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章 這股援兵,到底來自何方
割據自立後,我強娶了敵國太後 作者:楊老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刻鍾後,諸葛先離開。
雖說,諸葛先能確定,泄露聯軍作戰方案的人就是霍木侖首領。
而且,有這些證據,可以將霍木侖首領徹底打入深淵,讓他將政權也交出來。
這麽一來,或許龍崖就能提前上位,執掌維部的政權。
龍崖是喀卓婭公主同父同母的胞妹,他執掌維部的政權,自然是有利於維部與燕州的聯姻。
可實際上,楊楓的心情卻是怎麽都高興不起來。
霍木侖首領,曾經是維部的一個好首領。
為了不讓維部陷入戰火,曾經不惜懦弱,不在乎名聲,可以說是愛民如子。
可如今的霍木侖首領,滿心已經徹底被仇恨控製,不惜將聯軍的作戰計劃透露給敵人,不惜讓維部血流成河。
從天堂跌入地獄的感覺,恐怕也就是這樣吧。
霍木侖首領為何變成這樣,跟楊楓有著很大的關係。
至少,楊楓提前引發了大荒國對維部的戰爭,這是最根本的導火索。
當然了,最根本的原因,是霍木侖首領畏戰而引發了維部的損失,使得他滋生出了心魔。
再加上霍木侖首領的性格內向,又是首領的地位,不會輕易向別人傾訴心事,最終使得心魔過於強盛,已經無法壓製了。
看著楊楓在皺眉思索,雲媚兒不敢打攪他,隻是默默在銀帳中收拾東西。
楊楓是燕州之主,是大楚國的皇子,維部首領的女婿,在維部的待遇自然得是銀帳。
而且,楊楓所住的銀帳,就是喀卓婭公主以前住的那個銀帳。
雖然喀卓婭公主遠嫁燕州,但她的銀帳卻沒有拆掉,而且每兩天都會有下人打掃,保證喀卓婭公主萬一哪天回來,隨時可住。
楊楓一番思考之後,決定暫時瞞下這事,不告訴霍雨杉,更不告訴軍機司的幾個人。
不過呢,第二天,楊楓離開之前,卻對諸葛先吩咐了,讓他將計就計,大敗梁軍。
這麽一來,霍木侖首領就會明白,楊楓已經知道他泄密作戰計劃的事情。
有了這個把柄在楊楓的手中,相信霍木侖首領應該會老實本分一段時間。
楊楓離開維部之後,快馬趕往高句麗國。
這就比較遠了,跨過匈奴之地,快過鐵勒之地,再去往高句麗國最東南的海州。
縱然楊楓一行是快馬,每天隻睡三個時辰,中午休息一個時辰,仍是用了差不多十天的時間才算是趕到。
海州的戰況,依然還是膠著。
倭軍雖然敗了幾次,但畢竟元氣未傷,再加上山本一木小心謹慎,縱然楊錯多智,一時也奈何不得他。
畢竟,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事,楊錯也不願意幹。
見麵之後,楊錯要將兵馬在指揮權交給楊楓,卻被楊楓給拒絕了。
楊楓的理由有二。
第一,楊錯是叔,楊楓是侄。
第二,二人都是親王,但楊錯的資格老。
當然,論及兵馬數量,冀州軍就比不上燕軍了。
不過呢,楊楓也有理由,那就是不管是燕軍還是冀州軍,都是楚軍。
兩人推讓一番之後,楊楓終究沒有接管軍權,燕冀聯軍依然由楊錯統領。
楊楓的這一舉動,使得楊錯暗暗點頭,楊楓的格局比楊欽大多了。
這事若是換做楊欽,妥妥會將軍權接掌過去。
定了統帥之後,眾人分主從就坐。
楊錯開口道:“楓兒,海州的戰況,想必你也知道,山本一木為了謹慎,據城而守,在等待援軍的來到。”
“據斥候獲得的消息,倭王已經同意了山本一木的增兵請求,已經派出十萬援兵。”
“估計,大概在五日之後,倭軍的援兵就會到達海州。”
“這麽一來,倭軍在海州的兵力就會增加到二十萬,而我軍隻有不足十萬,形勢對我軍頗為不利。”
“如今,鐵勒雖然戰事已停,但燕州兵馬還需要分守各地,以確保鐵勒的安全過度。”
“再說,還有維部戰事,正在進行,燕州兵馬自然是頗為緊張。”
“以孤王之意,隻能從冀州調撥兵馬來高句麗國助戰,不知楓兒意下如何?”
