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李文迪以2300萬元拿下這塊港島東區舊鯉魚門軍營附近的地皮。


    第17個拍品是東區走廊七姊妹健康中街的一塊3.5萬平方尺地皮,起拍價1800萬元,地皮已經被原來的公司整理完畢,建築公司可以直接進場。


    這塊地皮可以建造樓麵麵積為45萬平方尺的住宅大廈,高達13的容積比,吸引了不少地產商的注意。


    這塊地皮的地理位置讓李文迪都有些心動,在北角與鰂魚湧之間,雖然沒有靠海,但無論是去北角、鰂魚湧,還是去九龍灣、油塘,都是非常方便的,是很多小市民的選擇。


    張彥舉起牌子,“1900萬!”


    瑞幸地產公司沒有收購成功富豪酒店,賬上自然是有不少錢的,對這次拍賣會的一些拍品誌在必得,其中便有健康中街地皮。


    “1920萬!”有地產商見喊價的人是張彥,頓時跟上,當然想拿下如此便宜的地皮。


    李文迪微微笑著,旁邊的張彥再次舉牌“1950萬!”


    拍賣會的喊價很容易上頭的,哪怕是經驗豐富的地產商,一旦刹不住車,多花幾百萬都是常見的。


    接下來的張彥不斷發力,拿下了5、6個物業地皮,消耗資金八九千萬。


    按照李文迪的預算,這些拍品要是在82年巔峰時期出售,獲利不少於6成,但是地市複蘇之後,很容易突破原來巔峰時期的價格,所以張彥的獲利很有可能接近一倍。


    金門大廈的拍賣放在了最後麵,作為整個拍賣會壓箱底的寶物。


    首先拍賣的是金門大廈35-37層,起拍價是4800萬元,每層1600萬元。


    這個拍價已經很劃算了,要知道在金門大廈炒作的巔峰期每層寫字樓價值4500萬元,雖然這個價格有些需要,但是在80年時期,每層需要2700萬元是真實的。


    所以,要是到了真正的地市複蘇,每層賺到幾百萬都是很輕鬆的。


    不少的地產商都在躍躍欲試,這可是送錢的物業,在場的人的眼睛都在冒著綠光。


    “5000萬!”一個地產商站起來叫價。


    張彥看著李文迪沒有絲毫的舉動,問道“你不是對金門大廈很感興趣嗎?”


    李文迪笑了笑道“我隻對整幢的金門大廈有興趣,這樣的分層很麻煩,要是炒作,倒是可以下手。”


    “整棟金門大廈收購起來太難了,而且金鍾地區有太多的物業在長新集團旗下,金門大廈就讓給他們吧。”


    張彥看著李文迪詢問的眼光,苦笑道“我是對金門大廈感興趣,但是太貴了,瑞幸地產公司的資金都讓拍下前麵的東西,旗下的其他公司又要繼續收購優質而廉價的物業,實在沒有資金收購金門大廈了。”


    “4800萬元的起拍價!我估計頂三層肯定少不了6000萬,平均每層2000萬。”李文迪笑道。


    “是啊!太貴了!”張彥流著口水說價格貴。


    “中環的商廈價格會飆升很快,你不如向灣仔、銅鑼灣這些地方的物業下手,漲幅應該不會比中環的小商廈漲幅差。”李文迪建議說道。


    “嗯!我知道!瑞幸地產已經在灣仔收購了不少物業,銅鑼灣的商鋪也買了不少。”張彥點頭說道。


    在兩人談話期間,美國銀行拍下了6層金門大廈,並且拍到了金門大廈的重新命名權。


    這場破產拍賣會預示著地市的回暖已經初見效果,很多地產商都找到了信心,繼續投資香江的信心。


    長新集團辦公室


    張文韜在匯報著工作“老板,港府打算在11月13日舉行一次官地拍賣會,將金鍾二段地鐵站上蓋物業發展權項目重新推出,我們是不是要做一個萬全的方案?”


    李文迪笑道“哪有什麽萬全之策!不過金鍾二段地皮我們長新集團是勢在必得,不然外界會笑話我們。”


    “但是我們的資金不多了,是否向銀行貸款?”張文韜預備著金鍾二段地皮要花費10億元的拍賣費用。


    “先向銀行借貸10億元吧,我想依靠長新集團的良好經營情況,那些銀行會借的。”李文迪收斂起笑容說道。


    “是!那我們用哪些物業作為抵押物?”張文韜問道。


    數額太大,加上地市剛剛開始恢複,沒有抵押物,銀行會設置很多的難關的,畢竟這次大暴跌嚇怕了不少銀行。


    “金鍾地區的商廈吧。”李文迪淡淡說道,“等地市恢複81年、82年的盛況,集團要大量出售旗下的普通住宅大廈,回籠的資金直接將剛才提到的貸款還掉。”


    “是!我記下了。”張文韜在筆記本上寫下這一項決議。


    “港府在83年已經停止權益書的發放,我們現在有多少權益書需要兌換?”李文迪徒然想起了這麽一件事情。


    “大概可以兌換560萬平方尺的新界地皮。”張文韜回答說道。


    “這些權益書不需要再等,港府現在將兌換地皮麵積提高到每月50萬平方尺,你們要抓緊時間兌換,無論是什麽位置的地皮,都爭取兌換。”李文迪命令說道。


    張文韜卻很不解的問道“老板,是不是發生了什麽事?”


    李文迪說道“我擔心港府到時候會很難兌現這些權益書,所以現在盡快變現,而且地皮位置會越來越差,趁早一些兌換或許可以得到一些不是那麽差的地皮。”


    “明白!”張文韜點點頭。


    謝利源金鋪公司進行一年多的經營,李文迪沒有改變這條名字,但是君福珠寶公司一直借助謝利源金鋪的勢力進行擴張。


    按照李文迪的計劃,等君福珠寶深入人心之後,謝利源金鋪可以真正的並入君福珠寶公司,而不是一個單獨的存在。


    如今的謝利源金鋪已經還掉了不少的債務,除了恒隆銀行的貸款,其他的債務隻剩下6700萬元,按照計劃,會在85年之前還清。


    如今吞並謝利源金鋪的君福珠寶公司規模已經接近楊誌雲家族旗下的景福珠寶公司,是香江排行第四的珠寶公司。


    一旁的何琪君查看著謝利源金鋪的賬目,說道“謝利源金鋪不愧是香江珠寶界的老字號,這麽快就可以起死回生。”


    李文迪笑道“我當初看上的就是謝利源金鋪的名聲以及在香江的規模。”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港島開始發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人生錯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人生錯過並收藏從港島開始發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