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雒陽來人?
割據自立後,我強娶了敵國太後 作者:楊老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楊昊三人離開,意味著楊楓與司徒倩的婚事,還得再繼續向後拖。
同樣的,蕭月琴和楊楓的婚事,也得向後拖。
對此,蕭月琴並沒有什麽想法。
因為蕭月琴是正常人,早一天跟楊楓大婚,晚一天跟楊楓大婚,沒什麽影響。
畢竟,正妃還沒大婚呢,蕭月琴這個側妃自然不用太著急。
可司徒倩就不一樣了。
她和楊楓之間的這場大婚,絕對是一波三折,讓司徒倩一直揪心,一直糾結不已。
先是擊敗匈奴,平定燕州,穩住了燕州的局麵。
再是白酒、香水和牛肉幹,以及英雄樓和才子樓,還有即將開始的英雄大會和科舉考試,證明了楊楓治理一方的能力。
如今,楊楓又將計就計,玩了一次詐死,便可徹底消除燕州的不穩定因素。
從此之後,燕州就會堅如磐石,完全成為大楚國的北部屏障。
這麽一來,就會出現一種情況,楊顯對楊楓特別滿意。
在這種特別滿意之下,司徒倩就會成為一個障礙。
楊顯又知道楊楓對司徒倩情深義重,絕對不可能主動休掉司徒倩的。
所以,為了不讓楊楓背負負心漢的名聲,楊顯鐵定會出手,處理掉司徒倩的問題。
也就是說,司徒倩因為瞎眼的緣故,燕郡王妃之位本就不穩。
如今,又多了蕭月琴這個側妃的出身與之相當,司徒倩的身份就更加讓人擔心了。
其實,在得知側妃是蕭月琴之後,司徒倩就已經明白楊顯的暗示了。
楊顯之所以答應,將蕭月琴給楊楓做側妃,就是在布局。
第一,蕭氏和蕭月琴,乃是親姑侄。
日後,楊欽與楊楓之爭,不管誰贏誰輸,都會因為這個關係而能保住性命。
第二,即便楊顯不得不讓楊楓與司徒倩大婚,但在楊顯大限將至的時候,必然會留下一道遺詔。
遺詔的內容,不用想,鐵定是貶司徒倩為側妃,升蕭月琴為正妃。
一門雙郡王妃本就不該,司徒南也不好說什麽,隻能認這個啞巴虧。
再不濟,楊顯可以從別的方麵對司徒家進行補償。
例如,提拔幾個司徒家的年輕人。
以男人為尊的社會情況下,這樣的補償一定會讓司徒南滿意。
不知不覺,楊楓遇刺身“亡”已經十天過去了。
薊縣,乃至整個燕州,依然還籠罩在一股巨大的悲傷之中。
燕州百姓還在擔心一個問題,新上任的這位燕州刺史,能否保住燕州,能否治理好燕州。
大家也都知道了,王元齡出身圓台王氏。
而之前的戶曹從事王九多,也是出身圓台王氏。
這倆人,還是堂兄弟的關係。
用通俗的話對燕州百姓解釋一下:燕郡王殿下在雒陽追殺了王九多,跟圓台王氏結了仇。
王元齡就是圓台王氏派過來,向燕郡王殿下複仇的。
甚至於,一些腦洞大開的燕州百姓突然奇想地認為,楊楓是死於圓台王氏之手。
畢竟,王元齡來到燕州之後,楊楓剛打了一仗,回來就被刺殺掉了,事情也太巧了。
一時間,王元齡被燕州百姓認為是幕後黑手的最有可能者,使得王元齡鬱悶極了。
這一天。
王元齡處理完燕州事務,回到府中,管家就低聲對他說道:“啟稟老爺,雒陽來人了,正在老爺的書房候著呢。”
雒陽來人?
管家還直接領到書房了?