楊楓聽了,笑著說道:“援軍之事,四叔無須擔心,小侄已有定計。”
已有定計?
楊錯狐疑地看了楊楓一眼,不明白他這句話是什麽意思。
楊楓麾下的兵馬隻有二十萬之眾,在維部五萬,在鐵勒十萬,在高句麗國五萬,使得燕州本土都需要預備兵去防守了。
在這種情況下,楊楓哪裏還能弄來援兵呢?
除非,楊楓向雒陽方麵求助。
但以楊楓的性格,絕對不可能會邁出這一步的,畢竟這等於是將軍功分給雒陽方麵。
一旦楊欽在高句麗國戰場上弄到軍功,或許就可以再實施他的軟禁計劃,冊封楊楓為太子了。
或許,還有可能是秦州的兵馬。
但楊楓想要調動秦州的兵馬,也是需要奏請皇帝楊欽的,不然秦王楊銘絕對不敢出兵相助楊楓的。
所以,這種可能幾乎為零。
看著楊錯狐疑的目光,以及欲言又止的樣子,楊楓笑著說道:“或許四叔已經猜到了,並非是朝廷的兵馬,也不是秦州軍。”
“其實,小侄的援軍原本是一夥賊人。”
“如今,我燕州先並匈奴,再滅鐵勒,使得這股賊人感覺到,加入燕軍或許是一個好出路,於是就上書請降。”
“勸賊從良,不但是功,而且是德,故而小侄就接納了他們。”
“不過呢,小侄對他們說了,欲入燕州,須得先立下大功,作為投名狀,這夥賊人也答應了,說是替孤王攔截倭國的援軍。”
聽楊楓這麽一說,楊錯就更加迷茫了。
倭國的援軍是從倭國出發,前來高句麗國的,隻能走海路,在海州登陸。
楊楓口中的援軍,要麽是在大海中攔截倭國的援軍,要麽是在海州的登陸港口阻擊倭國的援軍。
話說,燕州沒有賊人,匈奴也沒有賊人,難道是鐵勒的賊人?
可鐵勒已經被楊楓滅掉,政權都更替了,賊人自然也就不賊了嘛。
楊錯自認他已經很聰明了,可他怎麽都猜不出,楊楓口中的這夥賊人,這股援兵,到底來自何方。
雖說,諸葛先能確定,泄露聯軍作戰方案的人就是霍木侖首領。
而且,有這些證據,可以將霍木侖首領徹底打入深淵,讓他將政權也交出來。
這麽一來,或許龍崖就能提前上位,執掌維部的政權。
龍崖是喀卓婭公主同父同母的胞妹,他執掌維部的政權,自然是有利於維部與燕州的聯姻。
可實際上,楊楓的心情卻是怎麽都高興不起來。
霍木侖首領,曾經是維部的一個好首領。
為了不讓維部陷入戰火,曾經不惜懦弱,不在乎名聲,可以說是愛民如子。
可如今的霍木侖首領,滿心已經徹底被仇恨控製,不惜將聯軍的作戰計劃透露給敵人,不惜讓維部血流成河。
從天堂跌入地獄的感覺,恐怕也就是這樣吧。
霍木侖首領為何變成這樣,跟楊楓有著很大的關係。
至少,楊楓提前引發了大荒國對維部的戰爭,這是最根本的導火索。
當然了,最根本的原因,是霍木侖首領畏戰而引發了維部的損失,使得他滋生出了心魔。
再加上霍木侖首領的性格內向,又是首領的地位,不會輕易向別人傾訴心事,最終使得心魔過於強盛,已經無法壓製了。
看著楊楓在皺眉思索,雲媚兒不敢打攪他,隻是默默在銀帳中收拾東西。
楊楓是燕州之主,是大楚國的皇子,維部首領的女婿,在維部的待遇自然得是銀帳。
而且,楊楓所住的銀帳,就是喀卓婭公主以前住的那個銀帳。
雖然喀卓婭公主遠嫁燕州,但她的銀帳卻沒有拆掉,而且每兩天都會有下人打掃,保證喀卓婭公主萬一哪天回來,隨時可住。
楊楓一番思考之後,決定暫時瞞下這事,不告訴霍雨杉,更不告訴軍機司的幾個人。
不過呢,第二天,楊楓離開之前,卻對諸葛先吩咐了,讓他將計就計,大敗梁軍。
這麽一來,霍木侖首領就會明白,楊楓已經知道他泄密作戰計劃的事情。
有了這個把柄在楊楓的手中,相信霍木侖首領應該會老實本分一段時間。
楊楓離開維部之後,快馬趕往高句麗國。
