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5章 如此,則燕州必亡
割據自立後,我強娶了敵國太後 作者:楊老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歐元開的這個計策可謂是高明之極,楊欽立即就采納了。
於是,楊欽就讓歐元開起草一道聖旨,言及高樹汐弑父之舉,乃是高樹泓栽贓所致,高樹汐是冤枉的。
高句麗國與大楚國是盟友,眼下高句麗國發生內亂,大楚國有義務扶持高樹汐接掌高句麗王之位。
聖旨中,楊欽還命楊楓執行此事,誅殺高樹泓,扶立高樹汐為高句麗國,然後從高句麗國全麵退兵,以穩固兩國之盟。
這一道聖旨,可謂是完美之極。
既然高樹泓舉兵攻打海州,楊楓也率軍攻克了高麗城,二人徹底交惡,那麽楊楓就不可能再為高樹泓正名。
楊楓不能為高樹泓正名,那就是楊欽說他是什麽,他就是什麽了。
這麽一來,楊欽扶持高樹汐上位,楊楓就沒辦法反對。
等高樹汐穩定了高句麗國的局勢之後,楊欽便讓他上國書一封,請求大楚國歸還海州之地。
得了高句麗國的國書,楊欽就會給楊楓下旨,讓他將燕軍撤出海州,將海州之地交還給高句麗國。
如果楊楓遵旨,那麽高句麗國就會實力大增,楊楓頭頂的利劍就會更加鋒利。
除此之外,吳貨北上之事,自然也就不可能了。
吳貨已經北上,這事自然瞞不過楊欽,讓他很是惱恨。
大楚國斷了吳貨,使得舉國上下對此都是極為不滿,因為是他這個皇帝定了一個“平吳”的年號,惹惱了大吳國。
因此對大吳國出兵?
準備工作還沒就緒,沒有十足的把握,楊欽不敢犯險。
沒有了吳貨的供應,著實給大楚國的生活帶來了一些不方便。
若說茶葉可以不喝,陶瓷可以不用,但不能不穿衣服吧。
大楚國也有絲綢,質量比大吳國要差了太遠。
對於普通百姓的生活,沒啥影響,但對於有身份,有地位的人,那就完全不同了。
以至於,大吳國的吳貨存貨,價格直接飆升了,翻了好多倍。
可不管價格再怎麽高,始終都有賣完的那一天,到時候該從哪裏才能買到吳貨呢?
當然是燕州了。
可楊楓卻立了一個規矩,說是吳貨隻能單賣,不允許批量銷售。
但凡要批量購買吳貨的,隻能到官府購買,但價格就是零售價的五倍以上了。
批量的價格比零售價還貴?
放眼整個天下,這是絕無僅有的事情了。
楊楓也給了一個理由,說是大吳國讓這樣做的,不然大吳國就不再往燕州提供吳貨。
這麽一來,就擋住所有燕商的嘴了,他們認為,應該是大吳國為了報複大燕國,故意定下了這樣苛刻的條件。
如果吳貨不能北上,大吳國也承受不住這樣的經濟損失,肯定會跟大楚國和解。
或者說,大吳國會跟高句麗國合作,但高樹汐不可能答應批發價是零售價的五倍的條件。
如果楊楓抗旨不遵,等同於謀反,楊欽就可以正大光明地對燕州用兵了。
冀州突襲燕州,是第一步。
聯合高句麗國和倭國,聯合攻擊燕州,是第二步。
說服大荒國出兵,是第三步。
如此,則燕州必亡。
在歐元開的建議下,楊欽又給冀王楊錯下了一道聖旨,讓他隨時做好攻擊燕州本土的準備。
隻不過,楊欽對楊錯還有一定的防備之心,並沒有告訴他是什麽原因。
聖旨下後,楊欽的心情也輕鬆了不少。
不管楊楓遵旨與否,對於大楚國而言,都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與此同時。
大荒國。
大荒城。
皇宮。
大荒殿。
耶律太後也拿著一封情報發呆,正是高樹泓揮軍攻打海州的情報。
雖然耶律太後沒有楊欽的反應那麽激烈,但她跟楊欽的認為是一樣啊,那就是高樹泓太蠢,蠢得不可救藥。
以楊楓的英明神武,雖然親自領軍,並帶走了幾乎所有的海州兵馬,難道就一定沒有留有後手嗎?
就算,海州真的空虛了。
可鐵勒之地呢?
