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東海王家
重生夏侯,從街亭開始 作者:韓小春偷帶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肅很是懂得禮數,據說他在十八歲時就跟從大儒宋忠學習《太玄》。
他是當今司徒王朗的兒子,今和夏侯獻一樣任散騎侍郎。
這位同僚比在座的三人都要年長不少,但他並沒有擺出一副說教的樣子,在和幾人攀談之還時不時不時打趣。
隻不過,他雖然不曾對毛曾表現出鄙夷的態度,但仍舊是和對方沒有太多共同話題。
今日的上值,天子曹叡並沒有到場,仿佛是刻意讓幾位同僚相互認識一番。
下值後,夏侯獻徑直回到了自己的府上。
清河公主興致頗高的問著夏侯獻在初次上值的情況,不過翻來覆去就是那幾句,例如什麽累不累啊,陛下有沒有為難啊。
夏侯獻直呼好家夥,若不是之前出征的時候沒辦法隨意收到家書,怕不是阿母的書信比軍報來的還勤快。
暮食的時候,阿父夏侯楙也回來了。
他雖然被擼掉了關中都督的職務,但還是虛領鎮西將軍,並在廟堂中任尚書,過得還算滋潤。
不過夏侯楙在家中的地位依舊很低,吃飯的時候清河都懶得看他一眼。
夏侯楙坐在自己的案幾上自顧自的吃肉喝酒,過了一會兒,他忽然對夏侯獻說道:
“奉明在西涼立了功,現今又被陛下征為散騎,可謂前途無量啊。”
“我兒已加冠,為父是是時候給你尋一樁親事了,不過吾兒放心,為父不是那趨炎附勢之人,你若是看上誰家的女子,告知為父,為父必幫你說來。”
聽了夏侯楙的話,清河的臉色異常難看,“獻兒豈能像夫君這般不講究,我兒要娶也得娶名門望族之後。”
“這事夫君就不必操心了,我自有安排。”
夏侯楙撇了撇嘴,沒再說話。
夏侯獻壓根就不想攪進兩人的對話之中,迅速吃過後便借故回房去了。
回到房內,夏侯獻躺在床榻上,心思卻不由得想起今日晚宴上的事。
是啊,古人到了這個年紀確是到了娶妻的年紀,先不說別的,就說他作為夏侯惇這一支的獨苗,就算自己不急,清河長公主那邊也會著手安排。
雖說終究逃不掉政治婚姻,但重活一世,能擁有屬於自己的家眷,也能讓自己的心靈在這個殘酷的亂世獲得一絲寧靜吧。
四月末,夏侯獻 自從到東堂任職快要一個月,他已經逐漸適應了散騎的工作。
這一日,他正好休沐。
夏侯獻本想去洛陽的集市上逛逛,剛要出門卻聽到了家仆慌張的聲音。
“少君,少君!”
“何事?\"
“司徒公,王司徒,薨了。”
嗯?
夏侯獻有些詫異,詫異不是王司徒死了的這件事,而是為什麽這事會傳到他這裏。
仔細想想,倒也難怪。
王肅和自己算是同僚,人家把自己當回事才會把這事知會自己吧。
夏侯獻忽然想起前世,自己大學畢業剛入職沒幾天就收到了來自同事結婚的請帖,當時自己實在囊中羞澀,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
然而,這兩件事倒不能相提並論。
畢竟王朗乃當朝司徒,位列三公,也不是什麽人都有資格參加他的葬禮的。
值得一提的是,王郎是病逝的,而不是被蜀漢丞相一句“蒼髯老賊”給罵死的......
但他永遠活在某站的鬼畜區......
夏侯獻乘著車駕來到了司徒府,此時的府內已是白茫茫的一片,王家眾人披麻戴孝的站在兩側,頗具禮儀的接待著前來吊唁的賓客。
耳邊還時不時的能聽到啜泣的聲音,夏侯獻徑直走進府內,走到了王朗的靈堂前。
他先是按照禮節揖拜,隨後和此時王家家主表示了節哀。
“子雍兄不必太過悲痛,司徒公一生為社稷奔波,我輩應繼承司徒公的遺願,努力前行才是。”
“多謝奉明....”王肅顯然還沉浸在悲痛之中,他很努力的說出了幾個字。
夏侯獻又寬慰了幾句,就想要回去了,不過就在這時,他忽然注意到王肅的身旁站著一名女郎。
那女郎長著一張精致玲瓏的臉蛋,雙眼皮,大眼睛,盡管美眸已經哭得有些紅腫,卻依舊柔情似水。
夏侯獻下意識的多看了一眼,女子身穿麻布孝服,卻也無法阻擋衣領下呼之欲出的美妙。
此刻,女郎正低著頭小聲哭泣,雖然這麽說不太好,但夏侯獻很懷疑,她低著頭是否能瞧見自己的雙足。
嗯.....
