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回來
農家子改換門楣的奮鬥之路 作者:驚鴻鵲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葉明有了賣家具圖紙的本金後,又乘坐商船去了江州上麵的錦州。江州多河流平原,山地少,木材就少,做脫穀機的木材都需要從外地運過來,成本就高。
在江州,一台脫穀機得賣一兩七百文才有賺頭。而與其接壤的錦州是他的老家,地形以山地為主,好木材多,反正都要賣,去哪裏不是賣?
於是葉明到了錦州遠定府,如法炮製又製作了一批脫穀機,在錦州售賣。
李延寧、李青鶴和葉明都不知道脫穀機的出現引起了很多官員的關注。
十月的一天,早朝上。
有官員上奏:“陛下,南方各州府近日陸續進入農忙時節。江州官員上奏出現了一個新奇物件,名為脫穀機,可以將稻穀輕鬆脫穀……”
脫穀機?皇帝聽著覺得耳熟。
又聽有官員道:“啟稟陛下,下官的老家在圳州,家人書信中也提及這脫穀機,據說是悠州一位十三歲的童生感念父親脫穀辛勞發明的,被悠州行商推廣到圳州各府。脫穀機讓圳州百姓秋收省力不少,實乃一個好物,而且價格不貴,理應全國推廣。”
“啟稟陛下,錦州也有縣令上報小部分地區亦有悠州行商在賣,但是否實用耐用,能否全國推廣,還應由工部試驗之後再做定奪。”
有官員出列道:“你說脫穀機原產地在悠州。由悠州運出去賣,那價格能便宜?百姓可負擔得起?商人唯利是圖,是否可能變成行商圈錢的工具?”
圳州戶籍官員道:“臣聽聞這脫穀機的發明者曾交代過行商不得賣高價。脫穀機有一小部分用到鐵,在圳州一台一兩五百文,江州最貴也才一兩七百文,悠州本地隻有一兩三百文,隻要結實耐用,百姓完全賣得起的,窮苦地區,幾家合買也可以。”
官員們又吵了起來。
劉公公見陛下神情,立馬上來輕聲道:“陛下,這脫穀機八月底,悠州秀越縣方縣令便進獻過,陛下讓工部等秋收了試驗效果。”
皇帝終於想起來,是有這麽一回事兒,於是詢問工部郎中周大人:“朕記得八月底,悠州秀越縣進獻了一台脫穀機,朕讓你們秋收試驗,效果是否有他們所說的這麽好?”
工部郎中周大人內心一個咯噔,悠州脫穀機?是有這麽一個東西,因為要等秋收試驗,等著等著,他就給忘了!現在正在工部落灰。
他冷汗涔涔:“回,回稟陛下,這脫穀機實乃好物,是我百姓之福。”
“嗯,甚好。你可有拿去皇家農田試驗了?效率如何?是否結實耐用?”皇帝追問。
周郎中渾身都忍不住發抖了:“陛下,京州剛入秋收,還未來得及在農田試驗,望陛下見諒。”
聽了周郎中的話,與周郎中不同派係的朝臣立馬跳出來指責他在其位不謀其政。皇家農田早有可結穗的稻穀,脫穀機運到工部落灰兩個月,他明顯是沒將皇帝和百姓放在心裏,此等誤事的人不該留在工部屯田司。
也有其他朝臣為周郎中說話,兩邊又吵了起來。
最後皇帝被吵得頭疼,將周郎中官降半級,罰俸一年。並擺駕去皇田,親自看看百姓推崇的脫穀機。
到了皇田,屯田司的老農一番操作後,老淚縱橫,稱要早有此等農具,也不會有那麽多農人辛勞至死。
皇帝也感念農人不易,親自上來脫穀,果然比傳統的摔打脫穀更容易。想起秀越縣的方縣令所寫的脫穀機發明原因,便當場揮墨賜予李家“父慈子孝”的牌匾,勉勵李延寧砥礪深耕,履踐致遠。方縣令進獻有功,官升半級。
