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資大舉上市的70年代初期,股市迅速與地市掛鉤,經過大半年融合,如今已然密不可分,換而言之便是股市崩潰,香江的地市必然逃脫不掉,甚至下跌更為淒慘,因為地市尚有實物在手,而股市是虛擬的。


    張彥向來做的生意是股市、物業、裝修建築,股市已然不能持久做下去,物業與裝修建築也會跟著進入蕭條期,所以李文迪認為很有必要繼續提醒張彥。


    “清空股票之後,切勿著急入手物業。”李文迪看著隨海風飄蕩的魚鏢,淡淡的說道。


    張彥微微張大眼睛,他還真打算套現以後,大舉入手物業,畢竟地市火熱。


    “為什麽?”張彥平複一下心情問道。


    李文迪把魚竿放下,瞥了一眼張彥,麵無表情地道“自今年下半年以來,香江上市的公司有幾十家,有將近7成是地產公司,剩下的3成的公司裏又有不少和地產分不開的公司,可以說遠東會(遠東證券交易所有限公司)、金銀會(金銀證券交易有限公司)和九龍會(九龍證券交易有限公司)是地產公司的股票交易市場,一旦股市出事,你覺得地市能幸免嗎?”


    聞言,張彥的眼睛瞪的更大,仿佛兩隻銅鑼,如果李文迪不說這些,他自然不會想到其中的關鍵,一旦入手物業,又發生股災,地市撐不住,他恐怕會有破產的風險。


    “那我該怎麽做?”張彥稍微冷靜下來,“握著這麽多的資金,不能存進銀行吃息吧!?”


    在資本市場,資金存進銀行吃息是下下之策,或者說是在混吃等死。


    李文迪淺笑道“在危機裏,握有現金流的人才會是最大的贏家,如果連一刻等待的耐心都沒有,阿彥你就等著破產吧。”


    李文迪此時此刻對商界大佬們所說的修身養性似乎有感觸了,在前途迷茫的時候,先要保持現有的地位,才能更好的出擊,而不是像張彥一樣,著急尋找下一個目標進行投資。


    說教起張彥,李文迪已經計劃在1月份開始大量出售旗下三家公司的不優質物業,除了中環、灣仔、尖沙咀以及銅鑼灣部分優質物業,其餘都開始慢慢拋售回籠資金。


    其實,物業地皮出售需要的時間很長,太著急出售,同行肯定會趁機壓價,如當初的包立貴父子。


    1月份開始出售,3月份勉強能全部脫手,也許物業地皮脫手的價格不是最頂端的,但絕不會是便宜的價位。


    12月18日,星期一


    李文迪坐鎮長新置業公司,將公司的物業地皮等資產情況重新了解了一遍,篩選出需要出售的物業地皮以及一些持有股票。


    最終發現這個出售方案價值接近3000萬元。


    “最近的股市和地市的火爆程度異常,匯豐銀行大班多次呼籲香江市民要理性投資,現在我也有同感,現在的股市和地市都是人為追捧出來的,一旦有危機降臨,股市會如洪水般衝破堤壩,將所有人淹沒,所以我決定提前出售長新置業公司的部分資產,回籠資金,靜待危機的到來。”李文迪臉色沉重的對著張文韜說道。


    張文韜當然不理解李文迪所做出的決定,不過李文迪所說的話有一定的道理,企業的經營是要穩重起見的。


    “是,我會馬上進行安排。那灣仔軒尼詩道的大廈收購案我們還要參與嗎?”張文韜問道。


    李文迪放下文件,說道“繼續參加,隻要不超過2000萬的價格,都可以拿下。”


    “競爭灣仔的商廈不隻是投資,也可以打響長新置業公司的名聲,這是免費的廣告,何樂而不為呢。”


    香江有實力的地產公司多如牛毛,長新置業公司在業界僅僅有點名聲而已,遠沒有華人置業公司、錦興置地公司這些老資格的地產公司那般有名聲。


    別忘記了,長江實業公司崛起於1977年的海富雙子大廈招標案,擊敗了香江地產公司的龍頭置地公司,讓長江實業之名在香江上空轟鳴。


    從此長江實業公司名聲大震,多少公司上門請求合作,長江實業公司也因此獲得了大量的利潤,為奪取和記黃埔公司奠定了結實的基礎。


    下午時分,李文迪又來到中華娛樂置業公司,對王倜傳交代了同樣的話,同時批準了王倜傳解雇19名職員的報告。


    這19名職員都是蔡子明的心腹,雖然沒有阻礙王倜傳接管中娛置業公司,但是也做了一些見不得光的小動作,李文迪自然不能忍這樣的人,以後若是中娛置業陷入虛弱期,這些人便成了致命的關節。


    而且蔡子明已經從股市上大舉套現,得到了一筆不小的資金,成立了新的公司,如今也是大展拳腳的時候,這19名職員亦想前往追隨,畢竟蔡子明不會虧待他們,他們也相信蔡子明能東山再起。


    李文迪也樂於看見這一幕,19個人能好好離開,省了不少功夫。


    中娛置業公司有大約40%比重的餐飲產業,李文迪想著是否要將這個產業打包出售。


    不過很快他便否決了這個想法,因為他想起了羅旭瑞關於這方麵的操作,李文迪不認為自己的能耐在羅旭瑞之上,所以準備效仿這一做法。


    羅旭瑞是鷹君地產公司老板羅鷹石的兒子,於1982年脫離家族公司,隨後利用兩年的時間在股市、地市等項目上賺取了將近1億的資金,在1984年上半年聯合亞洲證券公司的韋理斯對鷹君地產公司旗下的富豪酒店公司發起收購,並收購成功。


    由於羅旭瑞的資金不足,隻能由亞洲證券公司暫時控製富豪酒店公司,而他僅是第二大股東。


    於是羅旭瑞又在85年給即將破產的世紀城市公司注資4800萬元,成功收購世紀城市公司,而世紀城市公司旗下便有餐飲業的業務,羅旭瑞將這些產業都保留了下來,世紀城市公司也成為了富豪酒店公司的母公司。


    有如此厲害的前世前輩引路,李文迪覺得沒有必要改動,完全照抄即可。


    李文迪很佩服這樣的人物,雖然是富二代出身,起步比大多數都要高,不過羅旭瑞絕對算是富二代中的翹楚,比那些守家業的二代們要強上十倍,特別是收購他老子的公司,簡直是一個典型案例。


    羅旭瑞與劉鑾熊都是富二代,都是在80年代中期開始發家,不過羅旭瑞的發家史更加的清白,沒有多少狙擊別人的事跡,最多是趁火打劫了父親羅鷹石的公司。


    不過,李文迪自認為做不到羅旭瑞那種程度,因為羅旭瑞有個好父親,同時主持一家上市公司多年,熟悉香江公司的經營以及擁有不同尋常的人脈關係,父親羅鷹石也會暗中有所幫助。


    而李文迪有的隻有自己的前世‘先知’,而且也想在70年代末截胡那些大亨的前世家業,所以需要急切的成長,除了打劫,似乎別無他法。


    李文迪想到這裏,心情忍不住激動起來,73年的股市崩塌對他來說是個絕好的機會,也許可以利用三家公司的資金對優質公司發起收購,完成冒險式的擴張方案。


    等76年地市複蘇,他會一躍成為大型地產公司的老板,與李家成這些人都不會差多少。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港島開始發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人生錯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人生錯過並收藏從港島開始發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