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章 獨孤氏難產而死的真相基本上大白
割據自立後,我強娶了敵國太後 作者:楊老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守靈一夜。
第二天一早,蕭氏回到東宮,顧不上身體的疲憊,換了一身衣服,就去白馬寺進香了。
隻不過,蕭氏沒有帶上小荷,而是帶了另外一個心腹宮女。
自從得知楊欽要用小荷對付她,蕭氏自然對小荷開始有了防備。
皇帝新喪,太子妃守靈之後,去白馬寺進香,自然是無可厚非之事,不會引起任何人的懷疑。
蕭氏去白馬寺進香之後,就回寢宮補覺去了。
燕王府。
大概一個時辰後,聖戰洋子也從白馬寺回來了,將一封書信交給了楊楓。
這是楊楓與蕭氏上一次的約定,若是楊楓在燕州,除非是十分重要的消息,不然蕭氏不會再派人給楊楓送信。
畢竟,古代的時候,因為信使出事而泄露機密的情況實在太多了。
而如果楊楓回到雒陽呢,就方便多了。
蕭氏想給楊楓傳遞信息,就會去白馬寺進香,將書信藏在主殿的一個隱蔽位置。
太子妃去白馬寺進香的話,聲勢還是比較大的,光是東宮衛率就得千人隨行保護,自然就瞞不過一直盯著東宮的楊楓。
待蕭氏進香之後,楊楓就派聖戰洋子出手,去白馬寺的主殿,將書信取回。
而如果楊楓有什麽消息想要傳遞給蕭氏呢,也基本上一樣,將書信藏在白馬寺主殿的那個隱蔽位置。
隻不過,多了一步,楊楓會在東宮大門外給蕭氏留下一個暗號。
蕭氏看到暗號之後,就會根據暗號的級別,或者派人,或者親自進香,將書信取回。
楊楓拿到書信,仔細看了幾遍,然後將書信扔進火盆裏燒掉。
書信的內容,一共有兩方麵。
第一方麵,就是昨晚守靈的時候,楊欽跟楊柏之間的那番對話,也就是楊欽準備對付楊楓的陽謀。
這個消息,倒不是太重要,因為楊楓和諸葛先已經猜得八九不離十,而且已經有了對策。
第二方麵呢,自然就是楊楓讓蕭氏調查蕭融是否參與了謀害獨孤氏的行動,蕭氏已經調查清楚了,而且還掌握了一定的證據。
獨孤氏難產而死的真相基本上大白,但楊楓的心情反而更加陰沉了。
根據蕭氏的調查結果,獨孤氏確實是死於楊欽的陰謀。
但其中很大一部分事情,蕭融都參與了,例如收買穩婆,殺人滅口,銷毀物證,等等。
也就是說,現在想要讓獨孤氏被殺一事大白於天下,唯一的突破口就隻有蕭融了。
可是,蕭融如果承認,就是死路一條,甚至於還會影響到蘭陵蕭氏。
如果蕭融死不承認,楊楓拿不出有力的證據發難,自然就奈何不得他,反而會有誣陷的嫌疑。
楊楓相信,在蕭融的手中,一定會有證據,他不可能不為自己留後路。
不然的話,或許蕭融早就死於楊欽之手了。
要想讓蕭融承認,何其難啊。
第一,不能牽累到蘭陵蕭氏。
第二,蕭融必須要下定決心,背叛楊欽。
不連累蘭陵蕭氏,肯定沒問題,畢竟蕭月琴是燕王府的側妃,非但無過,反而還有功勞。
可要讓蕭融下定決心背叛楊欽,就沒那麽容易了。
在一個國家,背叛皇帝,絕對是十分不明智的選擇,除非這個王朝處在分崩離析的邊緣。
楊楓想了一會兒,也沒想出什麽好辦法來,便暫且將這事放在一旁。
雖說諸葛先還在雒陽,但楊楓沒打算跟他商量這事。
畢竟,家醜不可外揚,楊楓不準備讓更多的人知道這事。
楊楓提出的條件,蕭氏已經做到了,接下來就該是楊楓兌現他的承諾,救蕭氏一命了。
短期內,準確說,在楊欽掌控大權之前,蕭氏還沒有性命之危。
而楊欽掌控大權,最大的障礙,就是他的兄弟子侄。
雒陽楊錚是一個,秦王楊銘是一個,冀王楊錯是一個,燕王楊楓是一個。
隻要這幾個人能乖乖聽話,或者被收了軍權,其餘那些皇室的郡王,基本上就不足為慮了。
雒陽楊錚,空有親王之名,手中並沒有軍權,楊欽根本沒把他放在眼裏。
