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新置業公司辦公室


    張文韜與趙鴻成進來匯報希慎興業公司在銅鑼灣的收購行動進展,以及銅鑼灣、上環、九龍灣等地盤的工程進展。


    “希慎興業公司的收購計劃失敗了,他們認為那些業主要價太高,而且有不少業主居住在境外,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才能完成計劃,與起初的預計相差太大。”張文韜匯報說道。


    “那我們的調查結果呢?長新置業能不能實現這個計劃?”李文迪對這個結果早有預料,畢竟前世的事情還是很有可能發生的,那些外在的大局是不太可能被影響到的。


    “調查顯示,業主們都在待價而沽,如果我們要拿下目標地皮,需要的資金在7500萬左右,這並不包括尋找境外業主需要的資金。”張文韜中氣不是很足的回答著。


    聽到這個數字,李文迪忍不住豎起眉頭,從長遠來看7500萬不是很多,在未來能換來300億的資產,但是長新置業公司掏空了也未必能拿出來,長新置業公司的市值才幾千萬,又有那麽多的地盤在開發,資金本來不寬裕。


    這個項目的回本之路有很漫長,不像其他項目,可以出售建築物來回籠資金和賺取利潤。


    李文迪歎了口氣“算了吧,長新置業支持不起這麽大的項目。”


    話音未落下,他又想起了一個更好的項目,不過肯定會得罪利氏家族,所以他還是決定以後再做,現下不適合做。


    “老板,上環昌洛大廈已經建造、裝修完畢,我們什麽時候出售比較合適?還是先收租一段時間再說?”趙鴻成說道。


    “現在上環大廈的價格是?”李文迪十指打叉放在桌麵上,問道。


    “210元一尺,租金是4元一尺。”趙鴻成嚴肅的說道,“整棟出售可以回籠資金2300萬左右,按照空置率為0計算,每月的租金是44萬元。”


    李文迪與心中的小人鬥了一會,吩咐道“整棟出售吧,我們需要這2300萬。”


    李文迪很清楚,他是不可能把所有物業捏在手裏的,隻能保住那些特別優質的物業,如中環的商廈、銅鑼灣的商場、尖沙咀的商鋪。


    “是!我會馬上放出消息的,相信會有不少的買主。”趙鴻成繼續道“先到先得還是價高者得?”


    “先到先得!”李文迪說道“我們要快速回本,不能因小失大。”


    “上環的商廈不是很優質的物業,我們現在缺少資金。而且我們需要積攢資金,買下諾幹道的兩座合建甲級商廈。其他的地盤都要盡快進度,不要想著吃一點,地價會更高。”


    “是!我會想所有同事傳達老板的思想的。”趙鴻成當然清楚資金盡快回籠是利大於弊。


    “銅鑼灣恩平道的物業是什麽價格?”李文迪又看著張文韜問道。


    張文韜負責銅鑼灣物業很長時間了,不可能不知道任何一個位置的物業價格,說不出來便是失職。


    “160至180元一平方尺!”張文韜回答道,“老板,恩平道是利氏家族的老巢,我們恐怕很難插得上手,即使插得進去,也要花大代價。”


    李文迪想了想,“我記得,恩平道的物業隻有恩平道一號物業是利氏家族的,其他物業分布在其他業主手裏,對嗎?”


    張文太點了點頭“是的,不過恩平道一號物業是恩平道裏麵積最大的。”


    “好,那選個合適的機會,暗中買下恩平道的幾個物業,唯一的條件是不要讓利氏家族察覺、發現。”李文迪吩咐說道。


    “是!”張文韜問道“老板是想收購整個恩平道的物業嗎?”


    “有這樣的打算,不過現在還有些為時過早。”李文迪笑道。


    “這很難,恩平道一號是利氏家族的祖業,他們是不可能賣掉的。”張文韜憂心忡忡的說道。


    “確實很難!不過我要是把整條恩平道收購了呢?難道身為地產商的希慎興業公司想做打釘樓?”李文迪不相信利氏家族為了祖業不惜犧牲希慎興業公司的利益,以後要是所有地產商都來搞利氏家族的打釘樓,利氏家族會寸步難行。


