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華夏大地掀起了反抗元朝官府暴政的高潮,張皓率領的北伐軍也與元朝打的如火如荼。


    這個時候,元朝的使者登門,其目的可想而知,風雨飄搖的元順帝想要議和了。


    雖說兩軍交戰,不斬來使。但是要將敵軍的使節當作座上客,那就是另外一層意思了?


    彭輝仿佛沒有聽出張士誠的不滿,低垂著眉眼,說道:“現在處於交戰狀態,微臣本來想讓陸少卿將其驅逐了事,但對方來使言道,二公子曾經向他們的鴻臚寺發出過照會,希望能夠協調武當派道士返回武當山之事,這位特使正是為了這個事情而來。”


    張士誠臉上露出玩味的笑容,問道:“張皓那小子怎麽說的?”


    彭輝意外地看了張士誠一眼,他還沒有李行素那種老狐狸的道行,讀不懂張士誠臉上神秘的表情。說道:“那倒是沒有詳說,我想二公子專門致函大都,一定另有深意,下官不敢自專,所以稟報給主公。”


    彭輝匯報的一字不差,完全按照大都來使所說,匯報給張士誠。仿佛沒有任何的私心和偏見,但是這樣卻把張皓置於私下聯係元朝官府的境地。


    讓彭輝沒有想到的是,張皓早在給張士誠的密信中提及此事,甚至將信函也原封不動地抄了一封給張士誠。


    什麽協調?什麽照會?張皓直接開罵,措辭極其嚴厲,全都是趕緊把武當真人放回去,要不然打到大都,把你們的卵蛋給捏爆之類的話。


    讓元朝的特使一說,就讓人覺得是張皓私下裏和元朝眉來眼去。


    彭輝這個人處理政務那是沒有問題,但是論起政治智慧,不知道差了李行素有多遠。現在你已經是大周的左丞相,已然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現在第一時間想到的是一名臣子,你的老板是我張士誠,而不是世子的老師。


    張士誠看著彭輝道:“那丞相以為如何?”


    彭輝依然擺出中立的姿態,反倒為張皓“辯解”起來:“大周票號的高行長乃是二公子的未婚妻,同時二公子的老師俞岩也是武當七子之一,二公子與武當派淵源頗深,如此時期想為武當派做點事情,也是情有可原的事情!”


    張士誠點了點頭,說道:“那小子向來是個重情之人。”


    彭輝一怔,你堂堂的大周主公,難道沒有聽出我說這話的重點嗎?


    我的意思分明就是張皓公私不分,擅自行動讓大周陷入被動的境地,人與人之間交流難道就這麽難嗎?


    座上的是自己的大老板,不是門下中書省那些下屬,想罵就罵。


    彭輝隻以為張皓現在屢戰屢勝,為大周打了好幾個漂亮的勝仗,目前張士誠對他的包容度比較高。


    便不再糾纏這個問題,順著張士誠的話繼續說道:“二公子之重情,天下皆知。下官以為此時元朝特使到來,除了想交涉武當派的事宜,可能還和他們目前的處境有關係!”


    舉世伐元,尤其是劉福通,坐鎮亳州,三路大軍同時出動,聽說毛貴的東路軍一路向大都進發,已經來到了通州附近,中路軍和西路軍同樣各有斬獲,元朝此時危機四伏。


    他們的麻煩不止於此,張士誠、徐壽輝、明玉珍都是他們的強敵,尤其是張士誠,張皓所率領的北伐大軍,勢如破竹,短短時間內就拿下了廬州路。


    這座有將近十萬大軍守備的地方,竟然在張皓手上沒有撐到一個月。岌岌可危的形勢讓元朝官府想到了遠交近攻的政策。


    先解決掉劉福通眼前這個大麻煩,再圖謀張士誠等人。


    曾經被元朝百萬大軍氣勢洶洶地圍城三個月,沒有打下來的高郵。兩年過後,一位元朝特使卑微地走了進來。真是天道好輪回,蒼天饒過誰?


    張士誠說道:“咱們和他有什麽好談的,武當派乃是武林的泰山鼻祖,多少軍中人士與武當有千絲萬縷的關係,牽一發而動全身,諒那皇帝小兒沒有這麽大的膽子。”


    彭輝附和道:“那是自然,武當派隻是一個引子,他們想與我們議和是真。”


    “那就讓他滾蛋,要是想談武當派的事情,讓那個特使去廬州去找張皓去。”


    張士誠直截了當的說道,


    彭輝沒有料到張士誠是如此反應,忙說道:“主公,稍安勿躁。下官考慮的是另外一個問題,如果這次劉福通北伐,大獲全勝。把大都的皇帝小兒趕到了漠北,那咱們該如何自處?”


