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陵,射陽,正當淮南局麵越發波橘雲詭之時,陳瑀這邊也在照計劃推進。
因是之前聽了陳登建議,陳瑀將老巢從海西搬到了射陽。
這兩叔侄合軍之後,除了陳牧領出去的三千兵馬,竟然還有四千餘人。
於是陳瑀剛一到海西,陳登便給陳瑀建議,兩軍分開,不如合在一處,共同指揮,方便防禦。
若是別人提出這等提議,陳瑀定然懷疑對方是不是要圖謀自己的家底。
但陳登提出來,陳瑀卻沒有拒絕!
一則,陳登是他從子,不會害他。
二則,也是因為被陳登的話嚇到了,生怕孫策領軍前來。
現在陳登可就是他唯一的依靠,不聽不行。
故而在聽到這個建議之後,陳瑀便大手一揮,直接對陳登表態,軍權你拿去,想怎麽指揮就怎麽指揮。
陳登見此,自然大喜,思慮他在這射陽之地,唯一的缺點就在於沒有兵馬。
現在有了陳瑀的兵馬,那這回是斷然不能輕易交回去了。
這樣可以增強他的實力,也可以防止陳瑀再鬧出什麽事情。
抱著這等想法,陳登便將政務交給了陳矯、徐宣二人,他自己則是親自演練兵馬,準備迎戰。
而在此之外,他每天還會做兩件事,一是和南方萬演保持聯係,二是探知孫策軍的動向。
如此過了許久,都是按兵不動,隻是慢慢等待時機。
正巧那邊陳珪收到了陳登之前傳出的消息,知道了陳瑀之事,便派人回書一封,怒斥陳瑀不智。
陳瑀自從其父陳球去世之後,不怕別人,就怕自己這堂兄。
被陳珪怒斥一通,自是再無了爭霸之心。
可事情也總是如此,陳瑀沒了雄心壯誌,恐懼就占據了主導。
一想到之前的種種謀劃,再加上陳登之言後果,便是驚懼不已,生怕什麽謀劃便被孫策發現,遭到孫策報複。
於是,陳瑀便每日前來詢問陳登動向。
這一日,又見陳登在整訓兵馬,陳瑀便即憂慮道:
“元龍你且過來,老夫問你一事!”
陳登見陳瑀前來,自是奇道:
“不知叔父有何事要問?”
見其如此模樣,陳瑀心中憂慮萬千道:
“還能是何事,老夫就想想問問,元龍你準備何時動手?”
“吾聽那孫策已經殺入了九江,我軍要動,也是其時,為何吾見你並無動手之意。”
“莫非是要等那孫策得勝南下之時,再行動手?”
不得不說,陳瑀已經老了,這段時間因為心中憂慮,白頭發都多了不少,已顯老態。
看著陳瑀這幅模樣,陳登自然心疼道:
“叔父勿憂,孩兒並非不動,隻因時機未至!”
“待時機一至,我軍方可動作!”
但他這等回複,自然糊弄不了陳瑀,他索性問道:
“何時方是我等動手之機?”
陳登聞之,便即笑道:
“若說我軍動手之時,須得待孫策領軍北上壽春!”
“因孩兒思慮,孫策其人勇烈,如今雖進軍淮南,卻不會鬆懈後方防備,我軍一動,他必然要探知何方所為!”
“如此一探,便能探知是我軍動作。”
“須知九江距離此處不遠,若探明是我軍動作,孫策恐怕不會回軍,而是先轉道廣陵進攻我軍!”
“因此我軍要動,便要選擇孫策難以探知算計之時再動!”
“而以當前局勢來輪,孫策、劉使君、呂布三家共取九江,我觀呂布並無取城之心,獨有孫策、劉使君兩家欲取此地。”
“兩家欲取一地,必起衝突,待得衝突一起,孫策後方再行生變,那孫策便不知是我軍謀劃!”
“彼時,孩兒隻要謀劃得好,便可讓孫策難脫手腳!”
聽得陳登解釋,陳瑀頓時恍然大悟,可隨之又奇道:
“元龍此策雖可,卻似有坑害劉玄德之意啊!”