十月中旬,悠州也進入了秋收時節。早前,方縣令已經嘉獎了一番李家的脫穀機,獎勵了發明者李延寧五十兩白銀,賜予李家“能工巧匠”的牌匾。這件事成為秀越縣最大的談資。
現在進入農忙,脫穀機上場了。李青鬆不僅在秀越縣售賣,也將積攢的脫穀機運至東臨府售賣。
不僅東臨府,其他府縣的行商也紛紛趕來進貨。總之李家的脫穀機徹底在悠州打響了名聲。
十一月初,李青鶴從圳州回來,全家見他又黑又瘦,都心疼得緊,葉柔更是直掉淚。
不過他也帶回來好消息和驚人的收益。將近兩千台脫穀機供不應求,刨去成本,賺了有八百兩的純利潤,加上賣家具和家具圖紙的一千多兩,一趟悠州之行賺了有一千八百多兩。
李青鶴帶去的成本才四百兩,翻了四倍多!再辛勞也是值得的。而且他與圳州永東府的林家搭上線,做邛州的生意。李青鶴覺得明年有機會可以再去一趟圳州。
十一月中旬葉明也回來了,舟車勞頓讓他同樣滄桑,可精神絕佳。他去了兩個州,在江州賺了一千多兩的家具利潤後,在江州與錦州接壤的府城都做了脫穀機買賣。
所涉及的地域太廣,他沒有商隊,沒有助手,生意不好鋪的太大。最後隻能盡量起推廣作用,讓江州的百姓知道脫穀機不貴買得起,葉明也覺得明年自己可以招些人再去趟江州和錦州。
他這次脫穀機也賺了將近七百多兩,家具圖紙屬於李青鶴的方子,葉明想把銀錢全給李青鶴,但李青鶴隻收了三百兩。還有賣家具賺的五百多兩,這次葉明也賺得盆滿缽滿。
留在秀越縣的李青鬆也不遑多讓,在李延寧的謀劃下,有了縣令賜予的“能工巧匠”牌匾,他直接在秀越縣的城門口租了一個小商鋪,取名“能工巧匠鋪”,通過讓利給行商,讓他們將脫穀機運往悠州其他地方售賣,薄利多銷。
李青鬆也跑東臨府如法炮製售賣了一番,他前後也賺了有六七百兩。
在江州,一台脫穀機得賣一兩七百文才有賺頭。而與其接壤的錦州是他的老家,地形以山地為主,好木材多,反正都要賣,去哪裏不是賣?
於是葉明到了錦州遠定府,如法炮製又製作了一批脫穀機,在錦州售賣。
李延寧、李青鶴和葉明都不知道脫穀機的出現引起了很多官員的關注。
十月的一天,早朝上。
有官員上奏:“陛下,南方各州府近日陸續進入農忙時節。江州官員上奏出現了一個新奇物件,名為脫穀機,可以將稻穀輕鬆脫穀……”
脫穀機?皇帝聽著覺得耳熟。
又聽有官員道:“啟稟陛下,下官的老家在圳州,家人書信中也提及這脫穀機,據說是悠州一位十三歲的童生感念父親脫穀辛勞發明的,被悠州行商推廣到圳州各府。脫穀機讓圳州百姓秋收省力不少,實乃一個好物,而且價格不貴,理應全國推廣。”
“啟稟陛下,錦州也有縣令上報小部分地區亦有悠州行商在賣,但是否實用耐用,能否全國推廣,還應由工部試驗之後再做定奪。”
有官員出列道:“你說脫穀機原產地在悠州。由悠州運出去賣,那價格能便宜?百姓可負擔得起?商人唯利是圖,是否可能變成行商圈錢的工具?”
圳州戶籍官員道:“臣聽聞這脫穀機的發明者曾交代過行商不得賣高價。脫穀機有一小部分用到鐵,在圳州一台一兩五百文,江州最貴也才一兩七百文,悠州本地隻有一兩三百文,隻要結實耐用,百姓完全賣得起的,窮苦地區,幾家合買也可以。”
官員們又吵了起來。
劉公公見陛下神情,立馬上來輕聲道:“陛下,這脫穀機八月底,悠州秀越縣方縣令便進獻過,陛下讓工部等秋收了試驗效果。”
皇帝終於想起來,是有這麽一回事兒,於是詢問工部郎中周大人:“朕記得八月底,悠州秀越縣進獻了一台脫穀機,朕讓你們秋收試驗,效果是否有他們所說的這麽好?”
