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伸冤
穿越成妃:我隻想清閑過日子 作者:女王歸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因為在戶外,所以吃的還是比較簡單,但味道卻非常不錯。桌上擺著一碗鮮濃的魚湯、一盤紅燒魚、一盤炒三鮮和一碟醬菜。
馬車的門窗全部敞開,微風吹拂進來,讓人感到無比舒適。
沈靜宜就著美味的紅燒魚,吃了一大碗米飯,又喝了一碗魚湯,這才滿足的放下了碗筷。
“王爺這兒的魚真是鮮美。”
宣王也吃好了,用旁邊的茶水漱了漱口後,才說道:“喜歡那等咱們回來時多抓一些。”
沈靜宜高興的答應了,“嗯。”
這時突然傳來了“嗚嗚嗚……”的哭聲。
沈靜宜看著宣王輕聲說道:“妾身怎麽聽見有小孩子的哭聲。”
“本王也聽見了。”
“來人”
“王爺有什麽吩咐。”
初六他們就在馬車外搭了個小桌子吃飯,所以一聽王爺喚人,放下碗就走上前應道。
“這附近有小孩子的哭聲,帶人去查看下。”
“遵命!”
沒過多久,初六和兩名府兵就回來了,他們帶回了一個衣衫襤褸的女人,她懷裏還抱著一個瘦骨嶙峋的孩子。
毫無疑問,剛才的哭聲正是來自於這個孩子。
“王爺,這婦人說有冤情想見您,所以,屬下就把他們帶過來了。”初六上前行禮小心翼翼的說道。
宣王點點頭,“嗯”
女子走到他們麵前,放下孩子後,立刻跪下來磕頭,說道:“王爺,娘娘,民婦有冤情,請你們替民婦一家伸冤。”
那孩子見自己娘跪在地上,也跟著跪下。
沈靜宜第一次遇見這場景,不知道要怎麽做,於是,看向宣王。
“你先起來吧,孩子還小受不住的。”
女人執意不起,隻是把孩子抱了起來。
宣王見她執意要跪也不再說什麽,隻是嚴肅的問道:“你有什麽冤情。”
女人一聽仿佛看見了希望,於是緩緩說道:“民婦趙氏是倉州青崖縣人,家中略有薄產,日子過的還算富足。三個月前,民婦婆婆帶著小姑子去趕集,遇到了一惡霸搶走了小姑子,還把我婆婆給打傷了。
後來我們多番打聽才知道那人是知州林大人一個小妾的弟弟,我男人和公公上門去要人,他們就誣陷說是我小姑子勾引他的,現在已經做了他的小妾,如果我們在鬧就把我小姑子賣進青樓。
我公公跪下求他們,還願意用銀錢來贖,隻求他們放人。
但是,他們不但不放,還對我公公和男人惡語相向,拳打腳踢,我公公就這樣被他們給打死了。
我男人氣不過,就去衙門告他們,可是,進去後就在也沒有出來過,衙門的人也說沒有見過我男人。
最後無法,我隻得變賣了家中的田地,用銀子在一個衙役的口中得到了我男人的消息,原來我男人是被知州的人給帶走,送到玉石山上去挖玉石了。
我婆婆知道後,一口氣沒上來也去了。
家中隻剩我帶著四歲的孩子,他們還不放心經常在家附近轉悠,我隻得帶著孩子大張旗鼓的回娘家,然後讓我一個遠方表妹帶著她孩子在家裏假扮我,而我則是帶著孩子上京來告狀。
我們盤纏早就用完了,隻得一路要飯走過來,剛好走到這裏時看見你們在做飯,我們不敢過來,就想著等你們吃完走後會不會有什麽剩下的。”
宣王聽後眉頭深皺,過了一會才舒展開了,問道:“如果你們沒有遇到我,那你進京要找誰給你伸冤。”
趙氏聽後小心翼翼的回道:“民婦聽人說,禦史王大人為人最是剛正不阿,原先就想著去找王大人,剛剛又聽那侍衛大哥說您是王爺,所以民婦就鬥膽過來想請王爺您為民婦一家做主。”
“本王知道了,你先和他們下去吃飯吧。”看那孩子也是餓得可憐。
“王爺.....”
