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9章 陌生
割據自立後,我強娶了敵國太後 作者:楊老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秦州。
因為跟吐穀渾接界,距離維部自然也不遠。
維部的內亂,秦王楊銘還是能準確無誤地探知消息的。
直到,王城被楊楓攻破,鐵窩闊長老逃走,維部的內亂才算是徹底落下帷幕。
這些情況,秦王楊銘一直都關注著呢。
現在的秦王楊銘,跟以前不一樣了。
用五個字形容,那就是聽宣不聽調,基本上處於半獨立狀態。
燕州強大,到處攻伐,使得秦王楊銘深深認識到,亂世來到了,他的機會也來到了。
隻是,隻靠著秦州一地,無疑跟滑國、啟國和陳國差不多的實力,根本不可能在亂世中爭雄天下。
這一點,秦王楊銘心裏是很清楚的。
但是,野心就是野心,秦王楊銘對皇位的追求,那種無比渴望的心思,不是一般人能體會到的。
大楚國的皇位,暫時跟秦王楊銘是沒有關係了。
但燕州的強盛,與大楚國斷了關係,又讓秦王楊銘看到了希望。
隻不過,秦王楊銘看到的希望,並不是大楚國的皇位,而是另外一種方式。
例如,秦州獨立成國,他楊銘就是秦國的開國皇帝。
當然了,如果秦王楊銘敢搞獨立,楚皇楊欽絕對不會坐視不理,一定會派兵討伐。
秦州以一州之力對抗大楚國,結果肯定是兵敗的下場。
但秦王楊銘有化解之法,那就是與燕州結盟。
鄭雪丹,是秦王妃鄭氏的侄女,就是秦州與燕州之間最好的橋梁。
隻要秦州與燕州能夠成功結盟,秦王楊銘還會再害怕楚皇楊欽派兵打他?
楊楓結束了維部的內亂,使得秦王楊銘感覺到,他的機會來到了。
秦王楊銘將鄭氏喊來:“夫人,你給雪丹寫一封書信,就說孤王準備與燕州結盟,讓她想辦法從中斡旋一下,促成此事。”
鄭氏可不知道秦王楊銘的念頭,聞言不由一愣:“王爺要徹底脫離大楚國?”
秦王楊銘點了點頭:“父皇與母後的死因,雖然沒能調查清楚,但其中畢竟疑點重重,無法讓天下人信服。”
“以此為借口,脫離大楚國,獨立成國,卻也是一個不錯的借口。”
“楊欽必然不能容忍,所以孤王必須要與燕州成功結盟。”
“以燕州的強盛,以大楚國的日漸衰落,楊欽膽敢攻我秦州,就得掂量一二了。”
鄭氏微微皺眉:“可是,就算王爺獨立成國了,卻身在大楚國與燕州的夾縫之間,難以坐大啊。”
秦王楊銘哈哈大笑道:“夫人有所不知,孤王準備出兵吐穀渾,將這塊硬骨頭拿下。”
“隻要吞並了吐穀渾,我秦州的實力就會再上一層樓。”
“有燕州為後盾,孤王就可以繼續向西出兵,征討西域的一些小國,繼續壯大實力。”
“待到秦州的實力足夠強大,孤王就可以麵南而皇,建立大秦國了。”
鄭氏當真是聽得目瞪口呆。
秦王楊銘剛才的一番話,理論上是很不錯的。
可理論終究是理論,實際執行起來,真的就一帆風順嗎?
且不說秦州滅吐穀渾能否成功,就算是能打過,那西域各國呢,也是任由秦州蹂躪不成?
那些西域的強國呢,他們就會不聞不問,任由你北境的兵馬任意踐踏西域的疆土?
還有燕州,燕王楊楓野心勃勃,會將即將到嘴裏的吐穀渾拱手讓給秦州?
那個什麽聯姻。
鄭雪丹算什麽,不過是滎陽鄭氏的一個庶女而已,有什麽地位?
燕王府中,佳麗如雲,據鄭氏的了解,鄭雪丹在秦王府中的地位隻能算是一般,並不出色那種。
就憑一個鄭雪丹,你秦王楊銘就能讓燕州全力幫你?
你秦州壯大了,對燕州有什麽好處?
鄭氏突然覺得,秦王楊銘平時極其精明幹練,思慮問題十分周全,怎麽今天會冒出這種沒腦子的想法呢。
偏偏,秦王楊銘的這個想法,還關係著秦州的存亡。
鄭氏急忙勸道:“王爺,臣妾倒是覺得,不可輕動。”
“燕州日漸強大,楓兒的心思必然也不比從前,切不可以從前的心思考量於他。”
“不如,臣妾先給雪丹去一封書信,問問她的意見,再從長計議吧。”
問問鄭雪丹的意見?
