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船王對李文迪的看法再度一變,這年輕人有些像餓狼,對獵物是虎視眈眈的,並且不容許其他人覬覦,重要的是李文迪太年輕了,他在世之時沒有關係,可是包家年輕一輩哪個都不是對手啊。


    所以,包船王在考慮,是否將上岸的計劃提早一些,讓他有更多的時間留下更多的底牌。


    其實李文迪對包船王沒有任何的想法,隻是不希望有人和他一樣覬覦九龍倉公司,那可是他的傳家寶,尖沙咀海港城和銅鑼灣電車修理廠都是他的囊中之物。


    包船王做人是非常厚道的,盡管說了八月份交船,也從其他的訂單裏擠出了兩艘十萬噸的貨船先移交到李文迪的船務投資公司旗下。


    這個意外之喜讓李文迪更加想交好包船王這個華人之光,不過李文迪也忙了起來,為這兩艘船到處找訂單,最後這兩艘船成為了食品公司長期運輸船,租金當然是如今的市場價。


    船隻的資金支出是采取了‘公司出一半,另一半貸款’的方式,如此可以最大限度的增加公司的船隻數量,帶來更大的收益,當然會加重公司的負擔,但是如今繁榮航運正旺盛,這點利息不過是‘灑灑水’,暫時影響不了公司的運營。


    祈年報社


    李文迪在閱覽著玩具公司的匯報文件,雖然是何琪君在管理,但他該知道的還是要知道,不能‘穩坐釣魚台’,完事莫管。


    自從石油危機以來,玩具的原料價格上漲到了一個高度,原以為石油危機解除,原料價格多少會下降一些,然而是下降了一些,可是比危機之前高出了60%的價格,僅僅降了5%,對大局來說沒有絲毫的作用。


    “玩具公司囤積的原料已經全部用完了,連之前的破舊玩具都回爐再造,現在原料如此貴價,我們玩具的價格一定要上漲一些,不然會麵臨虧本。”何琪君繼續說道“一旦漲價,很有可能影響現在的銷售量,真是一個兩難的決策。”


    “其他同行那邊是什麽情況?漲價了多少?”李文迪將文件合攏,看著何琪君問道。


    “一般的同行都是漲了30%,少數漲了40%。”何琪君淡淡說道。


    “那我們漲多少才能有錢賺?”李文迪又問。


    “漲10%,我們才能維持下去。”何琪君想了想,將之前的預案說了出來。


    李文迪拿出一個計算器,在上麵計算了一番,說道“那我漲20%吧,盡量做到薄利多銷,同時也不會讓同行太難做。”


    “25%吧,少了10%,同行會有一些意見的,我們暫時不要惹上麻煩。”何琪君不想讓玩具公司變成翻版的祈年報社,再說了祈年報社也沒有李文迪這麽有錢。


    “行吧!你做主就好。”李文迪又道“玩具廠的運輸生意由我旗下的船務投資公司來做吧,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可是玩具公司和其他航運公司的合同尚未到期,單獨取消合同是需要賠付大筆違約金的。”何琪君提醒說道。


    “玩具公司簽署的合約是三年的,也快要到期了,而且如今的航運租金在拚命上漲,航運公司恐怕也想丟掉玩具公司這個負累了。”李文迪嗬嗬笑道,這當然會加重玩具公司的負擔,即使還有一些時間才到期,也能為玩具公司剩下一些錢,可惜李文迪毫不在乎。


    因為航運的競爭性太大了,單單是香江便有四大船王,趙從衍、曹文錦、董浩雲、包宇剛(許愛周在50年代已經開始上岸),四大洋行也有不少的航運船隻規模。


    何琪君亦做出讓步,不過這些事都需要李文迪去交涉,何琪君是不太管的。


    玩具公司的利潤不低,已經是祈年報社的一項重要產業,而且玩具公司需要向祈年報社繳納一大筆代理費(李文迪在玩具公司有不少的股份)。


    都城地產公司


    這裏是高藝的老巢,高藝一般都會坐鎮都城地產,而明誠地產公司隻是在固定的日期才會去。


    高藝按照李文迪給予的方向,在工業用地、工業大廈方麵大力推進,已經在葵湧、九龍灣、屯門一帶收購了大量的工業大廈以及地皮。


    由於文彥建築公司(前身是文彥裝修工程公司)的人手有限,挖掘過來的人才尚未能獨當一麵,所以都城地產公司旗下的工業地皮隻能委托其他建築公司來開發,爭取在76年地市大舉回暖之際可以出租。


    至於為何不選擇出售?