隻要派人密切關注甘水宮,楊欽相信楊錚鬧不出什麽風波來。
秦王楊銘和冀王楊錯之間,秦王楊銘的野心更大一些,冀王楊錯更能識時務一些。
不過,秦王楊銘的野心雖然大,但在權謀方麵,他比不上冀王楊錯,更比不上楊欽,隻是比雒王楊錚強一些。
真正最讓楊欽忌憚的,還是燕王楊楓。
楊欽相信,隻要搞定了楊楓,秦王楊銘和冀王楊錯都不足為慮,一道聖旨就能讓他們乖乖交出兵權。
男人之間的鬥爭,幾乎都是為了權力,就像一山不容二虎。
蕭氏的這封書信,使得楊楓對楊欽的最後一點父子之情也蕩然無存了。
陷害兄長、害死發妻、弑父弑母,為了一己私利,所有的親情都不要了,甚至於還有可能包括親生兒子。
這樣的人做了皇帝,若說不是大楚國百姓的悲劇,打死楊楓都不信。
一個連自己最親的人都能毫不猶豫地一一下殺手,會愛民如子嘛。
再說了,開局就把楊楓打發到燕州送死,這也算是楊欽對待兒子的態度吧。
楊楓又有些慶幸,虧得蕭融隻是蕭月琴的大伯,而不是她的父親。
不然的話,跟嶽父有殺母之仇,楊楓與蕭月琴的感情勢必會受到極大的影響。
接下來的幾天,皇帝楊顯的後事在有條不紊地進展之中,雒陽城中倒也是一番風平浪靜的樣子。
周邊各國,紛紛派出使者過來吊唁,包括早就知道楊顯有平吳之心的大吳國在內。
按照大楚國的規矩,也是各國的規矩,皇帝的喪禮要持續二十七天。
二十七天之後,就可以脫去孝衣,開始正常的生活了。
消息傳到燕州,楊楓趕回雒陽,就花去了七天時間,所以楊楓實際參與喪禮隻會是二十天。
這二十天,楊楓會過得很輕鬆,隻需要按部就班地參加皇帝楊顯的喪禮。
但是呢,高句麗國中,高樹泓就過得一點也不輕鬆了。
鐵勒出兵的速度太快了,又以騎兵為先鋒,一上來就讓高樹泓的軍隊吃了幾次敗仗。
雖然兵馬折損並不怎麽嚴重,但卻讓高樹泓意識到一個問題。
昔日,高句麗國一致對外,尚且隻是不勝不敗之局。
如今,內憂外患之下,他高樹泓能扛得住高樹汐和鐵勒的兩麵夾攻才怪。
於是,高樹泓立即派出使者,捧著國書,來到薊城,請求楊楓相助。
第二天一早,蕭氏回到東宮,顧不上身體的疲憊,換了一身衣服,就去白馬寺進香了。
隻不過,蕭氏沒有帶上小荷,而是帶了另外一個心腹宮女。
自從得知楊欽要用小荷對付她,蕭氏自然對小荷開始有了防備。
皇帝新喪,太子妃守靈之後,去白馬寺進香,自然是無可厚非之事,不會引起任何人的懷疑。
蕭氏去白馬寺進香之後,就回寢宮補覺去了。
燕王府。
大概一個時辰後,聖戰洋子也從白馬寺回來了,將一封書信交給了楊楓。
這是楊楓與蕭氏上一次的約定,若是楊楓在燕州,除非是十分重要的消息,不然蕭氏不會再派人給楊楓送信。
畢竟,古代的時候,因為信使出事而泄露機密的情況實在太多了。
而如果楊楓回到雒陽呢,就方便多了。
蕭氏想給楊楓傳遞信息,就會去白馬寺進香,將書信藏在主殿的一個隱蔽位置。
太子妃去白馬寺進香的話,聲勢還是比較大的,光是東宮衛率就得千人隨行保護,自然就瞞不過一直盯著東宮的楊楓。
待蕭氏進香之後,楊楓就派聖戰洋子出手,去白馬寺的主殿,將書信取回。
而如果楊楓有什麽消息想要傳遞給蕭氏呢,也基本上一樣,將書信藏在白馬寺主殿的那個隱蔽位置。
隻不過,多了一步,楊楓會在東宮大門外給蕭氏留下一個暗號。
蕭氏看到暗號之後,就會根據暗號的級別,或者派人,或者親自進香,將書信取回。
楊楓拿到書信,仔細看了幾遍,然後將書信扔進火盆裏燒掉。
書信的內容,一共有兩方麵。
第一方麵,就是昨晚守靈的時候,楊欽跟楊柏之間的那番對話,也就是楊欽準備對付楊楓的陽謀。
這個消息,倒不是太重要,因為楊楓和諸葛先已經猜得八九不離十,而且已經有了對策。
第二方麵呢,自然就是楊楓讓蕭氏調查蕭融是否參與了謀害獨孤氏的行動,蕭氏已經調查清楚了,而且還掌握了一定的證據。
獨孤氏難產而死的真相基本上大白,但楊楓的心情反而更加陰沉了。