“想哭就哭出來吧,不過不必如此傷心,你祖父會在天上看著你呢。”
夏侯獻走到女郎身前,看著她梨花帶雨的模樣,不由自主的說出了這話。
但話說出口,卻發覺有些失禮。
女郎微微抬頭,貝齒輕啟,“謝謝公子的好意。”
女郎的聲線酥酥麻麻, 一下子就刻入了夏侯獻的腦海。
話及於此,夏侯獻沒有多言,離開了司徒府。
回到府上的夏侯獻徹夜難眠,他時刻回想著那名女子的容貌。
他當時就猜到了,能站在王肅身旁的必然是王家家眷。
那女子看上去頂多豆蔻年華,斷不會是王肅的妻妾。
而王肅膝下有三個兒子,隻有一個女兒。
那麽,結果就顯而易見了。
那女子便是王元姬。
說到王元姬,那就不得不提到另外一個人了,那便是司馬懿的兒子司馬昭了。
王元姬為司馬昭生了一個兒子,喚做司馬炎。
嗯,司馬炎。
司馬家得國不正也就算了,但此人的一係列騷操作,直接讓華夏民族陷入了最黑暗的五胡亂華時代,持續了一百多年!
念及於此,夏侯獻實在不想讓這樣的悲劇重蹈覆轍。
所以,他忽然想到了一個絕妙的計劃。
從根源上去斷絕。
在未來,興許他鬥不過司馬懿,也有可能鬥不過司馬師,甚至有可能鬥不過司馬昭。
若是天命如此,何不換一個思路。
若是能從另一個維度讓司馬家的後人變得稍微靠譜一些,或許華夏可以幸免於難?
嗯,一定不是因為在於王元姬的美色。
乃是為了大義!
他是當今司徒王朗的兒子,今和夏侯獻一樣任散騎侍郎。
這位同僚比在座的三人都要年長不少,但他並沒有擺出一副說教的樣子,在和幾人攀談之還時不時不時打趣。
隻不過,他雖然不曾對毛曾表現出鄙夷的態度,但仍舊是和對方沒有太多共同話題。
今日的上值,天子曹叡並沒有到場,仿佛是刻意讓幾位同僚相互認識一番。
下值後,夏侯獻徑直回到了自己的府上。
清河公主興致頗高的問著夏侯獻在初次上值的情況,不過翻來覆去就是那幾句,例如什麽累不累啊,陛下有沒有為難啊。
夏侯獻直呼好家夥,若不是之前出征的時候沒辦法隨意收到家書,怕不是阿母的書信比軍報來的還勤快。
暮食的時候,阿父夏侯楙也回來了。
他雖然被擼掉了關中都督的職務,但還是虛領鎮西將軍,並在廟堂中任尚書,過得還算滋潤。
不過夏侯楙在家中的地位依舊很低,吃飯的時候清河都懶得看他一眼。
夏侯楙坐在自己的案幾上自顧自的吃肉喝酒,過了一會兒,他忽然對夏侯獻說道:
“奉明在西涼立了功,現今又被陛下征為散騎,可謂前途無量啊。”
“我兒已加冠,為父是是時候給你尋一樁親事了,不過吾兒放心,為父不是那趨炎附勢之人,你若是看上誰家的女子,告知為父,為父必幫你說來。”
聽了夏侯楙的話,清河的臉色異常難看,“獻兒豈能像夫君這般不講究,我兒要娶也得娶名門望族之後。”
“這事夫君就不必操心了,我自有安排。”
夏侯楙撇了撇嘴,沒再說話。
夏侯獻壓根就不想攪進兩人的對話之中,迅速吃過後便借故回房去了。
回到房內,夏侯獻躺在床榻上,心思卻不由得想起今日晚宴上的事。
是啊,古人到了這個年紀確是到了娶妻的年紀,先不說別的,就說他作為夏侯惇這一支的獨苗,就算自己不急,清河長公主那邊也會著手安排。
雖說終究逃不掉政治婚姻,但重活一世,能擁有屬於自己的家眷,也能讓自己的心靈在這個殘酷的亂世獲得一絲寧靜吧。
四月末,夏侯獻 自從到東堂任職快要一個月,他已經逐漸適應了散騎的工作。
這一日,他正好休沐。
夏侯獻本想去洛陽的集市上逛逛,剛要出門卻聽到了家仆慌張的聲音。
“少君,少君!”