看趙氏還要說話,秦嬤嬤一把拉住了她帶了起來,“走吧,先吃飯,看把孩子餓的。”
說著就要拉著她去她們吃飯的那裏。
“不是...等等...民婦還有一事要說。”
沈靜宜聽了她家的事,氣狠了,見她還有話說的樣子,就說道:“嬤嬤讓她說吧!”
於是,趙氏看著宣王趕緊說道:“王爺,林知州的那座玉石礦是搶的一個富商的,那富商家破人亡,現在家裏隻剩一個小公子和一個老仆躲在山裏。”
宣王挑眉,這事之前初五有查到過,隻是沒想到那家人居然還有活口,這也算是意外之喜吧!就是不知道這婦人是怎麽知道的。
於是問道:“這件事,你是怎麽知道。”
“民婦出嫁後,有一次回娘家,為了趕時間就走的山路,不小心摔了一跤,掉進了旁邊的溝裏,昏了過去,醒來後就聽見兩個男人的說話聲,我不敢出聲,一直等他們走遠後才爬出來回的家。
這事我一直在心裏,誰也沒敢說。”
“那座山叫什麽名字。”
“我們那的人都叫它大青山。”
“好,本王知道了,你這個冤本王接了。”
趙氏這才鬆口氣,給宣王磕了個頭,這才抱著孩子跟著秦嬤嬤和夏竹去吃飯。
宣王摸著手裏的扳指,心裏盤算著這事該怎麽處理才最好。
見他們走後,沈靜宜轉頭剛想說話,就見宣王在沉思,也不敢打擾,隻能默默的把桌上的飯菜收了端出去遞給一旁的春桃。
而那些府兵也已經吃好飯在整理收拾了。
沈靜宜轉身進了馬車,在車裏找出了筆墨紙硯和信封,把紙鋪在桌上後,又往硯台裏加了一點點的水,然後慢慢的研磨起來。
宣王回過神後看著沈靜宜準備好的這些東西,笑了起來。
“真機靈,你怎麽知道本王要寫信。”
沈靜宜眼波流轉,狡黠的笑著,“猜的,王爺您接下了這事,那肯定得有安排吧,那是不是就需要寫信。”
主要是這裏沒有電話,不然一個電話就能搞定了,哪還要這麽麻煩。
“哦,這麽聰明那在猜猜本王要怎麽做。”宣王一臉戲謔地看著沈靜宜。
“咱們去河縣,必定要經過倉州,王爺您是想讓人去調查嗎?”
“你知道林知州是誰的人嗎”
宣王不答反問。
沈靜宜瑤瑤頭,“不知道。”
“他是本王四哥的人。”宣王淡淡地說道。
沈靜宜驚了,不自覺的提高了音量:“齊王。”
“沒錯。”
“那搶玉石礦背後的人其實是齊王是嗎?”
“也可以這麽說。”宣王點點頭道。
“那這事就有點複雜了,王爺您要怎麽做。”沈靜宜擔憂地看向宣王。
“放心吧,沒事的,本王會處理好。”宣王安慰道。
接著,宣王拿起筆,寫了一封信,待字跡幹後用信封裝了起來。
這時趙氏也已經吃好飯,帶著孩子走了過來,拘謹的站在車邊。
宣王看見後叫了一個府兵過來,吩咐道:“你帶著他們母子悄悄的去城外莊子上找初三,讓他給安排個住處,小心不要讓人發現,安排好後在悄悄的把這封信送給王禦史。”
“是,王爺。”
“王爺,那我男人怎麽辦。”趙氏一急,趕緊問道。
“你放心吧,隻要人還活著本王會把他救出來的,你先跟著唐大山去莊子上,等時機到了本王會讓人去接你的。”宣王承諾道。
而沈靜宜則是給了她十兩銀子,“拿著吧,總有用到錢的時候。”
趙氏得到了承諾和盤纏,再次帶著孩子跪地磕頭感謝。
“謝謝王爺、謝謝娘娘”
“去吧。”
宣王揮揮手,唐大山就帶著人走了。
馬車的門窗全部敞開,微風吹拂進來,讓人感到無比舒適。
沈靜宜就著美味的紅燒魚,吃了一大碗米飯,又喝了一碗魚湯,這才滿足的放下了碗筷。
“王爺這兒的魚真是鮮美。”
宣王也吃好了,用旁邊的茶水漱了漱口後,才說道:“喜歡那等咱們回來時多抓一些。”
沈靜宜高興的答應了,“嗯。”
這時突然傳來了“嗚嗚嗚……”的哭聲。
沈靜宜看著宣王輕聲說道:“妾身怎麽聽見有小孩子的哭聲。”
“本王也聽見了。”
“來人”
“王爺有什麽吩咐。”
初六他們就在馬車外搭了個小桌子吃飯,所以一聽王爺喚人,放下碗就走上前應道。
“這附近有小孩子的哭聲,帶人去查看下。”
“遵命!”
