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燕東城之戰徹底落幕
割據自立後,我強娶了敵國太後 作者:楊老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燕東城。
察牙已經三天三夜沒有睡覺,沒有吃東西了。
好在,察牙身體強健,還能繼續支持。
可這一萬兩千匈奴步兵就不一樣了。
其中一部分,沒有參與攻城,倒也能跟察牙一樣,繼續堅持。
至於能堅持幾天,就看每個人的身體素質了。
當初,濟邪單於為何能一鼓作氣拿下燕東城,並沒有讓這三萬匈奴士兵攜帶任何幹糧,隻是每人帶了一壺水。
濟邪單於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想讓這三萬兵馬背水一戰,拚死殺敵,拚力攻城。
結果,燕東城沒攻下來,反而使得這一萬兩千兵馬陷入了困境之中。
另外一部分,是參與攻城的,又分為兩種。
第一種,沒有受傷的,隻是耗損了不少的體力,還好。
第二種呢,就是受了傷的,自然就難以堅持。
三天三夜的時間,重傷的士兵死亡率幾乎百分之百。
還有一部分輕傷,因為無法得到有效救治,一些人轉為重傷,死亡隻是時間問題。
最讓察牙恨得咬牙切齒的是,燕軍輪番騷擾,敲鑼打鼓,大聲呐喊,裝作一副準備進攻的樣子。
但察牙不敢真的放鬆警惕,不然萬一燕軍真的攻過來了,他們鐵定就會早點領盒飯。
最關鍵的是,他們是被燕軍保衛在空地上,沒有營寨,沒有箭矢,隻有盾牌,卻又不是巨盾,根本無法阻攔燕軍的鐵騎。
這三天三夜之中,察牙也主動發起過幾次襲擊。
但燕軍是騎兵,來去如風,更是個個都會騎射,使得察牙的每次襲擊都以失敗而告終,更是損失了數百士兵。
光喝水,不吃東西,對人的身體損傷是很大的。
從第四天開始,不少士兵就已經開始四肢無力了。
察牙意識到,擺在他麵前,隻有兩條路。
第一,投降。
第二,趁早與燕軍拚死一戰,能多殺幾個燕軍士兵就多殺幾個。
投降?
不可能。
察牙不怕死,更不想當叛徒。
於是,第四天清晨,子醜交接之際,也是人最困乏的時候,察牙決定動手,對燕軍發起最後一擊。
“殺……”燕東城外,匈奴士兵突然齊齊大喊著,向正東方向,燕軍包圍圈最薄弱的地方攻去。
“嗷嗚……”接著,白虎的吼聲跟著響起,一道白色閃電,從正西方向猛地撲出來,直接撲向匈奴軍的陣型之中。
沒有弓箭,匈奴軍正處於向東的進攻狀態,根本無法阻攔從西麵撲過來的白虎。
白虎一躍而起,隨即落在了匈奴的軍陣之中,四下一陣撲咬,然後繼續向前撲縱而去,不一會兒就把匈奴軍的後軍搞得一片大亂。
察牙顧不得許多了,率領大軍向東直撲而去。
隻要能夠纏住燕州的騎兵,就能對他們造成一定的傷害,他們這些人就不會白死。
可惜的是,關山河早就交代過,不許跟匈奴軍近戰。
於是,當匈奴的喊聲響起,當白虎的吼聲響起,東麵的燕州騎兵立即就反應過來,一邊奔射,一邊向東撤退。
尉遲海訓練燕州騎兵的方法之一,就是除了拉撒之外,吃飯和睡覺都必須要在馬背上。
所以,晚上輪值的燕州士兵,全都是趴在馬背上睡覺呢,反應自然迅捷之極。
南北兩個方向燕州騎兵自然也被驚動,跟著向匈奴軍一陣奔射。
察牙又驚又怒,但現在已經是騎虎難下了,隻能硬著頭皮往東衝去。
不然,若是今晚的行動失敗了,一旦再過一天,他們這些人就再也沒有任何士氣了。
為了應對這種局麵,關山河給每個士兵都配備了兩張弓,四壺箭。
那一輪燕州騎兵輪值,就拿著這兩張弓和四壺箭。
一萬燕州騎兵,不停地奔射。
再加上白虎的肆虐,匈奴士兵的數量在不停地銳減著。
當所有的燕軍騎兵將手中的箭都射光的時候,匈奴士兵隻剩下不足四千人。
這時,城門打開,又有兩萬燕州騎兵飛馳而出。
之前的那一萬燕州騎兵見狀,立即四散向外,將最後的戰鬥交給新來的戰友。
察牙見狀,知道大勢已去,不由仰天長歎:“天亡我大匈奴啊。”
察牙舉起手中的弓,拿起最後一支箭,對著衝過來的燕州騎兵,搭弓射箭,立即射下一人落馬。
匈奴士兵缺箭不缺弓,可以從中箭而亡的戰友身上拔出箭,向對方還擊。
射出最後一支箭後,察牙舉起佩刀,大吼一聲“大匈奴萬歲”,便刎頸而亡。
接著,是察牙的親衛軍,也全都自殺身亡。
關山河見狀,大喝一聲:“爾等難道不顧家中父母姐妹不成?”