足以可見,來的一定是圓台王氏的人。
又是從雒陽來的,在楊楓剛“死”不久的情況下,十之八九就是那是吏部尚書王天行大人派過來的。
“行,我知道了。”王元齡點了點頭,先回了一趟後宅,在侍妾的服侍下,換了一身便裝,就去書房會客了。
州刺史上任,父母妻子都不能跟隨,必須要留在雒陽,且不能出城。
不過呢,倒是可以帶幾個侍妾,解決生理問題。
也有連侍妾都不帶的,就像漢州刺史黃琬。
隻不過,這個黃琬到了漢州之後,先後納了十幾房小妾,屬於更過分類型的。
王元齡來到書房,裏麵正有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男子正在悠閑地品著茶。
這個年輕男子,是吏部尚書王天行的長子王元煥,在禦史台行走。
圓台王氏的輩分,是天元地阜人傑。
見王元齡來到,王元煥立即就放下茶碗,站起身來,向王元齡拱手見禮:“小弟見過兄長。”
王元齡也立即還禮:“賢弟無須多禮,請坐。”
二人先後坐下,婢女給王元齡奉了茶,又給王元煥續了茶水,退出了書房。
王元齡喝了一口茶之後,將茶碗放下,笑著問道:“賢弟來之前,怎地不讓人送個口信,為兄也好迎接一下。”
王元煥嗬嗬一笑:“小弟此來,奉父親之命,算是突然造訪,未曾來得及通知兄長,還望兄長見諒。”
“而且,小弟聽說兄長來到燕州之後,殫精竭慮,日夜勞累,兢兢業業,著實也不想打攪兄長。”
“尤其是,燕郡王殿下新亡,燕州百姓多有人認為此事是我圓台王氏所為,是兄長一手策劃,小弟自然不敢大張旗鼓來燕州了。”
王元齡已經明白王元煥此來的目的了,當下便不動聲色,淡淡一笑:“是非者,當時則迷,而事後必清,無妨。”
“燕郡王殿下為大楚國立下汗馬功勞,深得當今陛下喜愛。”
“如今,燕郡王殿下突然遇刺身亡,乃我大楚國之巨損也。”
“試問,當今陛下豈能放任凶手逍遙法外,必然會全力緝查,以慰燕郡王殿下在天之靈,亦能給燕州百姓一個交代。”
“等此事大白於天下之後,燕州百姓豈能再誤會為兄呢。”
“賢弟說說,是又不是啊?”
“叔父突然差賢弟前來燕州,必然是擔心此事會對為兄有莫大影響,故而想提醒一下為兄,為兄自然明白,當多謝叔父。”
“不過,還請代為轉告叔父,請叔父無須擔心此事。”
王元煥微微皺眉,他總覺得王元齡剛才的表現和言語有些怪怪的,但卻又十分得體,讓他挑不出什麽毛病來。
但王元煥沒時間再去深思此事,低聲對王元齡說道:“父親讓小弟給兄長帶一句話:寄語元齡,當用最短之時,掌控燕州。”
同樣的,蕭月琴和楊楓的婚事,也得向後拖。
對此,蕭月琴並沒有什麽想法。
因為蕭月琴是正常人,早一天跟楊楓大婚,晚一天跟楊楓大婚,沒什麽影響。
畢竟,正妃還沒大婚呢,蕭月琴這個側妃自然不用太著急。
可司徒倩就不一樣了。
她和楊楓之間的這場大婚,絕對是一波三折,讓司徒倩一直揪心,一直糾結不已。
先是擊敗匈奴,平定燕州,穩住了燕州的局麵。
再是白酒、香水和牛肉幹,以及英雄樓和才子樓,還有即將開始的英雄大會和科舉考試,證明了楊楓治理一方的能力。
如今,楊楓又將計就計,玩了一次詐死,便可徹底消除燕州的不穩定因素。
從此之後,燕州就會堅如磐石,完全成為大楚國的北部屏障。
這麽一來,就會出現一種情況,楊顯對楊楓特別滿意。
在這種特別滿意之下,司徒倩就會成為一個障礙。
楊顯又知道楊楓對司徒倩情深義重,絕對不可能主動休掉司徒倩的。
所以,為了不讓楊楓背負負心漢的名聲,楊顯鐵定會出手,處理掉司徒倩的問題。
也就是說,司徒倩因為瞎眼的緣故,燕郡王妃之位本就不穩。
如今,又多了蕭月琴這個側妃的出身與之相當,司徒倩的身份就更加讓人擔心了。
其實,在得知側妃是蕭月琴之後,司徒倩就已經明白楊顯的暗示了。
楊顯之所以答應,將蕭月琴給楊楓做側妃,就是在布局。
第一,蕭氏和蕭月琴,乃是親姑侄。
日後,楊欽與楊楓之爭,不管誰贏誰輸,都會因為這個關係而能保住性命。