秦王楊銘立即就皺了皺眉頭,心中有幾分不悅。
鄭雪丹不過是滎陽鄭氏的庶女,沒有什麽地位,孤王憑什麽要征求她的意見。
秦王楊銘淡淡說道:“雪丹年輕,如何看得透天下大勢。”
“再說,孤王的大計,豈能靠一婦人決斷,此事不可再提。”
鄭氏:“……”
突然之間,鄭氏感覺到,同床共枕十多年的丈夫,一下子變得很陌生了。
難道,這就是皇權的魔力,能把人變得愚笨不可及?
以前,秦王楊銘遇到任何事情,都會與鄭氏商議,虛心聽取她的意見。
可現在,鄭氏沒變,但秦王楊銘卻變了。
事關一家人的生死,鄭氏咬了咬牙:“王爺,定要三思而行啊。”
“楓兒野心勃勃,隻怕未必會給王爺強大秦州的機會啊。”
秦王楊銘冷笑一聲:“楓兒已經樹敵大荒國、大梁國與大楚國,豈能再與我秦州反目?”
“四麵楚歌之舉,絕非楓兒這樣的智者所能為也。”
“這天下之國,不知多少,多我一個大秦國,又有何妨?”
“再說,我秦州越強,對燕州隻有好處,沒有壞處,楓兒為何不助我?”
“夫人雖然聰慧,但畢竟是婦人,不可以婦人之見而定我秦州大計。”
鄭氏:“……”
以前我有諸多獻計,你不說我是婦人之見。
現在,你滿眼裏都想當皇帝,就開始嫌棄我是婦人之見了。
我雖然是婦人之見,但卻是穩妥之法,總好過你這般冒險,將秦州置於火爐上灼烤吧。
鄭氏再勸:“王爺,臣妾仍是覺得……”
不等鄭氏把話說完,秦王楊銘就不耐煩地擺了擺手:“既然王妃不想寫這封書信,孤王也不勉強。”
說罷,秦王楊銘不再理會鄭氏,拂袖離去。
望著秦王楊銘的背影,鄭氏再次感覺到了陌生,心裏說不出來是什麽滋味。
因為跟吐穀渾接界,距離維部自然也不遠。
維部的內亂,秦王楊銘還是能準確無誤地探知消息的。
直到,王城被楊楓攻破,鐵窩闊長老逃走,維部的內亂才算是徹底落下帷幕。
這些情況,秦王楊銘一直都關注著呢。
現在的秦王楊銘,跟以前不一樣了。
用五個字形容,那就是聽宣不聽調,基本上處於半獨立狀態。
燕州強大,到處攻伐,使得秦王楊銘深深認識到,亂世來到了,他的機會也來到了。
隻是,隻靠著秦州一地,無疑跟滑國、啟國和陳國差不多的實力,根本不可能在亂世中爭雄天下。
這一點,秦王楊銘心裏是很清楚的。
但是,野心就是野心,秦王楊銘對皇位的追求,那種無比渴望的心思,不是一般人能體會到的。
大楚國的皇位,暫時跟秦王楊銘是沒有關係了。
但燕州的強盛,與大楚國斷了關係,又讓秦王楊銘看到了希望。
隻不過,秦王楊銘看到的希望,並不是大楚國的皇位,而是另外一種方式。
例如,秦州獨立成國,他楊銘就是秦國的開國皇帝。
當然了,如果秦王楊銘敢搞獨立,楚皇楊欽絕對不會坐視不理,一定會派兵討伐。
秦州以一州之力對抗大楚國,結果肯定是兵敗的下場。
但秦王楊銘有化解之法,那就是與燕州結盟。
鄭雪丹,是秦王妃鄭氏的侄女,就是秦州與燕州之間最好的橋梁。
隻要秦州與燕州能夠成功結盟,秦王楊銘還會再害怕楚皇楊欽派兵打他?
楊楓結束了維部的內亂,使得秦王楊銘感覺到,他的機會來到了。
秦王楊銘將鄭氏喊來:“夫人,你給雪丹寫一封書信,就說孤王準備與燕州結盟,讓她想辦法從中斡旋一下,促成此事。”
鄭氏可不知道秦王楊銘的念頭,聞言不由一愣:“王爺要徹底脫離大楚國?”
