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章 其野心可見一斑啊
割據自立後,我強娶了敵國太後 作者:楊老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還好,昌胡人少,又行事匆忙,隻是焚燒了一部分糧草,大概占四分之一。
第二天,祁山不再趕路,一邊命人趕製燕軍的軍旗,一邊命人尋找燕王楊楓,遞交降書,請楊楓派人前來受降。
剩餘的糧草,供大軍支撐半月還是沒有問題的。
隻要半個月之內,楊楓派人接管這支軍隊,祁山也就徹底放鬆了。
祁山這邊兵變的消息,楊楓暫時還不知道,但他也遇到了一件好事,那就是大吳國的使者找到了他。
這位大吳國的使者,是禮部的一位員外郎,名叫王世林。
王世林是從水路來的,在高句麗國的海州登岸,再經過陸路進入鐵勒境內,見到了楊楓。
這一路,兵荒馬亂的,好在他們是大吳國人,大吳國也算是一個強國,不管是倭國,還是鐵勒,都不會主動跟大吳國起衝突。
尤其是倭國。
大吳國的東麵和南麵,都是沿海,造船業發達,水軍的戰鬥力極強。
如果倭國真動了大吳國的使者團,大吳國派兵攻打倭國,肯定能讓倭國喝上一壺。
楊楓的兵馬,距離賀胡真城已經不遠了。
但因為祁山的兵馬一直在後麵跟著,楊楓不敢對賀胡真城動手,隻是派人時刻關注賀胡真城的情況。
“外臣王世林,參見燕王殿下。”
“貴使無須多禮,賜座,奉茶。”
“外臣多謝燕王殿下。”
等王世林就座,喝了茶之後,楊楓這才開口問道:“眼下,鐵勒和高句麗國戰事連連,但貴使仍然克服困難,來到此處,想必是定有要事吧。”
王世林拱手道:“燕王英明,確實是有一件要事,須得向燕王殿下當麵稟告。”
大吳國使團在海州登陸之後,這才發現,北境的情況跟劉巨龍所了解的又發生了變化。
楚軍先敗,但楊楓的燕軍卻直攻鐵勒的本土,並取得了一個接一個的勝利。
更可怕的是,鐵勒又發生了內亂,各地到處起義,直接陷入了滅國之厄中,朝不保夕。
而高句麗國呢,燕軍和倭國都參戰了,局勢依然還是膠著狀態,勝負未分。
在高句麗國中,高樹汐和高樹泓打得不可開交,燕軍和倭軍這兩個幫手則是打起來了,也是戰事膠著。
王世林敏感地發現,真正能左右鐵勒和高句麗國戰局的人,是燕王楊楓。
所以,找高樹泓商談吳貨北上的事,或者找賀胡真大汗商談,沒有太大意義,不如直接找上楊楓,絕對能一錘定音。
不得不說,王世林的眼光還是很不錯的。
禮部是左仆射馮不破分管,而馮不破是個佞臣,貪得無厭,在他分管的吏戶禮三部,自然是誰送錢多,誰就當官大。
可是呢,光靠著一幫子送禮的,阿諛奉承的,工作怎麽開展?
所以,在這三部裏,也是有一些勤勉能幹的,王世林就是其中之一。
跟大楚國的官職係統一樣,禮部的老大是尚書,相當於正部級。
尚書的副職叫左右侍郎,相當於副部級。
再往下,就是郎中了,相當於正廳級。
員外郎是郎中的副職,自然就是正廳級。
接下來是主事,相當於正部級,詹事相當於副部級。
這一次北上出使,風險極大,因為北麵正打著仗呢,那些送禮的和阿諛奉承的都不願意去。
不然,國與國商談,哪能輪得上一個員外郎啊,至少也得是一個侍郎才行。
楊楓點了點頭:“貴使請說。”
王世林拱手道:“啟稟燕王殿下,外臣此番北上,乃是與燕王殿下商討吳貨北上之事。”
吳貨北上?
楊楓差點樂了,他弄了一個燕貨南下,沒想到大吳國卻搞了一個吳貨北上,倒也有趣。
楊楓含笑問道:“貴國的吳貨,渡江之後,便可北上,而且是一直如此。”
“如今,貴國突然繞過大楚國,直接來到北境之地,想必是大吳國與大楚國之間發生了一些不愉快吧。”
“嗯,讓孤王猜猜,是不是父皇的年號惹得吳皇不喜?”