    李文迪認為76年的工業大廈價格仍然很低,那時出售,過段時間可能有需要買回來,因為李文迪還是想炒作工業大廈的,雖然沒有商廈那麽好賺,但是比其他生意項目好一些。


    “屯門的項目可以先放一放,我們現在主要的目標是葵湧和九龍灣,九龍灣又是其中最重要的。”李文迪十指打叉的放在辦公桌麵上,“我看公司的資金還算充足,九龍灣的工業大廈價格相比較73年最高峰還差7、8成,幾十元一平方尺的工業大廈完全可以大筆入手。”


    高藝沉默了一下,道“我認為工業大廈的價格升漲之路還是很艱難的,現在的工業大廈空置率高達4成,要是大舉買入,我們的回本速度會非常的緩慢。”


    如今中環寫字樓的租金是5至6元一平方尺,店鋪的租金貴,高達100元一平方尺,但是工業大廈的租金卻低的離譜,上不足1元一平方尺,哪怕是樓麵麵積有50萬平方尺的工業大廈,月租金也不過是20多萬元,還是沒空置率的情況下。


    即使地市回暖,工業大廈跟著上漲,月租金在短時間內也不會超過1元一平方尺的價位。


    情況好一些,或許租金能抵掉銀行的利息,那些大廈管理費、維護費等等都需要虧損。


    看起來似乎劃不過來,實際上都是在靠持有公司的資金維持,等到價格上漲便可以大賺一筆,依照目前的情況,賺一個本金的問題不大。


    但是高藝持有悲觀的態度,萬一工業大廈價格沒有如期升漲,又或者繼續下跌,那都城地產公司的負擔會變得極重。


    高藝不是張文韜,不太會對李文迪盲目的遵從,一般都會有自己的想法。


    “地市回暖的信號已經很明顯了。”李文迪瞥了一眼高藝,繼續道“做生意向來是冒險的,高風險才會有高回報,如果都是穩健發展,都城地產公司何時才能與華資大公司比肩,何時能挑戰一下置地公司的位置?”


    “不過你想法也是對公司有好處的,公司也不能一味進取。這樣吧,你回去做個方案,聯合明誠地產一起收購九龍灣地界的工業大廈,收購多少才會對公司有利,即使出現73年、74年的惡劣情況,都會影響公司的運營。”


    李文迪當然不能一竿子把高藝打死,畢竟這是手下的大將。


    高藝見老板采納了自己的意見,也滿足了,於是轉頭匯報其他的事情。


    “我們在工業用地領域遇到了兩個強勁的對手,一個是鷹君地產公司,另一個是樂古置業公司,他們都在大舉的進攻工業用地領域,至於其他的對手,都是一些公司,對我們不構成威脅。”高藝匯報說道。


    聞言,李文迪眉頭微微皺起,思考片刻,鷹君地產公司的實力不弱,在74年的危機中隻有很小的損失,如前世那般對工業大廈下手是應有之義,不過一向穩健如老狗的樂古置業公司居然也對工業大廈起了心思,這讓李文迪有些疑惑。


    有可能是李文迪對這家樂古置業公司沒有對鷹君地產公司那麽了解,畢竟前世的樂古置業公司非常的低調,記載的消息不多。


    “他們是對我們的收購對象展開了競價嗎?”李文迪問道。


    高藝點了點頭,“樂古置業公司與老板有舊,老板您又是樂古置業公司的股東,樂古置業公司還算客氣,我們都會彼此謙讓一下,而鷹君地產公司的攻勢有點猛烈,已經從我們的手上搶走了兩幢工業大廈。”


    李文迪臉色又變得如常,有競爭很正常,鷹君地產公司又不可能把整個市場全占領了,不過李文迪還是不願意與鷹君地產公司‘肉搏’,都是為了賺錢,不是為了鬥氣。


    “可以和鷹君地產公司稍微競價,不要讓他們太低價拿走物業就行,我們還是先收購盡量多的工業大廈和地皮,恩怨放一邊去。”李文迪有些陰沉地道“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李文迪沒想到羅鷹石這個老家夥是有點狠辣的,不過想想也是,沒有一點本事,如何能在香江打下一片江山來。


    高藝建議說道“老板,您與樂古置業公司相熟,不如我們與樂古置業公司聯手,那鷹君地產公司肯定會有所退縮。”


    聞言,李文迪點了點頭,“主意不錯!好,我來聯係樂古置業公司那邊吧,不過你也不要放鬆收購方案的事情,哪怕是合作,我們也要有自己的項目才行。”


    “好的,我明白!”高藝微微笑著說道,顯然他在鷹君地產公司搶奪工業大廈的事情有些情緒。當然,李文迪也管不上這些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港島開始發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人生錯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人生錯過並收藏從港島開始發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