“吾聞汝與劉玄德相交深厚,我等如此行事,可乎?”
在他看來,陳登的辦法雖好,可卻坑了劉備。
畢竟孫策和劉備一動起手來,那老家再生變故,自然就會將鍋甩到劉備頭上。
如此雖然是他們得利,卻是害了劉備。
按理來說,以陳登的性子,應該不會如此才對!
可他一說此言,陳登便是撫須一笑道:
“叔父不知,孩兒如此,恐怕正是劉使君之願也!”
“說來叔父不識,在劉使君麾下,有一軍師,謀劃極為了得!”
“吾觀此次劉使君進軍之策,多半就是此人謀劃。”
“他欲輔佐劉使君取淮南,如何不知孫策之患?”
“此人有謀劃之能,必能防備孫策發難。”
“孩兒如此,對劉使君好處居多,因他與孫策爭九江,兩家恐怕明爭暗鬥不止,但礙於朝廷之詔,兩家不得相攻。”
“要想退卻孫策兵馬,唯有挑動孫策後方生亂。”
“現在孩兒之舉,正可讓孫策退兵,若劉使君知之,必不會責怪孩兒!”
這麽說著,陳登一臉智珠在握之色。
隻因他本身便是智謀了得,早已勘破了其中謀劃。
之前之所以沒反應過來,是因見得劉備之信,心憂陳瑀安危,並未多想。
可後麵一想想,他就開始疑惑那王禾為什麽要給劉備提起陳瑀?
就憑之前在下邳那種謀劃水平,顯然不是心憂國事那麽簡單。
如此細細一想,他便想清楚了對方的全盤謀劃。
用信件來通知他,並非是什麽好心要讓他救下自己叔父。
而是因為預測他叔父要倒戈孫策,借他之手來謀劃孫策!
也即是說,從這封信開始,他陳登就成了劉備軍刺傷孫策的刀!
在想清楚這一點之後,陳登自是驚歎不已,驚歎之中又有些惱怒。
心想劉備這軍師算計來算計去,竟然算計到了他的頭上!
偏偏這個算計還正中他的七寸,讓他沒法破解,著實讓他一陣煩悶。
可後來一想,算計他的是劉備的軍師王禾,並非劉備本人。
而王禾會算計他,也不是私怨,乃是公事,和他算計呂布是同樣的性質。
想清這點之後,陳登自然也不再糾結此事,他是個大度之人,不會因此而怨恨對方。
但終究還是被人算計,他心中頗為不悅,便想到了現在這個辦法反擊。
你不是要用我算計孫策麽?
那我也可以反過來用孫策算計你!
若能過得這一遭,劉備取了淮南,那以後自可和平相處。
若過不得這一遭,也隻能怪其技不如人,怨不得他!
當然,依照他對對方的了解,恐怕孫策北上了也會被算計。
故而,他才會如此自信滿滿的模樣。
歸根究底,還是源於對王禾能力的信任!
但陳登自信,是因為對局勢的把控,陳瑀沒他這等能力,聽到此處,隻得歎道:
“也罷,既然你已有全盤謀劃,老夫自不多言,汝隻管行事,隻是有一點,若是時機已至,務必盡早告知老夫!”
“如此老夫方才心安!”
陳登聞言,也知陳瑀看不到成效是定然不安心的,索性也不把話說滿,隻是點了點頭。
不料二人談話方止,就收到了探子回報,言說孫策已經率軍北上。
陳登一聽這個消息,便對陳瑀笑道:
“敢教叔父知曉,現在時機已至,叔父隻管坐觀孩兒行事即可!”
當下,陳登便直接親自手書一封,令人傳到了江東萬演等人所在。
與原本陳瑀的動作不一樣,這一次,陳登不再聯係小股賊寇,隻是將指令傳給了嚴白虎等人,讓三家合作行事。
同時通過陳氏的影響力,開始聯絡江東士族,準備裏應外合,一舉讓江東陷入混亂之中!