    張士誠疑惑道:“彭相想說什麽直言便是。”


    彭輝捋須朗聲道:“江湖傳聞,劉福通得位不正,白蓮教密謀起義,消息泄露,教主韓山童一派被一網打盡,之後傳來教主一脈的聖子韓咬兒出賣教主,不知所蹤,同時聖女也不知去向,而劉福通一派卻毫發無損。這成為了劉福通最大的汙點。”


    “現在劉福通矢誌伐元,無非就是利用恢複華夏這天大的功勞,掩蓋他身上的汙點。亳州所有人都知道小明王隻是一個傀儡,一旦成事,劉福通榮登大寶,像這樣的人,主公覺得他擊敗元朝取得天下,他會怎麽對待咱們這幫人?”


    雖說是舉世伐元,主要的兵力還是劉福通的三路大軍。當初劉福通召開反元聯盟大會,付出了巨大的精力和代價得到盟主這個位置,未嚐沒有為他接下來伐元鋪路的意思。


    無非防止他的大軍北伐的時候,後方空虛之際,被其他勢力騷擾。


    張士誠的臉開始嚴肅了起來,心中也陷入了天人交戰之中。現在張士誠占據東南一隅,文官善謀,武將能戰,本就是一方梟雄。


    再加上張皓崛起,創立了安彩局和大周票號,現在海事局也已經運轉開來,解決了最關鍵的資金問題。


    然後張皓更進一步,連下淮安、盱眙以及廬州,大周聲名大振。


    江南本就是文治之地,大周蒸蒸日上的王朝氣象已經顯現,引得各路人才追隨投靠,現在集賢院乃是高郵最為繁忙的所在,每日來投靠的士子武人絡繹不絕。


    這個時候你讓張士誠退出天下的爭奪,向劉福通低頭認輸,且不說劉福通會不會為了防範這群梟雄作亂,將他們斬草除根。單論誌向和心氣,張士誠如何能心甘?


    張士誠有些動搖道:“難道讓我們向元朝俯首稱臣?”


    彭輝道:“非也,單說元朝的百萬大軍被咱們打的粉碎,他們就沒了讓咱們俯首稱臣的資格,咱們和元朝談,自然站在平等的位置上。”


    “但是一旦劉福通將元朝擊潰,聲望和勢力如日中天,其他各方群雄隻有俯首稱臣,別無他途,那時候能夠俯首稱臣可能都是比較理想的結果了。”


    “現在劉福通的北伐軍的戰況相信主公也知道,東路軍距離通州隻有一步之遙,一旦毛貴拿下通州,大都就在眼前,那時候我等該如何自處?”


    張士誠長長起身,走下王椅來回地踱步,彭輝的話確實說到了張士誠的痛處,劉福通滅元,他們當如何自處呢?


    那時候他們還算是盟友嗎?劉福通還拿他們當盟友嗎?


    彭輝看張士誠意動,心總算放了下來。彭輝讓張士誠和元朝建立聯係,也有另外一層打算,這個還是針對張皓。


    現在張皓的北伐勢如破竹,威名日起,其在軍中的地位儼然與呂珍、潘元紹並駕齊驅,再加上他本身就掛著樞密院副使的名頭,其勢力發展之迅速讓彭輝有點措手不及。


    朝中關於世子之爭的輿論苗頭,同樣有向張皓靠攏的跡象。實在是張皓打的太過亮眼,雖然張旭本身十分優秀,幫助張士誠理政之後,四平八穩,沒有大的過錯。


    但是站在張皓的身邊,就有點相形見絀。


    彭輝看在眼裏,急在心裏。這次趁著元朝特使到來,彭輝迅速抓住這個機會,隻要大周和元朝建立起聯係,張皓的北伐進攻必然受製,他成長的勢頭就會慢慢地回落。


    張士誠突然問道:“如果我們與大元建立了聯係,讓天下人知道,到時候我們該如何自處?”


    彭輝對道:“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而且我們不與元朝簽訂任何文書,所有都是口頭約定,,即使別人知道了,又能如何?”


    張士誠開始猶豫起來,萬一劉福通真的滅掉了元朝......


    張士誠真不敢往下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行走在元朝末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沐小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沐小刀並收藏行走在元朝末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