這就比較遠了,跨過匈奴之地,快過鐵勒之地,再去往高句麗國最東南的海州。
縱然楊楓一行是快馬,每天隻睡三個時辰,中午休息一個時辰,仍是用了差不多十天的時間才算是趕到。
海州的戰況,依然還是膠著。
倭軍雖然敗了幾次,但畢竟元氣未傷,再加上山本一木小心謹慎,縱然楊錯多智,一時也奈何不得他。
畢竟,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事,楊錯也不願意幹。
見麵之後,楊錯要將兵馬在指揮權交給楊楓,卻被楊楓給拒絕了。
楊楓的理由有二。
第一,楊錯是叔,楊楓是侄。
第二,二人都是親王,但楊錯的資格老。
當然,論及兵馬數量,冀州軍就比不上燕軍了。
不過呢,楊楓也有理由,那就是不管是燕軍還是冀州軍,都是楚軍。
兩人推讓一番之後,楊楓終究沒有接管軍權,燕冀聯軍依然由楊錯統領。
楊楓的這一舉動,使得楊錯暗暗點頭,楊楓的格局比楊欽大多了。
這事若是換做楊欽,妥妥會將軍權接掌過去。
定了統帥之後,眾人分主從就坐。
楊錯開口道:“楓兒,海州的戰況,想必你也知道,山本一木為了謹慎,據城而守,在等待援軍的來到。”
“據斥候獲得的消息,倭王已經同意了山本一木的增兵請求,已經派出十萬援兵。”
“估計,大概在五日之後,倭軍的援兵就會到達海州。”
“這麽一來,倭軍在海州的兵力就會增加到二十萬,而我軍隻有不足十萬,形勢對我軍頗為不利。”
“如今,鐵勒雖然戰事已停,但燕州兵馬還需要分守各地,以確保鐵勒的安全過度。”
“再說,還有維部戰事,正在進行,燕州兵馬自然是頗為緊張。”
“以孤王之意,隻能從冀州調撥兵馬來高句麗國助戰,不知楓兒意下如何?”
楊楓聽了,笑著說道:“援軍之事,四叔無須擔心,小侄已有定計。”
已有定計?
楊錯狐疑地看了楊楓一眼,不明白他這句話是什麽意思。
楊楓麾下的兵馬隻有二十萬之眾,在維部五萬,在鐵勒十萬,在高句麗國五萬,使得燕州本土都需要預備兵去防守了。
在這種情況下,楊楓哪裏還能弄來援兵呢?
除非,楊楓向雒陽方麵求助。
但以楊楓的性格,絕對不可能會邁出這一步的,畢竟這等於是將軍功分給雒陽方麵。
一旦楊欽在高句麗國戰場上弄到軍功,或許就可以再實施他的軟禁計劃,冊封楊楓為太子了。
或許,還有可能是秦州的兵馬。
但楊楓想要調動秦州的兵馬,也是需要奏請皇帝楊欽的,不然秦王楊銘絕對不敢出兵相助楊楓的。
所以,這種可能幾乎為零。
看著楊錯狐疑的目光,以及欲言又止的樣子,楊楓笑著說道:“或許四叔已經猜到了,並非是朝廷的兵馬,也不是秦州軍。”
“其實,小侄的援軍原本是一夥賊人。”
“如今,我燕州先並匈奴,再滅鐵勒,使得這股賊人感覺到,加入燕軍或許是一個好出路,於是就上書請降。”
“勸賊從良,不但是功,而且是德,故而小侄就接納了他們。”
“不過呢,小侄對他們說了,欲入燕州,須得先立下大功,作為投名狀,這夥賊人也答應了,說是替孤王攔截倭國的援軍。”
聽楊楓這麽一說,楊錯就更加迷茫了。
倭國的援軍是從倭國出發,前來高句麗國的,隻能走海路,在海州登陸。
楊楓口中的援軍,要麽是在大海中攔截倭國的援軍,要麽是在海州的登陸港口阻擊倭國的援軍。
話說,燕州沒有賊人,匈奴也沒有賊人,難道是鐵勒的賊人?
可鐵勒已經被楊楓滅掉,政權都更替了,賊人自然也就不賊了嘛。
楊錯自認他已經很聰明了,可他怎麽都猜不出,楊楓口中的這夥賊人,這股援兵,到底來自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