而這邊陳登收到消息,開始動手亂江東,遠在九江的劉備,自然也收到探子回報。
不過這時,劉備軍已經從下蔡移到了陰陵城中。
事情如此,還得從秦瑱定計之後說起,卻說當日紀靈派遣人手來求劉備入駐西曲陽與陰陵等地。
劉備聽了秦瑱分析,便令張飛與徐盛探知二城情況。
這一探便發現雷簿果然已經從陰陵退出,麵對這一情況,張飛便先行前來奪取陰陵。
而張飛剛至,就發現城內已無多少兵馬駐守,直接便將城池奪取。
如此一舉,雖然得了先機,卻也惹惱了呂布。
正如袁渙所推斷一般,呂布其人並無取城之心,但對於這種空城,還是很樂意奪取的。
原本正愁該怎麽退雷簿,卻聽雷簿已經退軍。
呂布聞言大喜,急忙帶著兵馬便朝陰陵行來。
結果才到陰陵城下,卻陰陵已被劉備所取。
麵對此狀,呂布自然大怒,可礙於兩家現在並非敵對狀態,隻得率軍回歸。
又聽了許汜之言,說是敵軍既然退軍,西曲陽定然空虛,不如繞城而去,奪取西曲陽。
呂布從之,便帶兵朝著西曲陽行來,但到了之後又發現西曲陽竟然也被劉備所取。
眼見劉備已經掌控了北方之局,呂布索性便返回陰陵城下駐紮,準備悄悄給劉備來上一手。
為了防止呂布發難,劉備又親自帶領主力,來到了陰陵城內駐紮。
而呂布則是在城外虎視眈眈,不知道在醞釀什麽陰謀。
但呂布還沒出招,劉備就收到了南方傳來的消息。
看著孫策已經北上,劉備便將秦瑱叫了過來,憂愁道:
“果如軍師所料,這段時間孫策在南部已經奪取了諸縣,獨有合肥一縣沒有奪取!”
“那紀靈撤軍之故,多半來源於此!”
“現在敵軍在合肥增兵,孫策難取此城,現在已經率軍向我北方諸城行來!”
“我觀孫策行徑,恐是要北上奪取壽春!”
“現在紀靈在壽春尚有兩萬餘兵馬,又有呂布在側牽製,還有孫策進軍而來,這可如何是好?”
而他話一說完,秦瑱便微笑道:
“明公莫急,我觀如今之勢,並非明公所想,孫策北上多半不是其人所願,而是敵軍算計!”
劉備一聽這話,不由一驚道:
“軍師是說,不是孫策想要北上,而是中了敵軍算計?”
“正是如此,敵軍好算計啊!”
秦瑱說著,即對劉備解釋道:
“之前在下還在思慮,紀靈為何會將兩城讓與我軍。”
“因知呂布在側,在下便慮敵軍是欲我軍與呂布交惡。”
“但現在看來,敵軍謀劃呂布是假,謀劃孫策是真!”
“定是敵軍知曉戰我軍不過,便思慮逼孫策北上,與我軍為患。”
“他們讓城,一則可讓我軍和呂布交惡,二則是為了營造壽春將被我軍所取之勢!”
“從那孫策之前的動向來看,必是先取南方諸縣,再行北上壽春。”
“敵軍看準了這一點,先行增兵合肥,讓孫策難取此城,又主動棄城,讓孫策以為我軍將取壽春。”
“孫策欲圖淮南,見我軍如此,必懼我軍先取壽春南下,故隻能北上與我軍為患!”
“敵軍以兩座城池謀劃三家,是欲讓我等自亂!”
而劉備聽著秦瑱之言,自是眉頭緊皺道:
“不想這竟是敵軍算計!那我軍該當如何是好?”
聽到孫策北上是敵軍之計,劉備心中自是一沉。
因為當前局勢越發混亂,他們內部自是矛盾重重,而外部紀靈城內還有兩萬兵馬!
這種局麵下,要想奪取壽春,自是難上加難!
不過他一說罷,秦瑱便是搖頭一笑道:
“明公勿憂,敵軍是欲二桃殺三士,作那齊相晏嬰。”
“可我軍等卻不是那三士,我慮孫策此來,對我軍未必是壞事!”
“我軍正可借此一用,奪取壽春!”
