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0章 沒想到這麽快就上路了
割據自立後,我強娶了敵國太後 作者:楊老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高句麗國。
回龍城。
肖元慶的五萬兵馬與冀王楊錯的三萬兵馬匯合了。
冀王楊錯本來是三萬五千兵馬,但這段時間以來,雖然沒打大仗,但小仗不斷,也折損了足足五千人。
肖元慶的燕軍也有損耗,但隻是不到兩千人,又因為並入了一些高句麗軍,合起來比五萬還要多一些。
“末將肖元慶,參見冀王殿下。”
楊錯上前,將就要拜下去的肖元慶攔住,拉著他的手笑道:“元慶,你我舅甥之間,就不用多禮了。”
肖元慶掙脫了手,拱手道:“啟稟冀王殿下,禮不可廢,請讓末將先行見禮,然後再續舅甥之情。”
楊錯隻得作罷,讓肖元慶規規矩矩地向他見了禮。
然後,肖元慶才笑著說道:“四舅父好。”
楊錯哈哈大笑道:“你這臭小子,別的沒學會,就學會你爹的迂腐了。”
肖元慶也笑道:“那可不是,這一年多,我跟著楓表哥也學到了很多打仗的本領,不然楓表哥也不會讓我獨立領兵的。”
楊錯微微一笑:“元慶,這一次,楓兒出五萬奇兵來高句麗國,原本定下的主將是不是尉遲海,但尉遲海卻拒絕了,然後推薦了你?”
肖元慶一愣,不答反問道:“四舅怎麽知道,莫非是楓表哥告訴你的?”
楊錯笑著說道:“元慶啊,為將者,不能光會行軍打仗,還得懂政治。”
“尉遲海是楓兒麾下第一戰將,有勇有謀,有大將之才。”
“自從跟隨楓兒以來,尉遲海斬將奪旗,千裏馳援,立下過不少的汗馬功勞。”
“楓兒麾下,若是隻有一個能獨領大軍的,那就必然是非尉遲海莫屬了。”
“但尉遲海很聰明,知道功高蓋主的道理,所以才會拒絕這一次的建功立業機會,將機會讓給了你。”
“畢竟,你與楓兒是從小一起長大的表兄弟,楓兒對你絕對是信任的。”
肖元慶這才恍然大悟,拱手道:“多謝四舅父指點,元慶明白了。”
楊錯點了點頭:“你與楓兒雖然是表兄弟,但那是私下。”
“在公事上,你們就是君臣的關係,切記不可逾越。”
“根據鐵勒的戰況,楓兒吞並鐵勒隻是早晚,如此則燕州根基已成,日後前途無量,元慶你更要好生輔佐楓兒,有利無弊。”
肖元慶在駙馬府長大,自然能聽懂楊錯的這番話。
楊錯的意思是,燕州根基已成,楊欽與楊楓的父子奪嫡會更加激烈,讓肖元慶一定要把握好,站隊在楊楓這邊。
雒陽那邊,有沁陽公主在,楊欽不會過於刁難。
如此一來,不管楊欽和楊楓誰勝誰敗,對於駙馬府而言,都不是壞事。
舅甥二人敘了一會兒舊,便開始談正事了。
“四舅父,楓表哥來信提及,一旦我兩方合兵,以四舅父為主將,元慶為輔。”
楊錯點了點頭:“你我舅甥之間,孤王也就不客氣了。”
“另外,楓兒還有什麽話讓你帶給孤王?”
肖元慶拱手道:“楓表哥之意,讓燕州與冀州聯軍全力與倭軍開戰,務必要拿下海州。”
“至於高句麗國內的戰場,咱們不需要插手,因為用不了多久,高樹汐就會兵敗。”
楊錯點了點頭:“看來,楓兒所圖甚大啊,此乃明主之姿。”
肖元慶問道:“四舅父,楓表哥之意,莫非是想拿下海州,以為日後訓練水軍之用?”