根據蕭氏的調查結果,獨孤氏確實是死於楊欽的陰謀。
但其中很大一部分事情,蕭融都參與了,例如收買穩婆,殺人滅口,銷毀物證,等等。
也就是說,現在想要讓獨孤氏被殺一事大白於天下,唯一的突破口就隻有蕭融了。
可是,蕭融如果承認,就是死路一條,甚至於還會影響到蘭陵蕭氏。
如果蕭融死不承認,楊楓拿不出有力的證據發難,自然就奈何不得他,反而會有誣陷的嫌疑。
楊楓相信,在蕭融的手中,一定會有證據,他不可能不為自己留後路。
不然的話,或許蕭融早就死於楊欽之手了。
要想讓蕭融承認,何其難啊。
第一,不能牽累到蘭陵蕭氏。
第二,蕭融必須要下定決心,背叛楊欽。
不連累蘭陵蕭氏,肯定沒問題,畢竟蕭月琴是燕王府的側妃,非但無過,反而還有功勞。
可要讓蕭融下定決心背叛楊欽,就沒那麽容易了。
在一個國家,背叛皇帝,絕對是十分不明智的選擇,除非這個王朝處在分崩離析的邊緣。
楊楓想了一會兒,也沒想出什麽好辦法來,便暫且將這事放在一旁。
雖說諸葛先還在雒陽,但楊楓沒打算跟他商量這事。
畢竟,家醜不可外揚,楊楓不準備讓更多的人知道這事。
楊楓提出的條件,蕭氏已經做到了,接下來就該是楊楓兌現他的承諾,救蕭氏一命了。
短期內,準確說,在楊欽掌控大權之前,蕭氏還沒有性命之危。
而楊欽掌控大權,最大的障礙,就是他的兄弟子侄。
雒陽楊錚是一個,秦王楊銘是一個,冀王楊錯是一個,燕王楊楓是一個。
隻要這幾個人能乖乖聽話,或者被收了軍權,其餘那些皇室的郡王,基本上就不足為慮了。
雒陽楊錚,空有親王之名,手中並沒有軍權,楊欽根本沒把他放在眼裏。
隻要派人密切關注甘水宮,楊欽相信楊錚鬧不出什麽風波來。
秦王楊銘和冀王楊錯之間,秦王楊銘的野心更大一些,冀王楊錯更能識時務一些。
不過,秦王楊銘的野心雖然大,但在權謀方麵,他比不上冀王楊錯,更比不上楊欽,隻是比雒王楊錚強一些。
真正最讓楊欽忌憚的,還是燕王楊楓。
楊欽相信,隻要搞定了楊楓,秦王楊銘和冀王楊錯都不足為慮,一道聖旨就能讓他們乖乖交出兵權。
男人之間的鬥爭,幾乎都是為了權力,就像一山不容二虎。
蕭氏的這封書信,使得楊楓對楊欽的最後一點父子之情也蕩然無存了。
陷害兄長、害死發妻、弑父弑母,為了一己私利,所有的親情都不要了,甚至於還有可能包括親生兒子。
這樣的人做了皇帝,若說不是大楚國百姓的悲劇,打死楊楓都不信。
一個連自己最親的人都能毫不猶豫地一一下殺手,會愛民如子嘛。
再說了,開局就把楊楓打發到燕州送死,這也算是楊欽對待兒子的態度吧。
楊楓又有些慶幸,虧得蕭融隻是蕭月琴的大伯,而不是她的父親。
不然的話,跟嶽父有殺母之仇,楊楓與蕭月琴的感情勢必會受到極大的影響。
接下來的幾天,皇帝楊顯的後事在有條不紊地進展之中,雒陽城中倒也是一番風平浪靜的樣子。
周邊各國,紛紛派出使者過來吊唁,包括早就知道楊顯有平吳之心的大吳國在內。
按照大楚國的規矩,也是各國的規矩,皇帝的喪禮要持續二十七天。
二十七天之後,就可以脫去孝衣,開始正常的生活了。
消息傳到燕州,楊楓趕回雒陽,就花去了七天時間,所以楊楓實際參與喪禮隻會是二十天。
這二十天,楊楓會過得很輕鬆,隻需要按部就班地參加皇帝楊顯的喪禮。
但是呢,高句麗國中,高樹泓就過得一點也不輕鬆了。
鐵勒出兵的速度太快了,又以騎兵為先鋒,一上來就讓高樹泓的軍隊吃了幾次敗仗。
雖然兵馬折損並不怎麽嚴重,但卻讓高樹泓意識到一個問題。
昔日,高句麗國一致對外,尚且隻是不勝不敗之局。
如今,內憂外患之下,他高樹泓能扛得住高樹汐和鐵勒的兩麵夾攻才怪。
於是,高樹泓立即派出使者,捧著國書,來到薊城,請求楊楓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