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在之前的某一章節裏,有一章人物小樣的名字叫做“老老錢、老錢、錢”。
老老錢,是我的爺爺;
老錢,是我的父親錢文;
我,是那個“錢”……
我被和爺爺、父親安排在一起,我猜寫書的大概是想要係統地把我們錢家的近代史加以闡述說明。
可但是呢……整個章節裏說的卻都是老一輩的事情,等提到我的時候,那一章已經結束了。
當時我曾有牢騷,說將來還要另開一章,講講自己。
這也太不拿人當腕兒了?
會排列個文字,這家夥把她給得瑟的!
但寫書的一直在改文,一直在改文,所以也就一直沒有我露麵的機會。
今天,正是時候。
不是因為她良心發現,而是別有原因。
因為她由於專注於改文而斷更多日,被係統警告了:因斷更而導致無法改文,請聯係責編……
你看看,就是這麽觸目驚心……
1960年的某一天,我出生在三合堡,那是個兩省交界的小村子。
童年光景如何,或幸福甜蜜,或苦難多多舛,不得而知。
我能正確地回想起的最早記憶,是站在自家窗台上看著南崗上的社員排著隊回家。
他們是被一場淅淅瀝瀝的小雨澆回來的,陣容並不嚴整,無數把鋤頭拖在身後。
後來我懂了,他們不敢扛起鋤頭是怕打雷……
當時的我,恰好可以一雙手扶住窗框,下巴搭在窗框上。
身後,是某個姐姐伸出的雙手。
我是老錢家的重點保護對象,印象中身邊就沒離開過守護神。
我想,這大約是1963或1964年的事情。
這個時候,我還感受不到苦難。
就算有苦難,一家人也會悄悄自己消化了,不使其落到我的頭上。
父輩四人,君臣文武,是有學問的爺爺給取的名字。
有人說,這哥四個的名字裏就注定了他們的命運。
為君、為文者,有了出息;
為臣、為武者,都下了田地。
爺爺剝奪了二大爺和四叔念書的權力,我一直不能理解。
如果讓他們也讀書,就算最後比不上大爺那麽風光,像父親錢文一樣識文斷字,能當個會計是不是也很好?
(當然,寫書的並不會這麽想。關於二大爺和四叔不識字的篇幅,在文中至少得占兩千字,這為她的水字提供了借口。)
帶著疑問,我曾問過父親。
他告訴我說,家裏總得有人幹活。
我更為不解,地主家還用幹活兒嗎?不是有長工和佃戶嗎?
父親說道:“大多數的地主,活計都比長工好。
“你爺爺就是一個非常讓長工佩服的好把頭。”
我出生以後,父親給我取了這個名字——錢亦文。
這一與傳統嚴重衝突的決定,遭到了來自於方方麵麵的反對。
近的,有自家的四叔、二大爺;
遠的就更多了,連李得富、老葛頭兒都曾質疑過。
從他們的角度來看,這麽取名字,倫理綱常何在?
我雖不甚理解父親的本意,他到底是不是希望我如他一樣?
文,亦文,這不是對我能活成他一樣的期望嗎?
但我也沒有去刨根問底,因為我能理解。
就如名為“朋”的,給孩子取了個名字叫“小朋”一樣,新時期的人可能並不會完全遵從過去的老規矩……
如了父親的願,我出息成了一個文化人兒。
父親又盡其所能為我謀了一份職業。
正是這份放映員的工作,開啟了我的別樣人生。
說起來,這裏邊還有一段在前文中沒有展開的故事。
那是我和三彎子媳婦兒不得不說的故事……
老老錢,是我的爺爺;
老錢,是我的父親錢文;
我,是那個“錢”……
我被和爺爺、父親安排在一起,我猜寫書的大概是想要係統地把我們錢家的近代史加以闡述說明。
可但是呢……整個章節裏說的卻都是老一輩的事情,等提到我的時候,那一章已經結束了。
當時我曾有牢騷,說將來還要另開一章,講講自己。
這也太不拿人當腕兒了?
會排列個文字,這家夥把她給得瑟的!
但寫書的一直在改文,一直在改文,所以也就一直沒有我露麵的機會。
今天,正是時候。
不是因為她良心發現,而是別有原因。
因為她由於專注於改文而斷更多日,被係統警告了:因斷更而導致無法改文,請聯係責編……
你看看,就是這麽觸目驚心……
1960年的某一天,我出生在三合堡,那是個兩省交界的小村子。
童年光景如何,或幸福甜蜜,或苦難多多舛,不得而知。
我能正確地回想起的最早記憶,是站在自家窗台上看著南崗上的社員排著隊回家。
他們是被一場淅淅瀝瀝的小雨澆回來的,陣容並不嚴整,無數把鋤頭拖在身後。
後來我懂了,他們不敢扛起鋤頭是怕打雷……
當時的我,恰好可以一雙手扶住窗框,下巴搭在窗框上。
身後,是某個姐姐伸出的雙手。
我是老錢家的重點保護對象,印象中身邊就沒離開過守護神。
我想,這大約是1963或1964年的事情。
這個時候,我還感受不到苦難。
就算有苦難,一家人也會悄悄自己消化了,不使其落到我的頭上。
父輩四人,君臣文武,是有學問的爺爺給取的名字。
有人說,這哥四個的名字裏就注定了他們的命運。
為君、為文者,有了出息;
為臣、為武者,都下了田地。
爺爺剝奪了二大爺和四叔念書的權力,我一直不能理解。
如果讓他們也讀書,就算最後比不上大爺那麽風光,像父親錢文一樣識文斷字,能當個會計是不是也很好?
(當然,寫書的並不會這麽想。關於二大爺和四叔不識字的篇幅,在文中至少得占兩千字,這為她的水字提供了借口。)
帶著疑問,我曾問過父親。
他告訴我說,家裏總得有人幹活。
我更為不解,地主家還用幹活兒嗎?不是有長工和佃戶嗎?
父親說道:“大多數的地主,活計都比長工好。
“你爺爺就是一個非常讓長工佩服的好把頭。”
我出生以後,父親給我取了這個名字——錢亦文。
這一與傳統嚴重衝突的決定,遭到了來自於方方麵麵的反對。
近的,有自家的四叔、二大爺;
遠的就更多了,連李得富、老葛頭兒都曾質疑過。
從他們的角度來看,這麽取名字,倫理綱常何在?
我雖不甚理解父親的本意,他到底是不是希望我如他一樣?
文,亦文,這不是對我能活成他一樣的期望嗎?
但我也沒有去刨根問底,因為我能理解。
就如名為“朋”的,給孩子取了個名字叫“小朋”一樣,新時期的人可能並不會完全遵從過去的老規矩……
如了父親的願,我出息成了一個文化人兒。
父親又盡其所能為我謀了一份職業。
正是這份放映員的工作,開啟了我的別樣人生。
說起來,這裏邊還有一段在前文中沒有展開的故事。
那是我和三彎子媳婦兒不得不說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