楊錯點頭道:“不錯,正是。”
肖元慶又好奇問道:“可是,平吳之戰,陛下未必會讓燕軍參戰吧。”
楊錯大笑道:“肯定不會。”
“但是,楓兒這樣做,卻是有他的打算。”
“第一,燕州的騎兵,天下無雙,縱橫內陸,無有可擋者。”
“燕州的敢死軍,攻城略地,固守城池,也是天下少有能比的。”
“唯獨水軍,是燕州的短板。”
“楓兒能趁著此番北境之戰,趁機拿下海州,足見其眼光長遠,從此燕軍水陸並進,天下再無敵手。”
“第二,楓兒組建水軍,以孤王猜測,極有可能是瞄準了倭國。”
“據孤王所知,楓兒與倭國曾經發生過幾次衝突,足以證明楓兒對倭國的印象非常不好。”
“至於是不是因為東條次郎跟慕容複刺殺楓兒,還是因為別的什麽原因,孤王就不好妄加揣摩了。”
“孤王感覺著,楓兒有著濃濃的滅倭之心。”
“第三,一旦楓兒能夠滅掉倭國,不但燕州實力再次增加,更是占據了倭國的東海戰略位置。”
“或許,到那個時候,陛下就不能不下旨讓燕州也出兵了,畢竟兩路夾擊,會使得楚軍的勝算更大,傷亡也會減少很多。”
聽楊錯這麽一解釋,肖元慶確實是茅塞頓開,以前想不通的事情,在這一刻陡然間就都想明白了。
肖元慶微微一歎:“楓表哥之能,元慶不及也。”
楊錯笑著說道:“既然你知道你不如楓兒,自當盡職盡責,做好一個主將該做的事情,替楓兒拿下海州。”
“孤王會助你成就此功,到時候,你在燕州武將中的地位,必然會隻在尉遲海之下。”
肖元慶臉色一正,向楊錯拱手道:“多謝四舅父,元慶感激不盡。”
直起腰之後,肖元慶又問道:“四舅父,請恕元慶冒昧一問,四舅父如此相助,不單單是為了元慶,似乎有偏袒楓表哥之嫌吧。”
楊錯一愣,隨即就哈哈大笑起來,在肖元慶胸前捶了一下:“好小子,剛剛教你要動腦筋,沒想到這麽快就上路了。”
“元慶,有些話,咱們舅甥之間還是能說說的,因為孤王與你母親都麵臨同樣的抉擇。”
“當今陛下與楓兒之間,總歸是要選一個的。”
“而若是首鼠兩端的話,終究是兩邊都落不到好處。”
“你母親,素來中規中矩,最不喜參與到鬩牆之爭。”
“元慶你若是有機會,可以勸勸你母親,凡事要從大楚國的根本利益出發,躲避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對大楚國亦沒有什麽好處。”
肖元慶拱手道:“多謝四舅父指點,元慶記下了。”
楊錯含笑點頭:“來,現在咱們商量一下,該如何對付倭國的兵馬,為楓兒拿下海州。”
回龍城。
肖元慶的五萬兵馬與冀王楊錯的三萬兵馬匯合了。
冀王楊錯本來是三萬五千兵馬,但這段時間以來,雖然沒打大仗,但小仗不斷,也折損了足足五千人。
肖元慶的燕軍也有損耗,但隻是不到兩千人,又因為並入了一些高句麗軍,合起來比五萬還要多一些。
“末將肖元慶,參見冀王殿下。”
楊錯上前,將就要拜下去的肖元慶攔住,拉著他的手笑道:“元慶,你我舅甥之間,就不用多禮了。”
肖元慶掙脫了手,拱手道:“啟稟冀王殿下,禮不可廢,請讓末將先行見禮,然後再續舅甥之情。”
楊錯隻得作罷,讓肖元慶規規矩矩地向他見了禮。
然後,肖元慶才笑著說道:“四舅父好。”
楊錯哈哈大笑道:“你這臭小子,別的沒學會,就學會你爹的迂腐了。”
肖元慶也笑道:“那可不是,這一年多,我跟著楓表哥也學到了很多打仗的本領,不然楓表哥也不會讓我獨立領兵的。”
楊錯微微一笑:“元慶,這一次,楓兒出五萬奇兵來高句麗國,原本定下的主將是不是尉遲海,但尉遲海卻拒絕了,然後推薦了你?”
肖元慶一愣,不答反問道:“四舅怎麽知道,莫非是楓表哥告訴你的?”