王世林歎服道:“燕王殿下英明,外臣欽佩萬分。”
楊楓哈哈大笑道:“孤王聽說,禮部的員外郎王世林大人乃是正直之人,態度躬懇,從無溜須拍馬之嫌,卻不知今日為何如此啊?”
對於大吳國的官場,楊楓自然是頗為了解,但也僅僅了解到了王世林這樣的員外郎,也就是副廳級的程度。
畢竟,再往下,大吳國的官員就太多了。
王世林聽了,不由暗暗一驚。
燕州是大楚國最北的州,身處北境之中,但這位燕王殿下卻對南方的大吳國了如指掌,其野心可見一斑啊。
這一次,吳貨北上,固然可以教訓大楚國一回,對大吳國的商貿也會有利,但以目前北境的情況來看,最受益的還是燕州。
燕王楊楓有虎狼之心,若是吳貨北上再助力其經濟發展,隻恐等於是養虎為患啊。
想到這裏,王世林不禁有些猶豫了。
楊楓察言觀色,基本上猜到王世林心中所想,淡淡一笑:“怎麽,貴使覺得,吳貨北上,會助力我燕州經濟發展,日後必將對大吳國不利?”
“我燕州與大吳國之間,隔著大楚國不說,我燕州更無水軍,如何會對大吳國不利?”
“再者,我燕州陷於北境之戰,何時脫身也不知道,哪裏還會盯上一個翻山越嶺也到達不得的大吳國呢。”
“隻不過,孤王愛才,對各國的能臣幹吏多有了解。”
“貴使在大吳國似乎不太被重用,一身才華難以施展。”
“若有一日貴使在大吳國得罪了什麽小人,舉步維艱之時,孤王的燕州大門隨時向貴使敞開。”
王世林不由微微一歎,久聞燕王唯才是舉,今日一見,果然如此。
難怪,一個滿目瘡痍的燕州,隻是不到兩年的時間,被這位燕王殿下掃清了內憂外患不說,更是經濟騰飛,百姓安定,發展成了一個強州。
以一州之地,先並匈奴,再滅鐵勒,古今從無啊。
王世林穩了穩神,拱手道:“多謝燕王殿下厚愛,外臣在大吳國一切安好,就不勞燕王殿下掛念了。”
“燕王殿下,下麵咱們就開始商談吳貨北上之事吧。”
第二天,祁山不再趕路,一邊命人趕製燕軍的軍旗,一邊命人尋找燕王楊楓,遞交降書,請楊楓派人前來受降。
剩餘的糧草,供大軍支撐半月還是沒有問題的。
隻要半個月之內,楊楓派人接管這支軍隊,祁山也就徹底放鬆了。
祁山這邊兵變的消息,楊楓暫時還不知道,但他也遇到了一件好事,那就是大吳國的使者找到了他。
這位大吳國的使者,是禮部的一位員外郎,名叫王世林。
王世林是從水路來的,在高句麗國的海州登岸,再經過陸路進入鐵勒境內,見到了楊楓。
這一路,兵荒馬亂的,好在他們是大吳國人,大吳國也算是一個強國,不管是倭國,還是鐵勒,都不會主動跟大吳國起衝突。
尤其是倭國。
大吳國的東麵和南麵,都是沿海,造船業發達,水軍的戰鬥力極強。
如果倭國真動了大吳國的使者團,大吳國派兵攻打倭國,肯定能讓倭國喝上一壺。
楊楓的兵馬,距離賀胡真城已經不遠了。
但因為祁山的兵馬一直在後麵跟著,楊楓不敢對賀胡真城動手,隻是派人時刻關注賀胡真城的情況。
“外臣王世林,參見燕王殿下。”
“貴使無須多禮,賜座,奉茶。”
“外臣多謝燕王殿下。”
等王世林就座,喝了茶之後,楊楓這才開口問道:“眼下,鐵勒和高句麗國戰事連連,但貴使仍然克服困難,來到此處,想必是定有要事吧。”
王世林拱手道:“燕王英明,確實是有一件要事,須得向燕王殿下當麵稟告。”
大吳國使團在海州登陸之後,這才發現,北境的情況跟劉巨龍所了解的又發生了變化。
楚軍先敗,但楊楓的燕軍卻直攻鐵勒的本土,並取得了一個接一個的勝利。
更可怕的是,鐵勒又發生了內亂,各地到處起義,直接陷入了滅國之厄中,朝不保夕。
而高句麗國呢,燕軍和倭國都參戰了,局勢依然還是膠著狀態,勝負未分。
在高句麗國中,高樹汐和高樹泓打得不可開交,燕軍和倭軍這兩個幫手則是打起來了,也是戰事膠著。
王世林敏感地發現,真正能左右鐵勒和高句麗國戰局的人,是燕王楊楓。
所以,找高樹泓商談吳貨北上的事,或者找賀胡真大汗商談,沒有太大意義,不如直接找上楊楓,絕對能一錘定音。
不得不說,王世林的眼光還是很不錯的。
禮部是左仆射馮不破分管,而馮不破是個佞臣,貪得無厭,在他分管的吏戶禮三部,自然是誰送錢多,誰就當官大。
可是呢,光靠著一幫子送禮的,阿諛奉承的,工作怎麽開展?