沒過多久,初六和兩名府兵就回來了,他們帶回了一個衣衫襤褸的女人,她懷裏還抱著一個瘦骨嶙峋的孩子。
毫無疑問,剛才的哭聲正是來自於這個孩子。
“王爺,這婦人說有冤情想見您,所以,屬下就把他們帶過來了。”初六上前行禮小心翼翼的說道。
宣王點點頭,“嗯”
女子走到他們麵前,放下孩子後,立刻跪下來磕頭,說道:“王爺,娘娘,民婦有冤情,請你們替民婦一家伸冤。”
那孩子見自己娘跪在地上,也跟著跪下。
沈靜宜第一次遇見這場景,不知道要怎麽做,於是,看向宣王。
“你先起來吧,孩子還小受不住的。”
女人執意不起,隻是把孩子抱了起來。
宣王見她執意要跪也不再說什麽,隻是嚴肅的問道:“你有什麽冤情。”
女人一聽仿佛看見了希望,於是緩緩說道:“民婦趙氏是倉州青崖縣人,家中略有薄產,日子過的還算富足。三個月前,民婦婆婆帶著小姑子去趕集,遇到了一惡霸搶走了小姑子,還把我婆婆給打傷了。
後來我們多番打聽才知道那人是知州林大人一個小妾的弟弟,我男人和公公上門去要人,他們就誣陷說是我小姑子勾引他的,現在已經做了他的小妾,如果我們在鬧就把我小姑子賣進青樓。
我公公跪下求他們,還願意用銀錢來贖,隻求他們放人。
但是,他們不但不放,還對我公公和男人惡語相向,拳打腳踢,我公公就這樣被他們給打死了。
我男人氣不過,就去衙門告他們,可是,進去後就在也沒有出來過,衙門的人也說沒有見過我男人。
最後無法,我隻得變賣了家中的田地,用銀子在一個衙役的口中得到了我男人的消息,原來我男人是被知州的人給帶走,送到玉石山上去挖玉石了。
我婆婆知道後,一口氣沒上來也去了。
家中隻剩我帶著四歲的孩子,他們還不放心經常在家附近轉悠,我隻得帶著孩子大張旗鼓的回娘家,然後讓我一個遠方表妹帶著她孩子在家裏假扮我,而我則是帶著孩子上京來告狀。
我們盤纏早就用完了,隻得一路要飯走過來,剛好走到這裏時看見你們在做飯,我們不敢過來,就想著等你們吃完走後會不會有什麽剩下的。”
宣王聽後眉頭深皺,過了一會才舒展開了,問道:“如果你們沒有遇到我,那你進京要找誰給你伸冤。”
趙氏聽後小心翼翼的回道:“民婦聽人說,禦史王大人為人最是剛正不阿,原先就想著去找王大人,剛剛又聽那侍衛大哥說您是王爺,所以民婦就鬥膽過來想請王爺您為民婦一家做主。”
“本王知道了,你先和他們下去吃飯吧。”看那孩子也是餓得可憐。
“王爺.....”