那裏也是燕州的地盤了,那裏可是有幾十萬的鐵勒大軍,隨時都能攻入高句麗國本土。
不然,你以為楊楓就這麽放心地留一個空虛的海州,讓你去收複?
嘿,這分明是楊楓的計策,就是引誘你高樹泓忍不住動手。
因為隻有這樣,楊楓才能以你高句麗國背盟為理由,催動大軍北上,一舉將高句麗國滅掉。
如此一來,就算是雒陽的那一位,也隻能是無計可施,隻能眼睜睜地看著燕州一統北境東部疆域。
耶律太後將密信放下,微微一歎:“高樹泓,你可真是楊楓的盟友,幫助楊楓掃平了後患,以後可以專心向西了。”
“還有倭國,隻怕雖然有楚皇的聖旨,勒令楊楓退兵,但他也一定有辦法將倭國滅掉,至少也會讓倭國無法從背後偷襲。”
“如今的燕州,已經成長到可以跟我大荒國正麵抗衡的地步,這才是短短兩年多的時間啊。”
耶律太後有點後悔。
當初楊楓掃蕩匈奴草原的時候,她沒能及時出手,幫助匈奴一把。
不然的話,楊楓怎麽可能滅得了匈奴。
楊楓滅不了匈奴,自然不會再樹敵鐵勒,更不會有海州的機遇。
海州啊,雖然地方不大,卻讓楊楓正式擁有了一支強大的水軍,絕對超過還以水軍著稱的倭國。
耶律太後有鯨吞天下的野心,自然也想打造一支強悍的水軍。
隻可惜的是,耶律太後剛平定大荒國內亂,就遭遇了維部之敗,然後就是慕容奇突然跟她離心,讓她莫名其妙,更是陷入到了尷尬的境界。
不得已之下,耶律太後開始扶持蕭奇峰,以鉗製慕容奇。
效果雖說是有一些,但慕容奇在朝廷中的地位畢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又根深蒂固,不是那麽好撬動的。
以耶律太後的權勢,以蕭奇峰的智謀,絕對能夠鬥得過慕容奇,但短期內是絕對不可能實現的。
可楊楓的崛起速度,實在太快了,快到讓耶律太後很是擔心。
扳不倒慕容奇,耶律太後就難以像以前那樣自如地調撥兵馬,大荒國就無法發動對維部,或者燕州的戰爭。
耶律太後喃喃自語道:“哀家不能等到燕州攻我大荒國。”
於是,楊欽就讓歐元開起草一道聖旨,言及高樹汐弑父之舉,乃是高樹泓栽贓所致,高樹汐是冤枉的。
高句麗國與大楚國是盟友,眼下高句麗國發生內亂,大楚國有義務扶持高樹汐接掌高句麗王之位。
聖旨中,楊欽還命楊楓執行此事,誅殺高樹泓,扶立高樹汐為高句麗國,然後從高句麗國全麵退兵,以穩固兩國之盟。
這一道聖旨,可謂是完美之極。
既然高樹泓舉兵攻打海州,楊楓也率軍攻克了高麗城,二人徹底交惡,那麽楊楓就不可能再為高樹泓正名。
楊楓不能為高樹泓正名,那就是楊欽說他是什麽,他就是什麽了。
這麽一來,楊欽扶持高樹汐上位,楊楓就沒辦法反對。
等高樹汐穩定了高句麗國的局勢之後,楊欽便讓他上國書一封,請求大楚國歸還海州之地。
得了高句麗國的國書,楊欽就會給楊楓下旨,讓他將燕軍撤出海州,將海州之地交還給高句麗國。
如果楊楓遵旨,那麽高句麗國就會實力大增,楊楓頭頂的利劍就會更加鋒利。
除此之外,吳貨北上之事,自然也就不可能了。
吳貨已經北上,這事自然瞞不過楊欽,讓他很是惱恨。
大楚國斷了吳貨,使得舉國上下對此都是極為不滿,因為是他這個皇帝定了一個“平吳”的年號,惹惱了大吳國。
因此對大吳國出兵?
準備工作還沒就緒,沒有十足的把握,楊欽不敢犯險。
沒有了吳貨的供應,著實給大楚國的生活帶來了一些不方便。
若說茶葉可以不喝,陶瓷可以不用,但不能不穿衣服吧。
大楚國也有絲綢,質量比大吳國要差了太遠。
對於普通百姓的生活,沒啥影響,但對於有身份,有地位的人,那就完全不同了。
以至於,大吳國的吳貨存貨,價格直接飆升了,翻了好多倍。
可不管價格再怎麽高,始終都有賣完的那一天,到時候該從哪裏才能買到吳貨呢?
