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底,李青鶴把抄紙工具做好。新一批的竹子再次浸泡好,這次打料、洗料後,李延寧決定加入紙藥做毛邊紙。毛邊紙的竹料沒有經過一年的自然漂白,顏色會泛黃,但書寫沒問題。


    他上山摘了楊桃藤,搗成汁,再過濾出細汁備用。將淘洗後的細料放入新建的方池裏,加入清泉水,用長鏟子混勻,製成漿水。再加入楊桃藤汁,再次上下攪動打漿。


    現在來到最關鍵也是最需要技巧的一步——抄紙。抄紙的角度、力度都決定了這張紙的厚薄與成敗。


    李延寧試驗了幾次,終於用對了力氣,找準了角度。


    此時李青鶴、李青鬆以及李延峰都在。他們看著李延寧井然有序地抄紙,反扣濕紙,都熱血沸騰起來。


    兒子(侄子、寧弟)居然真的造出了紙!三人目光熱切地看著李延寧,仿佛在看一個行走的財神爺!那可是紙啊,賣得那麽貴的紙啊!多少人讀不起書,不就是因為買不起筆墨紙硯嗎?


    現在他們家出了個會造紙的天才,李家何愁不興?


    “你們別看著了,這裏還有兩個抄紙簾,過來學啊!”李延寧的話將他們從發財夢中拉回現實。


    四人齊上手,很快就積累的一遝濕紙,李延寧蓋上木板,指揮李青鶴和李青鬆搬來重石壓上。濕紙中的水分立馬汩汩流出。


    等差不多半幹後,再小心翼翼地剔紙貼在木板上晾曬。


    四人從下午忙到晚上天黑才停下來去吃飯。


    飯桌上,李家人都精神亢奮。


    “爹、娘、大伯、大伯母你們別再給我夾菜了,我吃不完。”李延寧無奈道。今晚兩家人一起吃飯,慶祝李延寧和李延峰造紙成功。


    “慢慢吃。”葉柔看兒子的眼神更慈愛了。


    “是啊,今天忙碌了一天,多吃點。”李青鶴說著又夾了肉放他碗裏。


    親人對他太好,也是甜蜜的負擔啊!


    第二天一早,李家人都早早起床查看昨天的紙,已經幹了。


    李延寧摸著紙質泛黃的毛邊紙,紙張細膩,軟度適中。他提筆書寫,紙張著墨好,書寫順暢,比店裏的中等紙還要好上不少。


    李家人再次大喜。


    可李延寧卻潑了涼水:“紙張雖然很好,但現在還不能售賣。”


    “為何?”李延峰不解。


    李青鬆和李青鶴略一思索便明白過來。


    李青鶴:“還是你想得周到,此時確實還不能拿出來。”


    李青鬆也道:“再等等吧。”


    李延峰看看爹和二叔,再看看李延寧,他瞬間也明白過來,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李家還得低調。


    家裏自己能造紙後,李延寧和李延峰就再也沒有買過紙。兩人還送了不少紙給胡家兄弟。


    一次,顧淮謹和李延寧一同前去請教夫子問題,夫子當場讓他們寫文章。顧淮謹沒想到夫子會當場讓他們寫,紙張沒帶夠,李延寧借了他一張毛邊紙。


    從夫子那離開後,顧淮謹對著手裏的紙,可惜道:“你這紙張哪裏買的?紙質細膩,不輸宣紙,著墨留色都很好,很適合畫畫和印刷,可惜顏色太黃了,有些掉價。”


    聽得李延寧差點一口氣沒上來。泛黃才原汁原味好麽:“你不懂!黃色的紙對眼睛才好,不會近視。”


    “何為近視?”


    “……”李延寧忘記了,這是古代還沒有近視的概念。


    “就是,就是眼睛隻能看得清近處的東西,看不清楚遠處的。”


    顧淮謹點頭道:“哦,賀林那樣的?”


    李延寧想到他們的同窗賀林總是眯著眼看路和看書的樣子道:“對,光線太暗和太強都不適合讀書,會近視!”


    李延寧決定以後要多注意眼部健康,決不能近視,古代沒眼鏡,看不清遠方實在太糟心。


    “那看不清近處的東西,卻能看得清遠方的是不是就叫遠視?”顧淮謹想到他奶奶年紀大了,總說看不清近處的事物。


    李延寧:“……”你還挺會舉一反三,不愧是你,真學霸也!


    五月初,端午節即將來臨,鹹蛋黃此刻派上了用場。


    葉明雇傭了村裏的阿婆上山采山貨時,順道摘一些竹葉回來。


    五月初四當天剛破曉,家裏人就忙碌起來。幾個女人開始炒料,包粽子,男人們開始劈柴起火煮粽子。


    等李延寧和李延峰起床的時候,第一批鹹蛋黃肉粽已經出鍋了。


    李延寧第一個嚐味道。粽子有成人拳頭大小,沉甸甸一個,很有分量。解了綁帶,掀開粽葉,竹葉的清香混著肉香撲鼻而來。聞著味道,嘴巴裏的唾沫已經在瘋狂分泌了。


    一口咬下去,糯米軟糯,肉香四溢,配著鹹蛋黃那綿密起沙的口感,味蕾瞬間陷入極致的滿足。


    越嚼越香,鹹蛋黃獨特的口感與糯米相得益彰,七分瘦三分肥的豬肉豐富了粽子的層次。


    李延寧讚歎:“太好吃了。娘,大伯母你們可真厲害!”


    葉柔笑嗬嗬道:“還是你這個饕餮會吃,居然知道要先炒料。”


    楊芳華道:“這個鹹蛋黃才是點睛之筆,口感一絕。你這腦袋怎麽長的?怎麽這麽聰明!”


    李延寧笑嘻嘻地說:“可能我上輩子就是個饕餮呢?不過我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沒有你們兩位大廚,我有再多的美食點子也發揮不出來。”


    感謝前世勞動人民的智慧,感謝娘親和大伯母絕佳的廚藝,讓他現在有這麽多美食可以吃。


    葉柔等人做了鹹口和甜口兩種粽子。鹹口的不僅有鹹蛋黃肉粽,還有香菇鮮肉粽;甜口的做了豆沙粽子、蜜棗粽以及堿水粽。


    早前李延寧已經讓薑氏和柳芸編了兩種款式的錦盒。每個錦盒放四個不同口味的粽子。


    早飯後,兩家人各自帶上打包好的粽子去食肆。


    李延寧和李延峰各自提著兩個錦盒進縣學,給夫子送禮去。


    自從胡家將豆腐鋪開來縣裏,胡家兄弟倆都住在縣裏的胡家豆腐鋪裏,每天回自己家吃飯。


    此時胡萬裏聞著粽子的香味,抱怨兩人竟然又吃獨食,沒有給他和哥哥帶。李延峰笑嘻嘻地說:“少不了你們的,散學了帶你們去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農家子改換門楣的奮鬥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驚鴻鵲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驚鴻鵲起並收藏農家子改換門楣的奮鬥之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