楊錯笑著說道:“元慶啊,為將者,不能光會行軍打仗,還得懂政治。”
“尉遲海是楓兒麾下第一戰將,有勇有謀,有大將之才。”
“自從跟隨楓兒以來,尉遲海斬將奪旗,千裏馳援,立下過不少的汗馬功勞。”
“楓兒麾下,若是隻有一個能獨領大軍的,那就必然是非尉遲海莫屬了。”
“但尉遲海很聰明,知道功高蓋主的道理,所以才會拒絕這一次的建功立業機會,將機會讓給了你。”
“畢竟,你與楓兒是從小一起長大的表兄弟,楓兒對你絕對是信任的。”
肖元慶這才恍然大悟,拱手道:“多謝四舅父指點,元慶明白了。”
楊錯點了點頭:“你與楓兒雖然是表兄弟,但那是私下。”
“在公事上,你們就是君臣的關係,切記不可逾越。”
“根據鐵勒的戰況,楓兒吞並鐵勒隻是早晚,如此則燕州根基已成,日後前途無量,元慶你更要好生輔佐楓兒,有利無弊。”
肖元慶在駙馬府長大,自然能聽懂楊錯的這番話。
楊錯的意思是,燕州根基已成,楊欽與楊楓的父子奪嫡會更加激烈,讓肖元慶一定要把握好,站隊在楊楓這邊。
雒陽那邊,有沁陽公主在,楊欽不會過於刁難。
如此一來,不管楊欽和楊楓誰勝誰敗,對於駙馬府而言,都不是壞事。
舅甥二人敘了一會兒舊,便開始談正事了。
“四舅父,楓表哥來信提及,一旦我兩方合兵,以四舅父為主將,元慶為輔。”
楊錯點了點頭:“你我舅甥之間,孤王也就不客氣了。”
“另外,楓兒還有什麽話讓你帶給孤王?”
肖元慶拱手道:“楓表哥之意,讓燕州與冀州聯軍全力與倭軍開戰,務必要拿下海州。”
“至於高句麗國內的戰場,咱們不需要插手,因為用不了多久,高樹汐就會兵敗。”
楊錯點了點頭:“看來,楓兒所圖甚大啊,此乃明主之姿。”
肖元慶問道:“四舅父,楓表哥之意,莫非是想拿下海州,以為日後訓練水軍之用?”
楊錯點頭道:“不錯,正是。”
肖元慶又好奇問道:“可是,平吳之戰,陛下未必會讓燕軍參戰吧。”
楊錯大笑道:“肯定不會。”
“但是,楓兒這樣做,卻是有他的打算。”
“第一,燕州的騎兵,天下無雙,縱橫內陸,無有可擋者。”
“燕州的敢死軍,攻城略地,固守城池,也是天下少有能比的。”
“唯獨水軍,是燕州的短板。”
“楓兒能趁著此番北境之戰,趁機拿下海州,足見其眼光長遠,從此燕軍水陸並進,天下再無敵手。”
“第二,楓兒組建水軍,以孤王猜測,極有可能是瞄準了倭國。”
“據孤王所知,楓兒與倭國曾經發生過幾次衝突,足以證明楓兒對倭國的印象非常不好。”
“至於是不是因為東條次郎跟慕容複刺殺楓兒,還是因為別的什麽原因,孤王就不好妄加揣摩了。”
“孤王感覺著,楓兒有著濃濃的滅倭之心。”
“第三,一旦楓兒能夠滅掉倭國,不但燕州實力再次增加,更是占據了倭國的東海戰略位置。”
“或許,到那個時候,陛下就不能不下旨讓燕州也出兵了,畢竟兩路夾擊,會使得楚軍的勝算更大,傷亡也會減少很多。”
聽楊錯這麽一解釋,肖元慶確實是茅塞頓開,以前想不通的事情,在這一刻陡然間就都想明白了。
肖元慶微微一歎:“楓表哥之能,元慶不及也。”
楊錯笑著說道:“既然你知道你不如楓兒,自當盡職盡責,做好一個主將該做的事情,替楓兒拿下海州。”
“孤王會助你成就此功,到時候,你在燕州武將中的地位,必然會隻在尉遲海之下。”
肖元慶臉色一正,向楊錯拱手道:“多謝四舅父,元慶感激不盡。”
直起腰之後,肖元慶又問道:“四舅父,請恕元慶冒昧一問,四舅父如此相助,不單單是為了元慶,似乎有偏袒楓表哥之嫌吧。”
楊錯一愣,隨即就哈哈大笑起來,在肖元慶胸前捶了一下:“好小子,剛剛教你要動腦筋,沒想到這麽快就上路了。”
“元慶,有些話,咱們舅甥之間還是能說說的,因為孤王與你母親都麵臨同樣的抉擇。”
“當今陛下與楓兒之間,總歸是要選一個的。”
“而若是首鼠兩端的話,終究是兩邊都落不到好處。”
“你母親,素來中規中矩,最不喜參與到鬩牆之爭。”
“元慶你若是有機會,可以勸勸你母親,凡事要從大楚國的根本利益出發,躲避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對大楚國亦沒有什麽好處。”
肖元慶拱手道:“多謝四舅父指點,元慶記下了。”
楊錯含笑點頭:“來,現在咱們商量一下,該如何對付倭國的兵馬,為楓兒拿下海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