隨即,所有的燕軍士兵也跟著一起大喊起來:“爾等難道不管家中父母姐妹不成?”
數萬人一起大喊,聲如雷震,氣勢豪邁之極。
人的軟肋,莫過於此。
畢竟是普通的匈奴士兵,對濟邪單於的忠誠度遠不能跟察牙相比。
在沉默了好一會兒之後,這三千多匈奴士兵紛紛選擇了投降,隻有十幾個人揮刀自殺的。
燕東城之戰,徹底落下帷幕。
即便在燕軍占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仍是付出了數百人的代價,但絕對是最小的代價了。
若是一開始,燕軍采用硬拚硬殺的方法,想要殺死這一萬兩千匈奴士兵,至少得付出三分之一的代價。
戰鬥結束,關山河一邊派人打掃戰場,一邊派人飛馬前往薊城,將戰報報給楊楓。
燕中城和燕西城都已經竣工,百姓遷徙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
鑒於燕東城的教訓,以及燕州與維部聯姻成功,燕州下一步的北擴將由西往東。
與此同時,燕東城與燕中城之間再繼續建城,燕東城與燕西城之間也繼續建城。
古今差不多,縣與縣之間的距離,基本上在六十裏到百裏之間。
而燕東城、燕中城與燕西城之間呢,相距足足五百餘裏。
當然了,燕東城到鐵勒,燕西城到鐵勒,都分別還有數百裏遠。
所以,草原城池化,說起來簡單,可實施起來卻不是那麽簡單的事情。
建造城池,開墾草地為田地,再加上百姓的遷徙,安頓等等工作,落實起來著實不容易。
可一旦成功了,燕州的實力絕對會幾乎倍增。
從此,燕州不再缺人,不再缺錢,不再缺糧。
察牙已經三天三夜沒有睡覺,沒有吃東西了。
好在,察牙身體強健,還能繼續支持。
可這一萬兩千匈奴步兵就不一樣了。
其中一部分,沒有參與攻城,倒也能跟察牙一樣,繼續堅持。
至於能堅持幾天,就看每個人的身體素質了。
當初,濟邪單於為何能一鼓作氣拿下燕東城,並沒有讓這三萬匈奴士兵攜帶任何幹糧,隻是每人帶了一壺水。
濟邪單於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想讓這三萬兵馬背水一戰,拚死殺敵,拚力攻城。
結果,燕東城沒攻下來,反而使得這一萬兩千兵馬陷入了困境之中。
另外一部分,是參與攻城的,又分為兩種。
第一種,沒有受傷的,隻是耗損了不少的體力,還好。
第二種呢,就是受了傷的,自然就難以堅持。
三天三夜的時間,重傷的士兵死亡率幾乎百分之百。
還有一部分輕傷,因為無法得到有效救治,一些人轉為重傷,死亡隻是時間問題。
最讓察牙恨得咬牙切齒的是,燕軍輪番騷擾,敲鑼打鼓,大聲呐喊,裝作一副準備進攻的樣子。
但察牙不敢真的放鬆警惕,不然萬一燕軍真的攻過來了,他們鐵定就會早點領盒飯。
最關鍵的是,他們是被燕軍保衛在空地上,沒有營寨,沒有箭矢,隻有盾牌,卻又不是巨盾,根本無法阻攔燕軍的鐵騎。
這三天三夜之中,察牙也主動發起過幾次襲擊。
但燕軍是騎兵,來去如風,更是個個都會騎射,使得察牙的每次襲擊都以失敗而告終,更是損失了數百士兵。
光喝水,不吃東西,對人的身體損傷是很大的。
從第四天開始,不少士兵就已經開始四肢無力了。
察牙意識到,擺在他麵前,隻有兩條路。
第一,投降。
第二,趁早與燕軍拚死一戰,能多殺幾個燕軍士兵就多殺幾個。
投降?
