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鬱悶的和震怒的
割據自立後,我強娶了敵國太後 作者:楊老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漢州。
黃琬很鬱悶。
天知道是哪個天殺的,在漢城散播謠言,說楊楓在通天峽遇刺之事,是他勾結九龍山的山賊所為。
原因呢,是黃琬有證據落在楊楓手中。
這個傳言,說得活靈活現的,讓人分不出真假了。
你想啊,燕州除了漢郡王楊柏和長史司徒戈之外,就是一個刺史和六曹從事了。
現在,六曹從事有四個出事了,另外兩人據說也是因為戴罪立功,才被免了罪。
那晚,誅殺衛邵的行動,工曹從事陳匡玨和刑曹從事賴清名也帶領家兵參與了的。
唯獨隻有刺史黃琬,一直抽身事外,似乎是獨善其身。
但黃琬在漢州多年,民間的名聲不好,很不好,非常不好。
以燕郡王楊楓的性格,怎麽會放過黃琬呢?
所以,答案隻有一個,楊楓掌握了黃琬的一些證據,使得黃琬在楊楓調查漢州兵敗之因的時候全力相助。
但黃琬不甘心他的證據留在楊楓手中,所以才會起了殺機,勾結山賊,圖謀楊楓。
這事,越傳越有大量的人相信了,因為很合情合理嘛。
最讓黃琬擔心的是,楊柏從雒陽返回之後,看他的目光似乎不一樣了,眼神中也盡是懷疑之色。
當然了,黃琬並不知道,這件事情其實是楊柏幹的,故意嫁禍給他的。
楊柏之所以用那種目光看他,也是故意的,讓他惴惴不安,不敢在漢州政務上再使什麽幺蛾子。
可黃琬心裏苦啊,隻能是派人暗中調查此事。
而楊柏呢,趁機在漢州來了一次大清掃,將衛邵、於公長、周鴻陽和李煜佳的門生故吏全部清掃幹淨。
他們四個的三族倒是不用清理,於公長三人的三族是直接同罪了,衛邵的三族雖未同罪但全都被撤職了。
這麽一來,漢州就騰出了很多的官職。
楊柏的身邊,除了司徒戈這個心腹之外,又多了胡晃和陳先二人。
楊柏便讓胡晃領了兵曹,讓陳先領了戶曹。
本來,還有一個唐越,楊柏打算讓他領了吏曹。
可誰想到,唐越去長江人屠島,竟然是一去不複返了。
剛開始,胡晃和陳先都認定,唐越肯定是遇害了。
但沒過多久,東宮帶來的消息,唐越的家人一夜之間消失不見。
所以,不管是東宮,還是漢州,都明白了一件事情,計三六和唐越全都歸順了漢州水賊。
雖說胡晃和陳先都明白,計三六和唐越的這個歸順很有可能是被迫的。
但是,反賊就是反賊,這個記號會永遠被烙印在他們的身上,一輩子洗刷不掉,哪怕是立下什麽巨大的功勞。
胡晃和陳先都有點後怕。
如果,去人屠島遊說的人不是唐越,而是他們中的任何一個,結果是一樣的。
還有就是,經曆了計三六和唐越之事,楊欽鐵定就不會再犯第三次錯誤。
也就是說,他們兩個,以及東宮所有幕僚的家人,鐵定都會被楊欽派人嚴密監視起來。
一旦他們兩個再落在漢州水賊的手裏,要麽是他們死,要麽是他們的家人死,皆大歡喜的結局是不可能再有了。
其實,這事也讓楊欽很是鬱悶。
一個計三六,一個唐越,他倆的背叛讓楊欽很是惱火,更是顏麵掃地。
東宮太子識人不明,用的都是貪生怕死之人,這個名聲對楊欽的名聲可不怎麽好啊。
未來的皇帝,竟然能犯下這樣的錯誤,讓現在的皇帝怎麽放心把國家交到你的手裏呢?