敵軍之計,雖然出乎意料,但他並不慌。
因為他們即在局中,又在控局,不是一個兩個計策就能阻攔的。
因是之前聽了陳登建議,陳瑀將老巢從海西搬到了射陽。
這兩叔侄合軍之後,除了陳牧領出去的三千兵馬,竟然還有四千餘人。
於是陳瑀剛一到海西,陳登便給陳瑀建議,兩軍分開,不如合在一處,共同指揮,方便防禦。
若是別人提出這等提議,陳瑀定然懷疑對方是不是要圖謀自己的家底。
但陳登提出來,陳瑀卻沒有拒絕!
一則,陳登是他從子,不會害他。
二則,也是因為被陳登的話嚇到了,生怕孫策領軍前來。
現在陳登可就是他唯一的依靠,不聽不行。
故而在聽到這個建議之後,陳瑀便大手一揮,直接對陳登表態,軍權你拿去,想怎麽指揮就怎麽指揮。
陳登見此,自然大喜,思慮他在這射陽之地,唯一的缺點就在於沒有兵馬。
現在有了陳瑀的兵馬,那這回是斷然不能輕易交回去了。
這樣可以增強他的實力,也可以防止陳瑀再鬧出什麽事情。
抱著這等想法,陳登便將政務交給了陳矯、徐宣二人,他自己則是親自演練兵馬,準備迎戰。
而在此之外,他每天還會做兩件事,一是和南方萬演保持聯係,二是探知孫策軍的動向。
如此過了許久,都是按兵不動,隻是慢慢等待時機。
正巧那邊陳珪收到了陳登之前傳出的消息,知道了陳瑀之事,便派人回書一封,怒斥陳瑀不智。
陳瑀自從其父陳球去世之後,不怕別人,就怕自己這堂兄。
被陳珪怒斥一通,自是再無了爭霸之心。
可事情也總是如此,陳瑀沒了雄心壯誌,恐懼就占據了主導。
一想到之前的種種謀劃,再加上陳登之言後果,便是驚懼不已,生怕什麽謀劃便被孫策發現,遭到孫策報複。
於是,陳瑀便每日前來詢問陳登動向。
這一日,又見陳登在整訓兵馬,陳瑀便即憂慮道:
“元龍你且過來,老夫問你一事!”
陳登見陳瑀前來,自是奇道:
“不知叔父有何事要問?”
見其如此模樣,陳瑀心中憂慮萬千道:
“還能是何事,老夫就想想問問,元龍你準備何時動手?”
“吾聽那孫策已經殺入了九江,我軍要動,也是其時,為何吾見你並無動手之意。”
“莫非是要等那孫策得勝南下之時,再行動手?”
不得不說,陳瑀已經老了,這段時間因為心中憂慮,白頭發都多了不少,已顯老態。
看著陳瑀這幅模樣,陳登自然心疼道:
“叔父勿憂,孩兒並非不動,隻因時機未至!”
“待時機一至,我軍方可動作!”
但他這等回複,自然糊弄不了陳瑀,他索性問道:
“何時方是我等動手之機?”
陳登聞之,便即笑道:
“若說我軍動手之時,須得待孫策領軍北上壽春!”
“因孩兒思慮,孫策其人勇烈,如今雖進軍淮南,卻不會鬆懈後方防備,我軍一動,他必然要探知何方所為!”
“如此一探,便能探知是我軍動作。”
“須知九江距離此處不遠,若探明是我軍動作,孫策恐怕不會回軍,而是先轉道廣陵進攻我軍!”
“因此我軍要動,便要選擇孫策難以探知算計之時再動!”
“而以當前局勢來輪,孫策、劉使君、呂布三家共取九江,我觀呂布並無取城之心,獨有孫策、劉使君兩家欲取此地。”
“兩家欲取一地,必起衝突,待得衝突一起,孫策後方再行生變,那孫策便不知是我軍謀劃!”
“彼時,孩兒隻要謀劃得好,便可讓孫策難脫手腳!”
聽得陳登解釋,陳瑀頓時恍然大悟,可隨之又奇道:
“元龍此策雖可,卻似有坑害劉玄德之意啊!”
“吾聞汝與劉玄德相交深厚,我等如此行事,可乎?”