看趙氏還要說話,秦嬤嬤一把拉住了她帶了起來,“走吧,先吃飯,看把孩子餓的。”
說著就要拉著她去她們吃飯的那裏。
“不是...等等...民婦還有一事要說。”
沈靜宜聽了她家的事,氣狠了,見她還有話說的樣子,就說道:“嬤嬤讓她說吧!”
於是,趙氏看著宣王趕緊說道:“王爺,林知州的那座玉石礦是搶的一個富商的,那富商家破人亡,現在家裏隻剩一個小公子和一個老仆躲在山裏。”
宣王挑眉,這事之前初五有查到過,隻是沒想到那家人居然還有活口,這也算是意外之喜吧!就是不知道這婦人是怎麽知道的。
於是問道:“這件事,你是怎麽知道。”
“民婦出嫁後,有一次回娘家,為了趕時間就走的山路,不小心摔了一跤,掉進了旁邊的溝裏,昏了過去,醒來後就聽見兩個男人的說話聲,我不敢出聲,一直等他們走遠後才爬出來回的家。
這事我一直在心裏,誰也沒敢說。”
“那座山叫什麽名字。”
“我們那的人都叫它大青山。”
“好,本王知道了,你這個冤本王接了。”
趙氏這才鬆口氣,給宣王磕了個頭,這才抱著孩子跟著秦嬤嬤和夏竹去吃飯。
宣王摸著手裏的扳指,心裏盤算著這事該怎麽處理才最好。
見他們走後,沈靜宜轉頭剛想說話,就見宣王在沉思,也不敢打擾,隻能默默的把桌上的飯菜收了端出去遞給一旁的春桃。
而那些府兵也已經吃好飯在整理收拾了。
沈靜宜轉身進了馬車,在車裏找出了筆墨紙硯和信封,把紙鋪在桌上後,又往硯台裏加了一點點的水,然後慢慢的研磨起來。
宣王回過神後看著沈靜宜準備好的這些東西,笑了起來。
“真機靈,你怎麽知道本王要寫信。”
沈靜宜眼波流轉,狡黠的笑著,“猜的,王爺您接下了這事,那肯定得有安排吧,那是不是就需要寫信。”
主要是這裏沒有電話,不然一個電話就能搞定了,哪還要這麽麻煩。
“哦,這麽聰明那在猜猜本王要怎麽做。”宣王一臉戲謔地看著沈靜宜。
“咱們去河縣,必定要經過倉州,王爺您是想讓人去調查嗎?”
“你知道林知州是誰的人嗎”
宣王不答反問。
沈靜宜瑤瑤頭,“不知道。”
“他是本王四哥的人。”宣王淡淡地說道。
沈靜宜驚了,不自覺的提高了音量:“齊王。”
“沒錯。”
“那搶玉石礦背後的人其實是齊王是嗎?”
“也可以這麽說。”宣王點點頭道。
“那這事就有點複雜了,王爺您要怎麽做。”沈靜宜擔憂地看向宣王。
“放心吧,沒事的,本王會處理好。”宣王安慰道。
接著,宣王拿起筆,寫了一封信,待字跡幹後用信封裝了起來。
這時趙氏也已經吃好飯,帶著孩子走了過來,拘謹的站在車邊。
宣王看見後叫了一個府兵過來,吩咐道:“你帶著他們母子悄悄的去城外莊子上找初三,讓他給安排個住處,小心不要讓人發現,安排好後在悄悄的把這封信送給王禦史。”
“是,王爺。”
“王爺,那我男人怎麽辦。”趙氏一急,趕緊問道。
“你放心吧,隻要人還活著本王會把他救出來的,你先跟著唐大山去莊子上,等時機到了本王會讓人去接你的。”宣王承諾道。
而沈靜宜則是給了她十兩銀子,“拿著吧,總有用到錢的時候。”
趙氏得到了承諾和盤纏,再次帶著孩子跪地磕頭感謝。
“謝謝王爺、謝謝娘娘”
“去吧。”
宣王揮揮手,唐大山就帶著人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