尤其是,在楊楓如日中天的時候,難保楊顯不會成為曆史上第二個隔代傳位的皇帝。
隔代傳位,就是皇太孫直接繼位,皇太子直接成為太上皇。
說起來,有點搞笑,也有點荒唐。
但實際上,那一次的隔代傳位,使得那個大胡王朝續了足足二百多年。
意思是,那一代的皇太子遠不如皇太孫。
現在的大楚國,楊欽不及楊楓的苗頭已經越來越明顯了。
楊楓穩打穩紮,步步推進,在楊顯心中的地位越來越高。
楊欽則是犯了幾次錯誤,再加上所有人都認定楊楓是被迫藏拙,使得楊顯對東宮的印象越來越差。
所以,趁著楊楓救了楊柏一命,楊欽不得不違心地跟楊楓表麵性暫時修好。
識人不明,對於東宮太子而言,殺傷力太大了,楊欽絕對背不起。
另外,因為計三六和唐越的事情先後發生,使得楊欽的疑心也加重起來,確實派人暗中盯著其餘那些幕僚的家人,他決不允許第三次發生這樣的事情。
可這麽一來,東宮的那些幕僚就有些不舒服了。
誰願意日夜被人盯著啊,簡直沒有半點隱私。
甚至於,他們跟老婆,或者跟小妾行房事的時候,總覺得窗外有人偷看,時間和力量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心理也出現了一些的傷害。
但他們也能理解楊欽,因為換做他們是楊欽,也一定會這樣做的。
所以,這些幕僚隻能將怨氣歸到計三六和唐越的身上,將他們罵得狗血淋頭,十八輩祖宗都不得安穩了。
相比於黃琬和楊欽的鬱悶,濟邪單於就是震怒了。
奇襲燕東城的計劃,竟然失敗了。
雖說,這一戰擊殺了兩千多燕軍,還有十幾個百姓,可這算個屁啊。
東匈奴的損失更大,三萬精銳,能逃回來的,隻有七千人,連大將察牙也失陷在了燕東城外。
是啊,燕東城外,不是燕東城裏。
濟邪單於是從敗軍的口中得知這一消息的,察牙不棄那些東匈奴步兵,與他們同生共死,命令這七千騎兵逃回來了。
察牙的忠義,讓濟邪單於很是感動,一度生出揮軍去救察牙的念頭。
但是,濟邪單於又猶豫了。
等濟邪單於率領大軍從王庭趕到燕東城的時候,恐怕察牙和這一萬兩千步兵早就被燕軍給消滅殆盡了。
再說了,燕東城的援軍足足五萬燕州騎兵,濟邪單於必須要率領十萬精騎,才能擊敗燕軍,以及那兩頭白虎。
十萬匈奴騎兵,曾經是可以的,但對於現在的濟邪單於而言,著實是太奢侈了,不可能。
濟邪單於又向蕭奇峰問計,後者也是這樣認為的,不但救之不及,或許還有可能中了楊楓的圍點打援之計。
於是,濟邪單於下定決心,放棄了察牙和那一萬兩千匈奴步兵。
黃琬很鬱悶。
天知道是哪個天殺的,在漢城散播謠言,說楊楓在通天峽遇刺之事,是他勾結九龍山的山賊所為。
原因呢,是黃琬有證據落在楊楓手中。
這個傳言,說得活靈活現的,讓人分不出真假了。
你想啊,燕州除了漢郡王楊柏和長史司徒戈之外,就是一個刺史和六曹從事了。
現在,六曹從事有四個出事了,另外兩人據說也是因為戴罪立功,才被免了罪。
那晚,誅殺衛邵的行動,工曹從事陳匡玨和刑曹從事賴清名也帶領家兵參與了的。
唯獨隻有刺史黃琬,一直抽身事外,似乎是獨善其身。
但黃琬在漢州多年,民間的名聲不好,很不好,非常不好。
以燕郡王楊楓的性格,怎麽會放過黃琬呢?