在他看來,陳登的辦法雖好,可卻坑了劉備。
畢竟孫策和劉備一動起手來,那老家再生變故,自然就會將鍋甩到劉備頭上。
如此雖然是他們得利,卻是害了劉備。
按理來說,以陳登的性子,應該不會如此才對!
可他一說此言,陳登便是撫須一笑道:
“叔父不知,孩兒如此,恐怕正是劉使君之願也!”
“說來叔父不識,在劉使君麾下,有一軍師,謀劃極為了得!”
“吾觀此次劉使君進軍之策,多半就是此人謀劃。”
“他欲輔佐劉使君取淮南,如何不知孫策之患?”
“此人有謀劃之能,必能防備孫策發難。”
“孩兒如此,對劉使君好處居多,因他與孫策爭九江,兩家恐怕明爭暗鬥不止,但礙於朝廷之詔,兩家不得相攻。”
“要想退卻孫策兵馬,唯有挑動孫策後方生亂。”
“現在孩兒之舉,正可讓孫策退兵,若劉使君知之,必不會責怪孩兒!”
這麽說著,陳登一臉智珠在握之色。
隻因他本身便是智謀了得,早已勘破了其中謀劃。
之前之所以沒反應過來,是因見得劉備之信,心憂陳瑀安危,並未多想。
可後麵一想想,他就開始疑惑那王禾為什麽要給劉備提起陳瑀?
就憑之前在下邳那種謀劃水平,顯然不是心憂國事那麽簡單。
如此細細一想,他便想清楚了對方的全盤謀劃。
用信件來通知他,並非是什麽好心要讓他救下自己叔父。
而是因為預測他叔父要倒戈孫策,借他之手來謀劃孫策!
也即是說,從這封信開始,他陳登就成了劉備軍刺傷孫策的刀!
在想清楚這一點之後,陳登自是驚歎不已,驚歎之中又有些惱怒。
心想劉備這軍師算計來算計去,竟然算計到了他的頭上!
偏偏這個算計還正中他的七寸,讓他沒法破解,著實讓他一陣煩悶。
可後來一想,算計他的是劉備的軍師王禾,並非劉備本人。
而王禾會算計他,也不是私怨,乃是公事,和他算計呂布是同樣的性質。
想清這點之後,陳登自然也不再糾結此事,他是個大度之人,不會因此而怨恨對方。
但終究還是被人算計,他心中頗為不悅,便想到了現在這個辦法反擊。
你不是要用我算計孫策麽?
那我也可以反過來用孫策算計你!
若能過得這一遭,劉備取了淮南,那以後自可和平相處。
若過不得這一遭,也隻能怪其技不如人,怨不得他!
當然,依照他對對方的了解,恐怕孫策北上了也會被算計。
故而,他才會如此自信滿滿的模樣。
歸根究底,還是源於對王禾能力的信任!
但陳登自信,是因為對局勢的把控,陳瑀沒他這等能力,聽到此處,隻得歎道:
“也罷,既然你已有全盤謀劃,老夫自不多言,汝隻管行事,隻是有一點,若是時機已至,務必盡早告知老夫!”
“如此老夫方才心安!”
陳登聞言,也知陳瑀看不到成效是定然不安心的,索性也不把話說滿,隻是點了點頭。
不料二人談話方止,就收到了探子回報,言說孫策已經率軍北上。
陳登一聽這個消息,便對陳瑀笑道:
“敢教叔父知曉,現在時機已至,叔父隻管坐觀孩兒行事即可!”
當下,陳登便直接親自手書一封,令人傳到了江東萬演等人所在。
與原本陳瑀的動作不一樣,這一次,陳登不再聯係小股賊寇,隻是將指令傳給了嚴白虎等人,讓三家合作行事。
同時通過陳氏的影響力,開始聯絡江東士族,準備裏應外合,一舉讓江東陷入混亂之中!
