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驅虎吞狼
重生夏侯,從街亭開始 作者:韓小春偷帶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數月前的那次朝會時,秦朗便與群臣有過一次爭辯。
沒想到,此番大軍得勝而歸,竟還有別有用心者想拿這個來說事。
他當即厲聲反駁:
“戰場之事,瞬息萬變,且當日的軍情在場的諸位也都是知曉的。”
“彼時敵眾我寡,鎮南將軍自當保存實力,以待援軍,以卵擊石乃不智之舉。”
“你不過一腐儒,隻會安坐廟堂,搖唇鼓舌,大言不慚!”
秦朗言辭頗為激烈,瞪著那人嘲諷道:“話說,你可知兵?”
“我....”那人啞口無言。
曹芳萬萬沒想到會吵起來,由於秦朗的輩分太高,他壓根不敢當眾製止對方。
猶豫片刻,曹芳慌忙向司馬懿投去目光:“太尉公,您覺得呢?”
司馬懿原本宛如木雕般地站在前列,聽到曹芳的話後他才緩緩挪動身子出列,拱手說道:
“稟陛下,此番老臣並未親自率軍先去荊州督戰,故而對於鎮南將軍一事知之甚少。”
“這....”曹芳喃喃。
司馬懿頓了頓,又道:
“不過老臣以為,衛將軍方才所言在理,不知兵者確實不該妄言。此役大將軍乃親征荊州,比老臣更加了解情況。
“大將軍自然是知兵之人,不如聽聽他的看法?”
曹芳聞言微微轉頭看向夏侯獻,他其實並不關心鎮南將軍對錯與否,隻是希望這種劍拔弩張的場麵能夠趕緊落幕。
無論是誰,給個解決方案就行。
很快,朝臣們的目光都不約而同地聚集在夏侯獻的背影上。
沉默片刻,夏侯獻開口道:“稟陛下,此番臣前往荊州督戰,的確對鎮南將軍多了一些了解。”
“臣以為,鎮南將軍長於督造兵甲、訓練士卒、卻短於兵機將略,臨陣決策。”
夏侯獻大方承認事實,並未刻意偏袒。
此話一出,秦朗詫異地看著夏侯獻,很明顯此事兩人並未提前溝通。
而一些個大臣則暗自心道夏侯獻識趣,不過同時他也就被牽著鼻子走了。
“然而。”夏侯獻忽然話鋒一轉,“此役我荊州軍上下一心,大獲全勝,鎮南將軍亦是奮力殺敵,功勞不淺。”
“若隻是因為他的決策與諸公的見解不同而否定了他的功勞,豈不讓人邊境諸將寒心?”
“日後,邊境大將遇到敵情再也不用自行決斷了,就等著廟堂諸公的方略,可好?”
夏侯獻看似言之鑿鑿,實則隻是詭辯。
不過氣勢到位就行,他也不求其他。
群臣們一時間啞然無語,過了一陣,太尉司馬懿向曹芳說道:
“稟陛下,老臣以為大將軍所言極是,鎮南將軍有功勞,自當得到升賞。”
“方才大將軍也提到,鎮南將軍長於練兵,短於戰陣,正所謂物盡其用、人盡其才.....”
“老臣建議鎮南將軍回朝升任輔國大將軍,讓他為我大魏訓練出一支所向披靡的強軍。”
此言一出,秦朗眯著眼睛看著司馬懿的背影,心說這老狐狸真夠陰的。
這招明升暗降恐怕隻有台上的小皇帝和太後不懂吧。
這是個赤裸裸的陽謀,朝議談到這個時候,再堅持保下夏侯儒的都督位已經很難了,不如順坡下驢,彼此都體麵。
秦朗焦急地看向夏侯獻,期待他能有什麽應對之策。
曹芳問:“大將軍覺得太尉公之言如何?”
