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獨孤氏被害的線索
割據自立後,我強娶了敵國太後 作者:楊老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楊楓被敕封為皇太孫的消息,在雒陽正快速發酵著。
司徒家和蕭家,隻是其中的兩個縮影。
當然了,更多的世家選擇了東宮太子,畢竟他們跟楊楓沒有聯姻關係,也對楊楓對待世家門閥的態度不滿意。
不能魚肉百姓,我還叫什麽世家門閥。
司徒家和蕭家還開會商議了一下,獨孤家直接不用商量,就是楊楓了。
還有甘水宮和高炯,也是早就選擇了楊楓。
就在這個時候,楊楓對生母獨孤氏死因的調查,也發現了一絲的線索。
這一絲的線索,並不是來自那兩個穩婆的家人,也不是在場的下人們的家人,而是來自東宮。
穩婆和獨孤氏生產時候在場的所有人,全都被楊欽給殺死了。
她們的家人,對此毫不知情。
就算是那兩個穩婆曾經得了幾百金,可她們的家人也不知道金子是誰送來的,隻是在整理那兩個穩婆遺物的時候發現了。
所以,這些個線索,早就是斷掉了。
不然的話,以獨孤家的能量,不可能調查那麽多年也沒結果。
更何況,皇帝楊顯也派錦衣司和監察衛聯合調查,確實沒有任何發現。
楊楓畢竟是後世穿越過來的,不知道看過多少破案的電影和電視劇,還是有那麽一點知識的積累的。
楊楓的思路,是從東宮和蕭家打開突破口。
如果,楊楓猜測,如果殺死獨孤氏的人是楊欽,那麽絕對不可能是無緣無故。
就算是平民殺妻,也不是那麽容易下得了決定,更何況是一個親王要殺死自己的正妃,這個正妃還是世家門閥的嫡女,皇後的親侄女。
獨孤氏貌美如花,知書達禮,才華橫溢,賢惠孝敬,幾乎是一個沒有缺點的女人。
所以,如果楊欽要殺獨孤氏,那就一定有充足的理由。
再聯係到,獨孤氏死後沒兩年的時間,楊錚就被卷入謀反案,所以楊楓就大膽猜測,很有可能是獨孤氏無意中發現了楊欽的陰謀。
或許,獨孤氏要向獨孤皇後告密,但楊欽苦苦哀求什麽的。
再加上獨孤氏臨盆在即,也著實不方便出門,這事就暫時擱淺下來。
於是,楊欽就在獨孤氏臨盆的時候,下了殺手。
所謂虎毒不食子,楊欽沒有對楊楓下毒手,將他留了下來。
還有一種如果,那就是蕭氏覬覦晉王妃之位,出手害死了獨孤氏。
又或者,楊欽與蕭氏有奸情,蕭氏無法再嫁,隻能害死獨孤氏,自己上位。
當然了,這種可能性幾乎為零,畢竟世家門閥的嫡女和庶女,都是規規矩矩的。
再說了,若楊欽已經是太子了,蕭氏害死獨孤氏上位,還算是理由牽強,可那時楊欽還真是晉王,身在晉州。
楊欽謀劃東宮之位,肯定是秘密進行,怎麽可能會告訴蕭氏這麽一個未出閣的女人呢?
再根據楊楓跟蕭廣元的接觸和了解,此人應該不會參與到這樣的陰謀中。
除非,是蕭廣元的長子蕭融,替楊欽謀劃此事,條件是讓蕭氏上位。
這麽一來,蕭氏成為太子妃,成為皇後,蕭家的地位自然也就會水漲船高。
所以,楊楓根據一番分析,就將目標定位在了東宮和蕭家,希望能找到什麽線索。
第一個線索,在獨孤氏出事的前幾天,蕭融去了一趟晉州,而且是楊欽派人將他請過去的。
當時的蕭融,還沒有出仕。
第二個線索,獨孤氏死後沒多久,楊欽就向皇帝楊顯討要蕭融去晉州任職,擔任戶曹偏衛。
後來,蕭融在晉州又被提拔為戶曹右衛,戶曹左衛。
楊欽入主東宮之後,蕭融又被楊欽舉薦到江州擔任戶曹從事,後來又升為江州別駕。
因為蕭氏後來成為晉王妃,成為太子妃,很多人都認為,楊欽重用妻兄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是,他們忽略了在蕭氏嫁入晉王府之前,楊欽與蕭融的勾結。
這兩個線索,使得楊楓懷疑獨孤氏是死於楊欽之手,蕭融也參與了此事。
隻不過,懷疑畢竟是懷疑,楊楓的證據不足,無法直接敲定此事,必須再繼續調查。
但因為方向基本上明確,接下來的調查,自然就會容易一些,不至於像是獨孤家那樣,簡直就是沒頭的蒼蠅。
這兩個線索,楊楓沒有告訴獨孤敏和獨孤梅。