所以,在這三部裏,也是有一些勤勉能幹的,王世林就是其中之一。
跟大楚國的官職係統一樣,禮部的老大是尚書,相當於正部級。
尚書的副職叫左右侍郎,相當於副部級。
再往下,就是郎中了,相當於正廳級。
員外郎是郎中的副職,自然就是正廳級。
接下來是主事,相當於正部級,詹事相當於副部級。
這一次北上出使,風險極大,因為北麵正打著仗呢,那些送禮的和阿諛奉承的都不願意去。
不然,國與國商談,哪能輪得上一個員外郎啊,至少也得是一個侍郎才行。
楊楓點了點頭:“貴使請說。”
王世林拱手道:“啟稟燕王殿下,外臣此番北上,乃是與燕王殿下商討吳貨北上之事。”
吳貨北上?
楊楓差點樂了,他弄了一個燕貨南下,沒想到大吳國卻搞了一個吳貨北上,倒也有趣。
楊楓含笑問道:“貴國的吳貨,渡江之後,便可北上,而且是一直如此。”
“如今,貴國突然繞過大楚國,直接來到北境之地,想必是大吳國與大楚國之間發生了一些不愉快吧。”
“嗯,讓孤王猜猜,是不是父皇的年號惹得吳皇不喜?”
王世林歎服道:“燕王殿下英明,外臣欽佩萬分。”
楊楓哈哈大笑道:“孤王聽說,禮部的員外郎王世林大人乃是正直之人,態度躬懇,從無溜須拍馬之嫌,卻不知今日為何如此啊?”
對於大吳國的官場,楊楓自然是頗為了解,但也僅僅了解到了王世林這樣的員外郎,也就是副廳級的程度。
畢竟,再往下,大吳國的官員就太多了。
王世林聽了,不由暗暗一驚。
燕州是大楚國最北的州,身處北境之中,但這位燕王殿下卻對南方的大吳國了如指掌,其野心可見一斑啊。
這一次,吳貨北上,固然可以教訓大楚國一回,對大吳國的商貿也會有利,但以目前北境的情況來看,最受益的還是燕州。
燕王楊楓有虎狼之心,若是吳貨北上再助力其經濟發展,隻恐等於是養虎為患啊。
想到這裏,王世林不禁有些猶豫了。
楊楓察言觀色,基本上猜到王世林心中所想,淡淡一笑:“怎麽,貴使覺得,吳貨北上,會助力我燕州經濟發展,日後必將對大吳國不利?”
“我燕州與大吳國之間,隔著大楚國不說,我燕州更無水軍,如何會對大吳國不利?”
“再者,我燕州陷於北境之戰,何時脫身也不知道,哪裏還會盯上一個翻山越嶺也到達不得的大吳國呢。”
“隻不過,孤王愛才,對各國的能臣幹吏多有了解。”
“貴使在大吳國似乎不太被重用,一身才華難以施展。”
“若有一日貴使在大吳國得罪了什麽小人,舉步維艱之時,孤王的燕州大門隨時向貴使敞開。”
王世林不由微微一歎,久聞燕王唯才是舉,今日一見,果然如此。
難怪,一個滿目瘡痍的燕州,隻是不到兩年的時間,被這位燕王殿下掃清了內憂外患不說,更是經濟騰飛,百姓安定,發展成了一個強州。
以一州之地,先並匈奴,再滅鐵勒,古今從無啊。
王世林穩了穩神,拱手道:“多謝燕王殿下厚愛,外臣在大吳國一切安好,就不勞燕王殿下掛念了。”
“燕王殿下,下麵咱們就開始商談吳貨北上之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