夏侯獻呼出一口氣,擺出一副認輸的模樣,拱手說道:“稟陛下,臣讚同司馬太尉之言。”
“善。”曹芳鬆了口氣,這事可算是過去了,他趕忙道:“那朕就依二位之言,召鎮南將軍回朝,升任輔國大將軍。”
話音落下,便響起了一部分朝臣整齊的聲音:“陛下聖明。”
忽然,曹芳似乎是想到了什麽,他畢竟臨朝聽政也有兩年了,多少懂點東西。
這事好像還沒完啊!
鎮南將軍回朝,那新任都督的人選豈不是又要爭論一番了?
哎,到底有完沒完。
曹芳預料的事很快便發生了,沒過多久便有大臣進言:
“啟稟陛下,鎮南將軍回朝任職後需要有人接管南線都督一職,不如借此機會商議?”
“允。”曹芳吐出一個字,示意群臣趕緊議吧。
這時候,司馬懿可不等了,直接說道:“老臣推薦豫州刺史、後將軍胡遵。”
他大致闡述了一番胡遵之前的履曆,重點提到他有隨軍滅遼之功和在豫州任上如何如何鎮壓叛亂,解決匪患。
而且南線都督本就是管荊、豫二州,胡遵有豫州刺史的履曆,姑且可以算是無縫銜接。
曹芳聞言,點點頭說道:“朕聽太尉公之言,這胡將軍竟是一員猛將啊,那麽有他鎮守荊州,我邊境或可無憂。”
司馬懿低頭不語,他其實很怕王淩這時候插上一腳。
然而怕什麽來什麽,就在皇帝似乎要拍板之時,司空王淩上前一步:
“啟稟陛下,臣有一言。”
“哦?”曹芳問道,“司空可有異議?”
王淩道:“陛下有所不知,襄陽城以南,江陵以北因為與吳國長年交兵,良田棄置,百姓離散,已成無人區。
“現如今,我荊州糧食緊缺,甚至屯兵的糧食都要從南陽送去,頗耗時日。”
“臣以為,荊、豫都督的人選,不僅要懂得行軍打仗,更要曉得內政民生。”
“恕老臣直言,胡刺史乃西涼武夫出身,恐怕難以二者兼顧吧。”
“那依司空之意,何人可擔?”曹芳見司馬懿和夏侯獻都沒立刻表態,索性直接問王淩。
王淩緩緩道出一個名字:“徐州刺史,安東將軍王昶。”
聽到這個名字,司馬懿無力辯駁。
說實話他非常認可王昶的才華,此人可謂是文武雙全,就比如方才說到的屯田問題,王昶曾在文皇帝時期做過洛陽典農,政績斐然。
早年在王淩還沒入朝輔政時,司馬懿便向曹叡推薦過王昶,意在拉攏。
可在王淩入朝後,司馬懿之前的努力相當於是給對方做了嫁衣。
王昶常年在外,司馬懿不好確定對方心裏更偏向誰一些,但今日之後,怕是沒他司馬懿什麽事了。
沒辦法,王淩給的太多了。
此時的夏侯獻也是沉默不語,麵對這種局麵他喜聞樂見!
心說:你們打,我就看著。
然而曹芳似乎非要找個裁判似的,沒過多久便問夏侯獻心意。
他隻好憑良心地如實以告:“臣以為,王昶更合適。”
曹芳見司馬懿依舊不言,便拍了板:“那就依司空之言。”
在那之後,王淩又向曹芳匯報了滿寵欲回京養老之事。
曹芳無奈地又走了一遍套娃流程。
此次,夏侯獻極力支持鎮東將軍郭淮督揚州諸軍事,而新任揚州刺史則是由魯芝擔任。
是的,王淩沒那麽小氣。
再說了,我給你了兩個都督,你給我一個刺史不過分吧。
不過夏侯獻並不覺得自己虧了,畢竟他此番雖然是讓渡了不少利益給王淩,但卻把王淩當做擋箭牌推在他與司馬懿之間。
畢竟他如今的心腹還未真正成長成為督一方的大將,有些東西捏得太死不見得是好事。
比起去擔憂養虎為患的風險,此時的他更傾向於驅虎吞狼。
沒想到,此番大軍得勝而歸,竟還有別有用心者想拿這個來說事。
他當即厲聲反駁:
“戰場之事,瞬息萬變,且當日的軍情在場的諸位也都是知曉的。”
“彼時敵眾我寡,鎮南將軍自當保存實力,以待援軍,以卵擊石乃不智之舉。”
“你不過一腐儒,隻會安坐廟堂,搖唇鼓舌,大言不慚!”