楊楓擔心,一旦獨孤家知道之後,會忍不住參與到調查中,難免會有打草驚蛇的可能。
大荒國。
大荒城。
皇宮。
大荒殿。
耶律太後拿著從燕州發來的最新情報,不由一陣發呆。
接連的幾個消息,讓耶律太後著實有些搞不懂楊顯的意圖了。
先是尋仙問道。
這一點,耶律太後也能理解,因為大荒國也曾經有過尋仙問道的皇帝,而且不止是一個。
隻不過,沒有一個成功的罷了。
楊顯的年齡,也符合想要長生的需求,此事定然不會是假的。
先讓太子楊欽監國,再敕封楊楓為皇太孫,耶律太後喃喃自語道:“大楚國皇帝,好一手製衡之術啊。”
“如此一來,楚皇完全可以不理朝政,安心尋仙問道了。”
旁人看不懂楊顯這樣做的目的,但耶律太後一眼就看穿了,這就是同為皇者的共鳴。
自從和親又賠償之後,大荒國的朝廷也鬧哄了一陣,但耶律太後的手腕也很高明,拉攏一批,打壓一批,很快就將朝廷穩定下來。
澹台滅楚雖然兵敗,但耶律太後將責任推給了已經戰死的慕容秦,並沒有免掉澹台滅楚的南院大王之職,而是讓他抓緊招募兵馬,抓緊時間訓練,以待日後有機會,再南下報仇。
除此之外,耶律太後得知維部內亂之後,便派人秘密前往維部,麵見了霍木侖首領,表達了她的善意,並對慕容複事件進行道歉。
果然不出耶律太後所料,霍木侖首領在楊楓手下吃了大虧,又眾叛親離,正處在孤立無援的境況之下。
她這麽突然一示好,使得霍木侖首領高興之極,也表達了親善大荒國的意思。
耶律太後很懂得循序漸進的道理,並沒有著急著跟霍木侖首領結盟,而是先培養著感情。
等時機成熟了,耶律太後就會跟霍木侖首領結盟,並暗中助他重奪維部的大權。
這麽一來,燕州麵對大荒國、維部和鐵勒的三麵包圍,哪裏還會有勝算。
司徒家和蕭家,隻是其中的兩個縮影。
當然了,更多的世家選擇了東宮太子,畢竟他們跟楊楓沒有聯姻關係,也對楊楓對待世家門閥的態度不滿意。
不能魚肉百姓,我還叫什麽世家門閥。
司徒家和蕭家還開會商議了一下,獨孤家直接不用商量,就是楊楓了。
還有甘水宮和高炯,也是早就選擇了楊楓。
就在這個時候,楊楓對生母獨孤氏死因的調查,也發現了一絲的線索。
這一絲的線索,並不是來自那兩個穩婆的家人,也不是在場的下人們的家人,而是來自東宮。
穩婆和獨孤氏生產時候在場的所有人,全都被楊欽給殺死了。
她們的家人,對此毫不知情。
就算是那兩個穩婆曾經得了幾百金,可她們的家人也不知道金子是誰送來的,隻是在整理那兩個穩婆遺物的時候發現了。
所以,這些個線索,早就是斷掉了。
不然的話,以獨孤家的能量,不可能調查那麽多年也沒結果。
更何況,皇帝楊顯也派錦衣司和監察衛聯合調查,確實沒有任何發現。
楊楓畢竟是後世穿越過來的,不知道看過多少破案的電影和電視劇,還是有那麽一點知識的積累的。
楊楓的思路,是從東宮和蕭家打開突破口。
如果,楊楓猜測,如果殺死獨孤氏的人是楊欽,那麽絕對不可能是無緣無故。
就算是平民殺妻,也不是那麽容易下得了決定,更何況是一個親王要殺死自己的正妃,這個正妃還是世家門閥的嫡女,皇後的親侄女。
獨孤氏貌美如花,知書達禮,才華橫溢,賢惠孝敬,幾乎是一個沒有缺點的女人。
所以,如果楊欽要殺獨孤氏,那就一定有充足的理由。
再聯係到,獨孤氏死後沒兩年的時間,楊錚就被卷入謀反案,所以楊楓就大膽猜測,很有可能是獨孤氏無意中發現了楊欽的陰謀。
或許,獨孤氏要向獨孤皇後告密,但楊欽苦苦哀求什麽的。
再加上獨孤氏臨盆在即,也著實不方便出門,這事就暫時擱淺下來。
於是,楊欽就在獨孤氏臨盆的時候,下了殺手。
所謂虎毒不食子,楊欽沒有對楊楓下毒手,將他留了下來。
還有一種如果,那就是蕭氏覬覦晉王妃之位,出手害死了獨孤氏。
又或者,楊欽與蕭氏有奸情,蕭氏無法再嫁,隻能害死獨孤氏,自己上位。
當然了,這種可能性幾乎為零,畢竟世家門閥的嫡女和庶女,都是規規矩矩的。
再說了,若楊欽已經是太子了,蕭氏害死獨孤氏上位,還算是理由牽強,可那時楊欽還真是晉王,身在晉州。
楊欽謀劃東宮之位,肯定是秘密進行,怎麽可能會告訴蕭氏這麽一個未出閣的女人呢?
