了我的觀點。
<這個真實發生的故事有點長,隻當是我順便替寫書的湊點字數吧……>
一對夫妻,在1982年生下了他們的第一個女孩;1984年的時候,東躲西藏地又生了一個,依然是個女孩。
那年代,投胎真的是個技術活兒。
尤其是當你投生為老二的時候,更是和押寶一樣。
你可能“年紀輕輕”就過上了周遊列國的美好生活,也可能還沒出生就遭到一頓暴打,從此這世間的一切悲喜都與你無關了……
如果你能順利地來到這個世界,還要知道你的命運和你的性別有著非常直接的關係。
此時對你來說最好的消息莫過於是聽到你爹興奮地大喊一聲:“蕪湖~~是個帶把兒的!”
聽到這個消息後,你也不必非要摸索著去證實你爹說的“把兒”究竟在哪兒,直接去幹飯就完了。
如果聽到的不是這個消息,後續的事情可能就不樂觀了。
嚴重一些,就如我所說的這個女孩,你可能就會成為棄嬰。
據完全不統計,這一時期的棄嬰都還隻是個孩子,而且所有的孩子中不是男孩就是女孩,還有他們成為棄嬰的原因都是父母不要他們了……
排除有天生缺陷的之外,被丟棄的幾乎都是女嬰,而她們在家裏的排序又多是第二……
所以,你說投胎不是技術活嗎?
我認識的這個被遺棄的孩子,是不幸的,也是幸運的。
不幸的是,她被拋棄了;幸運的是,她被某國人從福利院領養了。
跨越大洋走的時候,她的全部身家隻有一封信,連個故事中常見的手鐲或長命鎖這樣的信物都沒有。
我猜即便有,父母也是要留給下一個孩子的。
信裏也並沒有關於父母的信息,通篇都是爸媽對不起你,雲雲……
從此後,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了。
轉到二十年後,一切又發生了變化。
一檔當時辦得很不錯的節目播出了很多尋親的內容,而且不乏成功案例。
這個節目,何向東一直在看。2016年停播時她想,為什麽呢?是天下骨肉都團聚了吧?
盡管那些案例多是體現兩岸一家親的,節目中也並沒有他們這種類型的先例,但他們還是覺得值得一試。
一則短短的尋親啟事播出後,石沉大海,渺無音信。
從天文學的角度來說,大洋彼岸那些倒掛著的人,是不會和你有天涯共此時的可能的。
他們也不會看這個節目,盡管他們是可以看到的。
後來,是當初收養她的福利院聯合她出生的教會醫院出麵,幫忙聯係到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