工部郎中周大人內心一個咯噔,悠州脫穀機?是有這麽一個東西,因為要等秋收試驗,等著等著,他就給忘了!現在正在工部落灰。
他冷汗涔涔:“回,回稟陛下,這脫穀機實乃好物,是我百姓之福。”
“嗯,甚好。你可有拿去皇家農田試驗了?效率如何?是否結實耐用?”皇帝追問。
周郎中渾身都忍不住發抖了:“陛下,京州剛入秋收,還未來得及在農田試驗,望陛下見諒。”
聽了周郎中的話,與周郎中不同派係的朝臣立馬跳出來指責他在其位不謀其政。皇家農田早有可結穗的稻穀,脫穀機運到工部落灰兩個月,他明顯是沒將皇帝和百姓放在心裏,此等誤事的人不該留在工部屯田司。
也有其他朝臣為周郎中說話,兩邊又吵了起來。
最後皇帝被吵得頭疼,將周郎中官降半級,罰俸一年。並擺駕去皇田,親自看看百姓推崇的脫穀機。
到了皇田,屯田司的老農一番操作後,老淚縱橫,稱要早有此等農具,也不會有那麽多農人辛勞至死。
皇帝也感念農人不易,親自上來脫穀,果然比傳統的摔打脫穀更容易。想起秀越縣的方縣令所寫的脫穀機發明原因,便當場揮墨賜予李家“父慈子孝”的牌匾,勉勵李延寧砥礪深耕,履踐致遠。方縣令進獻有功,官升半級。
十月中旬,悠州也進入了秋收時節。早前,方縣令已經嘉獎了一番李家的脫穀機,獎勵了發明者李延寧五十兩白銀,賜予李家“能工巧匠”的牌匾。這件事成為秀越縣最大的談資。
現在進入農忙,脫穀機上場了。李青鬆不僅在秀越縣售賣,也將積攢的脫穀機運至東臨府售賣。
不僅東臨府,其他府縣的行商也紛紛趕來進貨。總之李家的脫穀機徹底在悠州打響了名聲。
十一月初,李青鶴從圳州回來,全家見他又黑又瘦,都心疼得緊,葉柔更是直掉淚。
不過他也帶回來好消息和驚人的收益。將近兩千台脫穀機供不應求,刨去成本,賺了有八百兩的純利潤,加上賣家具和家具圖紙的一千多兩,一趟悠州之行賺了有一千八百多兩。
李青鶴帶去的成本才四百兩,翻了四倍多!再辛勞也是值得的。而且他與圳州永東府的林家搭上線,做邛州的生意。李青鶴覺得明年有機會可以再去一趟圳州。
十一月中旬葉明也回來了,舟車勞頓讓他同樣滄桑,可精神絕佳。他去了兩個州,在江州賺了一千多兩的家具利潤後,在江州與錦州接壤的府城都做了脫穀機買賣。
所涉及的地域太廣,他沒有商隊,沒有助手,生意不好鋪的太大。最後隻能盡量起推廣作用,讓江州的百姓知道脫穀機不貴買得起,葉明也覺得明年自己可以招些人再去趟江州和錦州。
他這次脫穀機也賺了將近七百多兩,家具圖紙屬於李青鶴的方子,葉明想把銀錢全給李青鶴,但李青鶴隻收了三百兩。還有賣家具賺的五百多兩,這次葉明也賺得盆滿缽滿。
留在秀越縣的李青鬆也不遑多讓,在李延寧的謀劃下,有了縣令賜予的“能工巧匠”牌匾,他直接在秀越縣的城門口租了一個小商鋪,取名“能工巧匠鋪”,通過讓利給行商,讓他們將脫穀機運往悠州其他地方售賣,薄利多銷。
李青鬆也跑東臨府如法炮製售賣了一番,他前後也賺了有六七百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