秦朗言辭頗為激烈,瞪著那人嘲諷道:“話說,你可知兵?”
“我....”那人啞口無言。
曹芳萬萬沒想到會吵起來,由於秦朗的輩分太高,他壓根不敢當眾製止對方。
猶豫片刻,曹芳慌忙向司馬懿投去目光:“太尉公,您覺得呢?”
司馬懿原本宛如木雕般地站在前列,聽到曹芳的話後他才緩緩挪動身子出列,拱手說道:
“稟陛下,此番老臣並未親自率軍先去荊州督戰,故而對於鎮南將軍一事知之甚少。”
“這....”曹芳喃喃。
司馬懿頓了頓,又道:
“不過老臣以為,衛將軍方才所言在理,不知兵者確實不該妄言。此役大將軍乃親征荊州,比老臣更加了解情況。
“大將軍自然是知兵之人,不如聽聽他的看法?”
曹芳聞言微微轉頭看向夏侯獻,他其實並不關心鎮南將軍對錯與否,隻是希望這種劍拔弩張的場麵能夠趕緊落幕。
無論是誰,給個解決方案就行。
很快,朝臣們的目光都不約而同地聚集在夏侯獻的背影上。
沉默片刻,夏侯獻開口道:“稟陛下,此番臣前往荊州督戰,的確對鎮南將軍多了一些了解。”
“臣以為,鎮南將軍長於督造兵甲、訓練士卒、卻短於兵機將略,臨陣決策。”
夏侯獻大方承認事實,並未刻意偏袒。
此話一出,秦朗詫異地看著夏侯獻,很明顯此事兩人並未提前溝通。
而一些個大臣則暗自心道夏侯獻識趣,不過同時他也就被牽著鼻子走了。
“然而。”夏侯獻忽然話鋒一轉,“此役我荊州軍上下一心,大獲全勝,鎮南將軍亦是奮力殺敵,功勞不淺。”
“若隻是因為他的決策與諸公的見解不同而否定了他的功勞,豈不讓人邊境諸將寒心?”
“日後,邊境大將遇到敵情再也不用自行決斷了,就等著廟堂諸公的方略,可好?”
夏侯獻看似言之鑿鑿,實則隻是詭辯。
不過氣勢到位就行,他也不求其他。
群臣們一時間啞然無語,過了一陣,太尉司馬懿向曹芳說道:
“稟陛下,老臣以為大將軍所言極是,鎮南將軍有功勞,自當得到升賞。”
“方才大將軍也提到,鎮南將軍長於練兵,短於戰陣,正所謂物盡其用、人盡其才.....”
“老臣建議鎮南將軍回朝升任輔國大將軍,讓他為我大魏訓練出一支所向披靡的強軍。”
此言一出,秦朗眯著眼睛看著司馬懿的背影,心說這老狐狸真夠陰的。
這招明升暗降恐怕隻有台上的小皇帝和太後不懂吧。
這是個赤裸裸的陽謀,朝議談到這個時候,再堅持保下夏侯儒的都督位已經很難了,不如順坡下驢,彼此都體麵。
秦朗焦急地看向夏侯獻,期待他能有什麽應對之策。
曹芳問:“大將軍覺得太尉公之言如何?”