不可能。
察牙不怕死,更不想當叛徒。
於是,第四天清晨,子醜交接之際,也是人最困乏的時候,察牙決定動手,對燕軍發起最後一擊。
“殺……”燕東城外,匈奴士兵突然齊齊大喊著,向正東方向,燕軍包圍圈最薄弱的地方攻去。
“嗷嗚……”接著,白虎的吼聲跟著響起,一道白色閃電,從正西方向猛地撲出來,直接撲向匈奴軍的陣型之中。
沒有弓箭,匈奴軍正處於向東的進攻狀態,根本無法阻攔從西麵撲過來的白虎。
白虎一躍而起,隨即落在了匈奴的軍陣之中,四下一陣撲咬,然後繼續向前撲縱而去,不一會兒就把匈奴軍的後軍搞得一片大亂。
察牙顧不得許多了,率領大軍向東直撲而去。
隻要能夠纏住燕州的騎兵,就能對他們造成一定的傷害,他們這些人就不會白死。
可惜的是,關山河早就交代過,不許跟匈奴軍近戰。
於是,當匈奴的喊聲響起,當白虎的吼聲響起,東麵的燕州騎兵立即就反應過來,一邊奔射,一邊向東撤退。
尉遲海訓練燕州騎兵的方法之一,就是除了拉撒之外,吃飯和睡覺都必須要在馬背上。
所以,晚上輪值的燕州士兵,全都是趴在馬背上睡覺呢,反應自然迅捷之極。
南北兩個方向燕州騎兵自然也被驚動,跟著向匈奴軍一陣奔射。
察牙又驚又怒,但現在已經是騎虎難下了,隻能硬著頭皮往東衝去。
不然,若是今晚的行動失敗了,一旦再過一天,他們這些人就再也沒有任何士氣了。
為了應對這種局麵,關山河給每個士兵都配備了兩張弓,四壺箭。
那一輪燕州騎兵輪值,就拿著這兩張弓和四壺箭。
一萬燕州騎兵,不停地奔射。
再加上白虎的肆虐,匈奴士兵的數量在不停地銳減著。
當所有的燕軍騎兵將手中的箭都射光的時候,匈奴士兵隻剩下不足四千人。
這時,城門打開,又有兩萬燕州騎兵飛馳而出。
之前的那一萬燕州騎兵見狀,立即四散向外,將最後的戰鬥交給新來的戰友。
察牙見狀,知道大勢已去,不由仰天長歎:“天亡我大匈奴啊。”
察牙舉起手中的弓,拿起最後一支箭,對著衝過來的燕州騎兵,搭弓射箭,立即射下一人落馬。
匈奴士兵缺箭不缺弓,可以從中箭而亡的戰友身上拔出箭,向對方還擊。
射出最後一支箭後,察牙舉起佩刀,大吼一聲“大匈奴萬歲”,便刎頸而亡。
接著,是察牙的親衛軍,也全都自殺身亡。
關山河見狀,大喝一聲:“爾等難道不顧家中父母姐妹不成?”
隨即,所有的燕軍士兵也跟著一起大喊起來:“爾等難道不管家中父母姐妹不成?”
數萬人一起大喊,聲如雷震,氣勢豪邁之極。
人的軟肋,莫過於此。
畢竟是普通的匈奴士兵,對濟邪單於的忠誠度遠不能跟察牙相比。
在沉默了好一會兒之後,這三千多匈奴士兵紛紛選擇了投降,隻有十幾個人揮刀自殺的。
燕東城之戰,徹底落下帷幕。
即便在燕軍占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仍是付出了數百人的代價,但絕對是最小的代價了。
若是一開始,燕軍采用硬拚硬殺的方法,想要殺死這一萬兩千匈奴士兵,至少得付出三分之一的代價。
戰鬥結束,關山河一邊派人打掃戰場,一邊派人飛馬前往薊城,將戰報報給楊楓。
燕中城和燕西城都已經竣工,百姓遷徙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
鑒於燕東城的教訓,以及燕州與維部聯姻成功,燕州下一步的北擴將由西往東。
與此同時,燕東城與燕中城之間再繼續建城,燕東城與燕西城之間也繼續建城。
古今差不多,縣與縣之間的距離,基本上在六十裏到百裏之間。
而燕東城、燕中城與燕西城之間呢,相距足足五百餘裏。
當然了,燕東城到鐵勒,燕西城到鐵勒,都分別還有數百裏遠。
所以,草原城池化,說起來簡單,可實施起來卻不是那麽簡單的事情。
建造城池,開墾草地為田地,再加上百姓的遷徙,安頓等等工作,落實起來著實不容易。
可一旦成功了,燕州的實力絕對會幾乎倍增。
從此,燕州不再缺人,不再缺錢,不再缺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