再根據楊楓跟蕭廣元的接觸和了解,此人應該不會參與到這樣的陰謀中。
除非,是蕭廣元的長子蕭融,替楊欽謀劃此事,條件是讓蕭氏上位。
這麽一來,蕭氏成為太子妃,成為皇後,蕭家的地位自然也就會水漲船高。
所以,楊楓根據一番分析,就將目標定位在了東宮和蕭家,希望能找到什麽線索。
第一個線索,在獨孤氏出事的前幾天,蕭融去了一趟晉州,而且是楊欽派人將他請過去的。
當時的蕭融,還沒有出仕。
第二個線索,獨孤氏死後沒多久,楊欽就向皇帝楊顯討要蕭融去晉州任職,擔任戶曹偏衛。
後來,蕭融在晉州又被提拔為戶曹右衛,戶曹左衛。
楊欽入主東宮之後,蕭融又被楊欽舉薦到江州擔任戶曹從事,後來又升為江州別駕。
因為蕭氏後來成為晉王妃,成為太子妃,很多人都認為,楊欽重用妻兄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是,他們忽略了在蕭氏嫁入晉王府之前,楊欽與蕭融的勾結。
這兩個線索,使得楊楓懷疑獨孤氏是死於楊欽之手,蕭融也參與了此事。
隻不過,懷疑畢竟是懷疑,楊楓的證據不足,無法直接敲定此事,必須再繼續調查。
但因為方向基本上明確,接下來的調查,自然就會容易一些,不至於像是獨孤家那樣,簡直就是沒頭的蒼蠅。
這兩個線索,楊楓沒有告訴獨孤敏和獨孤梅。
楊楓擔心,一旦獨孤家知道之後,會忍不住參與到調查中,難免會有打草驚蛇的可能。
大荒國。
大荒城。
皇宮。
大荒殿。
耶律太後拿著從燕州發來的最新情報,不由一陣發呆。
接連的幾個消息,讓耶律太後著實有些搞不懂楊顯的意圖了。
先是尋仙問道。
這一點,耶律太後也能理解,因為大荒國也曾經有過尋仙問道的皇帝,而且不止是一個。
隻不過,沒有一個成功的罷了。
楊顯的年齡,也符合想要長生的需求,此事定然不會是假的。
先讓太子楊欽監國,再敕封楊楓為皇太孫,耶律太後喃喃自語道:“大楚國皇帝,好一手製衡之術啊。”
“如此一來,楚皇完全可以不理朝政,安心尋仙問道了。”
旁人看不懂楊顯這樣做的目的,但耶律太後一眼就看穿了,這就是同為皇者的共鳴。
自從和親又賠償之後,大荒國的朝廷也鬧哄了一陣,但耶律太後的手腕也很高明,拉攏一批,打壓一批,很快就將朝廷穩定下來。
澹台滅楚雖然兵敗,但耶律太後將責任推給了已經戰死的慕容秦,並沒有免掉澹台滅楚的南院大王之職,而是讓他抓緊招募兵馬,抓緊時間訓練,以待日後有機會,再南下報仇。
除此之外,耶律太後得知維部內亂之後,便派人秘密前往維部,麵見了霍木侖首領,表達了她的善意,並對慕容複事件進行道歉。
果然不出耶律太後所料,霍木侖首領在楊楓手下吃了大虧,又眾叛親離,正處在孤立無援的境況之下。
她這麽突然一示好,使得霍木侖首領高興之極,也表達了親善大荒國的意思。
耶律太後很懂得循序漸進的道理,並沒有著急著跟霍木侖首領結盟,而是先培養著感情。
等時機成熟了,耶律太後就會跟霍木侖首領結盟,並暗中助他重奪維部的大權。
這麽一來,燕州麵對大荒國、維部和鐵勒的三麵包圍,哪裏還會有勝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