秦王楊銘點了點頭:“父皇與母後的死因,雖然沒能調查清楚,但其中畢竟疑點重重,無法讓天下人信服。”
“以此為借口,脫離大楚國,獨立成國,卻也是一個不錯的借口。”
“楊欽必然不能容忍,所以孤王必須要與燕州成功結盟。”
“以燕州的強盛,以大楚國的日漸衰落,楊欽膽敢攻我秦州,就得掂量一二了。”
鄭氏微微皺眉:“可是,就算王爺獨立成國了,卻身在大楚國與燕州的夾縫之間,難以坐大啊。”
秦王楊銘哈哈大笑道:“夫人有所不知,孤王準備出兵吐穀渾,將這塊硬骨頭拿下。”
“隻要吞並了吐穀渾,我秦州的實力就會再上一層樓。”
“有燕州為後盾,孤王就可以繼續向西出兵,征討西域的一些小國,繼續壯大實力。”
“待到秦州的實力足夠強大,孤王就可以麵南而皇,建立大秦國了。”
鄭氏當真是聽得目瞪口呆。
秦王楊銘剛才的一番話,理論上是很不錯的。
可理論終究是理論,實際執行起來,真的就一帆風順嗎?
且不說秦州滅吐穀渾能否成功,就算是能打過,那西域各國呢,也是任由秦州蹂躪不成?
那些西域的強國呢,他們就會不聞不問,任由你北境的兵馬任意踐踏西域的疆土?
還有燕州,燕王楊楓野心勃勃,會將即將到嘴裏的吐穀渾拱手讓給秦州?
那個什麽聯姻。
鄭雪丹算什麽,不過是滎陽鄭氏的一個庶女而已,有什麽地位?
燕王府中,佳麗如雲,據鄭氏的了解,鄭雪丹在秦王府中的地位隻能算是一般,並不出色那種。
就憑一個鄭雪丹,你秦王楊銘就能讓燕州全力幫你?
你秦州壯大了,對燕州有什麽好處?
鄭氏突然覺得,秦王楊銘平時極其精明幹練,思慮問題十分周全,怎麽今天會冒出這種沒腦子的想法呢。
偏偏,秦王楊銘的這個想法,還關係著秦州的存亡。
鄭氏急忙勸道:“王爺,臣妾倒是覺得,不可輕動。”
“燕州日漸強大,楓兒的心思必然也不比從前,切不可以從前的心思考量於他。”
“不如,臣妾先給雪丹去一封書信,問問她的意見,再從長計議吧。”
問問鄭雪丹的意見?
秦王楊銘立即就皺了皺眉頭,心中有幾分不悅。
鄭雪丹不過是滎陽鄭氏的庶女,沒有什麽地位,孤王憑什麽要征求她的意見。
秦王楊銘淡淡說道:“雪丹年輕,如何看得透天下大勢。”
“再說,孤王的大計,豈能靠一婦人決斷,此事不可再提。”
鄭氏:“……”
突然之間,鄭氏感覺到,同床共枕十多年的丈夫,一下子變得很陌生了。
難道,這就是皇權的魔力,能把人變得愚笨不可及?
以前,秦王楊銘遇到任何事情,都會與鄭氏商議,虛心聽取她的意見。
可現在,鄭氏沒變,但秦王楊銘卻變了。
事關一家人的生死,鄭氏咬了咬牙:“王爺,定要三思而行啊。”
“楓兒野心勃勃,隻怕未必會給王爺強大秦州的機會啊。”
秦王楊銘冷笑一聲:“楓兒已經樹敵大荒國、大梁國與大楚國,豈能再與我秦州反目?”
“四麵楚歌之舉,絕非楓兒這樣的智者所能為也。”
“這天下之國,不知多少,多我一個大秦國,又有何妨?”
“再說,我秦州越強,對燕州隻有好處,沒有壞處,楓兒為何不助我?”
“夫人雖然聰慧,但畢竟是婦人,不可以婦人之見而定我秦州大計。”
鄭氏:“……”
以前我有諸多獻計,你不說我是婦人之見。
現在,你滿眼裏都想當皇帝,就開始嫌棄我是婦人之見了。
我雖然是婦人之見,但卻是穩妥之法,總好過你這般冒險,將秦州置於火爐上灼烤吧。
鄭氏再勸:“王爺,臣妾仍是覺得……”
不等鄭氏把話說完,秦王楊銘就不耐煩地擺了擺手:“既然王妃不想寫這封書信,孤王也不勉強。”
說罷,秦王楊銘不再理會鄭氏,拂袖離去。
望著秦王楊銘的背影,鄭氏再次感覺到了陌生,心裏說不出來是什麽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