夏侯獻呼出一口氣,擺出一副認輸的模樣,拱手說道:“稟陛下,臣讚同司馬太尉之言。”
“善。”曹芳鬆了口氣,這事可算是過去了,他趕忙道:“那朕就依二位之言,召鎮南將軍回朝,升任輔國大將軍。”
話音落下,便響起了一部分朝臣整齊的聲音:“陛下聖明。”
忽然,曹芳似乎是想到了什麽,他畢竟臨朝聽政也有兩年了,多少懂點東西。
這事好像還沒完啊!
鎮南將軍回朝,那新任都督的人選豈不是又要爭論一番了?
哎,到底有完沒完。
曹芳預料的事很快便發生了,沒過多久便有大臣進言:
“啟稟陛下,鎮南將軍回朝任職後需要有人接管南線都督一職,不如借此機會商議?”
“允。”曹芳吐出一個字,示意群臣趕緊議吧。
這時候,司馬懿可不等了,直接說道:“老臣推薦豫州刺史、後將軍胡遵。”
他大致闡述了一番胡遵之前的履曆,重點提到他有隨軍滅遼之功和在豫州任上如何如何鎮壓叛亂,解決匪患。
而且南線都督本就是管荊、豫二州,胡遵有豫州刺史的履曆,姑且可以算是無縫銜接。
曹芳聞言,點點頭說道:“朕聽太尉公之言,這胡將軍竟是一員猛將啊,那麽有他鎮守荊州,我邊境或可無憂。”
司馬懿低頭不語,他其實很怕王淩這時候插上一腳。
然而怕什麽來什麽,就在皇帝似乎要拍板之時,司空王淩上前一步:
“啟稟陛下,臣有一言。”
“哦?”曹芳問道,“司空可有異議?”
王淩道:“陛下有所不知,襄陽城以南,江陵以北因為與吳國長年交兵,良田棄置,百姓離散,已成無人區。
“現如今,我荊州糧食緊缺,甚至屯兵的糧食都要從南陽送去,頗耗時日。”
“臣以為,荊、豫都督的人選,不僅要懂得行軍打仗,更要曉得內政民生。”
“恕老臣直言,胡刺史乃西涼武夫出身,恐怕難以二者兼顧吧。”
“那依司空之意,何人可擔?”曹芳見司馬懿和夏侯獻都沒立刻表態,索性直接問王淩。
王淩緩緩道出一個名字:“徐州刺史,安東將軍王昶。”
聽到這個名字,司馬懿無力辯駁。
說實話他非常認可王昶的才華,此人可謂是文武雙全,就比如方才說到的屯田問題,王昶曾在文皇帝時期做過洛陽典農,政績斐然。
早年在王淩還沒入朝輔政時,司馬懿便向曹叡推薦過王昶,意在拉攏。
可在王淩入朝後,司馬懿之前的努力相當於是給對方做了嫁衣。
王昶常年在外,司馬懿不好確定對方心裏更偏向誰一些,但今日之後,怕是沒他司馬懿什麽事了。
沒辦法,王淩給的太多了。
此時的夏侯獻也是沉默不語,麵對這種局麵他喜聞樂見!
心說:你們打,我就看著。
然而曹芳似乎非要找個裁判似的,沒過多久便問夏侯獻心意。
他隻好憑良心地如實以告:“臣以為,王昶更合適。”
曹芳見司馬懿依舊不言,便拍了板:“那就依司空之言。”
在那之後,王淩又向曹芳匯報了滿寵欲回京養老之事。
曹芳無奈地又走了一遍套娃流程。
此次,夏侯獻極力支持鎮東將軍郭淮督揚州諸軍事,而新任揚州刺史則是由魯芝擔任。
是的,王淩沒那麽小氣。
再說了,我給你了兩個都督,你給我一個刺史不過分吧。
不過夏侯獻並不覺得自己虧了,畢竟他此番雖然是讓渡了不少利益給王淩,但卻把王淩當做擋箭牌推在他與司馬懿之間。
畢竟他如今的心腹還未真正成長成為督一方的大將,有些東西捏得太死不見得是好事。
比起去擔憂養虎為患的風險,此時的他更傾向於驅虎吞狼。