當然是燕州了。
可楊楓卻立了一個規矩,說是吳貨隻能單賣,不允許批量銷售。
但凡要批量購買吳貨的,隻能到官府購買,但價格就是零售價的五倍以上了。
批量的價格比零售價還貴?
放眼整個天下,這是絕無僅有的事情了。
楊楓也給了一個理由,說是大吳國讓這樣做的,不然大吳國就不再往燕州提供吳貨。
這麽一來,就擋住所有燕商的嘴了,他們認為,應該是大吳國為了報複大燕國,故意定下了這樣苛刻的條件。
如果吳貨不能北上,大吳國也承受不住這樣的經濟損失,肯定會跟大楚國和解。
或者說,大吳國會跟高句麗國合作,但高樹汐不可能答應批發價是零售價的五倍的條件。
如果楊楓抗旨不遵,等同於謀反,楊欽就可以正大光明地對燕州用兵了。
冀州突襲燕州,是第一步。
聯合高句麗國和倭國,聯合攻擊燕州,是第二步。
說服大荒國出兵,是第三步。
如此,則燕州必亡。
在歐元開的建議下,楊欽又給冀王楊錯下了一道聖旨,讓他隨時做好攻擊燕州本土的準備。
隻不過,楊欽對楊錯還有一定的防備之心,並沒有告訴他是什麽原因。
聖旨下後,楊欽的心情也輕鬆了不少。
不管楊楓遵旨與否,對於大楚國而言,都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與此同時。
大荒國。
大荒城。
皇宮。
大荒殿。
耶律太後也拿著一封情報發呆,正是高樹泓揮軍攻打海州的情報。
雖然耶律太後沒有楊欽的反應那麽激烈,但她跟楊欽的認為是一樣啊,那就是高樹泓太蠢,蠢得不可救藥。
以楊楓的英明神武,雖然親自領軍,並帶走了幾乎所有的海州兵馬,難道就一定沒有留有後手嗎?
就算,海州真的空虛了。
可鐵勒之地呢?
那裏也是燕州的地盤了,那裏可是有幾十萬的鐵勒大軍,隨時都能攻入高句麗國本土。
不然,你以為楊楓就這麽放心地留一個空虛的海州,讓你去收複?
嘿,這分明是楊楓的計策,就是引誘你高樹泓忍不住動手。
因為隻有這樣,楊楓才能以你高句麗國背盟為理由,催動大軍北上,一舉將高句麗國滅掉。
如此一來,就算是雒陽的那一位,也隻能是無計可施,隻能眼睜睜地看著燕州一統北境東部疆域。
耶律太後將密信放下,微微一歎:“高樹泓,你可真是楊楓的盟友,幫助楊楓掃平了後患,以後可以專心向西了。”
“還有倭國,隻怕雖然有楚皇的聖旨,勒令楊楓退兵,但他也一定有辦法將倭國滅掉,至少也會讓倭國無法從背後偷襲。”
“如今的燕州,已經成長到可以跟我大荒國正麵抗衡的地步,這才是短短兩年多的時間啊。”
耶律太後有點後悔。
當初楊楓掃蕩匈奴草原的時候,她沒能及時出手,幫助匈奴一把。
不然的話,楊楓怎麽可能滅得了匈奴。
楊楓滅不了匈奴,自然不會再樹敵鐵勒,更不會有海州的機遇。
海州啊,雖然地方不大,卻讓楊楓正式擁有了一支強大的水軍,絕對超過還以水軍著稱的倭國。
耶律太後有鯨吞天下的野心,自然也想打造一支強悍的水軍。
隻可惜的是,耶律太後剛平定大荒國內亂,就遭遇了維部之敗,然後就是慕容奇突然跟她離心,讓她莫名其妙,更是陷入到了尷尬的境界。
不得已之下,耶律太後開始扶持蕭奇峰,以鉗製慕容奇。
效果雖說是有一些,但慕容奇在朝廷中的地位畢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又根深蒂固,不是那麽好撬動的。
以耶律太後的權勢,以蕭奇峰的智謀,絕對能夠鬥得過慕容奇,但短期內是絕對不可能實現的。
可楊楓的崛起速度,實在太快了,快到讓耶律太後很是擔心。
扳不倒慕容奇,耶律太後就難以像以前那樣自如地調撥兵馬,大荒國就無法發動對維部,或者燕州的戰爭。
耶律太後喃喃自語道:“哀家不能等到燕州攻我大荒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