    李文迪不再出聲,但他還是覺得情況不容樂觀。


    “即使拿不到恩平道一號物業,剩下的2-38號物業也足夠建造一座甲級商廈。”李文迪嗬嗬笑道。


    少了恩平道1號物業,整塊地皮還可以建造建築麵積有幾十萬平方尺的商廈,到21世紀價值個幾十億不是問題。


    以後奠定了李文迪在香江的超級大亨地位,他肯定回頭拿下這塊地皮,那時候不怕得罪利氏家族。


    下午時分,李文迪、鄭裕同、李照基、郭得勝、李家成五人組團前去三沙田視察填海的工程進度和親眼看看具體情況。


    經過幾個月的填海,沙田入海口變成了一條小江河,不過地基仍未紮實,需要機器繼續壓實,而海邊的填埋進展更加緩慢,連五分之一尚未填完。


    按照目前的速度,恐怕要到78年才能完成填海計劃。


    “這樣的速度有點慢了,可不可以加快一點進度?”郭得勝看著李照基說道。


    李照基搖了搖頭,回答道“暫時加快不了,土方、石塊這些建築材料都沒有辦法滿足需求,除非從國外運來材料,不過那樣我們的成本會大大增加。”


    “香江的石料、土方都不夠用嗎?我們可否通過收購其他開采公司來達成這一目的?”李家成說道。


    “恐怕有點難,因為港府在銅鑼灣填海、尖沙咀東部填海都需要大量材料,任何公司都是要優先供應給港府的。”李照基對此不抱希望。


    李文迪問道“建築垃圾可以填海嗎?”


    “這個建議可以考慮一下,香江市區都在進行拆卸重建,建築廢物非常的多。”鄭裕同說道“買幾台碎石機回來,可以解決我們現在的小部分問題。”


    “嗯,我待會問一問工程師,如果可以,我會立刻著手辦的。”李照基也不敢確定這個主意行不行,畢竟沒人這麽做過。


    “港府肯定不會將出海口的地皮交給我們的,我建議與港府商量,我們小瀝源村北麵填海區地皮,初步估計會有176萬平方尺的地皮交給我們。”李照基轉移話題說道。


    李文迪在腦袋裏想了想,知道那就是前世的沙田建築群。


    其實在場的五人再沙田都有大量的地皮,李文迪是最少的,隻擁有6萬多平方尺地皮,預計能賺到4000多萬的利潤(當前地價估計)。


    大亨們都用望遠鏡看了看那塊地皮,判斷優劣,不得不承認李照基的選址是很好的,港府沒有理由拒絕。


    五人邊視察邊商談著這個項目目前的問題,直到夜幕降臨,他們才去吃飯。


    第二天上午剛上班,李文迪便一臉陰沉的坐在椅子上,桌麵上放著幾本八卦雜誌,內容是關於李文迪未婚生子、腳踏數隻船、未婚妻何琪君蒙在鼓裏.


    何琪君對這件事一直不聞不問,不代表著她不在乎,隻不過是不願意鬧事,現在被報道了出來,性質變了,相當於將何琪君擺上的桌麵,不得不做出回應。


    李文迪斟酌再三,還是決定前往祈年報社,與何琪君聊一聊,防止遲則生變。


    何琪君自然是知道了這個報道,對李文迪進入辦公室之事裝作不知。


    李文迪沒有去哄何琪君,反而以正經的口吻說道“報道你看了沒有?打算怎麽做?”


    “如何做不是你要想的事情嗎?”何琪君回擊道。


    “還是依照老規矩吧,我們一起出麵澄清這件事。”李文迪說道。


    這件事根本沒有多少操作的空間,隻能是出麵澄清或者直接不理會。


    “我想進入長新置業公司董事局,我可以不持有股份,隻當一名普通董事。”何琪君趁機索要一些東西。


    李文迪微微一愣,想清楚之後說道“行,不單止長新置業公司,中華煤氣公司的董事也一定當了吧。”


    何琪君瞪大了眼睛,對這話有點不太相信,“中華煤氣公司董事?你沒說氣話吧?”


    “什麽氣話?我說的是真話,不過這還需要和其他董事說一下。”李文迪沒好氣道。


    “嗯嗯!!那我們什麽時候舉行記者招待會?”


    “下午吧,省的夜長夢多。”李文迪無奈說道。


    何琪君知道這種掩耳盜鈴的做法是沒有太大作用的,李文迪腳踏幾隻船的事情香江大部分市民都知道,澄清沒有多少作用。


    何琪君在乎的是李文迪會為這些事做出多少讓步,順便稱量一下自己在李文迪心中的重量,現在有了不錯的結果。


    中華煤氣公司的份量何琪君很清楚,那可是比君福珠寶公司還要重要的東西,李文迪在很久之前便看上了這家公司,甚至有些傳家寶的意思。


    至於董事一職,不過是入門而已,以後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不然門口都沒進,如何能有作為。


    何琪君打算將李文迪旗下的重要公司都刻上自己的痕跡,算是告訴所有人,她不是擺設,是有實權的。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港島開始發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人生錯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人生錯過並收藏從港島開始發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