“何事?\"
“司徒公,王司徒,薨了。”
嗯?
夏侯獻有些詫異,詫異不是王司徒死了的這件事,而是為什麽這事會傳到他這裏。
仔細想想,倒也難怪。
王肅和自己算是同僚,人家把自己當回事才會把這事知會自己吧。
夏侯獻忽然想起前世,自己大學畢業剛入職沒幾天就收到了來自同事結婚的請帖,當時自己實在囊中羞澀,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
然而,這兩件事倒不能相提並論。
畢竟王朗乃當朝司徒,位列三公,也不是什麽人都有資格參加他的葬禮的。
值得一提的是,王郎是病逝的,而不是被蜀漢丞相一句“蒼髯老賊”給罵死的......
但他永遠活在某站的鬼畜區......
夏侯獻乘著車駕來到了司徒府,此時的府內已是白茫茫的一片,王家眾人披麻戴孝的站在兩側,頗具禮儀的接待著前來吊唁的賓客。
耳邊還時不時的能聽到啜泣的聲音,夏侯獻徑直走進府內,走到了王朗的靈堂前。
他先是按照禮節揖拜,隨後和此時王家家主表示了節哀。
“子雍兄不必太過悲痛,司徒公一生為社稷奔波,我輩應繼承司徒公的遺願,努力前行才是。”
“多謝奉明....”王肅顯然還沉浸在悲痛之中,他很努力的說出了幾個字。
夏侯獻又寬慰了幾句,就想要回去了,不過就在這時,他忽然注意到王肅的身旁站著一名女郎。
那女郎長著一張精致玲瓏的臉蛋,雙眼皮,大眼睛,盡管美眸已經哭得有些紅腫,卻依舊柔情似水。
夏侯獻下意識的多看了一眼,女子身穿麻布孝服,卻也無法阻擋衣領下呼之欲出的美妙。
此刻,女郎正低著頭小聲哭泣,雖然這麽說不太好,但夏侯獻很懷疑,她低著頭是否能瞧見自己的雙足。
嗯.....
“想哭就哭出來吧,不過不必如此傷心,你祖父會在天上看著你呢。”
夏侯獻走到女郎身前,看著她梨花帶雨的模樣,不由自主的說出了這話。
但話說出口,卻發覺有些失禮。
女郎微微抬頭,貝齒輕啟,“謝謝公子的好意。”
女郎的聲線酥酥麻麻, 一下子就刻入了夏侯獻的腦海。
話及於此,夏侯獻沒有多言,離開了司徒府。
回到府上的夏侯獻徹夜難眠,他時刻回想著那名女子的容貌。
他當時就猜到了,能站在王肅身旁的必然是王家家眷。
那女子看上去頂多豆蔻年華,斷不會是王肅的妻妾。
而王肅膝下有三個兒子,隻有一個女兒。
那麽,結果就顯而易見了。
那女子便是王元姬。
說到王元姬,那就不得不提到另外一個人了,那便是司馬懿的兒子司馬昭了。
王元姬為司馬昭生了一個兒子,喚做司馬炎。
嗯,司馬炎。
司馬家得國不正也就算了,但此人的一係列騷操作,直接讓華夏民族陷入了最黑暗的五胡亂華時代,持續了一百多年!
念及於此,夏侯獻實在不想讓這樣的悲劇重蹈覆轍。
所以,他忽然想到了一個絕妙的計劃。
從根源上去斷絕。
在未來,興許他鬥不過司馬懿,也有可能鬥不過司馬師,甚至有可能鬥不過司馬昭。
若是天命如此,何不換一個思路。
若是能從另一個維度讓司馬家的後人變得稍微靠譜一些,或許華夏可以幸免於難?
嗯,一定不是因為在於王元姬的美色。
乃是為了大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