第二,即便楊顯不得不讓楊楓與司徒倩大婚,但在楊顯大限將至的時候,必然會留下一道遺詔。
遺詔的內容,不用想,鐵定是貶司徒倩為側妃,升蕭月琴為正妃。
一門雙郡王妃本就不該,司徒南也不好說什麽,隻能認這個啞巴虧。
再不濟,楊顯可以從別的方麵對司徒家進行補償。
例如,提拔幾個司徒家的年輕人。
以男人為尊的社會情況下,這樣的補償一定會讓司徒南滿意。
不知不覺,楊楓遇刺身“亡”已經十天過去了。
薊縣,乃至整個燕州,依然還籠罩在一股巨大的悲傷之中。
燕州百姓還在擔心一個問題,新上任的這位燕州刺史,能否保住燕州,能否治理好燕州。
大家也都知道了,王元齡出身圓台王氏。
而之前的戶曹從事王九多,也是出身圓台王氏。
這倆人,還是堂兄弟的關係。
用通俗的話對燕州百姓解釋一下:燕郡王殿下在雒陽追殺了王九多,跟圓台王氏結了仇。
王元齡就是圓台王氏派過來,向燕郡王殿下複仇的。
甚至於,一些腦洞大開的燕州百姓突然奇想地認為,楊楓是死於圓台王氏之手。
畢竟,王元齡來到燕州之後,楊楓剛打了一仗,回來就被刺殺掉了,事情也太巧了。
一時間,王元齡被燕州百姓認為是幕後黑手的最有可能者,使得王元齡鬱悶極了。
這一天。
王元齡處理完燕州事務,回到府中,管家就低聲對他說道:“啟稟老爺,雒陽來人了,正在老爺的書房候著呢。”
雒陽來人?
管家還直接領到書房了?
足以可見,來的一定是圓台王氏的人。
又是從雒陽來的,在楊楓剛“死”不久的情況下,十之八九就是那是吏部尚書王天行大人派過來的。
“行,我知道了。”王元齡點了點頭,先回了一趟後宅,在侍妾的服侍下,換了一身便裝,就去書房會客了。
州刺史上任,父母妻子都不能跟隨,必須要留在雒陽,且不能出城。
不過呢,倒是可以帶幾個侍妾,解決生理問題。
也有連侍妾都不帶的,就像漢州刺史黃琬。
隻不過,這個黃琬到了漢州之後,先後納了十幾房小妾,屬於更過分類型的。
王元齡來到書房,裏麵正有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男子正在悠閑地品著茶。
這個年輕男子,是吏部尚書王天行的長子王元煥,在禦史台行走。
圓台王氏的輩分,是天元地阜人傑。
見王元齡來到,王元煥立即就放下茶碗,站起身來,向王元齡拱手見禮:“小弟見過兄長。”
王元齡也立即還禮:“賢弟無須多禮,請坐。”
二人先後坐下,婢女給王元齡奉了茶,又給王元煥續了茶水,退出了書房。
王元齡喝了一口茶之後,將茶碗放下,笑著問道:“賢弟來之前,怎地不讓人送個口信,為兄也好迎接一下。”
王元煥嗬嗬一笑:“小弟此來,奉父親之命,算是突然造訪,未曾來得及通知兄長,還望兄長見諒。”
“而且,小弟聽說兄長來到燕州之後,殫精竭慮,日夜勞累,兢兢業業,著實也不想打攪兄長。”
“尤其是,燕郡王殿下新亡,燕州百姓多有人認為此事是我圓台王氏所為,是兄長一手策劃,小弟自然不敢大張旗鼓來燕州了。”
王元齡已經明白王元煥此來的目的了,當下便不動聲色,淡淡一笑:“是非者,當時則迷,而事後必清,無妨。”
“燕郡王殿下為大楚國立下汗馬功勞,深得當今陛下喜愛。”
“如今,燕郡王殿下突然遇刺身亡,乃我大楚國之巨損也。”
“試問,當今陛下豈能放任凶手逍遙法外,必然會全力緝查,以慰燕郡王殿下在天之靈,亦能給燕州百姓一個交代。”
“等此事大白於天下之後,燕州百姓豈能再誤會為兄呢。”
“賢弟說說,是又不是啊?”
“叔父突然差賢弟前來燕州,必然是擔心此事會對為兄有莫大影響,故而想提醒一下為兄,為兄自然明白,當多謝叔父。”
“不過,還請代為轉告叔父,請叔父無須擔心此事。”
王元煥微微皺眉,他總覺得王元齡剛才的表現和言語有些怪怪的,但卻又十分得體,讓他挑不出什麽毛病來。
但王元煥沒時間再去深思此事,低聲對王元齡說道:“父親讓小弟給兄長帶一句話:寄語元齡,當用最短之時,掌控燕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