而這邊陳登收到消息,開始動手亂江東,遠在九江的劉備,自然也收到探子回報。
不過這時,劉備軍已經從下蔡移到了陰陵城中。
事情如此,還得從秦瑱定計之後說起,卻說當日紀靈派遣人手來求劉備入駐西曲陽與陰陵等地。
劉備聽了秦瑱分析,便令張飛與徐盛探知二城情況。
這一探便發現雷簿果然已經從陰陵退出,麵對這一情況,張飛便先行前來奪取陰陵。
而張飛剛至,就發現城內已無多少兵馬駐守,直接便將城池奪取。
如此一舉,雖然得了先機,卻也惹惱了呂布。
正如袁渙所推斷一般,呂布其人並無取城之心,但對於這種空城,還是很樂意奪取的。
原本正愁該怎麽退雷簿,卻聽雷簿已經退軍。
呂布聞言大喜,急忙帶著兵馬便朝陰陵行來。
結果才到陰陵城下,卻陰陵已被劉備所取。
麵對此狀,呂布自然大怒,可礙於兩家現在並非敵對狀態,隻得率軍回歸。
又聽了許汜之言,說是敵軍既然退軍,西曲陽定然空虛,不如繞城而去,奪取西曲陽。
呂布從之,便帶兵朝著西曲陽行來,但到了之後又發現西曲陽竟然也被劉備所取。
眼見劉備已經掌控了北方之局,呂布索性便返回陰陵城下駐紮,準備悄悄給劉備來上一手。
為了防止呂布發難,劉備又親自帶領主力,來到了陰陵城內駐紮。
而呂布則是在城外虎視眈眈,不知道在醞釀什麽陰謀。
但呂布還沒出招,劉備就收到了南方傳來的消息。
看著孫策已經北上,劉備便將秦瑱叫了過來,憂愁道:
“果如軍師所料,這段時間孫策在南部已經奪取了諸縣,獨有合肥一縣沒有奪取!”
“那紀靈撤軍之故,多半來源於此!”
“現在敵軍在合肥增兵,孫策難取此城,現在已經率軍向我北方諸城行來!”
“我觀孫策行徑,恐是要北上奪取壽春!”
“現在紀靈在壽春尚有兩萬餘兵馬,又有呂布在側牽製,還有孫策進軍而來,這可如何是好?”
而他話一說完,秦瑱便微笑道:
“明公莫急,我觀如今之勢,並非明公所想,孫策北上多半不是其人所願,而是敵軍算計!”
劉備一聽這話,不由一驚道:
“軍師是說,不是孫策想要北上,而是中了敵軍算計?”
“正是如此,敵軍好算計啊!”
秦瑱說著,即對劉備解釋道:
“之前在下還在思慮,紀靈為何會將兩城讓與我軍。”
“因知呂布在側,在下便慮敵軍是欲我軍與呂布交惡。”
“但現在看來,敵軍謀劃呂布是假,謀劃孫策是真!”
“定是敵軍知曉戰我軍不過,便思慮逼孫策北上,與我軍為患。”
“他們讓城,一則可讓我軍和呂布交惡,二則是為了營造壽春將被我軍所取之勢!”
“從那孫策之前的動向來看,必是先取南方諸縣,再行北上壽春。”
“敵軍看準了這一點,先行增兵合肥,讓孫策難取此城,又主動棄城,讓孫策以為我軍將取壽春。”
“孫策欲圖淮南,見我軍如此,必懼我軍先取壽春南下,故隻能北上與我軍為患!”
“敵軍以兩座城池謀劃三家,是欲讓我等自亂!”
而劉備聽著秦瑱之言,自是眉頭緊皺道:
“不想這竟是敵軍算計!那我軍該當如何是好?”
聽到孫策北上是敵軍之計,劉備心中自是一沉。
因為當前局勢越發混亂,他們內部自是矛盾重重,而外部紀靈城內還有兩萬兵馬!
這種局麵下,要想奪取壽春,自是難上加難!
不過他一說罷,秦瑱便是搖頭一笑道:
“明公勿憂,敵軍是欲二桃殺三士,作那齊相晏嬰。”
“可我軍等卻不是那三士,我慮孫策此來,對我軍未必是壞事!”
“我軍正可借此一用,奪取壽春!”
敵軍之計,雖然出乎意料,但他並不慌。
因為他們即在局中,又在控局,不是一個兩個計策就能阻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