所以,答案隻有一個,楊楓掌握了黃琬的一些證據,使得黃琬在楊楓調查漢州兵敗之因的時候全力相助。
但黃琬不甘心他的證據留在楊楓手中,所以才會起了殺機,勾結山賊,圖謀楊楓。
這事,越傳越有大量的人相信了,因為很合情合理嘛。
最讓黃琬擔心的是,楊柏從雒陽返回之後,看他的目光似乎不一樣了,眼神中也盡是懷疑之色。
當然了,黃琬並不知道,這件事情其實是楊柏幹的,故意嫁禍給他的。
楊柏之所以用那種目光看他,也是故意的,讓他惴惴不安,不敢在漢州政務上再使什麽幺蛾子。
可黃琬心裏苦啊,隻能是派人暗中調查此事。
而楊柏呢,趁機在漢州來了一次大清掃,將衛邵、於公長、周鴻陽和李煜佳的門生故吏全部清掃幹淨。
他們四個的三族倒是不用清理,於公長三人的三族是直接同罪了,衛邵的三族雖未同罪但全都被撤職了。
這麽一來,漢州就騰出了很多的官職。
楊柏的身邊,除了司徒戈這個心腹之外,又多了胡晃和陳先二人。
楊柏便讓胡晃領了兵曹,讓陳先領了戶曹。
本來,還有一個唐越,楊柏打算讓他領了吏曹。
可誰想到,唐越去長江人屠島,竟然是一去不複返了。
剛開始,胡晃和陳先都認定,唐越肯定是遇害了。
但沒過多久,東宮帶來的消息,唐越的家人一夜之間消失不見。
所以,不管是東宮,還是漢州,都明白了一件事情,計三六和唐越全都歸順了漢州水賊。
雖說胡晃和陳先都明白,計三六和唐越的這個歸順很有可能是被迫的。
但是,反賊就是反賊,這個記號會永遠被烙印在他們的身上,一輩子洗刷不掉,哪怕是立下什麽巨大的功勞。
胡晃和陳先都有點後怕。
如果,去人屠島遊說的人不是唐越,而是他們中的任何一個,結果是一樣的。
還有就是,經曆了計三六和唐越之事,楊欽鐵定就不會再犯第三次錯誤。
也就是說,他們兩個,以及東宮所有幕僚的家人,鐵定都會被楊欽派人嚴密監視起來。
一旦他們兩個再落在漢州水賊的手裏,要麽是他們死,要麽是他們的家人死,皆大歡喜的結局是不可能再有了。
其實,這事也讓楊欽很是鬱悶。
一個計三六,一個唐越,他倆的背叛讓楊欽很是惱火,更是顏麵掃地。
東宮太子識人不明,用的都是貪生怕死之人,這個名聲對楊欽的名聲可不怎麽好啊。
未來的皇帝,竟然能犯下這樣的錯誤,讓現在的皇帝怎麽放心把國家交到你的手裏呢?
尤其是,在楊楓如日中天的時候,難保楊顯不會成為曆史上第二個隔代傳位的皇帝。
隔代傳位,就是皇太孫直接繼位,皇太子直接成為太上皇。
說起來,有點搞笑,也有點荒唐。
但實際上,那一次的隔代傳位,使得那個大胡王朝續了足足二百多年。
意思是,那一代的皇太子遠不如皇太孫。
現在的大楚國,楊欽不及楊楓的苗頭已經越來越明顯了。
楊楓穩打穩紮,步步推進,在楊顯心中的地位越來越高。
楊欽則是犯了幾次錯誤,再加上所有人都認定楊楓是被迫藏拙,使得楊顯對東宮的印象越來越差。
所以,趁著楊楓救了楊柏一命,楊欽不得不違心地跟楊楓表麵性暫時修好。
識人不明,對於東宮太子而言,殺傷力太大了,楊欽絕對背不起。
另外,因為計三六和唐越的事情先後發生,使得楊欽的疑心也加重起來,確實派人暗中盯著其餘那些幕僚的家人,他決不允許第三次發生這樣的事情。
可這麽一來,東宮的那些幕僚就有些不舒服了。
誰願意日夜被人盯著啊,簡直沒有半點隱私。
甚至於,他們跟老婆,或者跟小妾行房事的時候,總覺得窗外有人偷看,時間和力量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心理也出現了一些的傷害。
但他們也能理解楊欽,因為換做他們是楊欽,也一定會這樣做的。
所以,這些幕僚隻能將怨氣歸到計三六和唐越的身上,將他們罵得狗血淋頭,十八輩祖宗都不得安穩了。
相比於黃琬和楊欽的鬱悶,濟邪單於就是震怒了。
奇襲燕東城的計劃,竟然失敗了。
雖說,這一戰擊殺了兩千多燕軍,還有十幾個百姓,可這算個屁啊。
東匈奴的損失更大,三萬精銳,能逃回來的,隻有七千人,連大將察牙也失陷在了燕東城外。
是啊,燕東城外,不是燕東城裏。
濟邪單於是從敗軍的口中得知這一消息的,察牙不棄那些東匈奴步兵,與他們同生共死,命令這七千騎兵逃回來了。
察牙的忠義,讓濟邪單於很是感動,一度生出揮軍去救察牙的念頭。
但是,濟邪單於又猶豫了。
等濟邪單於率領大軍從王庭趕到燕東城的時候,恐怕察牙和這一萬兩千步兵早就被燕軍給消滅殆盡了。
再說了,燕東城的援軍足足五萬燕州騎兵,濟邪單於必須要率領十萬精騎,才能擊敗燕軍,以及那兩頭白虎。
十萬匈奴騎兵,曾經是可以的,但對於現在的濟邪單於而言,著實是太奢侈了,不可能。
濟邪單於又向蕭奇峰問計,後者也是這樣認為的,不但救之不及,或許還有可能中了楊楓的圍點打援之計。
於是,濟邪單於下定決心,放棄了察牙和那一萬兩千匈奴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